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拔塘村委会位于龙门镇南部,是'百里百村'重点建设村,龙拔塘驿站所在地,距离龙门镇6公里,原是李氏世居。村庄四周是火山岩石地,建有大量特色火山岩石屋,风景优美,适宜居住。下辖12个自然村,12个经济社,404户,人口1566人。耕地面积2200亩,荒山林地1500亩,全村共种植橡胶1300亩、槟榔700亩、甘蔗400亩,全年播种面积900亩,总产量225吨,2014年人均所得9152元。
目前,龙门镇政府已投资约37万建设龙拔塘驿站公园和文化广场。驿站公园占地面积约5亩,内建有5个休闲广场和1个荷花池,并硬化道路、绿化环境、修建假山和配置石桌椅。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内建有文化宣传室、排球场、戏台和人民调解室;外修建道路100多米,投资约6万元,并修建老人广场约2亩,投资约7万元。另外,龙门镇政府聘请了2名清洁工,专职负责龙拔塘全村主道的清洁卫生,以保持龙拔塘村整体环境的优美整洁。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69021105 | 570000 | -- | 查看 龙拔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红花岭村 |
红花岭村委会下辖6个自然村、11个经济社,338户,人口1253人。村、社领导班子健全,村支部设书记1名,支委2名。书记、主任一肩挑。全村耕地面积2130亩,其中水旱田650亩,坡地1480亩。全村主要种植槟榔719亩,橡胶550亩,2014年农民人均所得9142元。 目前我镇大力推广母猪饲养,扶持全村50户养殖户进行了卫生厩舍改造,现全村母猪存栏达402头。 同时,在镇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村委会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项目支持,投工投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农田水利改造全面完成。清水塘肚、大山肚进行农田水利整治,水乙塘水库得到除险加固。二是通过出租水库等方式筹措资金,建设了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三是农村道路实现硬化。通过县政府的实施的“通畅工程”,投入168万元硬化村道路4.8公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石坡村 |
龙门镇石坡村位于龙门镇南部,距龙门镇墟5公里,省级黄屯公路县级定瑞公路贯穿而过。全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44亩,共7个自然村、14个经济社,总人口1300多人,其中党员37名。 近年来,石坡村委会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扎扎实实推进村庄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协调发展。如:2010年以来,石坡村委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几年来宣传发动与争取政府的扶持,全村先后成立了3家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全村180多户农户发展养鸡,占比60%。2014年,全村养鸡出栏量达70万只,创纯利润超10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所得达9854元。 2014年,石坡村委会争取到了省扶贫“整村推进”这个项目,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共投入300多万元。完成平整乡村道路3.3公里,硬化道路2.2公里,硬化乡村巷道86条9674平方米,实现各自然村硬化道路全覆盖;整治村内排污管道5条364米,解决了石坡村排污困难的问题;完成村公共文化广场、舞台、灯光等娱乐设施建设;建设农村沼气池5个,户厕24间;建设钢管结构鸡舍96间,共3520平方米,猪栏20间,共500平方米;帮扶种植树苗5.5万株,种植面积452亩。 |
里沙塘村 |
里沙塘村委会位于龙门镇南部,距龙门墟5公里,辖13个自然村,16经济社,全村567户,总人口2122人。外出务工人员600多人,农村五保7户,低保对象63人,水旱田面积1791亩,其中:水田1030亩,旱田761亩,坡地1060亩,村干部5人,计生信息员1人,设有妇联、计生、民兵、治保、调解等基层组织。 近年来在村支部村委会的组织引导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促进全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全村委会共种植橡胶2000亩,槟榔1500亩,种植瓜菜1297亩,连续几年获得经济好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人均所得达到9026元。里沙塘村在政府扶持下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田洋,硬化排灌系统700多亩;农村通畅工程硬化水泥道路6.4公里,通达三个自然村,解决部分分群从长期走路难问题;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一所完全小学,全部教室,老师,学生,宿舍及电脑室,远程教育室,实现美化,亮化,为广大师生提供好的教育环境。 |
红锋村 |
红锋村坐落在龙门镇北部,下辖诗礼根村、草坡村、道昌村、三九村、三九园村、文堆村6个自然村。红锋村有人口2290人、615户、14个经济社,村委会干部6人,计生信息员1人,党员47人,五保户27户,29人,低保31户58人。 红锋村总面积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00亩,坡地面积7830亩,橡胶3300亩,槟榔1500亩,胡椒30亩,林地面积3000亩,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9322元,村委会水库一宗,灌溉水田面积1500亩。村委会一年的水库承包金为3000元,上级拨给管理费3000元。 全村委会18岁以上人数1590人,其中劳动力1310人,外出打工620人,60岁以上老人280人,学校1间。在村委会学校读书的学生50多人,在外学校读书学生170多人。 |
先锋村 |
先锋村委会位于龙门镇区西北部,龙岭公路位于村域东侧,龙门镇至富文镇公路从村域南侧经过,交通较方便,村域总面积8600亩。 先锋村下辖春头园村、赤土村、石堀村、水出村、后坡村、官衙村、统田村、路田村、官井村、官地村10个自然村,先锋村现有农户534户,共有乡村人口1953人,耕地面积6000多亩,其中水田1600亩,坡地1000亩,产业主要以传统种植业(槟榔、橡胶、水稻),商业服务业和养殖业(养定安黑猪、土鸡)为主。 近年来,村投资100多万元,建造了4条水泥路,70%农户都通上了水泥路,去年又投资了2万元,在官衙村主要交通干道都安装路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户户通电视入户率96%以上,农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率也在98%以上。在治理脏、乱、差环境上,目前已建造垃圾池9座,先锋村今年又投资6000元,消灭垃圾乱倒乱扔现象,并制定长效管理机制,使全村环境有了明显改观,美化了村容村貌,清洁了家园。 |
龙拔塘村 |
龙拔塘村委会位于龙门镇南部,是'百里百村'重点建设村,龙拔塘驿站所在地,距离龙门镇6公里,原是李氏世居。村庄四周是火山岩石地,建有大量特色火山岩石屋,风景优美,适宜居住。下辖12个自然村,12个经济社,404户,人口1566人。耕地面积2200亩,荒山林地1500亩,全村共种植橡胶1300亩、槟榔700亩、甘蔗400亩,全年播种面积900亩,总产量225吨,2014年人均所得9152元。 目前,龙门镇政府已投资约37万建设龙拔塘驿站公园和文化广场。驿站公园占地面积约5亩,内建有5个休闲广场和1个荷花池,并硬化道路、绿化环境、修建假山和配置石桌椅。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内建有文化宣传室、排球场、戏台和人民调解室;外修建道路100多米,投资约6万元,并修建老人广场约2亩,投资约7万元。另外,龙门镇政府聘请了2名清洁工,专职负责龙拔塘全村主道的清洁卫生,以保持龙拔塘村整体环境的优美整洁。 |
久温塘村 |
久温塘村委会,拥有目前国内流量最大的冷泉,也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冷泉,是定安县具有革命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之一。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15个经济社,户数438户,总人口1625人,土地面积15352.8亩,水田面积1090亩,坡地面积1494亩,林地面积1983亩。主要经济来源靠橡胶、槟榔等,2014年农民人均所得9218元。 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硬化了贯通全村道路,完成文明生态村建设9个,村容村貌优美,人居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善,通过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使久温塘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更加亮丽,民风更纯朴了,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全体村民的行为准则,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大效村 |
大效村委会共有4个自然村,10个经济社,298户,总人口1290人,现有党员29名,耕地面积3500亩,水旱田905亩。全村种植橡胶4000多亩,已有80%开割,“早菜”500多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9625元。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六年名列全镇前茅,曾多次得到县计生部门和镇委镇政府的表彰。 目前,大效村拥有综合性活动球场一个,计生宣传栏5个,人口计生文化长廊2个,综合性宣传图书室一间,配备一批体育健身器材,总投资达13万元。齐全的活动设施,丰富多样的图书,吸引大批群众自发前来娱乐活动,每天群众自发组织的排场赛10多场,群众学习政策、生殖健康知识和农科技术氛围更加浓厚。在学习和活动中转化人们的旧观念,村风民风更加淳朴。 |
大村 | ---- |
英湖村 |
英湖村委会位于龙门镇东南部,与南海农场交界。人杰地灵,土地肥沃。共有水田2722亩,旱田588亩,坡地6000亩。是龙门镇的主粮区。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喜人。瓜菜每年种植1500亩。热带经济作物有石榴150亩;莲雾150亩;橡胶3000亩;槟榔1300亩;胡椒250亩;荔枝1500亩(包括公司1000亩);菠萝400亩等。 全村委会15个自然村(20个经济社)。总户数1050户,总人口3704人,是全镇最大的村委会。村支部、村委会有6个村干部,1个计生信息员,20个经济社主任,59个党员,是村委会的工作骨干,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思想以来,全体党员干部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依托地理优势,积极带领农民群众种植反季节瓜菜、长期经济作物,建起小型家庭农庄,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增加收入。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起自来水厂,解决了全村委会群众的饮水问题。并且,全村委会的电网改造基本结束;电话村村通也正在逐步进行。人均纯收入达到9969元。村委会的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拥有30亩的荔枝园,500亩的土地承包金,年收入有20000元。 |
双村 | ---- |
龙门村 |
龙门村委会位于龙门镇中部,是龙门墟的“城中村”。龙门村委会共12个经济社,总人口1816人,其中外出务工320人。村“两委”干部有5名,计生信息员2名,经济社主任12名,党员23人。 龙门村委会现有土地面积约550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0亩,水田面积510亩。全村已完成电网改造,电力覆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村民以种植橡胶、槟榔等经济作物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橡胶1315亩、槟榔673亩。村委会辖区内有店铺120间,小摊236个,加工企业16家,农民合作社7个,从业人员423人。2015年度全村农民人均所得达10058元。 2013年,龙门镇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风情小镇,项目总投资6414万元,对镇墟主要街道定南街、解放街进行全面改造,沿街铺面立面改造898间,安装路灯180盏,改造排水管道、铺设人行道、绿化街道5560米。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街道两旁的店铺整齐划一,风格和色调一致,别具风格。 2015年,我镇共投入126万元,对镇墟龙坡路、新兴街街这两条街道铺设人行道、绿化、安装路灯。目前,龙坡路已完成改造,新兴街也正处于改造阶段,通过改造我镇墟街道面貌变得焕然一新。下一步我镇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定南街人行道内侧的路面硬化和和平街铺设人行道、绿化、安装路灯。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