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村委会驻地是营根镇政府东边,相隔路程约7公里。管辖10个自然村,14各村民小组,由黎族、苗族、汉三个民族组成,总人口1818人,其中黎族1021人,苗族349人,汉族448人,全村水田为1129亩,主要种植以橡胶、槟榔、益智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69030100 | 570000 | -- | 查看 新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营东社区 |
一、基本情况 琼中县营根镇营东社区居委会始建于2002年12月,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区内分别居住着黎、汉、苗、壮族等。现分有5个居民小区15名小区组长,居民住宅楼456栋,辖区单位66个,其中机关单位44个,学校4个,医疗点6个。社区长期以来负责管理县城居民,民生事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社区禁毒、社区矫正、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畜牧、食品药品、消防、物价监督、爱国卫生、综治、社区矫正、关工、民兵、民政救灾救济低保调查、居民生活住房经济收入调查、畜牧、残联、消防等各项活动。社区总人口:11256人,总户数:3165户,流动人口:532人,220户,少数民族占人中总数49%,企事业单位62个,大型集贸市场1个,享受低保632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250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23人。 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18人(其中:男75人,女42人少数民族党员26人)。营东社区在2010年荣获“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2012年8年荣获“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 二、社区居委会成员情况 社区现在工作人员17名,其中:社区“两委”干部共7名,书记、主任1名、副书记、副主任1名、委员5名;社区计生员:4名,治安员3名,信息员3名,社区卫生保洁保员18名。 三、辖区情况 为便于管理我们将辖区划分成五个网格:第一网格(县中学、县民中、民中苗圃、新市农场宿舍、林业加工厂、红岛道班、特种水泥厂、建材厂、碳酸钙厂、预制厂、米面粉厂、农业局、省变电站、兴教路新村、扶贫办、计生局、供电公司、海榆路一、新区宿舍);第二网格(林业局、林业局旁边居民区、什那新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农机服务公司、烟草公司、教师村、农机厂、农机巷、县二小、华园住宅区、营红路、五七厂、林业森林公安局、交通局、兴教路、房改楼、自来水宿舍);第三网格(什加玛粮所、工业贸易总公司、淀粉厂、医药总公司、石油公司、南丰小学、彩票部、百货仓库、原文体局宿舍、建设银行、农科所、电影公司、木具厂、营乘路、粮食加工厂、地震台、看守所、烟酒公司、交警大队、县一小、粮食储备库、福利公司);第四网格(邮政局、五交化公司、商业大厦、营幼巷、新华书店、国税局、建环局、财政局、电信局、地税局、水务局、供销联社、总工会、粮食局、幼儿园、工商局、营根镇政府宿舍、-厂、教育路、服装厂、营工巷、集贸市场、外贸总公司、阿七楼、人寿保险公司、旧党校居民点、食品服务公司);第五网格(教科局、制药厂、疾病防控中心、卫生管理站、广播电视局、皮防所、结防所、图书馆、妇幼保健站、文化馆、文化广电体育局、卫生局、县医院)。 三、创卫工作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营根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社区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主要任务来抓,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为目标,着力打造宜居新环境,辖区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
营北社区 |
1、基本情况 营北社区现有居民2496户,人口8018人。其中流动人口为880人。常住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约为1:105。营北社区辖区共有四个居民小组,12名居民小组组长。现有正式党员58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社区干部7人;公益岗位10。其中计生员4人,治安员2人;信息员3人;残疾人员专职委员1人。辖区现有个体商店70多家、3家娱乐场所、计生服务所1所、社区门诊服务站1个、1所幼儿园、3所学校。 截止目前共调解民事纠纷10起。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6%以上。 2、生育情况: 截止目前共出生人口为139人,(其中男婴70人,女婴69人)。符合法定出生124人,不符合法定出生15人。符合法定生育率为89.2%。 3、落实“四术”情况: 我社区截止目前落实“四术”措施手术81例,其中女性绝育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75例。 4、征收社会抚养费情况: 我营北截止目前已征收社会抚养费合计人民币74308元。 5、截止目前社区共入户调查68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户。 6、“城镇居民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情况及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 截至目前,居民城镇医疗保险应参保2000人,已参保998人,己完成任务50%。 截止目前新农保应参保546人,已参保540人,完成率98%。城镇居民养老应参保169人,已参保170人,完成率100%以上。 创卫工作情况 7、筹集物资,资金情况 各机关党支部对我社区创卫工作给予了物资和资金的支持。其中县人大党支部给予水泥50吨。县宣传部党支部给予水泥50吨。县审计局党支部给予水泥30吨。县检察院党支部给予水泥30吨。县交通局党支部投入资金28000元修路一条。营根镇政府也给予水泥75吨,拔付创卫工作资金25万元。居民也自筹资金5万元,出工200人次。修建自家门前屋后排污沟。 8、人员、物资配备情况 根据我营北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别在居民一小组配备保洁员3名,垃圾房1间,垃圾车2辆。居民二小组配备保洁员3名,封闭垃圾箱3个,垃圾车2辆。居民三小组配备保洁员2名,封闭垃圾箱1个,垃圾桶2个,垃圾车2辆。居民四小组配备保洁员1名,封闭垃圾箱1个,垃圾车1辆。流动保洁员1名。 9、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消杀“四害”活动情况。 据统计辖区内共计投放鼠药150斤,喷洒灭蚊、蝇药水2000斤,有效降低了鼠密度和蚊蝇的孳生。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和病媒生物传播疾病。 |
营南社区 |
营南社区位于营根镇虎头路,社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东起百绿园、西至县食品厂、南起百花廓桥、北至万福隆商厦。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12月,总户数1746户,总人口5626人。社区现配置16名工作人员,其中两委班子成员7名(其中:书记、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5名),公益性岗位6名,聘用计生员3名。目前共有正式党员54名(其中在职党员13名、离退休党员14名、居民党员27名),社区共分3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小组长9名,其中正组长3名,副组长6名,社区管辖范围内共有47个企事业单位,4个网格区。2015年被评为全省“科普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近年来,营南社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镇委、镇政府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抓好党组织基层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群众、教育群众为理念,以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宗旨,努力创建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 一是抓好计生工作。有针对性地在重点地方,重点人群中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深入居民家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计生知识、健康知识。定期发放避孕药具,及时随访,并做好随访卡的填写,为辖区每位妇女建立好个人信息档案,截止目前,社区共有己婚妇女963人,。 二是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农村养老保险工作。2014年,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发动本辖区居民涌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我社区参保人数2452人,参保金143100元,参保率达到100%。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1人,新增12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7人,新增1人, 三是抓好环境卫生整治。环境卫生是一项合民心,顺民意,便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也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塑造社区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我社区实行居民“门前三包”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开展“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宣传活动,努力培养居民良好的爱护环境卫生习惯。今年来,我社区以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为契机,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清理卫生死角,努力打造一个环境整洁人文和谐的美好社区,目前我社区配置6名保洁员,负责4个居民点的保洁工作,在创卫工作中,社区共投入13万元解决3个居民点排水沟3条167米的排污沟,硬化道路5条350米,创卫宣传栏4个,手推车3辆。 四是做好城镇低保工作。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做到城镇低保工作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到公平、公开、公正。2014年我社区享受低保的困户94户,278人。今年新增申请5户,28人,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抓好低保申请关,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理清退。 五、做好机关党员进社区服务工作。自我县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以来,驻我营南社区共有13个机关党支部170名党员,申请16个服务岗位共377人。在活动期间,各党支部积极以“进社区、亮身份、送温暖、做表率、树形象”为主题,勇跃到我社区参加各种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共投入81550元,在春节、七一期间共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2人,13个党支部共500多人次参与创卫工作,清除垃圾60多吨。 |
高田村 |
高田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东北方向,距离营根镇政府7公里,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民风淳朴,生态环境优美。下辖8各自然村小组,现有农户303户,在册人口1382人,中共党员38人,村委会干部5人,全村现有坡地面积6859.52亩,水田面积738.4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2015年人均纯收入6100元。 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五好”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建设和农业发展等工作,2009年,在县组织部的帮助下,高田村委会建造起21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球场及乡村大舞台,设立党员驿站服务点,卫生站等,逐步完善村级场所的功能,提高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村办公的服务效率,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五下村”,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对各村小组的财务开支情况的监督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大力整治村中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合“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依托各村小组的自然条件,组织村民参与动手,参与保护,共同创建美丽乡村,逐步把各村小组的排水系统,清化池等,修建完善,完成了各村庄周边环境卫生的政治,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把各村庄建设成为无污染,无垃圾的美丽乡村。 如今,高田村委会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迈进。 |
百花村 |
百花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南边百花岭山脚下的环城公路边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百花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份6个村小组,分别为营根一、二、三、四村小组和百花一,二村小组,现有农户259户,在册人口961人,中共党员14人,村两委干部3名。全村现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村民年人均收入约3000元。 百花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结合百花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强农业科技及其他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村民的农业种植、养殖水平和提高村民外出就业能力;认真宣传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并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新农合、新农保等工作,村民参合、参保率达97%以上,有效解决村民因病返贫和养老问题。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质量的不断提高,村两委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建设,2015年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百花村投入26.8万元加强创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共修建3条村道,5条排污沟和硬化公共区域727平方米,强化卫生文明综合管理,全村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为保一方平安,还成立了联防队,由县城派出所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了全村村名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 百花村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建立轮流坐班工作机制,年度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都认真按照程序规范进行,切实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对村小组的财务开支情况进行监督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 百花村委会依托资源优势,保持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社会和谐,村容村貌干净整齐,乡风文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
升坡村 |
一、基本概况 升坡村委会在营根镇里,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地理位置和环境都得天独厚。4个自然村,4各村民小组。村共有农户296户,1221人。党员53人,预备党员2人。 二、村经济发展状况 村经济发展主要有:一是经济作物。目前,2015年全村共有橡胶1137亩,槟榔770亩,益智466亩,产值21.5万元。 贰拾养殖业。通过大力发展畜牧生产,以重点发展养猪业为主,家禽、牛羊养殖为辅的增收模式,确实提高农民增收。 三是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通过镇举办的技能和外出打工常识储备性培训,让准备外出的农民掌握外出务工常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和就业技能,据统计今年全村共有外出打工38人次。 在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活动中,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升坡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整治文化建设、安全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脱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升坡村正大踏步地向文明新村迈进。 |
南丰村 |
南丰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东北方向,距离营根镇政府7公里,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民风淳朴,生态环境优美。下辖7各自然村小组,现有农户336户,在册人口1439人,中共党员40人,村委会干部5人,全村现有坡地面积6859.52亩,水田面积888.4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2015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 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五好”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建设和农业发展等工作,2010年,在县组织部的帮助下,南丰村委会建造起21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球场及乡村大舞台,设立党员驿站服务点,卫生站等,逐步完善村级场所的功能,提高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村办公的服务效率,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五下村”,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对各村小组的财务开支情况的监督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大力整治村中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合“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依托各村小组的自然条件,组织村民参与动手,参与保护,共同创建美丽乡村,逐步把各村小组的排水系统,清化池等,修建完善,完成了各村庄周边环境卫生的政治,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把各村庄建设成为无污染,无垃圾的美丽乡村。 如今,南丰村委会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迈进。 |
加钗村 |
加钗村委会距离县城约6公里,有6个自然村,342户1553人。全村耕地面积1388亩,水田面积1073.1亩,经济林面积6697.5亩;种植橡胶4383.9亩,其中开割面积1856亩。槟榔1517亩,其中挂果面积430亩。种桑247.3亩、番石榴种植80亩、益智种植1036亩、肉猪年出栏1500头、三鸟”年出栏1.5万只。全村现有150多人次外出打工,每年创收15多万元。2015年加钗村人均纯收入5898元,比上年增加443元。 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以中组部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依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县委统筹,部门联动;资金整合,资产划转;宜建则建,宜改则改”总体思路,加钗村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完善组织制度管理的同时,参照县里提出的三种建设模式(分别是新建、改建和扩建),对原村文化室进行扩建装修,增加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健全其功能。项目总投资38.4万元,其中县投入22.4万元用于装修房屋,建设篮球场、舞台等设施;乡镇配套16万元用于建设围墙、党建宣传栏等设施。室内设有“两委”办公室、会议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警务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室。 加钗村注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一支由各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组成的15人应急分队,负责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行村两委干部轮流座班制,每天都有1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值班,解答群众的各种难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015年以来,加钗村共受理各种纠纷5宗,调解成功5宗,有效防止了纠纷扩大,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都有彩电和摩托车,很多农户还盖起了新房子,目前已创建文明生态村4个,2个富美乡村,先后获得全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朝参村 |
朝参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西南边,距县城中心12公里,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民风淳朴、生态环境优美。下辖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28户,在册人口540人,中共党员23人,村两委干部3名。全村现有耕地总面积422.2亩,人均耕地0.77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2014年人均纯收入57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3000元。 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五好”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2012年起,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朝参村委会利用学校旧教学楼改建220多平方米的村办公活动场所及新建乡村舞台,设立党员驿站服务点、便民服务中心、农家超市、筹建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等,逐步完善村级场所的功能,提高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村办公的服务效率。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五下村”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对村小组的财务开支情况的监督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大力整治村中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合“十八大”精神中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依托朝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组织村民参于动手、参于维护、共同打造美丽乡村休闲公园。朝参村以村级活动场所为中心,向周边推进乡村公园建设,建设面积约50亩,共投入了160多万元(其中一事一议资金130万元),完成了村庄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清理荒杂地、垃圾倒置地25亩,建成环村道、步行道、排水沟、垃圾池等基础设施以及植树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废弃地、闲置地、修建了5亩以集体经济收入为主的休闲鱼塘,其他配套设施也正逐步完善,实现建有“设施完好、功能齐全、使用率高、管理有序”的村级活动中心、乡村公园、田园风光“三位一体”的农村田园式生态公园。 如今,朝参村委会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迈进。 |
朝根村 |
朝根村委会位于营根镇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距离海榆中线约14公里。全村委会下辖3个村民小组,46户,总人口197人,13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1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05.8亩,其中水田面积202.8亩,坡地林地348亩。 农户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其中橡胶种植面积1087亩,槟榔种植面积967亩,橡胶、槟榔传统产业为农户的主要的经济来源。特色产业益智种植面积600余亩,山油茶种植面积40亩,种桑面积2016年初达到75亩.畜牧养殖方面,2015年全村出栏家禽(鸡鸭鹅)约为3700余只,饲养牲畜猪30头,羊200余只。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79元。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去年增加931元,同比增长10.8%。村集体经济5800元。 朝根村委会一栋二层的办公楼,有一个篮球场,一间农家书屋,这些系小学撤办后改装,图书、体育器材严重不足,没有文化宣传栏,与新农村的文体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2015年至2020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朝根村委会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党建工作规划 1.加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和村干部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一样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2.全面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制度。 坚持把“一事一议”作为村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的主要途径,积极扩大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果。 3.完善村级组织场所与精神文明设施建设 争取2万元资金新建村委会卫生间,安装窗帘4副,更换篮球框2副。原有的村委会文化室面积不足6平方,图书较少,已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计划与有关部门沟通,建设文化室一间,同时丰富相关图书,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4.干部教育培训与党员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镇党委政和有关部门沟通,争取经费,组织村委会、村小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相关乡镇或者市县参观学习,重点学习产业发展、乡村规划、环境卫生等先进经验,为打造新朝根村开拓视野和能力。同时每年培养1名以上政治牢靠、群众基础牢的农村优秀青年党员,为基层党组织延绵不断输入新血液。 |
那柏村 |
那柏村委会,有5个自然村,278户1285人,外出务工人员48人。那柏村教育情况为小学37人、初中19人、高中11人、大学7人。全村耕地面积6359.12亩,水田面积867.54亩,坡地213亩,经济林面积6697.5亩;种植橡胶2962亩、槟榔1605亩、鱼塘132亩、种桑251亩、养鸡9360只、生猪157头、鸭301只、鹅186只、蜂蜜64箱,贫困户9户,34人。 那柏村委会今年得到县里拨款8万,人大支持2万,买了50头羊养,预计明后年将产生好几万的效益。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各合作社充分发挥了促农增收的作用,有效推动了那柏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那柏村委会注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一支由各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组成应急分队,负责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行村两委干部轮流座班制,每天都有1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值班,解答群众的各种难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柏村委会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家家户户拥有彩电和摩托车,很多农户还盖起了新房子,那柏村委会以后努力成为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无吸毒,无-,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封建迷信,无破坏生态的“五无”村。 |
营根村 |
营根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西北方向,距离营根镇政府1公里,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民风淳朴,生态环境优美。下辖5各自然村小组,现有农户268户,在册人口1075人,中共党员45人,村委会干部5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8.92亩,人均耕地0.67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2015年人均纯收入8009元。 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五好”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建设和农业发展等工作,2007年,在县组织部的帮助下,营根村委会建造起18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球场及乡村大舞台,设立党员驿站服务点,卫生站等,逐步完善村级场所的功能,提高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村办公的服务效率,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五下村”,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对各村小组的财务开支情况的监督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大力整治村中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合“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依托各村小组的自然条件,组织村民参与动手,参与保护,共同创建美丽乡村,营根村以村级活动场所为中心,向周边推进乡村公园建设,建设面积约54亩,共投入了200多万元(其中一事一议资金100万元),完成了村庄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清理荒芜地、垃圾倒置地25亩,建成环村道、步行道、排水沟、垃圾池等基层设施以及植树绿色美化村庄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废弃地、闲置地、修建40平方休闲长廊。其他配套设施也正逐步完善,实现建有“设施完好、功能齐全、使用率高、管理有序”的村级活动中心、乡村公园、田园风光“三位一体”的农村田园式生态公园。 如今,营根村委会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迈进。 |
湴湾村 |
湴湾村委会简介 一、村情概况。湴湾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东北边,距县城中心7公里。东邻新市村委会,南邻南丰村,西邻牧场,北邻加钗农场。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73户,在册人口1079人,党员59名,预备党员1名。全村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28℃,适合种植橡胶、槟榔等多种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430亩,人均耕地5亩,主要种植水稻、木薯、橡胶、槟榔等。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1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橡胶、槟榔为主。 二、经济社会。2013年房屋立面改造共24间;湴湾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等,其中,2013年底畜牧业收入7.8万元,占总收入1.6%;林业收入412万元,占总收入的85%。近年来,湴湾村积极响应镇委、镇政府的号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正在发展种桑养蚕、养蜂、种灵芝等特色产业,其中种桑120亩,养蜂60箱,种橡胶3440亩,种槟榔390亩,种绿橙747亩,准备种植灵芝6亩。 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68人,参合率99%;享受低保30人。 三、基层组织建设。在县、镇委的帮助和支持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湴湾村新建了村办公活动场所及乡村舞台1个、利用一事一议基金建250米硬化水泥村道。设立党员驿站服务点、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功能,使最基层的村两委成为了凝聚人心、引导群众的主阵地。湴湾村成立了新丰灵芝产销专业合作社党支部,2013年底,石六平村、新丰村建成乡村公园。2013年与相关单位协调修建“饮水工程”并把生活用水引到村委会。目前新丰村正在推进“富美乡村”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针对相关问题改正升级,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湴湾村委会朝着建设和谐、富裕、美好家园的方向发展。 |
新市村 |
新市村委会驻地是营根镇政府东边,相隔路程约7公里。管辖10个自然村,14各村民小组,由黎族、苗族、汉三个民族组成,总人口1818人,其中黎族1021人,苗族349人,汉族448人,全村水田为1129亩,主要种植以橡胶、槟榔、益智为主。 |
新朗村 |
新朗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东部,距离县城中心9公里,境内属兵陵台地区,辉草河由南向北流经腹部汇入大边河,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民风淳朴,生态环境优美。下辖12各自然村小组,现有农户278户,在册人口1263人,中共党员51人,村委会干部5人,全村现有坡地面积2711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2015年人均纯收入578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0元。 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五好”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建设和农业发展等工作,2011年,在县组织部的帮助下,新朗村委会建造起办公大楼,球场及乡村大舞台,设立党员驿站服务点,卫生站等,逐步完善村级场所的功能,提高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村办公的服务效率,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五下村”,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对各村小组的财务开支情况的监督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大力整治村中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合“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依托各村小组的自然条件,组织村民参与动手,参与保护,共同创建美丽乡村,逐步把各村小组的排水系统,清化池等,修建完善,完成了各村庄周边环境卫生的政治,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把各村庄建设成为无污染,无垃圾的美丽乡村。 如今,新朗村委会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迈进。 |
红岭村 |
一、基本概况 红岭村委会距离营根镇18公里路程,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地理位置和环境都得天独厚。辖有崩坎村、石子坡村、新坡一村、新坡二村,3个自然村,4各村民小组,村委会落址在崩坎村。村共有农户164户,760人。党员32人,预备党员2人。 二、村经济发展状况 村经济发展主要有:一是经济作物。目前,2015年全村共有橡胶2860亩,开割面积1709亩,干胶产量68.9吨,产值60.63万元;槟榔1699亩,收货面积1080亩,产量148吨,产值71.04万元。益智466亩,产值21.5万元。 贰拾养殖业。通过大力发展畜牧生产,以重点发展养猪业为主,家禽、牛羊养殖为辅的增收模式,确实提高农民增收。 三是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通过镇举办的技能和外出打工常识储备性培训,让准备外出的农民掌握外出务工常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和就业技能,据统计今年全村共有外出打工102人次。 在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活动中,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快红岭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整治文化建设、安全维稳工作上了新台阶,脱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员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中,红岭村正大踏步地向文明新村迈进。 |
岭头村 |
岭头村系琼中县营根镇所管辖的一个多民族的村委会,坐落在营根镇的东北方,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有8个自然村,270户农户,1212人,居住着黎苗汉等民族。这里环境优美,交通方便,信息畅通,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有水稻,橡胶,槟榔和养殖业。 村里设有文化室两间,乡村卫生厕所一间,两处公共娱乐活动场所,两委干部5名,中共党员35人,各个自然村都修通了水泥道路,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和清洁的自然水,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成不错,2015年村人均纯收入7000元,集体经济收入27000元,新建民房27户,解决最低生活保障人员38人,参加新农保465人,参加医疗保险1120人,全村有5各五保户,有41户204人为贫困人口,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解决大部分的贫困人口的住房和生活问题,如今村里治安稳定,人民生活基本稳定,民风淳朴。 2016年我岭头村政准备修建一个更高效率,管理有序的村级活动中心和乡村公园,有着解决那些生活困难的贫困户的生活,住房问题,力求朝着“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迈进。 |
番沟村 |
番沟村隶属琼中县营根镇,地处营根镇东边,距离营根镇政府16公里,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民风淳朴,生态环境优美。下辖4各自然村小组,现有农户98户,在册人口440人,中共党员20人,村委会干部5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635亩,人均耕地1.44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2015年人均纯收入3470元。 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五好”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建设和农业发展等工作,2011年,在县组织部的帮助下,番沟村委会利用旧学校场地建造起168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6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设立党员驿站服务点,卫生站等,逐步完善村级场所的功能,提高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村办公的服务效率,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五下村”,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对各村小组的财务开支情况的监督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大力整治村中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合“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依托各村小组的自然条件,组织村民参与动手,参与保护,共同创建美丽乡村,逐步把各村小组的排水系统,清化池等,修建完善,完成了各村庄周边环境卫生的政治,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把各村庄建设成为无污染,无垃圾的美丽乡村。 如今,番沟村委会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迈进。 |
大朗村 |
大朗村委会隶属地处于营根镇的东南侧,村委会所在地离海榆中线9公里,全村行政区划面积4平方公里,共有坡地10614亩,水田面积2866亩,村委会管辖2个村小组,总人口385人,85户,劳动力214人,2015年大朗村委会人均收入8567元,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橡胶、槟榔、稻谷、益智、马占树、养猪、养牛、养羊、养蜂、养鸡、种桑养蚕、外出打工等其他收入。 近年来,大朗村委会积极响应镇委镇政府“兴业富民强镇”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黎族于大朗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胆调整,大朗村的产业结构大卫发展大朗村特色产业,种植橡胶1057亩(其中开割426亩),槟郎1223亩(其中挂果571亩),种桑养蚕25亩,马占树2342亩,益智612亩,养牛113头,养猪165头,养羊200只,养鸡4500只,养蜂150箱,养鹅120只,鱼塘86亩,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全村村民积极学习养蚕和橡胶槟榔管理技术,有85%以上的群众掌握养蚕和橡胶开割技术,做到每户至少有一个掌握技术的明白人。 2015年通过向县农综办申通改造大朗河流域项目,一是方便整块田洋灌溉,一是整个村显得更加美观;同年,通过向县渔业局申请“稻鱼共生”工程,现已建设完毕,待积水插秧下鱼苗,该工程一则保证农民温饱,二则增加收入,三则美观大方。 营根镇大朗村委会村路全部硬化水泥道路,交通便利,生态景点多,气候温和,景色迷人的优势大朗村委会住在五指山脚下营根镇大朗人民真诚欢乐各单位来扶持开发。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