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园村。村庄周围垦殖槟榔,槟榔园故名。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属乐会县合水图南峒的下峒(又称斩队峒),为加峒槟榔园村。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保亭县第三区北大乡贝湾保,为槟榔园村。1946年12月改属琼崖东区专署陵(水)保(亭)特别区南平乡贝湾保,为槟榔园村。1949年1月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槟榔园村。J950年6月琼中县撤复归保亭县。1952年琼中复县再次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槟榔园村。1954贝湾里改属加垌乡,为槟榔园村。1958年9月成立和平人民公社.属贝湾大队,为槟榔园村生产队。1983年属和平区公所贝湾乡,为槟榔园村。1986年改区公所为乡、镇,届和平镇贝湾村民委员会。是年,贝湾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槟榔园村民小组。1988年6月改称干磉管理区,为槟榔园村民委员会。1995年8月复称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槟榔园村民小组至今。隶属和平镇干磉村民委员会。
地理实体概况
槟榔园村位于和平镇南部。东经109°59’10.776”,北纬18°52’47.064"。耕地总面积325亩。境内属丘陵区,乘坡河支流由南往北从村庄东、西边流过汇入乘坡河牛路岭水库。槟榔园村总人口110人。主要农作物:橡胶、槟榔。槟榔园村距镇府乘坡墟6.5公里,距村委会留山坡村2.5公里。邮政编码:572918,电话区号:0898。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69030103 | 570000 | -- | 查看 槟榔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民村 |
新民村,1973年从广东省信宜县移民至琼中县,在和平人民公社贝湾大队辖区什窝岭落户定居,被命名新民生产队。意含新迁入的居民,新居平安,富足民生。新民故名。 1973年隶属和平人民公社贝湾大队,为新民村生产队。1983年属和平区公所贝湾乡,为新民村。1986年改区公所为乡、镇,属和平镇贝湾村民委员会。是年,贝湾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新民村民小组。1988年6月改称干磉管理区,为新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8月复称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新民村民小组至今。隶属和平镇干磉村民委员会。 地理实体概况 新民村位于和平镇南部。东经110°0’32.388″,北纬18°50’42.222”。耕地总面积90亩。境内属丘陵区,长沙河由南往北从村庄西边与东边流过,汇入乘坡河牛路岭水库。新民村总人口79人。主要农作物:橡胶、槟榔、桑蚕。新民村距镇府乘坡墟9公里,距村委会留山坡村6公里。邮政编码:572918,电话编号:0898。 |
留山坡村 |
留山坡村。相传洪水过后留得一个小山坡,留山坡得名。另名老山坡。海南方言:留与老音近混用,留(老)山坡故名。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属乐会县合水图南峒的下峒(又称斩队峒),为加峒留山坡村。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保亭县第三区北大乡贝湾保,为留山坡村。1946年12月改属琼崖东区专署陵(水)保(亭)特别区南平乡贝湾保,为留山坡村。1949年1月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留山坡村。1950年6月琼中县撤复归保亭县。1952年琼中复县再次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留山坡村。1954年贝湾里改属加峒乡,为留山坡村。1958年9月成立和平人民公社,属贝湾丈队,为留山坡村生产队。1983年属和平区公所贝湾乡,为留山坡村。1986年改区公所为乡、镇,属和平镇贝湾村民委员会。是年,贝湾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干磉村民委员会,为留山坡村民小组。1988年6月改称干磉管理区,为留山坡村民委员会。1995年8月复称干磉村民委员会,为留山坡村民小组至今。隶属和平镇干磉村民委员会。 地理实体概况 留山坡村位于和平镇南部。耕地总面积312亩。境内属丘陵区,乘坡河支流由南往北从村庄东边流过汇入乘坡河,北面乘坡河由西往东注入牛路岭水库。留山坡村总人口158人。t要农作物:橡胶、槟榔。留山坡村距镇府乘坡墟4公里,干磉村民委员会驻留山坡村。邮政编码:572918.电话区号:0898. |
新村村 |
新村。原名棺材槽。村旁有一条河沟,河沟中有石头板块,形状似棺材,棺材槽故名。1958年更名新村。1983年新村火灾,雅号“火烧村”,黎语:“万根”,灾后村民重建家园。新村故名。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属乐会县合水图南峒的下峒(又称斩队峒),为加峒棺材槽村。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保亭县第三区北大乡贝湾保,为棺材槽村。1946年12月改属琼崖东区专署陵(水)保(亭)特别区南平乡贝湾保,为棺材槽村。1949年1月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棺材槽村。1950年6月琼中县撤复归保亭县。1952年琼中复县再次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棺材槽村。1954贝湾里改属加桐乡,为棺材槽村。1958年9月成立和平人民公社,属贝湾大队·棺材槽村更名新村生产队。1983年属和平区公所贝湾乡,为新村。1986年改区公所为乡、镇,属和平镇贝湾村民委员会。是年,贝湾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新村民小组。1988年6月改称干磉管理区,为新村民委员会。1995年8月复称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新村民小组。1997年划属长兴乡长沙村民委员会,为新村民小组。2000年8月复归和平镇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新村民小组至今。隶属和平镇干磉村民委员会。 地理实体概况 新村位于和平镇南部。东经110°0′10.032”,北纬18°50’33.78"。耕地总面积138亩。境内属丘陵区,长沙河由南往北从村庄西边与东边流过,汇入乘坡河牛路岭水库。新村总人口127人。主要农作物:橡胶、槟榔。新村距镇府乘玻墟10公里,距村委会留山坡村6公里。邮政编码:572918,电话编号:0898。 |
槟榔园村 |
槟榔园村。村庄周围垦殖槟榔,槟榔园故名。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属乐会县合水图南峒的下峒(又称斩队峒),为加峒槟榔园村。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保亭县第三区北大乡贝湾保,为槟榔园村。1946年12月改属琼崖东区专署陵(水)保(亭)特别区南平乡贝湾保,为槟榔园村。1949年1月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槟榔园村。J950年6月琼中县撤复归保亭县。1952年琼中复县再次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槟榔园村。1954贝湾里改属加垌乡,为槟榔园村。1958年9月成立和平人民公社.属贝湾大队,为槟榔园村生产队。1983年属和平区公所贝湾乡,为槟榔园村。1986年改区公所为乡、镇,届和平镇贝湾村民委员会。是年,贝湾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槟榔园村民小组。1988年6月改称干磉管理区,为槟榔园村民委员会。1995年8月复称干磉村民委员会,为槟榔园村民小组至今。隶属和平镇干磉村民委员会。 地理实体概况 槟榔园村位于和平镇南部。东经109°59’10.776”,北纬18°52’47.064"。耕地总面积325亩。境内属丘陵区,乘坡河支流由南往北从村庄东、西边流过汇入乘坡河牛路岭水库。槟榔园村总人口110人。主要农作物:橡胶、槟榔。槟榔园村距镇府乘坡墟6.5公里,距村委会留山坡村2.5公里。邮政编码:572918,电话区号:0898。 |
称水沟村 |
称水沟村。村庄旁有两条河沟,一条水冰冷,另一条水温暖,村子靠近冰冷那条河沟,称(冷)水沟故名。海南方言:称与冷意意相似混用得名。1977年留山坡村析出部分村民建立称水沟村。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属乐会县合水图南峒的下峒(又称斩队峒),为加峒留山坡村。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保亭县第三区北大乡贝湾保,为留山坡村。1946年12月改属琼崖东区专署陵(水)保(亭)特别区南平乡贝湾保,为留山坡村。1949年1月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留山坡村。1950年6月琼中县撤复归保亭县。1952年琼中复县再次划归琼中县,属第三区南平乡贝湾里,为留山坡村。1954年贝湾里改属加峒乡,为留山坡村。1958年9月成立和平人民公社,属贝湾大队,为留山坡村生产队。1977年留山坡村析出成立称水沟村生产队。1983年属和平区公所贝湾乡,为称水沟村,1986年改区公所为乡、镇,属和平镇贝湾村民委员会。是年,贝湾村民委员会析出成立干磉村民委员会,为称水沟村民小组。1988年6月改称干磉管理区,为称水沟村民委员会。1995年8月复称干磉村民委员会,为称水沟村民小组至今。隶属和平镇干磉村民委员会。 地理实体概况 称水沟村位于和平镇南部。耕地总面积162亩。境内属丘陵区,乘坡河支流由南往北从村庄西边流过汇入乘坡河,北面有乘坡河、牛路岭水库。称水沟村总人口120人。主要农作物:橡胶、槟榔。称水沟村距镇府乘坡墟7公里,距村委会留山坡村2.5公里。邮政编码:572918,电话区号:0898。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