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子镇位于库伦旗西部,塔敏查干沙漠南缘,距旗政府所在地40公里。东接库伦镇,南与扣河子镇为邻,北靠茫汗苏木,西与奈曼旗新镇接壤,库大线穿境而过。全镇共辖24个行政嘎查村,56个自然屯,73个村民小组,2.0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78万;总土地面积6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9万亩,林地面积31.8万亩,森林覆被率达51.3%。六家子镇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养畜牧河、查干河两大河流,建有水库、塘坝26座。2013年牧业年度全镇大小畜存栏26万头(只、口)。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08万人 | ·库伦旗旅游·库伦旗特产·库伦旗十大特产·库伦旗十景·通辽品 | 150524103 | 028000 | 0475 | 查看 六家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库伦街道 |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南部约140公里处,南与辽宁省的阜新、彰武两县接壤,东、西至北与本市的科左后旗、奈曼旗为邻,地理座标为:东经121°09'──122°21',北纬42° 21'─43 °14',总土地面积4654平方公里,辖3乡5镇6个苏木、185个嘎查村、10 个国有林牧场;有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17.2万人口。 库伦旗耕地面积178万亩,年播种面积13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9.8%,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高粱、荞麦、水稻为主,年产4.5亿斤左右。这里林草茂盛,特产丰富,尤以盛产优质荞麦而闻名国际国内,独享“荞麦之乡”美称。库伦旗畜牧业较发达,现有草牧场29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1%,永久性草牧场35.6万亩。全旗牲畜总头数50万头只,其中:黄牛7.25万头、生猪16.1万口、绵羊12.08万只。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牛基地之一。库伦旗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经地质部门探明,全旗有矿床7处,矿化点23处、根据勘查结果有色金属有铁、钨、铜、锌、金等;非金属矿有:硅石、大理石、石灰岩、莹石、粘土、页岩、泥炭(草炭)等。其中:铁的储量210 万吨以上;其中:伊河沟铁矿储量171万吨,平均品位39 %以上;哈拉胡硕铁矿储量41万吨,平均品位41.4%,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据勘查库伦旗泥炭(草炭)储量极为丰富。 泥炭是生产复合肥的主要原料,总储量可达986万立方米,仅三家子哈拉和下养畜牧二处矿点总储量可达350 万吨,工业储量250万吨,该矿点上覆土层平均1米厚,矿体厚度平均0.3─1.5米,开发潜力巨大。库伦旗林地面积22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8.1 %,森林覆被率32%,林木畜积量156万m3,造林面积每年可达12万亩以上,现有10个国有林场,1543个果园。现已成林沙棘面积12万亩,结果面积5万亩,年产鲜果4000吨以上,沙棘具有活血化淤、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消热止泻之功能。 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塔民查干沙漠横贯北部绵延近百里,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沙漠风光,草甸草原平坦辽阔,风景独特;南部山区峰峦景秀、沟壑纵横、形成一派美丽的田园风景和山地丛林风光,尤其是古寺庙建筑群是这里的一大独有的景观,兴源寺、福源寺、象教寺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已形成了科尔沁沙漠风光,民族风情为基调,集草原、古迹、湖泊、沙漠等景观于一体,融经贸活动、文化主流、旅游风光为一体的旅游新格局。 |
库伦镇 |
库伦镇是库伦旗的城关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通辽西南147公里处。东南、南分别与辽宁省彰武县四堡子乡、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隔厚很河为邻,西南、西、北、东分别与白音花镇、六家子镇、额勒顺镇、科左后旗相连。总土地面积196.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2.6万亩,草牧场面积23.3万亩,林地61.8万亩。辖53个嘎查村,2个生产性居委会,14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75户,总人口3.9万人,由蒙古、汉、回、朝鲜、达翰尔、满、苗、锡伯等11个民族构成,以蒙古、汉民族居多,占全镇人口的95%。 库伦镇原称库伦街,1951年12月,改称库伦镇。1960年,成立库伦镇人民公社。1984年以后,先后与元宝山公社、下养畜牧苏木、奈林稿苏木合并,2006年6月由原三家子镇、原哈尔稿苏木三镇合并而成,成为全旗规模最大的建制镇。 全镇地形地貌特点与全旗情况极为相似。养畜牧河穿境而过,以养畜牧河为界,河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河北为沱沼区。全镇属于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城效经济类型区。 库伦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快捷,305省道、303省道穿境而过,直通沈阳、锦州、阜新、通辽等地,属环渤海经济区位。这里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有金、银、铁、煤、石油、石灰石等,其中石灰石已开采利用。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杂粮杂豆、荞麦为主。林水资源储量极大,拥有五星水库、嘎海山水库、小青沟、塔敏查干旅游度假村等生态旅游资源和兴缘寺、福缘寺、象教寺、天女神庙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被誉为“中国荞麦之乡”、“中国安代艺术发源地”。 |
扣河子镇 |
扣河子镇位于库伦旗西南部,距离旗政府所在地78公里,西邻奈曼旗,南接辽宁省阜新县,地处两省(区)三旗(县)交汇处,全镇总土地面积60万亩,其中,耕地16万亩。全镇现辖23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6800户,2.45万人。其中,镇政府所在地街区人口为6960人。2013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为11亿元(与水泉乡分开前总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624元。多年来,扣河子镇党委、政府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的“围绕一条主线,瞄准两个提高,推进三化进程,强化基础,调优农业,突破工业,搞活商业,美化城镇,注重民生,再上好项目,再造新优势,努力建设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扣河子”的总体思路,紧密团结全镇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镇富民为己任,团结拼搏,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使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独树一帜,扣河子镇是自治区百镇工程项目镇和通辽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个中心小城镇之一,2014年,列为全国重点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建设小城镇与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相互促动、协调发展。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乡镇、自治区级重点镇、自治区级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级先进文明镇、自治区级县域经济“四个一批”典型示范点和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等诸多殊荣。 城镇布局合理。围绕“完善老区、拓展新区、远景跨河”的城镇总体建设布局,按照二十年不落后的要求,着力构筑 “老区生活办公区、新区商贸加工区、河北工业小区”三区并进的镇区新格局。通过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整合各方面资金,现已在镇区内建设完成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集贸市场、12所机关单位办公楼、6.5万平方米临街商业楼和两横四纵六条主街路8千延长米黑色路面硬化工程,使主镇区形成了六条主街路交汇贯通的“目”字型大框架。 城镇功能完备。实施了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城镇供水工程、职工住宅楼工程、广场综合开发工程,上马了亮化、净化和美化工程,实施了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铺设排污主管道3千米,安装不同样式的路灯200盏,栽植各类风景树2000株。在狠抓城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街路卫生和集日管理,树立了镇区新形象,推动和巩固了建设成果。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巴新铁路即将建成并在镇内设中间站,即将上马的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奈曼旗至营口联接线过境,在高速出口与镇区之间铺设一级路,通往库伦、奈曼和阜新三地的油路在镇区等距离交汇,镇内现有变电站3处,220千伏线路向周边地区辐射。结合上述优势,我旗今年将该镇定位为库伦旗“南翼”,打造工业重镇及商贸物流集散地,将为该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牧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扣河子镇坚持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支撑、绿色有机为导向,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过多年的持续扶持和筛选,着力扮靓农牧业主导产业,现已初具规模的主导产业共有6个,分别是生猪、食用菌、养羊、仁用杏、肉驴和有机荞麦。目前,全镇牲畜总数达14.86万(头、只、口),全镇粮食生产能力达1.2亿斤。其中,罗家杖子村年出栏生猪2万口;羊存栏8.2万只,超过100只的养殖户有111户,超过300只的养殖户有8户,多的达到千只;有机食用菌年生产能力达300万棒,其中扣河子、平安食用菌小区达到200万棒;仁用杏面积达1.5万亩,全部为优质品种,效益十分可观。去年,开始有机认证工作,滑子菇等6个品种获得有机证书,荞麦转化地块2240亩。今年,能获得有机荞麦证书。同时,1000亩有机仁用杏也能获得转化证书。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扣河子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铁、锡、钛、钨等品种,非金属矿产大理石、石灰石、叶蜡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特别是石灰石储量达7亿多吨,品位高达54%以上。扣河子镇充分依托矿产资源,切实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使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镇现有东蒙水泥、阿利坦大理石和宏亚建材、光大石材等较大企业入驻镇内。其中,东蒙水泥三期工程占地面积265亩,总投资5.2亿元,年可生产水泥熟料2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安置劳动力200人余。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镇内共有学校2所,教学点3处,现有学生1648人。幼儿园1所,学生180人。全镇“草原书屋”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了95%。扎实开展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保率达到了96%。积极争取了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认真落实了农村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深入开展了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全面落实了一杯奶发放工程,狠抓了“三查一治”和优质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推进了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措施。通过深入落实“532”工作法,逐步完善“五级调处”和“三对接”等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各级组织应有的作用。此外,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
白音花镇 |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库伦旗白音花镇是在2006年5月份全旗苏木镇机构改革过程中,由原白音花苏木、先进苏木合并组建而成,镇政府设在原先进苏木先进嘎查。 白音花镇位于库伦旗南部,北距旗驻地30公里,南与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毗邻,西临水泉乡,北与库伦镇相连,东与先进苏木接壤,地处石质浅山区,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类型区。境内有厚很河、铁牛河等主要河流,铁矿、铅锌矿、钨矿等自然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2014年末,苏木镇机构改革,原白音花镇建制撤销,分设为白音花镇和先进苏木。新恢复设立的白音花镇总土地面积57.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2万亩,林地面积9.9万亩,草牧场面积5.7万亩。全镇辖20个嘎查村,6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75户,总人口1.5万人。居住有蒙、汉、满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5%。 2014年上半年牧业年度统计,牲畜存栏12万(头、只、口),其中:牛存栏1.8万头,羊存栏8.3万只,猪存栏3.2万口。 |
六家子镇 |
六家子镇位于库伦旗西部,塔敏查干沙漠南缘,距旗政府所在地40公里。东接库伦镇,南与扣河子镇为邻,北靠茫汗苏木,西与奈曼旗新镇接壤,库大线穿境而过。全镇共辖24个行政嘎查村,56个自然屯,73个村民小组,2.0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78万;总土地面积6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9万亩,林地面积31.8万亩,森林覆被率达51.3%。六家子镇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养畜牧河、查干河两大河流,建有水库、塘坝26座。2013年牧业年度全镇大小畜存栏26万头(只、口)。 |
额勒顺镇 |
额勒顺镇位于旗政府所在地北50公里处,辖11个嘎查,4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493户、12303人口,其中农牧业人口11953人。总土地面积151万亩,耕地面积8.8万亩,属于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经济类型区,也是全旗唯一的纯蒙古族聚居镇。由于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农牧民生产生活较为困难。据2014年牧业年度统计,全镇牲畜总头数达到6.05万头(只、口),其中:黄牛4.37万头、羊9611只、猪5644口。201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80元。 |
茫汗苏木 |
茫汗苏木位于库伦旗西北部,辖16个嘎查村、3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140户、总人口11534人,其中农业人口11077人,占总人口的96%。居住有蒙古、汉、满3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全苏木总土地面积1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4万亩、林地面积32.1万亩、草牧场面积85万亩(含林下),地型属沙丘坨甸区,气候干旱、多风沙。经济类型以牧为主,农牧林相结合。2014牧业年度,全苏木牲畜总存栏49219头(只、口),其中:牛存栏33486头,羊存栏9278只,猪存栏6081口。2013年,全苏木粮食总产量达到7500万斤,人均占有粮6800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 |
先进苏木 |
先进苏木位于库伦旗南部,距库伦镇20公里,南与辽宁省阜蒙县的平安地镇毗邻,西与白音花镇接壤,东、北与库伦旗接壤,全苏木总土地面积38.6万亩。全苏木辖16个嘎查村,4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50户,总人口1.2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80%。 近年来,先进苏木党委政府确立“三线一区一带”的发展思路,三区即库扣南线、库平一级路、西通什至苏木图通村水泥路沿线嘎查村,主要发展农区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一区即先进苏木政府所在地西嘎查镇域经济核心区,突出发展民营企业和商贸业;一带即以库平一级路为依托,以库伦旗沈阳工业园区为辐射,大力引进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和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带。着力培育以牛、驴、羊养殖业为主的农区畜牧业,以荞麦、杂粮杂豆为主的无公害有机特色种植业,以农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为主的民营企业,以技能型外出为主的劳务输出业四大支柱产业。 先进苏木是以农牧业为主导的经济类型区,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全苏木现有耕地面积12.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荞麦、杂粮杂豆。其中以玉米为主,种植面积达8.5万亩,2013年全苏木粮食产量达到6400万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全苏木现有林地9.3万亩,草牧场面积5万亩。2013年牧业年度统计,全苏木牲畜总头数13.8万头(只、口),其中大畜头数3.5万头。自上世纪80年代,全苏木实施小流域治理以来,累计治理面积达到3.5万亩,修建梯田2万亩、水保作业路120公里、水保林1.2亩。 先进苏木16个嘎查村村村通公路,已初步构成了公路交通网络体系,省道305线(库平一级路)穿境而过,距辽宁省阜新市60公里、沈阳市20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苏木政府所在地龙王庙西嘎查集商服贸易、休闲娱乐、公共设施一体的小城镇框架初步形成,中心主街商铺近百余家,镇区建有完全中学、幼儿园和中心卫生院各一所,45000平方米的大型牲畜交易市场即将交付使用,200平方米广场正在积极筹措建设中。为进一步小城镇提升品味,2014年初,先进苏木党委政府把生态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先进苏木生态乡镇规划》,设置了环保办负责具体推进实施。 先进苏木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城镇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乡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苏木有决心、有信心,在上级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自身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全苏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
水泉乡 |
水泉乡是库伦旗根据《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苏木镇行政区划的通知》(通政字[2012]55号)和《通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增加苏木乡镇编制的通知》(通机编字[2012]20号)精神,恢复设立的苏木乡之一。该乡距旗政府所在地63公里,东与白音花苏木相连,南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福兴地镇毗邻,西与扣河子镇交界,北与哈尔稿苏木、六家子镇接壤,全乡总土地面积45万亩,下辖22个嘎查村,1个林场,68个自然屯,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人。 近年来水泉乡农牧业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畜牧业为主导、以个体工商业为支撑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该镇盛产玉米、葵花、荞麦以及绿豆、黑豆、谷子等十多个杂粮品种,舍饲养牛、养羊和养驴产业在该镇已初具规模。同时该镇还有丰富的铅锌、荧石、铁矿石、黑耀岩等矿产资源,卧力吐铅锌、山东头萤石矿、必联黑耀岩开发等较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该乡不仅物产丰富,环境也十分优美。其前身原水泉镇是通辽市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镇,目前该乡9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得到综合治理,镇内90%的山坡实现了梯田化,80%的沟道实现了植被化,70%的路面实现了沙石化,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勤劳、热情的水泉人民将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洽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