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妥村委会位于打安镇政府所在地西北面,距镇政府12公里,距县城24公里。下辖10个村小组,总户数456户,总人口2342人,其中劳动力1251人,截止2017年,有村干部5人,党员109人。福妥村委可耕土面积1940亩,其中:水田:975亩,坡地田965亩。
目前,福妥村委会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等传统产业,夯实农村经济。据统计,福妥村委会2015年共种植橡胶面积5513亩,已开割2210亩;木薯种植200亩,甘蔗面积1300亩,年产量6500吨。2014年底,福妥村委会年人均收入4450多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现在福妥村委会经济发展迅速,村风村貌较为和谐,村务、财务公开透明,管理日益民主,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69025103 | 570000 | -- | 查看 福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狮球社区 |
打安镇狮球居委会位于于打安镇西北部,与打安镇政府驻地相距12公里,北与儋州市毗邻。白沙县狮球居委会原为福妥人民公社,于1978年改为狮球乡,直至2010年12月9日成立为狮球居委会。 至2017年底,居委会分为一个社区二个小组56户277人,流动人口为350人。其中劳动力100人,外出务工人员25人,社区干部7人,党员18人,该居委会共占土地面积350亩,其中可耕种土地面积60亩坡地。 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居委会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居委会地少等特点,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积极发展其他经济项目,其主要发展的经营方式为承包种养业、办厂加工及开办各体经营等,相关的单位分别为县派驻单位二个,私立厂四家,社区农贸市场一个,商点20家。 据统计,该居委会年粮食总产量2000斤;共种植橡胶面积30亩,已收割20亩,干胶年产量2000斤。此外,居委会还承包甘蔗面积20亩,年产量14吨,承包鱼塘面积3亩。居委会根据自身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林下经济项目,努力发展生姜种植、养鸡等,为经济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居委会基本完成了公路通畅、水电等基础工程设施。根据居委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居委会在治安维稳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保证居委会的社会安全。在全居委会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多年来,没有重特大的社会治安问题。 同时,居民积极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营造了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新风气,全居委会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子雅村 |
子雅村委会位于打安镇西北部,北接儋州市,南连卫星农场,距离打安镇政府驻地约12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经济场,现共有469户2688人,其中劳动力150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3327.9亩,其中耕地面积2994亩。截止2017年有党员126名,预备党员2名。本届村“两委”干部共9人,其中村党支部5人,村官1名。 近年来,子雅村委会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有利时机,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橡胶、甘蔗和水稻等传统产业,夯实农村经济。据统计,2015年子雅村委会粮食总产量480.96吨;共种植橡胶9399.7亩,已开割5373.7亩,干胶年产量709.33吨;甘蔗种植橡胶9399.7亩,已开割5373.7亩,干胶年产量7885吨。此外,村委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林下种养殖经济项目,努力发展新兴产业。2015年人均收入7250元,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子雅村委会积极响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召,组织村民成立护林防火队,严厉打击各种毁灭行为。在全村委会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多年来,子雅村委会没有重特大的森林火灾、重特大盗伐、滥伐林木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的案件发生,目前村里还设有党小组、调解小组、护村队和护林防火队等组织机构,实现村务民主化管理。现在的子雅村委会经济发展迅速,村风村貌较为和谐,村务、财务公开透明、管理日益民主,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
打安村 |
打安村委会位于打安镇政府所在地西北面,距镇政府2公里。下辖6个村小组,共204户1163人,其中劳动力873人,外出务工人员53人,截止2016年,有村干部24人,党员65人。打安村委土地面积8008.7亩,其中可耕土面积705亩,其中水田556亩,坡地田224亩。 近年来,打安委会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有利时机,创建了一个县级生态文明村-长岭村。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结合实际,长岭村是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美丽乡村项目。结合优势产业,在主导产业橡胶的基础上改善打安村农业结构,夯实农村经济。据统计,村委会2015年共种植橡胶面积5772.1亩,已收割3282.6亩;木薯种植2660亩,甘蔗面积667亩,年产量3168.25吨。此外,村委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林下种养经济项目,努力发展以“竹、姜、南药”等为主的“新三样”经济产业。目前,已种植麻竹110亩、生姜65亩,并预备在远征村打造一个养蜂村。2015年底,打安村委会年人均收入4800多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村村通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打安委会积极响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召,积极完善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目前村里有一个100平米的文化室,还设有6个党小组、调解小组、护村队和护林防火队等组织机构,实现村务民主化管理。 |
田表村 |
田表村委会位于打安镇政府所在地西北面,距镇政府10.5公里。下辖5个村小组,共216户1167人,其中劳动力710人,外出务工人员53人,截止2017年,有村干部5人,党员96人。全村土地面积8008.7亩,其中可耕土面积720亩,其中水田496亩,坡地田224亩。 近年来,田表委会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有利时机,创建了一个县级生态村-阜财北村。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结合实际,阜财南村是目前已建成的的美丽乡村项目。结合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橡胶、甘蔗、木薯“老三样”传统产业,夯实农村经济。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田表村委会共种植橡胶面积4480亩,已收割2159亩;木薯种植142亩;甘蔗面积1163亩,年产量6978吨。此外,村委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林下种养经济项目,努力发展以“竹、姜、南药”等为主的“新三样”经济产业。目前,已种植麻竹180亩、生姜65亩,林下养鸡年出栏量5万只,收入达40万元。2014年底,全村委会年人均收入5500多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田表委会积极响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召,积极完善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目前村里有一个100平米的文化室,还设有党小组、调解小组、护村队和护林防火队等组织机构,实现村务民主化管理。现在田表村委会经济发展迅速,村风村貌较为和谐,村务、财务公开透明,管理日益民主,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
南达村 |
打安镇南达村委会位于打安镇政府所在地西南面,距镇政府7公里。管辖五个自然村和一个经济场分别为:南达村、木瓜村、类托村、南九村、东风村和南达经济场。现有农户367户,共1769人,劳力876人,截止2017年十二月,有村委会干部6人,正式党员77人,预备党员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22335亩,其中耕地面积927亩,坡地面积21408亩。南达村有360亩橡胶的村集体经济。 截止2017年底,全村拥有各类经济作物12399亩,户均33.7亩;其中橡胶7654亩,开割5051亩,干胶产量707吨;甘蔗1189亩,产量5588吨;木薯341亩,产量852吨。全村委会有小轿车15辆、摩托车367辆。全村共养蜜蜂780箱,其中扶贫发放650箱,自有130箱;共建猪圈300个。全村367户中有39户建起了楼房,81户建平顶房。全村委会的贫困户数为134户,571人,占全村人口33.02%,低保户8户,五保户3户。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806元左右。 南达村委会村民住房以砖瓦结构为主,砖瓦结构247户,占67.30%;砖混结构120户,占32.70%。有村级卫生所1处。完成沼气池86户;人畜饮水主要靠井水解决,现建成水井120个。水泥硬化环村路1.3公里。安全饮用水方面:政府在三个自然村南达村、南九村和类托村建设了水塔,还有东风村村民自建的水塔,使四个自然村的村民用上了安全干净饮用水,还有木瓜村和南达经济场尚未用上安全用水。 |
合水村 |
合水村委会位于镇政府西北部,距镇政府2公里。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为地宝(23户,117人)、合水(86户,416人)、合流(72户,359人)、芝冉(57户,257人)、油甘(86户,404人)、新立(15户,79人)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339户,总人口1632人。合水村设有1个党支部,正式党员102名。 全村总面积1.163万亩,已耕作的土地0.967万亩,全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业,有橡胶、甘蔗、木薯、少数农户养殖等。全村共有作物情况如下:橡胶种植面积14511亩,开割面积6503亩,未开割面积8008亩;总产量751吨;甘蔗1265亩,木薯193亩,水稻983亩。2015年人均收入5000元,村委会有集体土地面积230亩,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年。 为了美化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村委会通过努力,并同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推行改水改厕,目前全村已建有一间142平方的文化室,沼气池36个,改厕230间,全村委会6个自然村都实现三通。6个自然村已硬化道路7.3公里,极大方便群众出行。通过整村推进,合水村整个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完善,经济增长点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合水村委会6个自然村中有4个是文明生态村,其中地宝是国家级文明生态村,合水是省级文明生态村,芝冉和合流是县级文明生态村,地宝村曾获得“全国文明生态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等国家级称号,合水村党支部也曾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合水村委会是全镇9个村(居)委会中经济发展最好的村委会之一。 |
可程村 |
可程村委会位于打安镇政府所在地东北面,距镇政府4公里。下辖5个村小组,共306户1415人,其中劳动力735人,外出务工人员33人,截止2017年,有村干部5人,党员78人。可耕土面积1119亩,其中水田396亩,旱田144亩,旱地87亩,因水库扩建造成荒地约100亩。2015年共种植橡胶面积6150亩,已收割5214亩;木薯种植258亩,甘蔗面积567亩。村委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林下种养经济项目,努力发展以“竹、姜、南药”等为主的“新三样”经济产业。目前,已种植麻竹338亩,山鸡年出栏量2万只。2015年底,可程村委会年人均收入4937多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
朝安村 |
朝安村委会于2007年12月3日,从原国营卫星农场正式退出,划归打安镇政府管辖,目前朝安村委会辖力孝村(63户,321人)、浪烈村(72户,320人)、可情村(61户,249人)、朝庆新村(33户,172人)、朝庆老村(21户,99人)、长流村(81户,341人)。朝安村委会共有331户,总人口1502人,土地面积为8780.7亩(含河流、村庄、道路,高压线路占用面积等),人均5.8亩。朝安村下设1个党支部,正式党员39名,预备党员2名。 整个村委会土地面积共8780.7亩,2014年水田351亩,旱田228亩,旱地904亩。水稻播种面积749亩,总产245.6吨;橡胶种植面积2636亩,开割2255亩,总产276.23吨;木薯种植面积257亩,总产629.6吨;甘蔗种植面积724亩,总产3475.2吨;竹子种植面积174亩,收获面积20亩,总产2000根。2013年生猪出栏量为554头,猪肉总量为46.3吨,鸡的年末存栏量为3549只。2013年新成立农民合作社2家。 目前村级活动场所占地面积120平米,四周已经有绿化,各项工作制度和功能已经基本完善,已经配备有办公桌椅、电脑、电话和报夹;户外设置党务、村务、综治和计生宣传栏,已建有一间文化室和卫生室。 近几年朝安村委会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镇政府的努力下,逐步开展民房改造工程,其中力孝村于2013年开始进行民房改造工作,县委县政府整合了发改委、住建局、文明办、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相关项目资金,并且争取到了白沙银行的资助,政府整合资金达460万,其中白沙银行资助200万;加上力孝村民自筹到账资金达206.8万元。力孝村民房改造资金达666.8万元。力孝全村有60户参与民房改造,目前改造工程已全面动工,拆除房子60户,开挖基础59户,封顶58户,其中1户已可以入住。此外,镇委镇政府已完成对浪烈村的摸底调查工作,现进行土地平整测算工作。 对比退场之初,朝安村委会各方面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和我镇其他村委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提升村容村貌、提高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 |
福妥村 |
福妥村委会位于打安镇政府所在地西北面,距镇政府12公里,距县城24公里。下辖10个村小组,总户数456户,总人口2342人,其中劳动力1251人,截止2017年,有村干部5人,党员109人。福妥村委可耕土面积1940亩,其中:水田:975亩,坡地田965亩。 目前,福妥村委会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等传统产业,夯实农村经济。据统计,福妥村委会2015年共种植橡胶面积5513亩,已开割2210亩;木薯种植200亩,甘蔗面积1300亩,年产量6500吨。2014年底,福妥村委会年人均收入4450多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现在福妥村委会经济发展迅速,村风村貌较为和谐,村务、财务公开透明,管理日益民主,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