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乐东县 >> 九所镇 >> 九所村

九所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九所村谷歌卫星地图)


九所村简介

  九所村位于九所镇南侧位置,自然村2个,共有14个村民小组,710户,3766人,村两委干部9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460亩,水田1044亩,旱地416亩,耕地灌溉水源从长茅水库来,主要产是香蕉、龙眼、芒果、槟榔、豆角、青瓜,共香蕉2500亩,其它果菜615亩,副业是打工,外出打工460人。全村经济总产值836万元,村集体经济35000元,农民年人均收入8
  150元。全村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100%。全村住村大学毕业生16人,其中本科以上0人,外出干部202人,其中在本县工作的135人。九所村一贯以创建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倡导文明新风,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69027105 570000 -- 查看 九所村谷歌卫星地图

九所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九所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栖湾社区

  龙栖湾社区位于九所镇东部,距九所市中心12公里。全村现有410户居民,共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570人,社区劳动力976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09人,中共党员26人。社区居民除捕鱼收入外,劳务输出收入也是龙栖湾社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全村拥有鱼船108艘,其中木船有58艘,小鱼船50艘。  

四所村

  四所村位于九所镇东南位置,距九所新区7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327户1388人。   四所村以农业经济为主,全村耕地总面积1350亩,水田1000亩,旱地350亩,主要农作物有香蕉、芒果、反季节瓜菜和新兴起的大棚哈密瓜。2015年农民年人均收入8600元。近年来随着九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一定定程度的调整,物流、包装和外赴劳工等得到行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民创收渠道的拓宽,村民积极参与各种惠农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村内群众文化简单而丰富,村民们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每逢节假日便举行集体活动项目,如排球赛、篮球赛、象棋赛。全村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100%。   四所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6人,其中男党员41人,女党员5人,平均年龄41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7人,高中以上20人,大专以上9人。村两委干部9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妇女干部1人。四所村在支部的领导下以“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议重大事项和民生事项,修建了环村公路,安置危房改造,申报低保户和农贸市场等,得到村民拥护,使四所村成为我县一个政通人和的村庄。   四所村民风淳朴而上进,村民以供孩子上学为骄傲。村中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国家重点大学,而蔡开凡先生就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蔡开凡先生1979年5月出生于四所村,1990年9月至1996年7月就读于海南省乐东中学。1996年7月以优异成绩从乐东中学考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系。他先后就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拥有经济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三个硕士学位,学贯中西,共接受10年高等学历教育。现任上海猜凡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凡之说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拓维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知识官。蔡开凡先生的事迹在四所村口口相传,成为村中的一张活名片。  

抱荀村

  抱荀村位于九所镇东北部,黎族聚居地,共有三个自然村(抱荀村、落马村、老陈田村),8个村民小组,中共党员42名,总人口数2364人,280户,耕地面积1552.67亩。坡地6000多亩。耕地灌溉水源从泰隆水库来,主要产业是芒果,全村经济总产值516243元,村集体经济20000元,农民年人均收入7860元。全村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95%。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抱荀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政治文化建设、安全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脱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抱荀村正大踏步地向文明新村迈进  

山脚村

  山脚村位于九所镇东南边,东临三亚市梅山镇,西临本镇老坡村,山脚村地势多为坡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南繁育种最理想地区之一。山脚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共795户,总人口3275人。中共党员总人数为55人,在家党员50个,劳动力外出务工者占30%左右。第一产业以水稻、香蕉、芒果为主导,其他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各种瓜菜为大批量种植。目前香蕉、芒果、玉米种植已成规模。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山脚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政治文化建设、安全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脱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山脚村正大踏步地向文明先进村迈进。  

抱浅村

  抱浅村委会由(抱浅、立公、芒果头)三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910人,共有700多户。全村耕地面积5万多亩,固定资产20多万元,每年平均收入60多万元左右。抱浅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全村耕地总面积4771.7亩,水田1211.7亩,旱田3560亩,耕地灌溉水源从地下水来,主要产业香蕉、芒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抱浅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政治文化建设、安全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脱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抱浅村正大踏步地向文明先进村迈进。  

赤公村

  赤公村位于九所镇西边,共有5个村民小组,368户,1600人,村两委干部9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197亩,水田550亩,旱地647亩,耕地灌溉水源从泰隆水库来,主要产业是水稻,香蕉、芒果。全村经济总产值5746774元,村集体经济20000元,农民年人均收入7860元。全村小学学率100%,中学入学率98%。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赤公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政治文化建设、安全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脱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赤公村正大踏步地向文明先进村迈进。  

新贵村

  新贵村位于九所镇西北位置,有两个自然村,分别为新村和抱贵村两个村,村两委干部8人,村民以种植瓜菜为生活来源,村内道路基本完成硬化。共有12个村民小组,420户,1737人,村两委干部8人,妇女干部1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45岁,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3人,大学生”村官”1人,后备村干部3名。全村耕地总面积1800亩,水田1000亩,旱地800亩,耕地灌溉水源从石门水库来,主要产业是农业种植,香蕉400亩,其它果菜900亩,外出打工60人。全村经济总产值347.4万元,村集体经济1.8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8320元。全村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100%,设有农村远程教点一个。村里经常组织青少年和村民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带动村民体育锻炼,给新贵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老坡村

  老坡村位于九所镇东南位置,自然村1个,共有7个村民小组,286户,1162人,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耕地总面积3618亩,水田1180亩,旱地2500亩,耕地灌溉水源从石门水库来,主要产业香蕉,香蕉1100亩,其它果菜300亩。全村经济总产值260万元,村集体经济3.5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8210元。全村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95%。在农闲时节,村里经常组织青少年和村民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带动村民体育锻炼,给老坡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罗马村

  罗马村位于九所镇西南部,是九所镇沿海村庄之一。距镇政府约6公里。东与四所村交界,北与就九所村接壤,南临大海。村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95亩。全村下辖24个村民小组,人口5877人,共1564户。农民收入主要种植以水稻、反季节瓜菜、交通运输和外出务工为主,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73元。   【基层党建】两委干部共9名,其中妇女干部1名,35岁以下干部1名。党支部现有党员145名,其中退休老党员38名,占党员总数的26.2%;35岁及以下的党员43名,占党员总数的29.7%;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9名,占党员总数的26.9%。   【教育文化】:2015年末,全村现有小学1所,公办幼儿园1所(即九所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小学在校生237人。外出干部、成功人士、群众自发捐资成立罗马村教育基金促进会,奖励和资助考上大学和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村委会文化阵地建设,有戏台1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中灶村

  中灶村辖1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1729户人家,6684人口村民,均系汉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615亩,其水田3240亩,坡地3475亩,人均耕地为1.02亩,村设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共有9人,村里党员97人,村民小组长21人,村民代表40人,外出务工人员约1550人,年龄以18-35岁的女性居多,长期以来,中灶村的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近两年来,村里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形成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  

海坡村

  海坡村是九所镇一个自然村,位于九所镇的东南端,频临南中国海,与赤公村、山脚村同乡,天蓝水清,人杰地灵,广聚人气,英才辈出。人口有1190人,人口流动性很大,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   村里,村民主要种植洋葱、蔬菜和豆角,还有一部分村民养殖海产品,养殖户都掌握了一些比较科学的养殖技术,每次收成都很可观。村道是水泥路,交通方便,农田利用率很高,每年都承包给企业育种。村里卫生情况良好,生活垃圾都能集中堆放,定期有垃圾收集车收集起来,运出村里。村里有卫生室,有专门的卫生人员坐诊,方便村民看病,买药。海坡村紧挨着中灶村,九所镇教学资源较好,孩子都能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学习,交通也很方便,各项措施都能有条不紊的落实要村民家中,大多数村民都有交通工具,出行方便。  

十所村

  十所村位于九所镇西南部,毗邻九所新区,距镇政府3公里。村委会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50亩,管辖18个村民小组,926户,4170人;十所村交通便利,225国道,313省道贯穿而过,新建西环铁路乐东站紧靠村旁。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物流、包装等第三产业,201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835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487万元。   十所村正式党员104名,其中女性20名,大专以上学历26名。两委班子10名,大学生村官两名,其中支部班子5名,村委班子5名。今天的十所村已成为群众满意的“先进村”,2014年度被评为全县“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   十所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是九所镇村级代办示范点。代办点每天都有两名干部值班,代办点可代办事项包括:农村贫困生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党组织关系办理、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审报、居民地震安全工程示范户申请办理、大中专毕业生户口“非转农”办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核、救灾救济受理和临时救助申报受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偿申报等。确实做到便民、贴心、高效、和谐、办事不出村的服务目标。特别是两名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十所村带来新的血液,这些大学生每天提前达到工作岗位,为村民办理各项事务,特别是代办事务,每天他们都为村民到镇政府代办事务,一致得到村民的赞赏。   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村两委始终牢固树立群众观,走群众路线,畅通民情渠道,善纳群众意思,按照群众的意愿办实事,引导广大群众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培育新型农民,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抱旺村

  一、地理地貌及气候状况   抱旺村位于九所镇中西位置,距九所新区8公里,共有3个自然村(抱旺大村、佑园村、赖昌园村),下辖21个村民小组。村均以平地为主,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拥有“抱旺塘”、“保龙桥”等人文景观。农业主要以水稻、反季节瓜菜为主,辅以香蕉、玉米等各种农作物。   二、人口状况   1、人口规模:   在册总人口为7109人,总户数为1624户。   2、性别比例:   男:3811人,女:3228人。   3、年龄结构:   18岁以下18-60岁60岁以上   抱旺村1902人4319人818人   合计1902人4319人818人   4、常住人口数量:   受农业条件、交通条件和子女教育环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村民前往三亚和海口等城市务工或定居。常住人口约为6143人。   5、劳动力性别构成及文化状况:   村民劳动力构成为男2124人,女1978人。   村民大部分劳动力为小初中、高中毕业,文化一般,仍有极少数文盲存在。   三、产业基本情况   1、土地构成及面积:   村土地构成均有耕地、林地,其中耕地情况为:耕地地面积11870亩,其水田4748亩,坡地7122亩,人均1.66亩。村主要林地植为芒果、槟榔,耕地植为水稻地。   2、畜牧业构成:   村民根据村内具体村情,依据自然条件,养殖业数量大致如下:“三鸟”接近11368只、猪接近2328头、牛接近468头。   四、其他情况   1、交通状况:   村道通至海榆西线225,交通方便。   2、通讯条件:   抱旺村内移动、联通公司均建有信号发射站,接收状况较好,通讯条件为方便。已全部安装数字电视信号,村民都使用数字电视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   3、医疗卫生:   村里的合用医疗参保人数达到了98%以上,均达到了县要求指标。村内五保户依照国家规定,享受无需交医保费用享受医保的待遇。   4、教育条件:   目前,抱旺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但由于受抱旺村教育条件的影响,村里其中相当一部分家庭较好的孩子外出到九所中心小学或者利国中心小学就读。   5、党群干部:   抱旺村现有党员85名,其中女党员12名,村两委干部11名,妇女干部1名,年龄最大61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1岁,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3名,后备村干部5名。   6、群众文化生活:   抱旺村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村民们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每逢节假日便举行集体活动项目,如排球赛、篮球赛、象棋赛。  

九所村

  九所村位于九所镇南侧位置,自然村2个,共有14个村民小组,710户,3766人,村两委干部9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460亩,水田1044亩,旱地416亩,耕地灌溉水源从长茅水库来,主要产是香蕉、龙眼、芒果、槟榔、豆角、青瓜,共香蕉2500亩,其它果菜615亩,副业是打工,外出打工460人。全村经济总产值836万元,村集体经济35000元,农民年人均收入8   150元。全村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100%。全村住村大学毕业生16人,其中本科以上0人,外出干部202人,其中在本县工作的135人。九所村一贯以创建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倡导文明新风,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镜湖村

  镜湖村,明初立村时叫万安村,有世代安康之愿。因村边芒草遍野,外村人以坡地特征戏称“芒坡村”。又村北有一明塘,湖水清澈如镜,并颜名“镜湖”,镜湖村因此而得名。镜湖村毗邻九所新区,距离镇政府2公里,共有村民小组14个494户2226人。   镜湖村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全村耕地总面积5295亩,水田3177亩,旱地2778亩,主要农作物有香蕉、芒果、龙眼、反季节瓜菜。2015年农民年人均收入8600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5人;目前,村“两委”干部共7人,最大55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40岁,妇女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1名。   镜湖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自古人才辈出。清朝咸丰元年举人吉大文便出自镜湖村,他20岁全琼应试,被称为“海滨之秀”。咸丰元年(1851年)恩科举于乡,开二百余年崖州文运之先河,后三上春官不第,例授内阁中书。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离,辞官回家。热心家乡教化,积极倡建学宫、书院。1854年居乡间期,主讲乐罗、鳌山两院,1872与何秉礼等乡绅倡捐重修崖州学宫(孔庙)。有文才、武略,知州常咨以政务、军事。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镜湖人教育子女的榜样。  

新庄村

  新庄村位于九所镇东南边,东临三亚市梅山镇,西临本镇中灶村,南临龙栖湾北纬18°海域,北临本镇老坡村和山脚村。新庄村地势多为坡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南繁育种最理想地区之一。新庄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共1109户,总人口4863人。第一产业以水稻、香蕉、芒果为主导,其他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各种瓜菜为大批量种植。目前香蕉、芒果、玉米种植已成规模。村级道路已基本完成硬化。田间道路也整治得平坦而宽大,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提供有力的保障。   农牧业发展情况。村内主要产业为水稻、香蕉、芒果,辅以玉米各种瓜菜农作物。2010年以来,村内大户不断出现,特别是种植大棚哈蜜瓜,大范围的提高村内的耕地使用率。有许多农户都为养猪建成沼气池,2015年,养殖母猪有2000头,一年出栏的商品猪上万头。   农村政策落实情况。2015年村内参加新农合人员4863人,占总人口的100%,社保参保人员占总人口的94%,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无辍学情况。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情况。村两委班子健全,干部对村内情况了解透彻,农民党员构成、培训、管理、发展等具有持续性,定期开展党员活动,对困难党员给以帮扶。村民团结和睦,民风淳朴,乡风文明,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积极性高涨。村支两委班子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深受上级和村民的好评。   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1)生态优势:村内水资源较为丰富,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发展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2)历史优势:村民种菜是传统相对优势的产业,发展特殊的种植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3)村支两委能力较强:村两委班子和村组干部团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村两委班子业务能力精通,愿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组干部具有较强的发展和致富能力。  


九所村特产大全




九所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