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星村位于万宁市万城镇市中心,共辖6个自然村,人口2640人,党员54名,是万城镇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村。长星村地理条件优越,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位置。长星村村民主靠经商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3126元增加到4900元。
长星村支部积极发动海南外侨胞及社会力量,筹集了48.3万元建设两个文明生态村。建起一条长1300米宽4米的石块硬化进村道,两条长1300米宽3.8米的块硬化环村道;建起长950米宽2.5米的水泥硬化户间道,1840米长的水泥硬化排水沟;建起一间100平方米水泥结构文化室,并购置桌椅、书柜等设备和图书1800册;建起一个140平方米的篮排球场和一个硬化宣传栏,安装路灯34盏,种花319株,铺草2547平方米。2009年,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大楼,1023平方米,投资214万元。使长星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几年,长星村支部做到“四个到位”,切实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三联三问三帮”制度落实到位。长星村支部有54名党员,54名党员分别联系全村434个农户。党员每年季度都对所联系的农户进行“三问”,一问生活有什么困难;二问生产需要什么帮扶;三问对村“两委”班子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经过“三联三问”了解长星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汇总党员的“三问”情况,制订具体的帮扶计划,使困难党员和群众真正得到帮扶,实现共同富裕。二是领导力量到位。村委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成立由五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各村民小组也分别成立村组的公开工作机构,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建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网络。三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核公布制度、民主议事和民主评议制度等,使实行村务公开、推行民主管理,以制度的形式加于保障和巩固。四是规范管理制度到位。在抓好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村务公开“五规范,一满意”的工作标准:一是内容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力求简洁明了,便于群众了解,对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村务必须进行公开;二是程序规范。要求公开的各个项目和各种底数必须经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公开监督小组审查后,才能在公开栏公开;三是时间规范。根据不同的公开项目,规定统一的公开时间和一年内的公开次数;五是阵地规范。村委会设置固定的硬化公开栏,同时要求各村组都在方便村民阅看的地方设备公开栏;六是立档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建立专门档案,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七是群众满意。就是公开的结果要使群众满意。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69006100 | 570000 | -- | 查看 长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海社区 |
万城镇新海社区居委会位于万城镇北侧,东与万城镇裕光社区接壤、南邻万城镇镇南社区,交通极为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我社区现有人口6853人,总户数1869户,由7个居民小组组成,拥有排溪村、后朗村等2个自然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300亩,坡地500亩,我社区2个自然以农业(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农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热情也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新海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战斗保垒作用坚不可摧。新海社区连续三年无群众打架斗殴,连续七年无群-。社区成立以来,两委班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1.6万元,硬化村道530米,新修道路450米,拉路灯126盏,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受到群众好评。班子根据本社区处于城市建设开发部位,失地农民逐年增多的情况,大力引导农民由种植向养殖业发展,由农业向城市服务发展,使劳动力得到妥善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社区两委班子共扶持养殖专业户二十六户,解决或新增就业岗位76人。 新海社区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45名,预备党员1名,流入流动党员7名,全部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正常开展学习、工作。全体党员连续七年无违法、违纪、违律行为,大家都能做到带头讲文明、讲奉献、讲信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社区党支部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例会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自身建设常抓不懈。“五卡制”、“三联”制和村务公开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社区各项重大决策全部由居民代表大会决定。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整洁,各种文档管理规范。 社区党支部对70岁以上的老人、60岁以上的党员每月定期补助50元营养费;对上级没有批的低保户而又确实困难的38名困难群众,社区也按每月50元的低保标准给予发放;对残疾户、五保户等-则安排专人帮扶,形式长效机制。社区两个自然村连续七年没有新增吸毒人员,没有违反计划生育行为。社区党支部还多方筹措资金近25万元,改善后朗小学环境,扶持适龄儿童入学,支助贫困大学生入学等。 |
西门社区 |
西门社区位于万宁市万城镇南边,占地面积约22.5km2,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人口约5700人,党员81人(其中男党员54人,女党员27人),社区人均年收入7500元,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手工业。西门社区党支部本届班子成员有5名,党支部书记为黄有平。近几年来,西门社区的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今年在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有平的带领下,在计生、环境卫生整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镇里的表彰。今年5月份,在团市委的支持下,西门社区成立了青年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已经发展至35人的的规模。 |
万隆社区 |
万隆社区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中心地带,总面积0.45平方公里,东至文明中路与新海社区相邻,南至红专中路与番村社区相邻,西至光明南路与光明社区相邻,北至人民中路与仁里社区相邻。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万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74个,社区现有1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是2305户,总人口8028人,社区“两委”干部和计生员8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0名,社区党支部党员40名,社区人民群众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指导下,热爱社区,勤劳致富,长期从事经营商品贸易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等行业发展经济,年人均收入7500元。社区街道整洁,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镇南社区 |
镇南社区位于万城镇中心,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属有1个自然村、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605户,总人口5872人,其中城镇人口5270人,农业户口602人,党员94名。流动人口多、老城区的矛盾多元化、问题新是镇南社区的主要问题,所以加强对群众的服务成为解决镇南社区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来,我社区在支部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干部提升自我服务群众方面下功夫,大大提升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基层党建工作收到了实效。 |
朝阳社区 |
朝阳社区位于万宁市万城镇老城区东南方,共辖8个居民小组5条街道,人口3868人,党员55名,是老城区商贸中心,东靠海南第一山——东山岭,南临万宁市四大田洋之一的南门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从2001年开始,该社区引进福建冠华果蔬公司在南门洋大面积种毛豆2000多亩,引导群众以一街一业的经营方式,以镇北街为商业一条街,解放街为瓜果蔬菜批发一条街,朝阳街为石刻工艺一条街,仙河街为剪纸、糕饼小食一条街,朝新街直至南门洋为高效农业园区。极大地提高了居民收入。 2002年该社区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筹集了20多万元建设社区办公室及居民公共活动健身场所,内设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占地8亩。2003年争取市政府支持硬化朝新街,2006年争取市镇两级支持300多万硬化改造镇北街、朝阳街等,2009年筹集资金46万元硬化钟宅塘周边道路1000米、排污沟1000米、路灯36盏。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居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核公布制度,、民主议事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均上墙,推行民主管理,以制度形式加于保障和巩固,规范管理制度到位。在抓好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居务公开“五规范,一满意”的工作标准。一是内容规范、居务公开的内容力求简洁明了,便于群众了解,对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村务必须进行公开;二是程序规范,要求公开的各个项目和各种底数必经党员大会、居民代表会议和公开监督小组审查后,才能在公开栏公开;三是时间规范,根据不同的公开项目,规定统一的公开时间和一年内公开次数;四是阵地规范,居委会设置固定公开栏;五是立档规范,居务公开工作建立专门档案,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六是群众满意,公开的结果要让群众满意。 |
仁里社区 |
仁里社区处在万城镇中心繁华地段,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9个居民组。现有居民2076户,人口7508人,党员55名,驻区单位22个。 社区地理条件优越,居民从劳动业逐渐向服务业转化。我们发现社区有一块三户人家弃荒的自留地,且旁边道路交通比较发达,适合经营烧烤园项目,想到后我们找来商家,上门找三户人家座谈,经他们同意,投资40多万元,开辟了现在的“月色吧”烧烤园,并约定那三户人家以地参股,生意经营现在红火了,他们也得到了可观的收益,使荒地变废为宝。另外,我还和“月色吧”约定招收工作人员,要先考虑我们社区的贫困家庭,先后安排了20名剩余劳动力就业。我们社区干部见时机成熟,就是积极在资金与技术上扶持他们,对一些资金困难的群众,帮助申请社区信用贷款。在我们社区干部的努力下,先后帮助黄宇、杨秀等群众开设了百度烧烤园、小天地烧烤园,王亚标开办了一个农家乐鸡饭店。此外,社区干部努力跟城市管理部门沟通,在市环一、环二路两旁开设了20多个临时夜间茶座点,让村里20多户贫困家庭有了自主创业的机会均等,改变了家庭困境。我们社区的群众通过自主创业也摸出了门道,现在我们社区的一些群众合伙筹资200多万元来经营七星茶艺,已正式开业,为社区解决了50多名劳动力就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200元。 社区党支部积极配合市、镇政府关于做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我社区现在水泥硬化乡村道路2000多米,还铺设了地下水沟,并在社区辖区内全部安装了路灯。社区十九居民组路灯损坏,为了群众的出行方便,社区共筹资3000元重新维修线路。社区办公面积达200多平方米,有桌椅、书柜、电话、电脑等设备和农家书屋,现有图书2500册,并有一个硬化宣传栏。社区积极配合市、镇政府在协调处理东环铁路和城西路征地拆迁补偿工作,社区党员干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认真做好被拆迁群众的思想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征地拆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社区全体党员干部组织党员群众大搞清洁卫生,清理垃圾20多车,优化整洁社区人居环境。 近几年,我社区党支部做到“三个到位”,切实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三联三问三帮”制度落实到位。我社区支部有55名党员,55名党员分别联系全村496个农户。党员每一季度都对所联系的农户进行“三问”,一问生活有什么困难;二问生产需要什么帮扶;三问对社区“两委”班子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经过“三联三问”了解本社区群众的生产情况。并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汇总党员的“三问”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使困难党员和群众真正得到帮助,实现共同富裕。在每年春节前夕,我社区认真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关心-,特别重视对军烈军属、五保户、残疾人员、困难居民的服务。二是领导力量到位。社区居委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由四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各村民小组也成立村组的公开工作机构,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核公布制度、民主议事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实行“四议两公开”,以制度的的形式加以保障。 |
长星村 |
长星村位于万宁市万城镇市中心,共辖6个自然村,人口2640人,党员54名,是万城镇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村。长星村地理条件优越,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位置。长星村村民主靠经商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3126元增加到4900元。 长星村支部积极发动海南外侨胞及社会力量,筹集了48.3万元建设两个文明生态村。建起一条长1300米宽4米的石块硬化进村道,两条长1300米宽3.8米的块硬化环村道;建起长950米宽2.5米的水泥硬化户间道,1840米长的水泥硬化排水沟;建起一间100平方米水泥结构文化室,并购置桌椅、书柜等设备和图书1800册;建起一个140平方米的篮排球场和一个硬化宣传栏,安装路灯34盏,种花319株,铺草2547平方米。2009年,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大楼,1023平方米,投资214万元。使长星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几年,长星村支部做到“四个到位”,切实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三联三问三帮”制度落实到位。长星村支部有54名党员,54名党员分别联系全村434个农户。党员每年季度都对所联系的农户进行“三问”,一问生活有什么困难;二问生产需要什么帮扶;三问对村“两委”班子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经过“三联三问”了解长星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汇总党员的“三问”情况,制订具体的帮扶计划,使困难党员和群众真正得到帮扶,实现共同富裕。二是领导力量到位。村委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成立由五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各村民小组也分别成立村组的公开工作机构,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建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网络。三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核公布制度、民主议事和民主评议制度等,使实行村务公开、推行民主管理,以制度的形式加于保障和巩固。四是规范管理制度到位。在抓好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村务公开“五规范,一满意”的工作标准:一是内容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力求简洁明了,便于群众了解,对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村务必须进行公开;二是程序规范。要求公开的各个项目和各种底数必须经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公开监督小组审查后,才能在公开栏公开;三是时间规范。根据不同的公开项目,规定统一的公开时间和一年内的公开次数;五是阵地规范。村委会设置固定的硬化公开栏,同时要求各村组都在方便村民阅看的地方设备公开栏;六是立档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建立专门档案,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七是群众满意。就是公开的结果要使群众满意。 |
东星村 |
东星村位于万宁市万城镇城北新区,共辖4个自然村,人口2608人,党员42名,是万城镇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村。东星村地理条件优越,资源得天独厚,是发展种养业的好地方。东星村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大量种植菠萝、胡椒、槟榔等经济作物。目前,东星村的种养业已形成规模化,拥有1600亩无公害菠萝种植基地,经济效益相当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19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04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从2000年的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126元增加到3900元。 东星村支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筹集了28万元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起一条长1100米宽4米的石块硬化进村道,一条长1800米宽3.8米的石块硬化环村道;建起长1950米宽2.5米的水泥硬化户间道,4850米长的水泥硬化排水沟;建起二间100平方米水泥结构文化室,并购置桌椅、书柜等设备和图书1700册;建起二个140平方米的篮排球场和一个硬化宣传栏;建起园林式休闲绿地3处,面积均为180平方米;安装路灯30盏,种花6319株。使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近几年,东星村支部做到“四个到位”,切实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三联三问三帮”制度落实到位。东星村支部有42名党员,42名党员分别联系全村433个农户。党员每一季度都对所联系的农户进行“三问”,一问生活有什么困难;二问生产需要什么帮扶;三问对村“两委”班子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经过“三联三问”了解东星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汇总党员的“三问”情况,制订具体的帮扶计划,使困难党员和群众真正得到帮扶,实现共同富裕。二是领导力量到位。村委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成立由五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各村民小组也分别成立村组的公开工作机构,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建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网络。三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核公布制度、民主议事和民主评议制度等,使实行村务公开、推行民主管理,以制度的形式加于保障和巩固。四是规范管理制度到位。在抓好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村务公开“五规范,一满意”的工作标准:一是内容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力求简洁明了,便于群众了解,对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村务必须进行公开;二是程序规范。要求公开的各个项目和各种底数必须经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公开监督小组审查后,才能在公开栏公开;三是时间规范。根据不同的公开项目,规定统一的公开时间和一年内的公开次数;五是阵地规范。村委会设置固定的硬化公开栏,同时要求各村组都在方便村民阅看的地方设置公开栏;六是立档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建立专门档案,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七是群众满意。就是公开的结果要使群众满意。 |
三联村 |
三联村位于万城镇往南郊区,共有7个自然村,人口2253人,党员53名,农田709亩,是万城经济发达文化发达的村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条件优越,主要靠近城市,村民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村民是发展生意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好地方。 三联村自开放以来以城市为依托,很多人搞开车运输行业,目前,三联村北调疏菜生意名扬全市,还有很多村民在万城的第二、第三农贸市场搞各种小生意(卖鱼、肉、水果)。有五大户养殖母猪,约300头,养鸭、养鸡家家有平均每户10只。 三联村是供给万城蔬菜吃用的重要基地,三联每年都召来外商投资合作,种植北调瓜菜500亩、毛豆250亩,供给大陆、农民在瓜菜基地跟老板打工转来的钱支持家庭生活。 近年来2007年三联村建成市级文明村1个,2008年建成市级文明村一个。各自然村都架设起路灯,约有路灯103盏,各个自然村都从县城引来自来水,使我们全辖区都吃上自来水。三联前溪村村道有硬化水泥路全长约800米,宽4米。下洋沟是省级文明村,我三联村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带动群众,自筹兴建,投工投劳,创建环村水泥硬化大道1000米,文化室一间,内有图书供读,兵乓木桌一台,外有戏台一座,篮球一个,各种健身设备尽有。从而构建和谐景点,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良好的发展氛围,造就美好家园。村委会办公室场新占地面积约有5亩,2006年建成办公大楼,约有200平方米,周围场所有绿化、环境好,硬件设文化长栏一个约60平方米,设有各种宣传项目村务、财务公开栏一个,约3平方米。健全各种制度,硬件上墙,轮件存档,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并有各个干部电话号码挂在办公室前墙,群众办事能找到,干部能及时为群众办事,及调解群众与群众之间纠纷事宜。 三联村党支部努力为民众办实事好事,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取得了群众的信任。省治安综治及省计生部门已在三联村创建省级治安示范点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村。 |
车头村 |
车头村位于万城镇郊区,共有8个自然村,人口2760人,党员68名,农田638亩,是万城经济发达文化发达的村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条件优越,主要靠近城市,村民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村民是发展生意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好地方。 车头村自开放以来以城市为依托,很多青年都购回大货车,搞开车运输行业,目前,车头村有水泥运销、北调疏菜生意名扬全市,还有很多村民在万城的第二、第三农贸市场搞各种小生意(卖鱼、肉、水果)。有饲养母猪20户,约100头,肥猪100户,约300头,养羊1户约50头,养鸭、养鸡家家有平均每户10只。 车头村是供给万城蔬菜吃用的重要基地,车头每年都召来外商投资合作,种植北调瓜菜300亩、毛豆150亩,供给大陆、农民在瓜菜基地跟老板打工转来的钱支持家庭生活。 近年来2005年车头村建成省级文明村1个,2006年建成港仔坡村市级文明村一个。各自然村都架设起路灯,约有路灯700盏,各个自然村都从县城引来自来水,使我们全辖区都吃上自来水。车头村村前大道有硬化水泥路全长约1000米,宽6.5米,车头村下村后大道有硬化水泥路,全长约500米,宽5米,通往县城至三联大道。文明村有一条及好的环村路,总长约有3000米。可以在环村路上散步、跑步锻炼身体,是中老年锻炼身体的地方,2009年至现在车头仔自然村新开辟一条长达600米,宽6米的村路,西面可以通从万宁技校通往县城,东面从万月路通往县城,全辖区有硬化水泥路3条,总长2200米,2005年建成文化室一间约100平方米,内设乒乓球桌1台、电视机1台,有远程教育设备,有图室,有图书柜等设备,图书册2000本,广播室1间8平方米。文明村建成戏台1座,约100平方米。篮球场2个,约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篮球场可以做排球场共用。村委会办公室场新占地面积约有5亩,2010年2月建成办公大楼,约有200平方米,周围场所有绿化、环境好,硬件设文化长栏一个约60平方米,设有各种宣传项目村务、财务公开栏一个,约3平方米。健全各种制度,硬件上墙,轮件存档,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并有各个干部电话号码挂在办公室前墙,群众办事能找到,干部能及时为群众办事,及调解群众与群众之间纠纷事宜。 现在正投入70万元,施工西村环境整治,硬化村道合理分布排污沟,改水改厕,环境绿化,争取把西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万宁独色的村庄。 |
益民村 |
益民村位于万城镇东南部,离市区约3公里,交通便利。村四至:东邻三联村委会;南邻乐山村委会;西邻裕民村委会;北邻车头村委会。总体面积约23.26公顷,共有2个自然村,分别是禄益村村和洪圮坡村,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50人,支部党员62名,80岁以上老人71人,占人口近4%,其中,90岁以上老人9人,符合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辖区面积920亩,水田380亩,坡地510亩,荒地30亩,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槟榔、交通运输、外出务工(泥瓦工、电工、服务员)和经营小本生意为主。2017年我I村被列为重点脱贫攻坚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70人,2017年年底已脱贫12户57人,余下2户13人(朱学冠、朱日平)房子没有竣工,未实现住房保障不能脱贫。 |
乌场村 |
乌场村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东南沿海,全村人口4852人,有11个自然村,20个生产小组,全村党员188人,是万城镇经济和文化较发达的村委会。 长期以来乌场利用南有大海,北有小海的优越地理条件,以主要产业捕捞、产品加工、养殖为主要经济收入支柱。近年来经济鹏飞发展,年收入全村达到3800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是万城镇经济最发达的村委会之一。但是,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注意到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例如,港口的航道疏通,我们共投入资金将近200万多元解决渔民的安全生产和出入港的问题。乌场的路灯亮化工程,我们乌场从2008年起实现了全村路灯亮化工程,2009年我们全村实现了自来水到户工程。从2009年至2010年我们共投入资金230万元实现了乡村道路硬底化长3800米宽3.5米。以上成绩与上级的支持与我们乌场的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乌场不但在乡村道路建设等方面做出成绩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已初见成效,如仁惠西村的文明村建设我们共投入资金二十多万元,建起文化室、解决排水沟工程、绿化工程,我们还投入5万元建起乌场的老人活动中心,让一部分老人整齐活动中心过上晚年的娱乐生活,并且办起图书阅览室,让一部分爱好者到阅览室看书、看报,关心党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问题。我们还从2006年办起一支业余文艺队,现改为琼剧团,在全市各地演出200多场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赞扬,并且在市的各种义演中深受领导的肯定,特别是在万宁市二次唱腔比赛中,我们的男女选手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我们乌场党支部不但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成绩,而且对乌场的弱者群体非常关心,一些“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我们经常组织党员干部给予资助,特别是过年过节我们都做到发钱到人、发钱到户、中秋节送月饼、送温暖。 |
集庄村 |
集庄村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东南边,占地面积约7km2(其中耕地面积约1900亩),辖10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除外出人口)约5800人,党员138人(其中男党员119人,女党员19人),村人均年收入9760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养虾、外出务工。集庄村本届党支部班子成员共5名,支部书记为温为兴。村委会主任为吴更生。 |
新庄村 |
新庄村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东北面,共辖二个自然村、人口1986人,党员43名。新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村的南面是太阳河,背面是港北小海,是发展养殖业的好地方,新庄村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两委干部的组织下,建起350多亩的养殖基地,经济效益好。我们还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在太阳河东山河河提边饲养母鸭,养鸭业是新庄的支柱产业,养鸭户有30多户,年养鸭30多万只,年纯收入180多万,新庄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560元增到4320元。 新庄村共有水田620亩,水利措施落后,农田易涝受旱,村支部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经村支部多方筹措43.5万元建起了一座滚水坝,彻底解决了群众长期来反映较为强烈的农田用水问题。我们还利用春节期间召开座谈会,筹措资金建起村门一座,修建村水泥路4.2公里。安装路灯138盏,修建机耕道一条1680米长,宽4.5米,新建办公室一间135平方米,使新庄村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
永范村 |
永范村位于万城镇东边,市望海大道从村中心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万宁市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是东山岭旅游风景区文明生态村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4个自然村全部建成市级文明生态村。全村总人口3610人,860户,有17个村民小组,面积约900亩(其中水田1010亩,耕地239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运输、种养、建筑、旅游等行业。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2007年至2011年政府在永范村征地约400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