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文昌市 >> 东路镇 >> 长征村

长征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长征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征村简介

  长征村委会地处东路镇的西北方。全村委会共有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5人,其中农户258户。村委会两套班子共4人,全村委会党员46人,村委会共有耕地面积3480亩,其中水田1130亩,坡地2350亩。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养殖业收入,种植作物有水稻、反季节瓜菜、胡椒、辣椒、橡胶、荔枝等,另外部分农户养殖鸡、鸭等家禽,在镇上搞小买卖,小生意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69005104 571300 -- 查看 长征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征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长征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约亭社区

  约亭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1月,是东路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境内的约亭(又名饯别纪念亭)而得名。该社区紧邻海文高速公路,与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相连,具有天然的交通区位优势。整个居委会共有19条街道,管辖10个街道居民小组。常住居民777户,总人口2856人,流动人口226人。   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现位于富民街,现有工作人员3人,26名共产党员,是一支充满活力、敢于攻尖克难、乐于奉献的队伍,曾先后被评为东路镇“文明社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社区”等。   社区居委会现有工商户203家,主要从事餐饮、零售、汽车修理等。社区主要干道已经硬化,另外电网、数字电视网络均已覆盖全社区。居委会现紧紧围绕“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党建、社区治安、社区计生以及社区文明建设”六个层面开展工作与服务,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和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坚持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路子,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全方位地服务于辖区居民。目前,社区秩序良好,社区文化丰富多彩。   东路镇约亭社区将继续本着“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难、解群众所忧”的服务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团结、开拓、高效、争先”的精神,提高社区服务新理念,充分发挥区位的交通优势,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努力实现宜居、宜商的发展目标。   

东路社区

  东路社区现有人口1330人,共有东发、东益东、东益西等3个街道。社区党支部有正式党员32名,预备党员1名。  

永丰村

  永丰村位于文昌市西北部,东临文昌市潭牛镇,西接海口市三门坡镇,南依东路水库,北傍东路农场,属东路水浸区。由原九个革命老区自然村庄迁移安置为现在的2个村民聚居村,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90人,其中农户198户,村两委班子共6人。党总支部共有党员55人,预备党员1人。  

红光村

  红光村委会现有人口1998人,19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村党支部现有59名党员。农民主要靠种植水稻、橡胶、胡椒、荔枝、槟榔等作物。  

下洋村

  下洋村委会下辖五个自然村,十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人,土地面积2010亩,其中耕地1080亩,坡地、林地930亩,主要以种植瓜菜、热带经济作物、淡水养殖,以及服务、运输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是东路镇最大的反季瓜菜种植基地之一。  

大坡村

  大坡村委会坐落于位于文昌市东路镇北部,大坡村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村民的居住较为分散。全村共有农业人口1672人,312户,其中低保户16户,五保户5户。   大坡村党总支部现有党员64人,其中支委5人,预备党员1人。   大坡村有耕地面积2833.96亩,全部为沙土。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番薯、蔬菜和椒类等作物。固定资产有原村委会办公大楼三层共240平方米,现村委会办公室及卫生室各一间。   在村容整洁方面,大坡村制定了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公约。有专人对道路两旁的垃圾、杂草进行了清洁,对道路两旁的树木进行了刷白;建成了大坡和雨坛新村两个垃圾集中点,定期进行清理。   大坡村委会将充分发挥紧邻201省道和镇墟的地理、交通优势,努力实现发展淡水养殖业和现代农业,向经济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农村迈进。   

蛟塘村

  蛟塘村委会现有人口4756人,44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村党总支部现有2个支部,136名党员。  

大宝村

  大宝村委会现有人口1835人,18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村党总支部现有70名党员。  

东路村

  东路村委会位于东路镇的西部与东路镇农场连接东路水库旁边。村总面积9127、42亩、下辖18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3215人,农户695户、党员60人,预备党员1人。村民年人均收入9000元。收入来源靠种胡椒、荔枝、养猪和外出打工、经商等。  

长征村

  长征村委会地处东路镇的西北方。全村委会共有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5人,其中农户258户。村委会两套班子共4人,全村委会党员46人,村委会共有耕地面积3480亩,其中水田1130亩,坡地2350亩。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养殖业收入,种植作物有水稻、反季节瓜菜、胡椒、辣椒、橡胶、荔枝等,另外部分农户养殖鸡、鸭等家禽,在镇上搞小买卖,小生意等。  

美德村

  美德村委会位于东路镇的西南,美德村委会有1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农村户398户,总人口1844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8名,其中大专文化程度4名,中专文化程度5名,60岁以上的党员14名,流动党员16名,全村共有国土面积7669.3亩,规划林地面积4796亩,商品林4180.6亩,公益林铭记616.2亩。水田面积2400亩,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橡胶、胡椒、荔枝、槟榔。现村民种植橡胶3000亩,胡椒500亩,荔枝500亩,槟榔180亩,村民们还因地制宜种植一些反季节瓜菜,增加家庭收入。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约4500元。  

葫芦村

  东路镇葫芦村位于海文高速公路大致坡出口西侧,向南300米处。全村占地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0亩,主要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冬季瓜菜和荔枝,人均年收入9300多元。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428户,总人口2100人。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村委会班子成员4人,交叉任职2人。全村党员65人,其中,女党员17人,35周岁以下20人,60岁以上25人,流动党员7人,体弱多病党员5人。   近几年,葫芦村发动各村民小组筹资筹劳,先后投入资金累计达到1338万元用于改善村庄环境和村庄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改造。其中全村建设通村水泥大道1500米,总投资500万元;建设通往各经济社水泥大道10条共计1000米,总投资300万元;建设环村大道2.9公里,建设环村排水涵洞20处,总投资350万元;修复桥梁工程20万元;架设的路灯工程9万元;修建学校操场等投资3万元;美化村内环境16万元;建设文化室、灯光球场、休闲亭,总投资160万元。目前,各项基建、绿化工程基本顺利完成,有效地改善了葫芦村的生产设施和居住环境。此外,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每年开展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活动,使全村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好风尚。2015年,葫芦村被重点中学录取5人,入读大学本科2人。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市委2013年8月6日美丽乡村建设会议要求,东路镇将依据镇域规划,拟打造葫芦村为示范点的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野外劳动等的美丽乡村。目前,美丽乡村具体建设情况如下:   一、已建好美丽乡村建设   经多方考察,依照“政府引导、企业推进、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葫芦村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2013年底葫芦村成立了生态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与文亭休闲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具体的经营由公司统一的管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主要以葫芦村八队为示范点,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元,具体项目为:一是把22间闲置农屋按四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改造,在每间客房配备电视、空调等设施,条件允许的客房还加装了卫生间;二是客房出入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确保游客安全;三是购买了两辆电瓶车及两部马车用于接送往返葫芦村与乡园之间的客人及游览葫芦村景色;四是安装了可直接饮用水机;五是搭建了乡村咖啡屋;六是打造亲子采摘园及荷花塘;七是在村户通道上,铺设了900平方米水泥板路及进行绿化;八是建自行车骑行道及步行慢道;九是建设葫芦村村内3个广场(入口广场、关公庙广场、七八队村广场),3个观景平台。在全面建设的过程中,葫芦村没有大拆大建,特别注重保持原生态的古朴乡情。自年初营业以来,客源不断增加,客人反映良好。今年3月4日昌江县组织部带领三十多人到我村参观考察了解民主协商会以及美丽乡村情况,组织部陈德部委、镇委书记、村主任等陪同,一行对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组织阵地建设   2015年葫芦村防灾楼建设已经完成,市相关部门已经进行验收并交付使用,该防灾楼投资67.47万元、293平方米,设计独特,及防灾、旅游接待,办公室为一体的办公设施,对于该防灾楼干部群众反映质量好,大气,很大程度提高了宣传组织阵地的建设。   


长征村特产大全




长征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