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敏河镇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腹地,境内驻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其一期工程两台50万千瓦机组已投产发电,2003年发电量达到49.5亿千瓦时,与之配套的年产500万吨原煤的露天矿已形成生产规模。
伊敏河镇及其周边资源富集,能源充足(已探明煤炭储量56亿吨),交通、通讯发达,镇内基础设施完善,供排水、供热、供电形成有机网络,实现集中供热面积近90余万平方米,70%的居民户实现了统一集中采暖和24小时热水供应,自来水供水覆盖率达92%,通电率100%,人均绿化面积已达36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金融、邮政、保险等相关服务设施齐全,“三废”治理已通过国家验收,已初步形成管理规范、服务网络齐全、生活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城镇格局。
多年来,伊敏河镇按照建立“城郊型”经济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在养殖、种植、加工、服务上做文章,走出一条符合镇情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截止2003年上半年,两税收入完成1.74亿元,其中国税入库1.4亿元,地税入库3400万元。在挖潜改造地方经济的同时,伊敏河镇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资源优势,吸引众多商家前来投资。目前已有齐化集团、黑化集团、乌兰浩特恒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与伊敏高载能工业园区达成意向,在有关直供电手续经国家电监会批准后,即可入住园区,这3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将达到10—15亿元。
随着煤电建设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总投资45亿元,装机容量2台60万千瓦时机组的伊敏电厂二期工程(包括煤矿扩产600万吨)和总投资9亿元,年产原煤300万吨的伍牧场长焰煤矿项目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这将给地方工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必将极大地推动伊敏河镇乃至鄂温克旗工业化进程,进而实现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伊敏河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自身实际,以地企共建为龙头,从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实施镇区内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工程,同时,在窗口单位建设和提高居民群众素质上下功夫,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创建领域,提高创建层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50724102 | 021000 | 0470 | 查看 伊敏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巴彦托海镇 |
巴彦托海镇是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彦托海镇党委、政府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巴彦托海镇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城镇,这里草场资源十分丰富,有牧场79万亩,水草丰美,是个天然的放牧场。巴镇的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走在了全旗的前列。2004年上半年牧业统计,牲畜总头数已达到44366头(只)。巴彦托海嘎查在全旗率先建起了科技示范型奶牛新村,建设至今,奶牛新村已形成规模,配套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完善,广大牧民更新观念,对生态建设很重视,进一步加强了草地建设,饲料基地建设和棚圈等设施建设,促进畜牧业向“两高一优”发展。如今,巴彦托海嘎查奶牛新村已成为全旗、全市、全区发展奶牛业、加快牧业致富的典型。巴彦托海镇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加强了对草场沙化、退化的治理,采取草场禁牧、封育、休牧措施,有效地维护了草原生态平衡,促进了草场的永续利用。 为了迎接建旗45周年,巴彦托海镇作为旗府镇,大力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加大了道路的整修力度和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并且动员全镇居民行动起来,清理门前屋后的垃圾,使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 巴彦托海镇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会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巴彦托海镇的建设步伐,努力使巴彦托海镇成为呼伦贝尔草原上最璀璨的明珠。. |
巴雁镇 |
巴雁镇(巴雁矿区)隶属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交通方便,通讯发达,滨洲铁路和301国道贯穿矿区。行政区域面积443平方公里,总人口73000 人,由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等16个民族构成。矿区己探明煤炭地质储量35.3亿吨,被誉为鄂温克草原上的黑珍珠。境内五泉山风景区,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是集休闲、放游、娱乐为一体的自治区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大雁矿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1992年大雁矿区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结合治理先进单位,1996年荣获全区城市规化先进集体,1997年进入全国17家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镇行列,l998年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1999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城镇,2003年进入自治区三星级文明城镇行列。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矿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6405万元,同比增长21%。近几年,工业园区建设进展很快,马铃薯园区己形成规模,精淀粉加工厂已经启动。2004年,山东鲁能集团与煤业公司强强联合,实行煤电联营,内蒙古鲁能能源重化工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内蒙古鲁能雁南发电厂2X30万千瓦机组正在筹建。相信在矿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矿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矿区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自然景观 五泉山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具备神奇疗效的泉水,有集天地精华的元气洞,有鬼斧神工的卧佛山,有风光旖旎的宝勒高湖,有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和珍惜植物,黑、白桦林错落有致。全国仅有的樟子松林系贯穿景区,孕育美丽传说的“结义”、“鹿角”、“情侣”、“卧龙”等樟子松藏身其中,天鹅、黄羊、野猪、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在此处没,是国内难见的一处集草原、森林、湿地、湖泊、泉水、动植物观赏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天然公园。1996年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风景区,2002年授予呼伦贝尔市文明单位称号。该景区是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森林景观为特色的综合性旅游区。五泉山自然风景区交通十分便利,距呼伦贝尔市中心仅48公里,从海拉尔机场驱车45分钟即可到达;距“森林之都”牙克石市35公里。保护区内通信、娱乐、食宿等基础设施完备。拥有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的餐饮中心,150人住宿的欧式贵宾客房等,是您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鹿角松 大雁市“鹿角松”,距五个泉眼不足三百米处的一片松树林中生长一棵状如双臂抱月又似乍开的两只鹿角的松树,人们命名为“鹿角松”,这片树林也因此而为“鹿苑”。鹿是我国各民族长寿之象征,人们纷纷来此祭拜,把红布条或哈达系在树枝上,以求自己能增禄增寿。鹿苑前设一寨门,-一对联,上联为“鹿苑鹿园好人增寿”。下联为“禄源禄缘福地生财”,横批为“鹿禄路通”。 -草原风光 五泉山年平均温度3摄氏度,年降雨量在400~500毫米之间,日照时间达2750H年。这里远离街区、闹市、工厂和车间,没有受过任何人工污染;水分充足,土质肥沃。宝勒高湖西边,群山峻岭之间地域辽阔,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牧场。春夏雨季,绿草如荫,杏花、芍药、山丁香、野百合和串儿红等奇花异草漫山遍野,芳香四溢。鄂温克、达斡尔、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在此扎上蒙古包,骑着骏马,来此放牧成群的牛羊。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河流小溪、牧歌唱晚,形成了北方大草原独有的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 |
伊敏河镇 |
伊敏河镇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腹地,境内驻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其一期工程两台50万千瓦机组已投产发电,2003年发电量达到49.5亿千瓦时,与之配套的年产500万吨原煤的露天矿已形成生产规模。 伊敏河镇及其周边资源富集,能源充足(已探明煤炭储量56亿吨),交通、通讯发达,镇内基础设施完善,供排水、供热、供电形成有机网络,实现集中供热面积近90余万平方米,70%的居民户实现了统一集中采暖和24小时热水供应,自来水供水覆盖率达92%,通电率100%,人均绿化面积已达36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金融、邮政、保险等相关服务设施齐全,“三废”治理已通过国家验收,已初步形成管理规范、服务网络齐全、生活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城镇格局。 多年来,伊敏河镇按照建立“城郊型”经济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在养殖、种植、加工、服务上做文章,走出一条符合镇情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截止2003年上半年,两税收入完成1.74亿元,其中国税入库1.4亿元,地税入库3400万元。在挖潜改造地方经济的同时,伊敏河镇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资源优势,吸引众多商家前来投资。目前已有齐化集团、黑化集团、乌兰浩特恒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与伊敏高载能工业园区达成意向,在有关直供电手续经国家电监会批准后,即可入住园区,这3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将达到10—15亿元。 随着煤电建设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总投资45亿元,装机容量2台60万千瓦时机组的伊敏电厂二期工程(包括煤矿扩产600万吨)和总投资9亿元,年产原煤300万吨的伍牧场长焰煤矿项目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这将给地方工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必将极大地推动伊敏河镇乃至鄂温克旗工业化进程,进而实现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伊敏河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自身实际,以地企共建为龙头,从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实施镇区内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工程,同时,在窗口单位建设和提高居民群众素质上下功夫,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创建领域,提高创建层次。. |
锡尼河镇 |
锡尼河镇2006年6月由原锡尼河西苏木和原锡尼河东苏木合并而成,全镇土地面积9035平方公里?熏锡尼河镇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布利亚特蒙古族集中聚居的镇,由蒙古、鄂温克等八个民族组成。全镇下辖12个嘎查,总人口8605人。2007年度全镇牲畜头数为32万头(只),肉产量5120吨,鲜奶生产42000吨。2007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592万元,实现财政收入759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152元。 近年来,锡尼河镇积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使全镇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
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 |
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 |
伊敏苏木乡 |
伊敏苏木乡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下辖: 150724201003 210 安园社区 150724201200 220 吉登嘎查村 150724201201 220 红花尔基嘎查村 150724201202 220 毕鲁图嘎查村 150724201203 220 巴彦塔拉嘎查村 150724201204 220 阿贵图嘎查村 150724201205 220 伊敏嘎查村 150724201206 220 苇子坑嘎查村 |
辉苏木乡 |
辉苏木乡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下辖: 150724202200 220 翁公陶海嘎查村 150724202201 220 辉道嘎查村 150724202202 210 哈克木嘎查村 150724202203 220 乌兰宝力格嘎查村 150724202204 220 西贵图嘎查村 150724202205 220 巴音勿拉嘎查村 150724202206 220 伊拉利特嘎查村 150724202207 220 乌日切希嘎查村 150724202208 220 乌兰图格嘎查村 150724202209 220 阿尔山诺尔嘎查村 150724202210 220 查干诺尔嘎查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