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通辽市 >> 开鲁县 >> 义和塔拉镇

义和塔拉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义和塔拉镇谷歌卫星地图)


义和塔拉镇简介

  义和塔拉苏木位于开鲁县西北部,由原和平镇、义和塔拉苏木合并而成,全镇总区域面积1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辖23个嘎查村,总人口3.1万,其中蒙古族人口4275人,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大小畜存栏23.83万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
  义和塔拉镇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下辖:
   150523104200 121 永进村委会
  150523104201 220 永富村委会
  150523104202 220 小榆树村委会
  150523104203 220 核心村委会
  150523104204 220 小林场村委会
  150523104205 220 平安地村委会
  150523104206 220 复兴村委会
  150523104207 220 炬福村委会
  150523104208 220 炬发村委会
  150523104209 220 炬兴村委会
  150523104210 220 八家村委会
  150523104211 220 光明村委会
  150523104212 220 大太平庄村委会
  150523104213 220 凤凰岭村委会
  150523104214 220 六家村委会
  150523104215 220 致富村委会
  150523104216 220 五合村委会
  150523104217 220 增力村委会
  150523104218 220 义和塔拉嘎查
  150523104219 220 沙日花嘎查
  150523104220 220 艾图嘎查
  150523104221 220 阿木其嘎嘎查
  150523104222 220 柴达木嘎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1万人 ·开鲁县旅游·开鲁县特产·开鲁县十大特产·开鲁县十景·通辽品 150523104 028000 0475 查看 义和塔拉镇谷歌卫星地图

义和塔拉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义和塔拉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开鲁镇

  开鲁镇位于开鲁县中部,是开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全镇总区域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40公顷,辖3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状况:   全镇总户数1.6万户,农业人口2.1万人5800户,总人口6.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万人。     资源与产业特点:   该镇耕地肥力较高,土壤为中性土壤,农业是主导产业,全镇种植经济作物7万亩,其中红干椒2万亩,瓜菜4万亩,经粮比例达到8:2,该镇生产的蔬菜已被列为北京市食品放心工程,并取得进京许可证。     工农业: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亿元,工业总产值0.4亿元;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4.6万头(只),其中生猪3.2万口、蛋鸡15万只、黄牛1630头、奶牛782头现代化挤奶站3处;有林面积5.1万亩,森林覆被率16.1 %;财政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0元。     基础设施:   国道“303”线横贯东西,开鲁至保康、开鲁至东来油路南北贯通。32个行政村全部通邮、通路、通电、通电视和广播、通电话。全镇高标准畦田6.5万亩,全部使用地下水灌溉,机电井580眼,配套460眼,其中实现低压管灌节水灌溉1.8万亩。旧城改造、整顿及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已完成民族路、麦新路、环城东路、新开大街的拓宽改造和新华街、东风街、团结路、曙光路油路翻修建设。给水、排污、供热工程齐全。城区绿化、硬化面积明显增多,人民广场投入使用。  文教卫生:   有中心陌生院、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中心。镇区内设县属高中1所(开鲁一中)、初中4所(二中、三中、育英、蒙中),小学14所,其中县属小学4所(实验、民主、胜利、工农);镇区内设县属卫生院(站)3所(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  其它:   远近闻名的开鲁元代佛塔,巍巍耸立在城区东南,是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大榆树镇

  大榆树镇境内生长着一株古老而神奇的榆树,据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据专家讲无论她的年轮及雄姿均属国内榆中之王,大榆树镇因此而得名。   全镇区域面积16.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3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土质肥沃,有西辽河、北干河二条河流贯穿全境,全镇总户数6738户,总人口24661人,辖14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是个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农业镇。   全镇资源丰富,种植业适宜种植水稻、益都椒、玉米、高粱、谷子、杂豆等各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养殖业以养猪、牛、羊为主。   享有盛名的古榆片富硒营养米是该镇2000年引进示范并大面积开发成功的高科技新产品,富硒营养米是采取人工水稻补硒的方法,获得有机硒,硒含量是普通大米的15倍以上。而后又开发了古榆牌五彩香保健米、古榆御香稻米、古榆红香稻米1号、黑香稻米1号、古榆香富硒小米、古榆香富硒玉米糁,还有黑小麦面粉、富硒玉米高筋等10个品种。该镇共发展优质富硒大米基地1万亩,吨谷(古榆香富硒小米)面积5千亩,高油玉米600亩。基地面积的保证及合理的市场销售必将为该镇古榆富硒系列米的开发带来无限生机。   大榆树镇林业工作站是开鲁县林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园区面积150亩,总资产100多万元,有400平方米玻璃温室一栋,400平方米钢筋架大棚一栋,多年来累计引进选择培训高质量的园林植物品种50多个,培育室内观赏花卉2万多盆。示范园共分五大功能区:引种试验区、保护地栽培区、灌木花卉生产示范区、阔叶树育苗区、常绿针叶树育苗区。示范园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示范推广于一体,实现育苗良好种化、管理科学化、营销市场和基地内部园林的现代化林业企业标准,成为开鲁县优良种苗生产示范窗口。   大榆树镇不仅油路贯通东西,而且南北穿越,交通便利,富硒营养系列米吸引着八方来客,林业科技示范园阻挡着四面来风,大榆树镇人民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着自己美好的家园。.  

黑龙坝镇

  黑龙坝镇地处通辽市开鲁县西35公里处,北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南与奈曼旗隔河相望,“开八”油路横贯东西,辖区总积为21.9万亩,全镇17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现有5396户,21174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00人,占总人口的25.1%。     黑龙坝镇土地资源丰富,且土质肥沃,现有耕地8.8万亩,林地5.3万亩,有2万亩盐碱地沿待开发,前景广阔。2003年在稳定粮食产量7000万斤的基础上,仍保持益都椒面积1.9万亩,使益都椒这个主导产业在黑龙扎下根。     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引草入田,大力发展畜牧业。借助蒙牛乳业公司和宇标公司来通辽市落户的机遇,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和白鹅养殖产业,现已在黑龙坝镇三道弯村投资70万元建奶牛养殖小区一处,从新西兰购进奶牛100头。     多业并举,齐头发展。以黑龙坝镇北市场为载体,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运输、商贸、餐饮业为主的二、三产业门类齐全。   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抓住西部开发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如今已有6个村的农田电网改造完毕。一万多亩耕地用上了节水管灌,10872口人饮上了自来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荒地荒沼造林工程,使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连接“303”线国道的“开八”油路,全长19公里,是开鲁连接奈曼、赤峰的交通要道。南“开八”线已列入项目建设。镇、村公路畅通,程控电话装机总量达1024部,现已安装950户,并有移动基站,联通基站各一处,通信网络覆盖全镇。   投资环境宽松,招商引资政策优惠。黑龙坝镇是国家小城镇建设之一,镇内环境优美,镇区主要街道安有路灯,并有集文化、体育、娱乐为一体的活动中心一处。   文教卫生及社会服务业发展迅速,现有中学1所,小学13所,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镇卫生院1所,医疗网点25个,黑龙坝镇是国家命名的体育文化先进镇.  

麦新镇

  麦新镇位于通辽市的最西部,南隔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与翁牛特旗、奈曼旗相望;北倚新开河与阿鲁科尔沁旗接壤,毗邻通辽市、赤峰市四个旗县的七个苏木乡镇,两个国营林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是通辽市西部的一个商贸重镇,经济、文化中心。麦新镇是因纪纪人民音乐家革命烈士麦新而得名的,镇政论所在地位于本镇的双合兴村。  自然概况:   麦新镇地处松辽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东侧次生沙地交界地带,被西拉木伦河、新开河所夹,是西辽河冲击平原的一角,全镇境内地势高差不大,平均海拔高度为290米,由西向东倾斜,南北平均宽度约7.5公里,东西长50公里,呈西窄东宽的梯形状,全镇总区域面积33公里,其中耕地11.2万亩,土壤肥美、物产丰富、气候适宜,地上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人口状况:   麦新镇共辖29个行政村,总户数7274户,总人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088人。   资源与产业特点:   麦新镇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经济类型的大镇,农副产品比较丰富,近些年来,全镇各村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村经济产业化框架已经奠定,已开发建设的优质水稻、绿色果树、蔬菜瓜果、育肥牛四大主导产品基地已形成规模优势。目前,全镇优质水稻面积已达4万亩,优质果树1.5万亩,蔬菜瓜果1万亩,全镇已形成了稳定的年产玉米9000万斤、豆类500万斤、水稻4000万斤、鲜果700万元、蔬菜瓜果6000万斤的生产能力。生产的金红苹果“123”以“草原龙果”和“草原圣果”的美名享誉区内外,远销吉林、黑龙江、浙江、大庆市等省市,生产的优质大米、“123”苹果被通辽市农业产品鉴定委员会命名为市级首批农业名牌产品,随后又被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国家绿色食品鉴定委员会以“草原明珠”品牌注册。麦新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形成了麦新农贸交易十分发达这一重要经济特征,是通辽市西部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内有远近闻名的双合兴万人大集,市场占地面积200亩,集市贸易辐射200多个村屯,15万农牧民。   工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麦新镇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0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2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8.5万头;其中生猪6.5万口;黄牛存栏5200头。全镇有林地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财政收入达52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全镇个体私营企业达600多家,其中山东、河北、浙江、安徽、辽宁等外来客商投资兴办的企业达50多家。从业人数达3500人。   基础设施:   麦新镇交通已形成网络化,镇内主要公路有3条,总长94公里,油路34公里,县级公路“开鲁至八仙筒”线油路穿境而过,距“集通”铁路和“303”国道30公里,距“京通”铁路45公里,且有油路贯通。镇内其他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全镇29个行政村,全部通邮、通电、通电视和广播、通程控电话,镇内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200部,同时手机业务已经开通,镇区内设有100W电视差转台一座,覆盖半径达35公里。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全镇共有高标准畦田9万亩,机电井总数达1,500眼,有效灌溉面积达11.2万亩。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实现了地上水、地下水双配套、双保险。近些年来,麦新镇坚持旧城区改造和开发建设新城区并举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基础建设步伐,镇区内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镇区内给水、供电、排污等工程有序开发,镇区绿化、硬化面积明显增多,文化中心广场正在开发建设。   文教卫生: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6所,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镇内设有一级甲等卫生院1所,有村级甲级卫生室29个。     其他:   麦新镇是全国500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百镇千村”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内蒙古自治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民音乐家麦新烈士陵园距镇中心不足一公里。.  

义和塔拉镇

  义和塔拉苏木位于开鲁县西北部,由原和平镇、义和塔拉苏木合并而成,全镇总区域面积1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辖23个嘎查村,总人口3.1万,其中蒙古族人口4275人,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大小畜存栏23.83万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   义和塔拉镇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下辖:    150523104200 121 永进村委会   150523104201 220 永富村委会   150523104202 220 小榆树村委会   150523104203 220 核心村委会   150523104204 220 小林场村委会   150523104205 220 平安地村委会   150523104206 220 复兴村委会   150523104207 220 炬福村委会   150523104208 220 炬发村委会   150523104209 220 炬兴村委会   150523104210 220 八家村委会   150523104211 220 光明村委会   150523104212 220 大太平庄村委会   150523104213 220 凤凰岭村委会   150523104214 220 六家村委会   150523104215 220 致富村委会   150523104216 220 五合村委会   150523104217 220 增力村委会   150523104218 220 义和塔拉嘎查   150523104219 220 沙日花嘎查   150523104220 220 艾图嘎查   150523104221 220 阿木其嘎嘎查   150523104222 220 柴达木嘎查   

建华镇

  小街基镇位于开鲁县东北部,与科尔沁区、科左中旗、扎鲁特旗为邻,新开河穿境而过,总区域面积5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万亩,林地面积12万亩。草牧场18万亩,全镇共9000多户、3.4万人。小街基镇是一个以农为主,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的乡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亿元,粮食产量达到1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6万(头只)。全镇财政总收入59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个体和私营经济较为发达,有各类企业920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镇区商家林立、门类齐全、市容整洁,是自治区百强建制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  全镇保开公路通过全境,总长17公里,全部为柏油路面。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2660门,镇区设有移动和联通基站,网络覆盖半径30公里,电网改造步伐加快,全镇2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低压整改,实现了村村通邮、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镇内有农贸综合市场一处,占地105亩。另外还有蔬菜、轻工两个专业市场,镇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一横三纵的油路网络,中心大街路面宽12米,栽植长青树,上双侧路灯。2002年投资80万元建设的中心校逸夫教学楼和投资217万元建设前河公路大桥都已交付使用。     近几年,全镇招商引资步伐加快,从1999年到2002年4年来,共完成引资项目24个,引进县外资金1200万元,其中2002年10月份完成引资项目6个,引进县外资金490万元。其中:小街基富裕村与辽宁省盘锦市刘绍勤等合同,引进资金200万元,进行11000亩荒沼生物圈治理项目,小街基中心村与通辽市绿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引进资金80万元建设奶站与奶牛养殖项目,镇政府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华夏花木园林集团公司合作,引进资金100万元进行的荒沼综合治理项目,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小街基镇

  小街基镇位于开鲁县东北部,与科尔沁区、科左中旗、扎鲁特旗为邻,新开河穿境而过,总区域面积5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万亩,林地面积12万亩。草牧场18万亩,全镇共9000多户、3.4万人。小街基镇是一个以农为主,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的乡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亿元,粮食产量达到1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6万(头只)。全镇财政总收入59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个体和私营经济较为发达,有各类企业920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镇区商家林立、门类齐全、市容整洁,是自治区百强建制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  全镇保开公路通过全境,总长17公里,全部为柏油路面。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2660门,镇区设有移动和联通基站,网络覆盖半径30公里,电网改造步伐加快,全镇2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低压整改,实现了村村通邮、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镇内有农贸综合市场一处,占地105亩。另外还有蔬菜、轻工两个专业市场,镇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一横三纵的油路网络,中心大街路面宽12米,栽植长青树,上双侧路灯。2002年投资80万元建设的中心校逸夫教学楼和投资217万元建设前河公路大桥都已交付使用。     近几年,全镇招商引资步伐加快,从1999年到2002年4年来,共完成引资项目24个,引进县外资金1200万元,其中2002年10月份完成引资项目6个,引进县外资金490万元。其中:小街基富裕村与辽宁省盘锦市刘绍勤等合同,引进资金200万元,进行11000亩荒沼生物圈治理项目,小街基中心村与通辽市绿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引进资金80万元建设奶站与奶牛养殖项目,镇政府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华夏花木园林集团公司合作,引进资金100万元进行的荒沼综合治理项目,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东风镇

  东风镇位于开鲁县东部22.5公里处。地理位置在东经121°34′,北纬43°40′处。总区域面积23.5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3万亩,荒沼面积人9.9万亩,有林面积3.6万亩,森林覆被率15%。     东风镇的“东风”有地处开鲁县东部、祝福之意。全镇有2673户、10110人,其中农业人口2393户、3986人。   东风镇辖14个行政村,所在地为东风村。属西辽河灌区,西辽河分支从镇经过,另有两条干河。处于松辽平原的凹陷地带,地表略见起伏,局部低洼。自东向西中部为平原,两侧为坨沼。集通铁路、国道303线横贯全境。各村全部通邮、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     东风镇属农贸集散地,基础产业是农业,是盛产小杂粮、益都椒的重镇,年产绿豆等杂粮350万公斤,益都椒直接出口南韩。全镇畦田面积5.3万亩,机电井412眼,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其中地上水灌溉面积0.7万亩,地下水灌溉面积3.8万亩。主要资源有益都椒、蔬菜和油桃等,盛产绿豆、玉米、玉米良种1998年末,建“43”型日光温室50座,全部使用。2000年制种2万亩,种红干椒1万亩。永新、敖包村产的“王梦夏”甲蛋久享盛誉,被称为家鸭生野鸭蛋。   1999年末,全镇粮食总产2400万公斤,工农业总产值85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6元,财政收入141万元,年度牧畜存栏1.15万头(只)。     镇内有职业中学一所,四年制中学一所,村级小学7所。1998年已完成“普九”达标。有卫生院一所,村级卫生所14个。     东风镇这块宝地,“地有遗力,民有余风,生谷之土未尽恳,山泽之利未尽出”。这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开发条件,设有50多万平方米的经济开发区,交通、通讯条件便利,并有优惠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通过招商引资,永安驼鸟养殖中心正在紧张建设,2000年6月份可投入运作。神农花卉中心养殖美国的羽王种鸽和繁育和种花卉。.  

吉日嘎郎吐镇

  吉日嘎郎吐镇概况位于开鲁县东南28公里处,东与保安镇接壤,西与北兴镇毗邻,南与双辽镇相望,北与东风镇相连。区域面积33万亩,总户数5457户,总人口22000人,蒙古族人口占1/3。全镇有21个嘎查村党支部,10个机关党支部,有0党员667名。   近两年来,吉日嘎郎吐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较快,小康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种植业以红干椒、长日圆葱为主,肉食仙人掌等高特作物有新进展。养殖业以小规模、大群体方式,重点抓了奶牛、育肥牛和育肥羊以及白鹅养殖。力争到2003年底,全镇奶牛达到600头,现已购进奶牛100余头,新建奶站1座。养鹅20万只,育肥牛出栏600头以上。全镇抓养羊重点村2个,养兔、家禽专业村各1个,以此拉动经济发展进程。2002年,争取资金90万元,修建了通开南线幸福段3.8公里油路;在县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库开线幸福段油路4.3公里建设任务。   在巩固提高保全、保安、路北营子市级小康示范村基础上,建设培养一批兴旺、巴仁仓、四合福等县镇级小康村。加大镇区小城建设力度,争上路灯和排水沟,建设一处多功能广场。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取得了长足进步。2002年,被自治区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计划生育先进镇,被县委政府表彰为村镇建设管理先进镇。镇党校被市委命名为“标兵党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民政、卫生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突破。.  

东来镇

  开鲁县东来镇位于西辽河岸,素有开鲁南大门之称,东与科尔沁区,西与奈曼、库伦,南与科左后旗接壤,辖区总面积17.97万亩,总人口14260口,耕地5.8万亩,水田2万亩、林地3.6万亩,沙丘3万亩,其它3.57万亩、牛存栏8000多头,羊存栏3000多只,人均纯收入2800元。   全镇有14个自然屯,16个行政村,12个驻镇单位,13个镇直机关、单位,有农业人口13700人,其中少数民族1247人,主要特产有麻黄、水稻、黄豆、绿豆。乡镇企业有砖厂一座。境内有京通铁路、“111”国道贯穿,有洪河、较来河、清河三条河流以境内穿过。全镇程控电话800部,移动通讯基站已经开通。镇内有差转台一座,中学、中心校各一所,村小8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卫生院一座,村卫生室18家。   2000年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东来镇经济飞速前进,2002年招商引资300万元,为东来镇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河牧场

  清河牧场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下辖:    150523400500 123 一分场   150523400501 123 二分场   150523400502 220 三分场   150523400503 220 四分场   150523400504 220 五分场   150523400505 220 六分场   150523400506 220 七分场   

辽河农场

   辽河农场位于通辽市开鲁县东南部,县级公路库开线穿场而过,距国道111线和京通铁路5公里,交通通讯便利,总面积7.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6797.10万亩,林地1.5万亩(其中自然林0.05亩),沙地2.1万亩(重度沙化0.5万亩、重度碱化0.5万亩),滩涂地0.2万亩(产芦苇30万斤、产蒲芋5万斤、产柳条5万斤),红干椒种植面积0.7万亩。全场总人口5445人,总产数1586户,职工2416人,其中离退休干部45人,工人19人,场共有12个分场。本场职工人均纯收入2320元。  该场与通辽市燕顺斋蔬菜公司共同合作种植有机蔬菜开发基地,并投资200万元。兴办砖厂、酒厂企业二个,还大力发畜牧业,现牛存栏数1622头、羊存栏数1953只。  

保安农场

    保安农场位于内蒙古开鲁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地处开鲁县东南部,西辽河北岸,通开公路南线从场穿过。土地总面积13.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林地面积1.9万亩。总人口10167人,2518户,职工3672人。下辖16个分场和10个直属单位,已实现集中办学,在校学生1450人。全场共有电井295眼,机井206眼,耕地全部实现井控。  总场对分场实行二级管理一级核算,分场对总场实行报帐制。直属单位基本上都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收自支。总场把土地面积按人口和职工人数分配到户经营,全场现有技师104人,机关干部35人,派出所5人,分场管理干部49人,离退休人员37人。现有牲畜总头数1.27万头(只),其中牛917头,羊4320只,生猪6500头,是一个以农为主的中型农垦企业。现有集中成片的荒沼2万亩有待开发利用。  


义和塔拉镇特产大全




义和塔拉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