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村村委会位于长征镇东南部,琼中-陵水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辖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003亩,山地面积7500亩;下辖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38户,总人口1619人,是长征镇的经济人口大村;村党支部下设10个党小组,正式党员57名,预备党员2名;村委会两委班子共有5人。
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养猪、种桑养蚕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人均年纯收入约8995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发包鱼塘、出租山地为主,年收入约2万元。近年来,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截止2016年底,全村种植橡胶4460亩,其中开割1360亩;槟榔1540亩,益智113亩;木薯等短期经济作物50亩;种桑235亩;饲养水、黄牛96头,猪734头,“三鸟”907只等;2016年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投入约160万建设了潮村集体经济养羊基地,目前已建成,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周边农户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养羊产业。现已逐步形成以畜牧、橡胶、槟榔为主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引导农民从零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集中,还先后成立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是:长征新村农机专业合作社、长征根茂养猪专业合作社、长征惠丰养鱼专业合作社和长征和长征吉田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
2016全村危房改造户数有306户,竣工23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71户,竣工68户。新村整村推进村共有87户进行危房改造,其中2011年至2015年已建房并领取补贴的有4户,目前已封顶的53户,在建的34户。
2016年,潮村村委会结合县委开展“两学一做”文件要求,成功创建“两学一做示范点”。2016年以来,在村级活动阵地开展实用和操作性较强的种桑养蚕、橡胶管理及养羊等培训技术55次,受教育党员群众890多人次。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和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并且成立了村舞蹈队和太极拳队,群众参与文娱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每晚在场所内跳舞、健身的群众已达60人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69030104 | 570000 | -- | 查看 潮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什马村 | ·琼中旅游·琼中特产·琼中十大特产·琼中十景·海南品牌网·海 | 0 |
---- |
查看 什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营盘社区 |
营盘居委会位于长征镇镇墟上,距离县城中心11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琼中-万宁、琼中-陵水两条干线都从镇墟中心而过,是琼中县的重要交通枢纽。营盘居委会在册人口679人,共计184户;2015年人均收入为7380元,比2014年增加了20%;共有党员15名,预备党员一名。新一届“两委”班子共4人,其中党支部成员3人。 镇墟上有六条主道,分别是长征大道、育才路、营盘路、营盘一横路、营盘二横路、育才路和联心路;有商铺56间,在长征大道两旁分别建有邮政所、工商所、药检所、财政所、卫生院、营盘居委会、农贸市场、派出所、林业站、油站、道班;营盘路旁建有信用社、中心小学和畜牧站,育才路旁建有政府大楼和幼儿园。 2014年,居委会被标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在镇党委帮助下和群众支持下,居委会“两委”班子通过努力的工作,终于脱掉了软弱涣散党支部这顶帽子;在2015年,居委会迎来办公楼建成,工作从半常化逐步步入正常化,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需要逐步的落实到位,但随着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部分制度的上墙和党员之家的建成,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 |
深联村 |
一、基本情况 深联村委会位于长征镇的东面,离镇墟4公里。深联村委会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有244户886人,劳动力人口535人(外出务工250人),贫困人口85户392人。深联两委有4名干部,分别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名(王明川),村委会副主任、文书1名(王显跃),村党支部委员2名(王钊、妇女主任王儒金),村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有党员45名(其中妇女党员10人,老党员9人,外出务工党员12人)。全村耕地面积8450亩,其中水田596亩。 深联村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槟榔、水稻等。目前,全村种植橡胶3308亩,产量170.5吨;槟榔1513.3亩,产量321吨。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7871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联富橡胶合作社、腾越牛大力合作社。 二、未来发展情况 深联村委会有着辉草水库丰富的水源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养鹅、养鱼等产业和沿湖垂钓、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目前,营株村、上瑞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成效,为创建富美乡村奠定基础。 |
新平村 |
一、自然情况 新平村委会位于于长征镇东部,距离镇区4.3公里。西和北与深联村委会接壤,是我镇的一个行政村,新平村域辖白鹤一二村、旧村平村、牛栏平村、牛堑村、什晏一二村、新村仔共8个自然村,204户,约824人;全村以黎族为主,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适合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耕地面积412亩。 二、2015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新平村委会主要经济作物是橡胶、槟榔,其中,橡胶种植面积3900亩,开割1050亩,25吨,收益20万元;槟榔种植面积4200亩,收成150亩,22.5吨,收益22.5万元;水稻种植面积595亩,收益25万元;全村养猪48户240头,年收益15.8万元,外出务工33人,年收入共收益22万。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280元。 三、创建工作主要情况和经验 一、加强对党员,村民的教育管理,利用农民远程教育资源,对党员、村进行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培养,争取利用三年时间把村民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强化村民自治,规范村中各类管理,做好村务公开,发挥村民代表监督作用,使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扩大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全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三、做好各项工作措施,坚持“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原则。紧紧围绕村民的需求,帮助弱体群众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做好村民各种福利待遇,发挥团体精神,进一步关心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解决群众生活相关问题,改善和美化村民居住环境。 四、加强基层阵地建设,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推动村级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在三年内使新平村达到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3个村小组已硬化环村道路,全村有28户已通自来水。 六、2015年以来,新平村委会在长征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多次组织村干部群众清垃圾、污泥、路障,着重对全村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河边等村内重要地点的“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通过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新平村还结合绿化宝岛行动大力开展植树绿化活动,在镇委、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白鹤二村在进村道路、环村道路两旁种上了花梨木、芒果、菠萝蜜、黄皮、沉香,莲雾苗等苗木1000株。在美化、绿化村庄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
什仍村 |
什仍村委会位于长征镇西南面,处于铁钻岭山脚下,是长征镇比较偏远的村庄之一,距镇墟13公里,有3个村小组,142户591人,人均收入3748元。全村有土地面积1.571万亩,其中种植橡胶2813亩,槟榔1872亩,益智842亩,水田面积318亩。近几来年,什仍村还把种桑养蚕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现有桑园面积182亩,2016年计划再发展种桑50亩,并积极发展养蜂、南药等特色产业;同时,由于什仍村座落铁钻岭山脚下,是个得天独厚的天然公园,有着著名的白水瀑布,是个适宜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山地自行车乡村旅游业宝地。 |
万众村 |
万众村委会位于长征镇西面,辖区有12平方公里,距长征镇墟5.5公里,离省道营万线5公里,其辖有冲一、冲二、铺上、铺下、福加新、福加老、毛项一、毛项二8个村民小组,共有234户,1186人,村从业人员有597人,党员55人。新一届“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党支部成员3人,平均年龄为41岁,大学生村官1名。全村土地面积8000多亩,其中水田面积686.48亩。 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358元,比2014年增加了20%。目前,全村橡胶种植4821.8亩,收获1659亩;槟榔种植2411.5亩,收获1896亩;椰子种植42亩,收获33亩;山茶油种植68亩,收获51亩;玉米收获167亩,产量41.75斤;大豆收获164.5亩,产量41.1斤;蔬菜收获369亩,产量294.2斤;木薯145亩;水果种植有菠萝,香蕉,龙眼,石榴,杨桃,橙等;万众村现存栏牛40头、猪844头、三鸟10005只、养蜂100箱。 万众村在发展琼中特色产业中,特别是桑蚕产业“千斤户万斤村”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扶持,全村新建了31间蚕房供桑户使用。王世宁、王必卫等种桑养蚕户成为了万众村种桑养蚕的大户,2015年第15批共计526.8(张),累计收茧总产量51747(斤),总产值820414.395(元),目前全镇排名位列第二。全年预计可以饲养19批蚕茧,能产鲜茧9万斤,年收益约110万元。 下一步万众村致力重点发挥好小蚕供应室和桑蚕规模化基地的作用,做好种桑养蚕产业;利用政府扶持项目,以毛项养猪合作社带头致富,带动周边村庄养猪产业的发展;利用建档立卡工作的扶贫种苗,以原万众村和福加新村养蜂农户作为基础,强大养蜂队伍,打造养蜂致富能手。 |
南什村 |
南什村委会位于长征镇西北面处,处于五指山脚下,是长征镇比较偏僻的村庄之一,距镇墟23公里,198户、878人,人均收入4338元。 南什村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槟榔、益智、水稻等。目前主导产业以橡胶、槟榔、益智、水稻为主。目前,全村水田面积460亩,橡胶种植1423亩,槟榔种植1770亩,益智500亩,种桑养蚕16亩,南什村现存栏黄牛100头,羊80头。2016年,南什村委会计划发展种桑养蚕36亩。 |
罗反村 |
罗反村委会位于长征镇南面,距镇墟6.9公里,S215省道途罗反村,交通便利。辖罗反上、罗反下、一心村等3个村民小组,94户,389人,是长征镇人口最少的村委会。 罗反村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槟榔、益智、水稻、桑蚕等。全村水田面积255亩,橡胶种植2800亩,槟榔种植1600亩,益智1200亩,种桑99亩。2014年农民人均年收入6973元,低于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 罗反村委会林地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发展养羊、养鹅、养鸡等林下养殖。随着传统产业市场价格受挫及土地利用的饱和,村民希望能够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养殖业,尤其是黑山羊的养殖,目前罗反村已有2户群众养殖黑山羊,养殖规模均在80头以上。 |
新寨村 |
新寨村委会位于长征镇北面,省道营万线9公里处,距镇墟2公里,有5个自然村(6个村小组),全村148户(数据含分户不分家户主)、648人,少数民族127户,其中牙绿43户,新丰21户,什云一28户,什云二20户,什日宛一23户,什日宛二18户。全村常住人口588人,外出务工52人,村从业368人。 全村目前现有土地5323亩,外包土地1300亩左右(金华林业、阿西罗拉果公司、连队),村内有水田435.64亩(含深水田103亩),旱地670亩,因为土地资源匮乏,极大地限制了村民在传统产业上的增收,主导产业以橡胶、槟榔、水稻为主。目前橡胶种植2600亩,开割1300亩,槟榔种植1000亩,收获680亩,种桑73.5亩,目前产茧1256.5斤。 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731.8元,从村庄人均收入来看,新丰>什云一>什云二>牙绿>什日宛一>什日宛二。 什日宛一、二村长期以橡胶、槟榔、水稻产业为主,因橡胶、槟榔种植时间晚,什日宛一目前种植橡胶530亩,开割橡胶约170亩,种植槟榔210亩,什日宛一目前收获槟榔130亩;什日宛二种植橡胶430亩,开割橡胶约150亩,种植槟榔180亩,收获槟榔110亩左右。除此之外,什日宛一村民通过政府技术指导和实践,村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养鸭和养蚕方法,以上半年来看,全村就养鸭2300只,收茧756.5斤,虽规模较小,但一定程度改善了日常生活,2012年人均纯收入4380元。什日宛二村目前除农作外大多还是本地务工,2012年人均收入3680元。 新丰村小组近年来在长征镇委、镇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的计划,围绕原有传统产业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如新丰村主要发展黎母山鸡,利用农村小额贷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年均养黎母山鸡25000多只,养鸡规模逐年增大,逐渐形成“一户一鸡场”的上规模、有水平的养鸡专业村,同时还围绕养鸡业着力发展循环式的庭院经济。如林下养蜂等等;2012年人均收入8560。2013年受春节鸡价影响(平均30元/斤),年末还将有较大增幅。 同时在2012年,随着营城红集团乡村酒店在新寨村委会什云村动工,酒店按每亩600元/年承包了什云村长期荒废的100亩水田用于发展鱼塘。同时在镇委、镇政府、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酒店在基建和餐厅服务用人上都优先考虑周边农村,2012年什云村共有80人在酒店参与务工,按每月工资1200元计算,家门务工8个月就有76.8万元收益,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方式,同时也解决了村内留守老人、小孩等问题。根据2012年年底什云村农民各项收益统计,除日常花销,什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680元。 牙绿湖羊养殖是2013年进入的项目之一,湖羊养殖是通过养蚕后剩下的蚕沙进行养殖,相比过去蚕沙随意丢弃的方式,一是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二是延伸了桑蚕产业链,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进一步增加农户们的收入;今年全镇最初只计划引入湖羊50头进行试验,但在当地农民融资入股的带动下,琼中湖羊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随即成立,短短半年间已修建标准化羊栏4间,养殖湖羊200头,次年预期收益纯利润14万元左右,2014年还计划引入200头。使之成为牙绿一大特色产业。 |
烟园村 |
长征镇烟园村委会位于长征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是目前全县唯一一个以苗族群众集中居住的行政村。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68户,838人;有耕地面积973亩。2014年实现人均收入8832元,全村生产总值698万元。村民经济以传统产业橡胶、槟榔、益智和新兴产业桑蚕等收入为主,目前全村有125户农户发展桑蚕产业,桑园种植面积达387.8亩,共修建蚕房55间。2014年桑蚕产业收茧5.40万斤,总产值约91.91万元;截止2015年12月中旬,全村收茧6.76万斤,产值108.2万元,预计全年可收茧7万斤,产值110万元。。 2014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富美乡村”项目建设的要求,我镇将烟园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集中打造“富美乡村”,按照“富、美、趣、和”四个要求,对全村5个村小组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治理等方面开展建设。由于5个村小组基础设施过于薄弱,而村民居住地又过于分散,县农办在先期拨付200万元的建设资金基础上又追加投入150万元用于建设。同时在县联村帮扶单位和县直部门的支持下,目前完成了村内大小排污管道的改造1448米,环村道路400米,修建花池30个,凉亭、停车场和环村栽种各类花草树木、景观护栏及入户巷道等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先后对33间公共蚕房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引导农户新建蚕房8间,群众新增种桑78亩,帮扶一农户修建80平方小蚕共育室。 为了更好地引导群众珍惜设施建设,我镇还鼓励村民为项目建设投工投劳,同时还在全村实行每月收取10元的环卫费等机制,让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下一步我镇还将在烟园村委会5个村小组建设党风、家训宣传长廊,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富美乡村建设中。 |
潮村村 |
潮村村委会位于长征镇东南部,琼中-陵水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辖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003亩,山地面积7500亩;下辖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38户,总人口1619人,是长征镇的经济人口大村;村党支部下设10个党小组,正式党员57名,预备党员2名;村委会两委班子共有5人。 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养猪、种桑养蚕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人均年纯收入约8995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发包鱼塘、出租山地为主,年收入约2万元。近年来,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截止2016年底,全村种植橡胶4460亩,其中开割1360亩;槟榔1540亩,益智113亩;木薯等短期经济作物50亩;种桑235亩;饲养水、黄牛96头,猪734头,“三鸟”907只等;2016年在县委组织部的帮助下,投入约160万建设了潮村集体经济养羊基地,目前已建成,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周边农户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养羊产业。现已逐步形成以畜牧、橡胶、槟榔为主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引导农民从零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集中,还先后成立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是:长征新村农机专业合作社、长征根茂养猪专业合作社、长征惠丰养鱼专业合作社和长征和长征吉田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 2016全村危房改造户数有306户,竣工23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71户,竣工68户。新村整村推进村共有87户进行危房改造,其中2011年至2015年已建房并领取补贴的有4户,目前已封顶的53户,在建的34户。 2016年,潮村村委会结合县委开展“两学一做”文件要求,成功创建“两学一做示范点”。2016年以来,在村级活动阵地开展实用和操作性较强的种桑养蚕、橡胶管理及养羊等培训技术55次,受教育党员群众890多人次。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和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并且成立了村舞蹈队和太极拳队,群众参与文娱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每晚在场所内跳舞、健身的群众已达60人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