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陵水县 >> 椰林镇 >> 雷丰村 >> 喃唡自然村

喃唡自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喃唡自然村谷歌卫星地图)


喃唡自然村简介

  喃唡村是椰林镇雷丰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居陵水河中段,村子傍河,得山水蓝天共一色。全村总户数121户,总人口602人,总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50亩,以耕农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荔枝、芒果、胡椒;反季节瓜菜有西瓜、圣女果、角豆、青瓜、苦瓜、菜类等。2014年,全村年人均收入3500元。
  喃唡村是以有水的田命名的,在本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庄取名均以“山川、物产、天地”为标借。“喃唡”为“田”里水流的声音,常年不断。“喃喃”意释取名至今。
  喃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陵水县革命老区村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69028100 570000 -- 查看 喃唡自然村谷歌卫星地图

喃唡自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喃唡自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排塘园自然村

  排塘园村是椰林镇雷丰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县城西北部,全村总户数129户,总人口667人,土地总面积2710亩,其中居住面积250亩,是一个传统以农业耕作的少数民族村庄,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热带经济作物有椰子、槟郎、花生、香蕉、甘蔗、芒果、荔枝等,反季节瓜菜有圣女果、西瓜、青瓜、节瓜、角豆,其他菜类,主要稀有物种有:沉香、黄花梨等。2014年,全村年人均收入3200元。   排塘园村是以山塘取名。据传,村子还没有之前,该地已有一口水塘,常年水溢,里有鱼虾,有一天,有一伐木者途经至此,惊奇看见这里的丰富物产,为之心动,渐有意在这里安居之意,回去后对家人诉说那里之经过,家人同意择日迁徙来这里定居生息。后来陆续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拾荒者在这里垦荒耕作。自然形成了村子至今。   

喃唡自然村

  喃唡村是椰林镇雷丰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居陵水河中段,村子傍河,得山水蓝天共一色。全村总户数121户,总人口602人,总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50亩,以耕农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荔枝、芒果、胡椒;反季节瓜菜有西瓜、圣女果、角豆、青瓜、苦瓜、菜类等。2014年,全村年人均收入3500元。   喃唡村是以有水的田命名的,在本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庄取名均以“山川、物产、天地”为标借。“喃唡”为“田”里水流的声音,常年不断。“喃喃”意释取名至今。   喃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陵水县革命老区村庄。   

山仔园自然村

  山仔园村是椰林镇雷丰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庄,全村总户数25户,总人口125人,总面积250亩,其中耕地面积180亩。山仔园村是一个农业村庄,长期以来耕作务农,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热带经济作物有椰子、槟郎、花生、香蕉、甘蔗、荔枝、龙眼等,反季节瓜菜有西瓜、圣女果、青瓜、角豆、菜类等,家禽家畜饲养有鸡、鸭、鹅、猪、牛、羊。2014年,全村年人均收入3000元。   山仔园原是小山丘下的一块园地,杂草丛生的地方,据村里的老者说,最早入住该地的是一户外来的拾荒者,当初是上山砍藤竹往镇圩贩卖暂在此地稍作停留,日子久了,他们在此建房搭棚作歇脚之地,后渐渐地垦荒耕作,播苗插秧,在此定居。若干年后,又有拾荒者入住,即形成了村落,因地处山仔脚下,故得“山仔园”至今。   

雷打坡自然村

  雷打坡村是椰林镇雷丰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35户,人口174人,土地总面积1300亩,其中居住面积120亩,耕地面积50亩,坡地330亩,是一个祖祖辈辈终为农耕的少数民族村庄,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甜薯、玉米,热带经济作物有椰子、槟郎、香蕉、胡椒、橡胶,反季节瓜菜有西瓜、圣女果、青瓜、节瓜、苦瓜及一些常见菜类,家禽家畜饲养主要是鸡、鸭、鹅、猪、牛、羊,2014年,全村年人均收入1200元。   雷打坡又名黎打坡,是一个汉黎杂居的村庄。每年雨季,村里经常发生雷电,时有雷击伤人伤畜,毁坏树木的现象,因此叫雷打坡,又因外村黎族人经常夜间前来村中行盗,所以当地又叫这个村庄为黎打坡。解放前(1950年以前),外地有一个文化人,名叫颜廷芬,全家迁入雷打坡居住,入住后与村民很融洽,赢得村民的好感和尊重。颜廷芬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认为“雷打坡”(或黎打坡)这个名字伤害了黎汉同胞的感情,不利于汉黎的和睦相处,而“雷打坡”又不吉利,于是他想把村名改动,他觉得雷电多说明雨水也多,而雨水多则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会给庄稼带来了丰收,建议将村名改为“雷丰”村沿袭至今。   雷打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陵水县革命老区村庄。   


喃唡自然村特产大全




喃唡自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