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红旗街道
红旗街道:辖 红旗、红光、红华、红建、红新、红升、红伟7个居委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50782002 | 021000 | -- | 查看 红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胜利街道 |
胜利街道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下辖: 150782001001 111 胜南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1002 111 胜华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1003 112 胜-区居民委员会 |
红旗街道 |
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红旗街道 红旗街道:辖 红旗、红光、红华、红建、红新、红升、红伟7个居委会。 |
新工街道 |
新工街道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下辖: 150782003001 111 新风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3002 111 新华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3003 111 新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
永兴街道 |
永兴街道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下辖: 150782004001 111 永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4002 111 永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4003 111 永明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4004 112 永强社区居民委员会 |
建设街道 |
建设街道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下辖: 150782005001 112 建林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5002 112 建丰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5003 111 建工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5004 111 建民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5005 111 建安社区居民委员会 |
暖泉街道 |
暖泉街道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下辖: 150782006001 112 暖强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6002 111 暖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6003 111 暖建社区居民委员会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牙克石市总人口405806人,其中暖泉街道18854 人。 |
牧原镇 |
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东兴街道. 150782114001 111 牧-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7002 220 牧原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7003 112 牧西社区居民委员会 150782007200 220 前进达斡尔族村民委员会 150782007201 220 永兴村民委员会 150782007202 112 暖泉村民委员会 |
免渡河镇 |
免渡河镇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北麓,距牙克石市市区33公里,依河而定名的免渡河镇,是牙克石市有名的农牧大镇,位于北纬48°46′~49°27′,东经120°42′~122°05′。交通便利,富饶而美丽。全镇面积4,137.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8平方公里。全镇人口3,6100人,自然资源丰富,有浩瀚的森林,辽阔的土地,肥美的水草,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工、农、牧、林副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镇内驻有林业、铁路、国营农场、煤矿4大企业。直属单位有粮食、公商、邮政、电信、商贸、金融、税务、保险、农电、文教卫生、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部门。 自然资源 1、矿藏资源:镇域内矿藏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燃料矿产9种,矿床、矿(化)点22处,其中金属矿产3种,铜矿(化)点3处,非金属矿产5种,矿点5处。燃料矿产1种,矿床1处,煤矿点1处。 2、植物资源:镇域山川纵横,草原辽阔,林地内到处生长着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可分属72科323属646种,其中被子植物70科318属641种,裸子植物2科5属,加上苔鲜,地衣和蕨类植物共计81科334属662种。 3、动物资源;镇域山高林密,野草丛生,是野生动物栖息之地,野生动物不仅种类繁多还有珍贵的皮毛动物,总数约300余种,包括飞禽、爬行动物、软体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 经济状况 (一)农业 免渡河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农作物播种面积 19万亩,2003年小麦播种面积9万亩,油菜播种面积8万亩,马铃薯1.2万亩。2003年农牧业产值实现6697万元。正常年景小麦单产450-600斤,油菜单产180斤左右。 (二)畜牧业 2004年,牲畜总头数达65684头(匹只),其中奶牛头数6763头,并由我镇金蒙公司购入荷斯坦奶牛小区1个,奶牛专业户27户。 (三)林业 镇域拥有林地总面积372,074公顷。其中林业局辖278,717公顷,国营林场辖93,357公顷。 (四)交通邮电 免渡河铁路、公路交通便利,2002年旅客周转量达85,000人次,货物周转量达31.6万 吨。镇区有5条交通主干道,镇内公路里程达38公里。 全镇程控电话发展到8.923部,镇内安装了44部公用电话,15部磁卡电话,移动电话也发展到4,300多部。. |
博克图镇 |
巍巍的大兴安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祖国的北疆熠熠生辉。具有百年历史的博克图镇就坐落在她的南麓,群山环抱,地势险要,资源富饶,交通便利。发源于此的雅鲁河,澄碧清澈,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飞舞在群山峻岭之间。 博克图镇东邻阿荣旗,南与巴林镇接壤,西与绰源镇毗邻,北与乌奴尔镇以大兴安岭主峰为界。行政区域面积1049平方公里,镇辖9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委会,全镇总户数8148户,总人口23.771人,居住着汉、蒙、回、朝鲜、俄罗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高山、锡伯等11个民族。镇区具有典型的山城特色,地势南低北高,相差400公尺,当地人称之为“东西沟、上下坎”。房屋建筑多错落在山坡上下,白天抬头见山苍莽雄浑,入夜千家灯火,与星光汇成一片,仿佛置身于高楼林立的闹市之中,故有“昼看山景夜观楼”的美称。境内地势险要且多隘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战略要塞。 博克图系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其资源富饶,景色怡人。森林中以松、杨、桦、柞、柳树林带为主,野菜.野果.天然中草药漫山遍野,随处可见。鹿、狍、狐、野猪、野兔、野鸡、飞龙等十几种野生动物经常出没于林间山地。矿产资源丰富,其中褐铁矿贮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成为最有潜力的开发项目之一。 博克图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铁路博林线与滨洲线在此交汇,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因岭高坡陡,上下行列车经由此站必停车增加补给加挂机头。大兴安岭铁路隧道横贯在川岭工区与兴安岭车站之间列车在螺旋形铁路上缓缓盘旋而上,山林景色尽收眼底。 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历史上曾为“驿站”,而今成为牙克石市与外界沟通的“门户”,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通道。尤其是新改建的二级油面公路。301国道由东向西穿越镇区,博扎公路2003年开工建设,为招商引资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博克图镇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工农牧业综合发展。镇内通信设施完备,商业网点密布,各项服务一应俱全。原驻军“守备五师”遗留完好的多达十几万平方米的营房现空闲近5万平方米可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备的服务功能,使博克图成为招商引资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首选地区。同时在“塞外苏杭”扎兰屯与“中国森林之都”牙克石这条旅游线上,博克图地处中心地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冬季滑雪、夏季观光,令人流连忘返,是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
绰源镇 |
一、位置面积 绰源镇地处亚寒带山区,大兴安岭中南段,地理坐标:东经120°59′——121°14′,北纬48°01′——48°11′东挽巴林镇、西连鄂温克旗、南护塔尔气镇、北衔乌奴尔镇。绰源镇整个地区属大兴安岭绰罗尔山脉,全镇总面积222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55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5.5万亩,耕地面积1337公顷。 二、行政区划 绰源镇辖4个社区居委会,即绰强居、绰山居、绰河居、绰明居。一个经管会,镇内驻有绰源林业局、铁路、等企业,有商业、粮食、公安、学校、邮电等17个镇直单位。 三、人口民族 绰源镇总户数4489户,总人口为12893人,共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1178人。 四、自然环境 绰源镇冬长夏短,寒湿带气候特征显著。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约为90天,年平均降水为470毫米,平均蒸发量为1082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571.4小时,年平均气温—1℃。 五、自然资源 绰源镇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拥有天然林225198公顷,森林覆盖率77.5%,兴安落叶松占71.6%,还有白桦、黑桦、赤杨、山杨等树种,森林内外栖息着近40种珍禽奇兽,有马鹿、梅花鹿、香獐、犴、狐、獾、猞狸、狸猫、野猪、狼、熊、狍、水獭、雪兔等;有200多种野生植物,不仅有黄芪、赤芍、掌参、灵芝、金莲花等多种名贵药材,还有可食用的蘑菇、木耳、猴头、金针菜、蕨菜等纯天然绿色食品,绿树青草之间,还生长着杜斯、水葡萄等野生浆果,微量元素极高,堪称第三代水果。绰源镇有草地面积15.5万 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3.5万亩,载畜量1.8万只。天然牧草种类有76个科316个属6.9种,已探明金属矿有铁、锰、钨、锌、铅、铜、铝等,非金属矿有大理石,珍珠岩、萤石、花岗石、石灰石、珍珠岩等。. |
乌尔其汉镇 |
“乌尔其汉”为蒙语,“黎明”之意。乌尔其汉镇地处东经121°23′,北纬49°34′,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东邻鄂伦春自治旗,南接煤田镇,西抵牧原镇,坐落在牙克石市区东北68公里处。乌尔其汉人口三万有余,辖5个居委会、1个行政村。 早在1905年,滨洲铁路通车后,俄国人沃伦错夫在牙克石一带建立木材采伐公司,为了采伐林区的森林,以牙克石为起点,向林区腹地修筑了70公里铁路至乌尔其汉,因此,当时又把乌尔其汉称为“七十”,也称“秀地”。1951年设区,1958年建镇。如今,乌尔其汉已成为林区的重要城镇之一。 乌尔其汉地处大兴安岭西坡,海拔在705至714米,三面环山,库都尔河、大雁河环绕东西两侧缓缓流过。这一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森林气候,年均气温为2.6°C,最高气温达34.5°C,最低气温达—47.6°C,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促。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乌尔其汉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总面积达456,436公顷,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 正是由于乌尔其汉地处森林腹地,才使这里的风光秀美,景色迷人,浩瀚壮观的原始森林、馆藏14,800余件的动植物自然博物馆,成为这里的两大旅游景区,每年有许多国内外、区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乌尔其汉镇林业局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大,林业经营措施已经由生产木材向资源保护、恢复和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乌尔其汉镇作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抓住机遇,立足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森林特色的旅游事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 乌尔其汉镇旅游项目依托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和设计,项目建设是符合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要求的,将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且是必要的、可行的。. |
库都尔镇 |
|
图里河镇 |
(一)名称由来 有一条清澈的河依东向西横穿镇中心,“图里”是蒙古语“清澈”的意思,所以命名图里河。 (二)建置沿革及地理位置 1952年,国家在此地设立森林工业局(后改称林业局),1953年成立区政府,1958年改称镇,2001年西尼气撤乡并镇归图里河镇管辖。 图里河镇位于牙克石市境北部,东经120°47′----122°17′,北纬50°14′~50°37′,在牙林铁路215公里处。东接鄂伦春自治旗,南与库都尔镇毗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根河市相连,北抵伊图河镇。 图里河镇辖区面积4051、2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3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山林地占面积80%,草场面积14666公顷,耕地面积7335公顷。 全镇有6个居委会,林业系统有图里河森林工业有限公司及5个林场,铁路系统有车站、房产段等单位。 (三)人口民族 截止2004年7月全镇总人口33571人。图里河镇居住着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锡伯、壮等15个民族。 自然条件 (一)地貌 图里河镇属于山脊高地地貌区,整个地势由南、东、北三个方向向西部缓缓倾斜,地表平均坡度在5%以上,镇内最高海拔1140,5米,平均海拔732米。 (二)气候 图里河镇气候严寒,极端最低气温-50,2度,年平均气温-5,4度,是全国最冷地区之一,年降水量45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530小时,无霜期90天左右,因季风影响,是典型的低温高湿气流区。 (三)水文 图里河发源于图里河镇东部与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大兴安岭西侧。全长134,8公里,流域面积3617平方公里。 (四)土壤 图里河境内以暗棕土壤为主,有暗色草甸土,暗灰色森林土,淋溶黑钙土。土质肥沃,适合种植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五)植被 镇区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山林地占80%,主要以落叶松、白桦为主。可供绿化的还有云杉、樟子松等;灌木有丁香、珍玫瑰、金老梅等;露天花卉有翠菊、波斯菊、金毡子、串红、百合、芍药等。 有大量经济价值较高的野果、野菜。野果有红豆、笃斯、稠李子、山丁子等20余种,野菜以蕨菜、黄花菜、明叶菜经济价值为最高,还有各种珍贵药材,如大黄芪、小黄芪、党参、佛手参、金莲花等。. |
莫拐农场 |
“莫拐”,蒙古语“毛盖”之音转,意为“有蛇的地方”。 莫拐农场,位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北部,为牙克石市境内三个国营农牧场之一。距牙克石市市区约9公里,地理位置属于大兴安岭西麓缓坡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约700米。人口约四千人,占地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4万亩,草场面积6.5万亩,另有林地、山丘、河流面积52万亩。境内有一场部,场部外围共有六支生产队。主要耕种的经济作物为小麦、油菜,年种植小麦、油菜11万亩。现有大中型农业机械和配套农具608台,年产优质小麦和“双低”油菜2万多吨。牧业生产年度存栏6000头,年出栏3000头,年产鲜奶6000吨,场部内的“松雪奶粉厂”年生产“松雪奶粉”700吨。莫拐农场于2007年划归海拉尔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称“莫拐分公司”。 莫拐农场草肥林茂,山清水秀,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晴天的夜晚星斗漫天。春季多风,气温起伏不定;夏季多锋面雨,往往西部有雨东部晴天;秋季最宜人,成熟的麦穗一片金黄;冬季严寒,大雪纷飞,一派冰天雪地的雪原风光。境内已探明蕴藏有大量的优质煤和珍珠岩等矿产资源。境内原有熊、狍子、雪兔、狐狸和狼等多种野生动物,但由于上个世纪的掠夺性捕杀,数量已经很少,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还时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境内有学校一处:莫拐小学。较有名的旅游景点有:莫拐大桥、黑山头等地。莫拐大桥桥下流淌的河水名叫“扎敦河”,是海拉尔河的一条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