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头镇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南部,距拉布大林60公里。西部、西北部与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客区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全镇面积1065.68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30公里,中俄水界长达86.7公里。1689年,《中俄尼不楚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在额尔古纳河设置卡伦(哨所),其中三卡、四卡、五卡、六卡、均在黑山头境内。1952年黑山头由陈旗划归额尔古纳所辖。
黑山头镇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一个以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居住区。黑山头镇客货通行的主通道是拉布大林-----黑山头公路。
畜牧业是黑山头镇的一大优势产业,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全镇天然草场面积为111.8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1%,属天然草甸草原区和林缘草原区,是额尔古纳市最好的放牧场和打草场。
镇区内水域总面积34万亩。额尔古纳河和根河水系在境内流程达86.7公里。鱼类有20多种,是该市内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是呼伦贝尔市范围内第二大淡水鱼产区。
全镇有乡镇企业22家,镇内见有医院和卫生所。黑山头镇于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现在口岸设施齐全,过货能力较强。
1990年全镇人均住宅面积15平方米,人均收入1993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065.68平方公里 | 150784101 | 021000 | 0470 | 查看 黑山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拉布大林街道 |
拉布大林街道办事处是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额尔古纳市南端,北隔根河与三河乡相对,东连上库力乡,西邻黑山头镇,南与陈巴尔虎旗交界,总面积107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余平方公里)。 辖五个社区、一个村(新城村)、十三个屯(生产队),主要由地方、中直机关、海拉尔拉布大林农垦公公司三大部分组成. 驻在单位116个,总人口35795人(12482户),占全市总人口的43%,其中流动人口2803余人,占全市流动人口的85%,居住着蒙、俄、满、苗等11个少数民族。辖区内有林地5700公倾,草原13.7万亩,53.98万亩耕地(其中拉布大林农牧场50.14万亩, 新城村3.84万亩)腐殖质层深厚,肥力高,保水性强,疏松团粒结构的黑质土地。 |
上库力街道 |
上库力乡地处额尔古纳市东南部,辖区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上库力乡清代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衙属地,民国初年为室韦县辖境。 上库力乡由地方和国营农牧场两大系统组成,全乡11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23个村民小组,共有1772户,6696人。其境内资源丰富,有74万亩以阔叶为主的林地,动物资源有受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三类动物19种,药用植物30余种。此外,白蘑、花脸蘑、桦树蘑等十余种食用菌。野生浆果山丁子、稠李子、刺玫果、越橘等多达20余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油页岩。境内各河流均有少量渔产,主要鱼种有哲罗、细鳞、狗鱼、鲶鱼等。 境内大部分为根河及其支流的冲击平原,土质肥沃、水草丰美,宜农宜牧。全乡现有耕地33.68万亩。1990年小麦总播种面积23.68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7889千瓦。畜牧业以饲养三河牛为主,三河牛占全乡牲畜总量的85%。1990年有大小牲畜7465头。林业以营林为主,有少量采伐。境内有市属国营农牧场一个。 全乡共有农牧场办企业80于家。有中、小学校10所,再校生581名,教师103人。卫生院(所)九处,病床25张,配有X光机,超声心电机、等医疗设备,有各级医务人员59人。 上库力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要道为上库力---拉布大林线公路,有日班客车,海拉尔至根河公路经过此乡。. |
黑山头镇 |
黑山头镇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南部,距拉布大林60公里。西部、西北部与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客区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全镇面积1065.68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30公里,中俄水界长达86.7公里。1689年,《中俄尼不楚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在额尔古纳河设置卡伦(哨所),其中三卡、四卡、五卡、六卡、均在黑山头境内。1952年黑山头由陈旗划归额尔古纳所辖。 黑山头镇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一个以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居住区。黑山头镇客货通行的主通道是拉布大林-----黑山头公路。 畜牧业是黑山头镇的一大优势产业,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全镇天然草场面积为111.8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1%,属天然草甸草原区和林缘草原区,是额尔古纳市最好的放牧场和打草场。 镇区内水域总面积34万亩。额尔古纳河和根河水系在境内流程达86.7公里。鱼类有20多种,是该市内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是呼伦贝尔市范围内第二大淡水鱼产区。 全镇有乡镇企业22家,镇内见有医院和卫生所。黑山头镇于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现在口岸设施齐全,过货能力较强。 1990年全镇人均住宅面积15平方米,人均收入1993元。. |
莫尔道嘎镇 |
莫尔道嘎镇地处额尔古纳市中部,西南距拉布大林镇136公里,北与奇乾乡接界,东部和南部与根河市毗邻,西与室韦乡相连。东西最大长度175公里,南北最宽处127公里,辖区总面积4160平方公里。 该镇地处大兴安岭北段原始森林腹地,地表为起伏的山地,南北狭窄,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404米,最低海拔640米。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7℃,夏季多雷暴天气,易发生雷击火。 全镇辖8个自然村屯,2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71个居民小组,8个村民小组,共有6913户,25368人,居住有汉、蒙古、鄂伦春、鄂温克、满、俄罗斯、朝鲜、达斡尔、藏、高山、白、土家等14个民族,为本市少数民族最多的乡镇。 境内森林茂密,河流溪涧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林地209255公顷,占全市有林地总面积的94%,以兴安落叶松为主要建群树种,约占各类树木的90%,多为原始过熟林,次为白桦、黑桦。林间、水畔栖息着马鹿、驼鹿、黑熊、猞猁、野猪、狍子、狼、榛鸡、松鼠、狐狸、猫头鹰等动物,林间空地和林下生长着多种药材及食用植物,主要有防风、黄花菜、山丁子、稠李子、黄芪。红豆、越桔等野生浆果极为丰富。 全镇经济以林业为主,森林总蓄积量1465万立方米。 镇区交通方便,有国防公路70公里,林业运材公路551公里。镇内有铁路37.2公里,是全市唯一通火车的乡镇。. |
恩和哈达镇 |
思和哈达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最北端,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中俄边界线长达216公里;南与黑龙江省漠河县相连。面积5913平方公里,无常住人口。年平均气温-6℃,最低气温-50℃以下。思和哈达镇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部分面积是鲜有人类足迹的原始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恩和哈达,蒙语,意为“太平岩石”。 1995年7月1日,我国公安边防部队中最北端的派出所——恩和哈达公安边防派出所在黑龙江的源头正式挂牌成立。 |
三河回族乡 |
三河镇位于额尔古纳市南部,四面环山,处于哈乌尔河、得耳布尔河、根河之间,并因此而得名。该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的原产地之一。 该地区曾经是额尔古纳右旗政府所在地,1976年,旗政府机关迁至拉布大林镇。 三河镇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3℃,年平均降水量358.6毫米,无霜期89天左右,植被覆盖率18.44%。辖区东西长8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60公里,总面积3140平方公里,由地方、国营农牧场两大系统组成。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利用价值高的野生药用植物有44种,白蘑、花脸蘑等食用菌达10余种。野生动物有榛鸡、旱獭、野猪、松鼠、雪兔等。金针菜、山丁子、稠李子等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植物群落以碱草为主,草质优良。萤石开采历史长,储量丰富,远销日本和全国各地。 该镇土地肥沃,适宜机械化作业。全镇有耕地40万亩,播种面积14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3644千瓦。镇区建有用处苗圃,市林业局所属上护林林场亦在该镇境内。. |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村内有30%的俄罗斯族人,建筑多俄罗斯风格。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下辖以下地区: 恩和村、朝阳屯村、向阳屯村、正阳屯村、七卡屯村、八卡屯村、九卡屯村、自兴屯村。 |
蒙兀室韦苏木 |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市西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额尔古纳市167公里。南部和东南部与三河镇接壤,东部和北部与莫尔道嘎镇毗邻,西部和西北部与俄罗斯的奥洛契隔河相望,境内有一类国家口岸“室韦口岸”,有一座中俄永久性大桥“室韦-----奥洛契”口岸大桥。乡政府所在地设在室韦村。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由地方、两个国有农牧场和三个林场组成,全乡辖10个自然村屯。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边境线长136.4公里,辖区总面积435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5%,其中:森林面积有282万亩,草原面积有40万亩,耕地面积有335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098万立方米。 经“五普”统计全乡总人口4072人,以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古族、达斡尔族、土家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回族、满族、朝鲜族10个民族构成民族乡,其中:俄罗斯族人口177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2%。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地处多山丘陵区盆地较狭窄,地理形态为南北狭长,南北最长处为185公里,东西最宽达55公里。气温带属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之间。土壤结构以棕色针叶林土和黑钙土为主。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自然资源丰富,较为突出的有野生浆果、越桔、笃斯越桔、水葡萄、草莓等十多种。金矿储量大、成色好、开采历史长。室韦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现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俄罗斯族家庭游、口岸游、风光游。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原始的自然风光是吸引人们夏季旅游的好去处。. |
奇乾乡 |
奇乾是一个很漂亮的小村子,目前还不是那么热门,所以去的游客也比较少,很值得一去!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森林密布,水草丰美,蒙古族的先祖曾经为了躲避战乱,选择来这里休养生息。而在现在的不少驴友眼中,这里还是一块与世隔绝的“童话世界”。 奇乾,是一个只有七户人家的边界小村,暮色四合中,只有沉默、孤寂。它位于中俄边界的河边,曾经是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的一个乡,最鼎盛时也不过四十多户人家,居民大多是华俄后裔。 后来,在内蒙古撤乡并镇的运动式大潮中,奇乾乡被撤并,居民大多数从大兴安岭深处移居至拉不大林(额尔古纳市)。目前奇乾仍有7户居民留居,据说其中还有几户是租了房子在这里种地、打渔的外乡人。 奇乾虽然被不少驴友赞为“童话世界”,但有时候却有一种近乎死一般的沉寂。破旧的木刻楞房子,腐烂的木篱笆,荒草一人多高的庭院,幽灵一样从草丛里窜出的猫。当黄昏来临时,你看不到炊烟袅袅的景象,而清晨时分,没有鸡鸣狗跳的嘈杂。 尽管如此,奇乾,这个被遗忘的村庄,还是与世无争的展现出了它独特的美,不惊艳却也不甘平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