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村委会位于瑞溪镇西北部,东与三多村委会交界,西与金江镇天塘村委会毗邻,北与金江镇美亭站山内坡村委会接壤,南接南渡江岸,现有耕地面积3000亩,常住人口1500人,拥有4个自然村,村口到金安线500米,到瑞溪镇政府约9公里的里程,已初步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69023102 | 570000 | -- | 查看 北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第二社区 |
第一社区委会现有现有常住人口3781人,1076户,居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以经商、手工业、种植瓜菜、淡水养殖、橡胶等为主。设党支部1个、团支部1个、妇代会1个。 |
第一社区 |
第一社区居委会现有现有常住人口3462人,995户,耕地面积90亩,居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以经商、手工业、种植瓜菜、淡水养殖、橡胶等为主。设党支部1个、团支部1个、妇代会1个。 瑞溪镇一社区文物历史 说古话今,日军侵华时,在瑞溪设的据点,就很值得一谈。该据点在瑞溪一社区瑞溪中学校园里,据点还残存一间土木结构的两层瓦房。当地群众称之为"日本楼"。"日本楼"是当年日军和日本奸商"厚星公司"共同办公的小洋楼。据文史人员调查,我县众多的日军据点中,大部分都因为年代久远而被毁损,日军在瑞溪的据点是仅存的一处。到目前为止,"日本楼"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剥蚀,已损坏严重,幸好那些优质杉木仍然完好,希望政府拨款维修,当作文物保护好这间"日本楼",这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
北洋村 |
北洋村委会位于瑞溪镇西北部,东与三多村委会交界,西与金江镇天塘村委会毗邻,北与金江镇美亭站山内坡村委会接壤,南接南渡江岸,现有耕地面积3000亩,常住人口1500人,拥有4个自然村,村口到金安线500米,到瑞溪镇政府约9公里的里程,已初步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
山琼村 |
山琼村委会位于瑞溪镇西部,东与番丁村委会交界,西与金江镇长安责任区五联村委会毗邻,北滨南渡江,南与南尖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面积1428.2亩,常住人口1655人,拥有6个自然村,到瑞溪镇政府约3公里的里程,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渔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养殖淡水鱼苗、淡水鱼。 |
三多村 |
瑞溪镇三多村,坐落在南渡江北岸,房屋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段,东边一段居民为纯粹刘姓,西边一段居住着何、林、吴、徐四姓,全村以刘姓、何姓为大姓。现在,三多村总人口3008人,农业人口两千多,外出人口数百。三多村成立村落始于元朝末年。最早进村的是孙姓,还有羊姓。初期,孙、羊两姓都比较发达,尤其孙姓,是村中主政的望族,后来人丁逐渐减少。刘姓入村祖刘尚明,原是瑞溪镇上琼村人,是位私塾先生,以孙姓为首的学董请他到村中教书,后来刘尚明入赘孙家做上门女婿,全部继承孙家产业,定居下来。 2012年,“澄迈县三多村福牛饲养合作社”成立,由海南茂源农牧业有限公司派技术员,以和牛作为父本、本地黄牛作为母本,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生产出来的杂交牛。本地小黄牛,饲养一年可以卖1500元左右,饲养福牛,只需半年便可卖到3000元左右,纯种的成品牛肉市场价高达1500元/公斤。 三多村群众大量发展生产,有很多农户除了耕种田地,还到外地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青皮冬瓜。青皮冬瓜的种植成为三多村的特色农业。 三多村曾获荣誉 2010年12月被澄迈县长寿协会评为长寿之村,60岁以上281人,其中80-89岁53人;90-99岁9人;100岁以上4人。 2011年,在中共海南省委政法委员会、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千个村点建和谐活动”中,授予三多村“和谐平安点”荣誉称号。 |
罗浮村 |
罗浮村委会位于瑞溪镇西北部,东与金安农场交界,西与三多村委会毗邻,北与山尾村委会接壤,南与番丁村委会、瑞联村委会、镇政府隔江相望,现有耕地面积2310.28亩,常住人口3241人。拥有1个自然村,分有上、中、下三个村民小组。村口到金安线300米,到瑞溪镇政府约3.5公里的里程,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莱。 |
加巨村 |
加巨村委会位于瑞溪镇南部,东与里加村委会交界,西与金江镇长村村委会毗邻,北与南尖村委会接壤,南与定安县新竹镇丰保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面积1280.2亩,现有常住人口1500人,拥有6个自然村,到瑞溪镇政府约6公里的里程,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莱。 |
山尾村 |
山尾村委会位于瑞溪镇西北部,东与金安农场谭烈村委会交界,西与北洋村委会毗邻,北与金安农场书付村委会接壤,南与罗浮村委会毗邻,现有耕地面积1082.50亩,常住人口1463人,拥有2个自然村,村口到金安线500米,到瑞溪镇政府约5公里的里程,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
里加村 |
里加村委会位于瑞溪镇东南部,东与村内村委会交界,西与加巨、南尖村委会毗邻,北与群庄村委会接壤,南与定安县新竹镇下墩坡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面积1276.78亩,常住人口1156人,拥有3个自然村,村口到金永路5.8公里,到瑞溪镇政府约6.3公里的里程,己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以及淡水养殖。 |
村内村 |
村内村委会位于瑞溪镇东南部,东与仙儒村委会、永发镇加经村委会交界,西与里加村委会毗邻,北与群庄村委会接壤,南与里加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面积924.4亩,其中水田845.3亩,现有常住人口1876人,拥有3个自然村,村口到金永公路5公里,到瑞溪镇政府约5.5公里的路程,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
群庄村 |
群庄村委会位于瑞溪镇中部,东与北桥村委会交界,西与南尖村委会毗邻,北与第一社区接壤,南与村内、里加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面积1528.63亩,其中水田1233.72亩,常住人口2208人,拥有8个自然村,到瑞溪镇政府约2公里的里程,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
南尖村 |
南尖村委会位于瑞溪镇西南部,东与群庄村委会交界,西与山琼村委会毗邻,北与瑞联村委会接壤,南与加巨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面积1043.35亩,常住人口1480人,拥有5个自然村,到瑞溪镇政府约2公里的里程,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南尖建村至今近400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南尖村的人民和睦相处,在自己的家园上默默无闻、辛勤劳动、繁衍生息。 清光绪29年,美国长老会委派牧师叶兴利到瑞溪设点传教,并成立中华全国基督教会瑞溪堂会。瑞溪成为基督教在澄迈的第一站。至今,村中入教人员达220人,已接受洗礼的有110余人。 |
仙儒村 |
仙儒村委会位于瑞溪镇东南部,东与永发镇侍郎村委会交界,西与村内村委会毗邻,北与北桥村委会接壤,南与永发大山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面积2179.74亩,常住人口2850人,拥有6个自然村,村口到金永公路3.3公里,到瑞溪镇政府约5公里的里程,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
北桥村 |
北桥村委会位于瑞溪镇东部,与永发镇相毗邻,现有耕地面积2382.7亩,管辖5个自然村,5个经济合作社,辖有743户,总人口3200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和反季节瓜菜等;私营烧制砖瓦业略具规模。 |
瑞联村 |
瑞联村委会位于瑞溪镇中部,紧邻瑞溪镇墟,东与北桥村委会交界,西与山琼村委会毗邻,北靠南渡江岸,南与群庄村委会交界,现有耕地957.21亩,其中水田877.96亩。现有常住人口2802人,拥有4个自然村,分有5个村民小组,村口临近金永公路,已实现“村村通”建设目标,农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反季节瓜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