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街道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11001 111 开源社区
150802011002 111 康都社区
150802011003 111 金秋社区
150802011004 111 银河社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50802011 | 015000 | 0478 | 查看 汇丰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团结办事处 |
团结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1001 111 今日社区 150802001002 111 五星社区 150802001004 111 光宇社区 150802001005 111 庆丰社区 150802001008 111 新村社区 150802001009 111 团结社区 |
车站办事处 |
车站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2001 111 金穗社区 150802002002 111 平安社区 150802002004 111 恒鑫社区 150802002005 111 兴旺社区 150802002007 111 恒丰社区 |
先锋办事处 |
先锋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3001 111 新明社区 150802003002 111 新光社区 150802003003 111 新源社区 150802003004 111 新丰社区 150802003005 111 新顺社区 |
解放办事处 |
解放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4001 111 联通社区 150802004003 111 阳光社区 150802004004 111 金都社区 150802004005 111 育龙社区 |
新华办事处 |
新华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5002 111 利民社区 150802005003 111 赛亨社区 150802005005 111 绿岛社区 150802005006 111 科文社区 150802005007 111 爱丽舍社区 |
东环路街道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东环路街道 机构设置 办事处内设六办二所一站,即:党政办、计生办、民政办、城管办、企业办、零税征收办,司法所、劳动保障事务所、统计站。下设八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办事处共有干部职工36人,其中党员3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7人。全办平均年龄38.7岁,是一个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工作集体。 办事处做为临河区委、0的派出机关,是区委、0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办事处主要职能职责有:负责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民政和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招商引资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社区的就业信息发布及劳务输出工作、社区内零散税费的征缴工作。 办事制度 2001年,区委调整了办事处的领导班子。两年来,在区委、0的正确领导下,新的领导班子带领全办干部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各项事业都实现了新跨跃:2002年,办事处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同年,办事处在全盟率先创建的“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受到了自治区计生委领导及市、区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办事处率先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办事处”和开展“首问负责制”、“承诺服务制”,受到了区委、0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大胆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办事处以辖区育才社区为试点开展的“居民互助”活动及0员“一人一岗制度”受到了市区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在育才社区召开;同时,社区民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人武工作年终均获全市先进。尤其在发展街道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仅2002年,全办就实现招商引资300万元,实现增加值322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3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
铁南办事处 |
铁南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7001 111 向阳社区 150802007003 111 曙光社区 150802007006 111 临铁社区 150802007007 111 道南社区 |
西环路办事处 |
西环路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8001 111 一职社区 150802008002 111 金川社区 150802008005 111 花都社区 150802008006 111 长青社区 |
北环路办事处 |
北环路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09001 111 朝阳社区 150802009002 111 春和社区 150802009003 111 福泰社区 150802009004 111 闸口社区 |
曙光办事处 |
曙光办事处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10001 112 曙光居委会 150802010002 112 庆丰居委会 150802010003 112 宏胜居委会 150802010004 111 增丰居委会 150802010005 220 永强居委会 |
金川街道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街道。下辖: 150802010001 111 丽水社区 150802010002 111 丽景社区 150802010003 111 锦绣社区 150802010004 111 今日尊府社区 150802010005 111 江南华府社区 150802010006 111 明珠城社区 150802010007 111 北欧印象社区 150802010008 111 河套书苑社区 |
汇丰街道 |
汇丰街道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011001 111 开源社区 150802011002 111 康都社区 150802011003 111 金秋社区 150802011004 111 银河社区 |
狼山镇 |
狼山镇位于临河区北30公里处,是临河较大的集镇,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1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东靠新华镇,南邻小召镇,西接白脑包镇,北至古城镇。 狼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集镇,一九四二年实行新县制,属绥远省辖为狼山县政府所在地,一九五八年撤县改区,后成立东风人民公社,隶属杭锦后旗,一九六一年改名狼山公社,划归临河管辖。一九八三年做为全区改革试点,改制为乡,一九八五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狼山镇。 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192人,集镇常住人口8650人。 狼山镇镇区位于陕五公路和临巴公路的交汇处,是临河十一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具有辐射三级集镇和周边旗县、乡镇的功能,是临河北部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年销售额达2亿元。国家级二级公路纵贯集镇,镇村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程控电话通往全国各地,通讯实现了现代化,镇内有西乐管理所、临河二医院、临河第二中学、狼山镇造纸厂等市区派驻单位及镇直单位43个,有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差转台、电影院、文化活动中心等机构,商业零售网点遍布街道两侧,是临河北部地区经济、文化、商贸、交通的中心。 随着-的胜利召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狼山镇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狼山将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和饱满的热情,与社会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
新华镇 |
新华镇位于中国北方内蒙古西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腹地,是“北方羊城”——临河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和商品集散中心。地理坐标为 东经107°38’,北纬40°59’,海拔1029——1034米。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9.8公里。总面积23万亩,其中耕地8万亩,镇辖11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0人,总户数4263户,集镇占地4平方公里,居民住户1260户,常住人口6300人,拥有个体私营企业450家。 新华镇全境为黄河冲积平原,引黄自流灌溉,享有“蔬菜之乡”的美称。该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9°C,全年降雨少,蒸发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56.2mm,无霜期为127天,太阳辐射总量为152.38千卡/平方厘米,积温为4255°C.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自治区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基地.全镇盛产小麦、葵花、黑瓜籽、蜜瓜、西瓜、各类蔬菜、肉、奶、蛋、皮张等大宗名优特农畜产品,粮油糖产量逐年稳产稳收,“马莲牌”新华韭菜被国家绿色食品监测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纳入了国家叶类甲级蔬菜品种的行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新华镇的地方工业以建材、蔬菜加工、葵仁加工、牲畜屠宰、面粉、木材加工、建筑装璜等为主,尤其是蔬菜加工行业,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已成为自治区西部最大的蔬菜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 新华镇交通便利,临份、陕五、新银公路模穿镇区。通讯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政府机关和各驻镇单位全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加入了国际互联网。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华镇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市委、政府又确定了“工业立市,城市带动,养殖富民”的总体思路,出台了一系列优于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新华镇将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和饱满的热情,与国内外朋友真诚合作,共谋发展大业。. |
干召庙镇 |
干召庙镇位于临河西部,临陕公路穿腹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条件便利。近年来,全镇上下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调整产业结构总揽全局,以科技为依托,全面实施科教兴镇工程,全镇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农牧业生产发展很快。果树生产、蔬菜、玉米制种等是该镇的优势产业。近几年,干召庙镇的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有“奶牛之乡”的称号。该镇引进了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日加工鲜奶40吨的金河套乳业公司,走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全镇饲养奶牛800多头,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乳品业正向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发展,成为全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
乌兰图克镇 |
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地处河套平原腹部,位于临河区东北方,距市区30公里,是临河产业结构调整飞快、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乡镇之一,全镇辖地30万亩,其中耕地11.4万亩,8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4280户、20200人,我镇南临110国道和包兰铁路,北依“陕五”地方公路,镇村油路纵横成网,两条通信光缆覆盖全镇,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全镇有林面积8.6万亩,林木覆盖面积28.3%,2002年10月被巴彦淖尔市市委、行署评定为全市生态大镇。 该镇土壤肥沃,井渠双灌,水源充足,灌排配套,远离市区和工业生产区,无污染,经检测空气和水质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因此于2001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全区首家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镇”、2002年6月我镇生产的“河套”牌蜜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并申领了商标,全镇形成了生产基础坚固、生态环境优越、保障体系健全、操作规程严格、经营方式规范,绿色产品占绝对优势的格局,为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种植调绿,养殖调强,招进走出互动,龙头企业带动,集镇拉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我镇2003年种植绿色农产品9.7万亩,占总耕面积的85%;养羊总量突破27万只,养牛4300头;转移剩余劳动力3106人,招进秋林公司、内蒙古牧野林原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8家,引进资金3800万元,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289人。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9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37%,比2002年增加400元。 乌兰图克镇抓党建、促发展,成效显著,全镇开展的“党员三结合致富链”活动,得到不断深化和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开展的“双链六岗”先锋工程,受到区、市、自治区的充分肯定,镇党委2001年6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委命名为“十佳文明镇”,集镇被命名为“四星级”文明集镇,在乡镇的年终实绩考核中,乌兰图克镇连续五年被临河区委、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
双河镇 |
双河镇地处临河市南5公里处。2000年将新丰乡、友谊乡并入,地域广阔。种养业都有一定的发展,以油料种植为主。地处黄河岸边的新丰区,以丰富的河滩地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种养业,油葵、花葵、瓜类、秸秆养羊是该镇的优势产业,特别是依托沿河优势,积极扩大油葵种植面积,已建成万亩油料生产基地. |
城关镇 |
城关镇位于临河市西郊10公里处,是一个城郊经济型乡镇。现辖10个行政村,112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9.2万亩,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四面围城,位置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临城近郊,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农业基础条件好,科技含量高,畜牧业发达,农民经营意识强,干部群众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十分高,投资环境好、市场空间大。 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以江总-“-”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镇党委、政府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性措施。率先在全市提出村村通油路目标,通过近三年的实施建设,建成乡村小油路56.4公里,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同时大力开展以节水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在增光、五四两村建成井灌区4000亩,全镇完成衬砌渠道36公里,80%的田块缩在1亩以下,6.5万亩四期农业开发项目区成为盟市一类项目区,实现了渠、沟、路、林、田、村、电、井、管道输水、衬砌十配套。特别是乡村小油路的开通,不仅带来单方面的交通便捷,更主要的是改善了投资环境,使产业结构实现了自行调节,经济效益直线上升,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步入了“快车道”。 在经济建设中,镇党委、政府始终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放松,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蔬菜瓜果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二、三产业。2002年养羊达到18万只,奶牛1200头,肉牛出栏4000头,生猪出栏20000 口,鸡30万只;温室种植面积达到1260 亩,露地蔬菜8270亩,瓜类4469 亩,中棚、小弓棚瓜菜3650 亩;建成肉食品加工厂、脱水菜厂、绒毛厂等上规模企业23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到716个,从业人员达2032 人。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45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 %。. |
白脑包镇 |
白脑包镇位于临河西北部,距临河34公里,东与临河狼山镇交界,南与小召镇和丹达乡接壤,西与杭后红星乡毗邻,北与杭后团结乡隔渠相望,行政区域面积31.2万亩,其中有耕地11.8万亩,可开垦的荒地、盐碱地1万余亩,境内有临白公路和陕五公路交叉穿过,交通便利,农田水利条件较好,所有耕地都能引黄自流灌溉。2001年由原白脑包乡和建设乡合并而成。现全镇有17个行政村,105 个村民小组,5088户人家,2.2万口人。镇政府人员编制78人, 现有在职干部(职工)71人,副科以上领导12人(附领导基本情况),内设5个行政办(所)、5个事业办(所),驻镇单位有:信用社2个、粮库2个、农电站1个、邮政所 2个、医院2个、派出所1个。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961元。养羊达12.6万只,养猪1.5万头, 畜牧业人均收入860元,占全镇人均收入的29%,招商引资850万元,建起脱水菜加工厂8个,面粉加工厂3个,植物油场2个,安排剩余劳动力800余人。今年计划完成1550 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附招商引资项目简介、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养羊总量要达到26万只,养牛总量达到2000头,实现农民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的目标。 镇党委、政府作为最基层一级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着全镇人民的稳定团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带领乡、村、社三级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实现全镇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职责。以逐步转变政府职能(由指令性向指导性、服务性转变),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服务于群众。白脑包镇土地宽广,秸杆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殖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镇党委、政府为了深入贯彻临河市委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市、城市带动、养殖富民”的总体思路,抓住这一优势,以养殖业(特别是养牛、养羊业)为优势产业,全面启动养殖富民工程力争使全镇养殖业效益明显增加,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
狼山农场 |
狼山农场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下辖: 150802400201 220 一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2 220 二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3 220 三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4 220 四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5 220 五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6 220 六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7 123 七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8 220 八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09 220 九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10 220 十分场村委会 150802400211 220 十一分场村委会 |
临河农场 |
丹达乡地处临河市西北部,丹达蒙语意为“一苗树”(因此地过去生长着一棵古老的水桐树而得名)。全乡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东南西北分别与小召镇、城关镇、干召庙镇、白脑包镇接壤。乡政府驻地水桐树村,位于临白公路14公里处,属临河市城郊乡镇。 辖6个行政村, 54 个村民小组, 住户2903户,人口13465人。 丹达乡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 总耕地面积68680亩,全部引黄自流灌溉, 井渠双灌面积逐年扩大,农业用水资源充足,具有发展农牧林业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丹达乡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青椒、尖椒、蜜瓜、番茄、山药、大蒜、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葵花等,其中青尖椒、蜜瓜、山药、大蒜、番茄已发展成为五大主导产品,且区域布局非常明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种植技术造就了我乡农畜产品独特的优良品质,产品倍备广大购销商青睐,在区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青尖椒之乡”。 丹达乡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壮大龙头企业工作发展迅速,按照“以送实现引,以引实现增”的工作思路,从2000起三年共引进资金5000多万元,建立了脱水菜加工、榨油、炒货、牛羊综合养殖、特色养殖等企业34家,逐年形成了围绕龙头建基地、建立基地促增收的农业生产格局。 丹达乡交通便利,临白公路、图干公路贯通全乡,村村都通了油路。乡村道路四季平坦,四通八达。邮电通讯畅通无阻,实现了光缆通讯和电话程控化,与外界联系便捷。 乡政府设党政综合办、水利站、农科蔬菜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民政办、经管统计审计站、财税所、畜牧站、乡企办、林工站十分职能部门,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各项工作得以顺利高效率运转。 丹达乡将继续按照以人为本,科教先行,农牧林振兴,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思路,坚持“以送实现引,以引实现增”的招商引资思路,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给投资者以全程服务是我乡长期坚持的准则,我乡将努力营造感情融合、经济融合、利益融合的投资氛围。对来乡投资创业的人士,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权出让及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并对引进项目资金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人予以奖励。 近年来,丹达乡立足城郊优势,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产,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已逐步成为内蒙古西部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脱水菜生产加工基地。在我乡建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原料充足,生产产品品质上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