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10111208 | 102488 | 010 | 查看 上石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银水村 |
银水村:位于霞云岭乡东北10公里处。 |
四合村 |
四合村:位于霞云岭乡西南3公里处。 |
石板台村 |
石板台村:位于王家台村以东2公里处。 |
王家台村 |
王家台村:位于霞云岭乡以西6公里处。 |
庄户台村 |
庄户台村:位于龙门台村东南2公里处。 |
龙门台村 |
龙门台村:位于大地港村以东2公里处。 |
北直河村 |
北直河村:位于霞云岭乡西北10公里处。 |
下石堡村 |
下石堡村:位于霞云岭乡东北8公里处。 |
上石堡村 |
上石堡村:位于霞云岭乡东北5公里处。 |
大草岭村 |
大草岭村:位于霞云岭乡东北7公里处。 |
大地港村 |
大地港村:位于霞云岭乡西北14公里处。 |
霞云岭村 |
霞云岭村:位于霞云岭乡政府所在地。 |
四马台村 |
四马台民俗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西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白草畔山腰,平均海拔高度900米,距京105公里,境内白草畔海拔2161米,气温比市区低10——15度,山高、林密、谷深、花香。总面积1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亩,仁用杏面积5000亩,全村280户,922人。从事民俗旅游的有20户,全都被评为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和民俗度假旅游。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1700多万元,硬化了108国道至白草畔顶峰的水泥路面26.7公里,投资450多万元安装了路灯;修建了三处停车场,共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造了多处三星级厕所;完善了仁用杏园基地建设,铺设入园甬道,修建台阶、石凳,以供游人采摘。建立了民俗旅游接待中心,完善了民俗旅游接待户的配套设施,一次性接待游客可达到200人。 该村盛产仁用杏、核桃、潘桃、柿子等,饮食为纯绿色农家饭,主要有:小米豆角饭、小米榆子饭、窝头、玉米粥,山野菜、原汤菜、山羊肉、猪肉等。 游玩内容有乘游览观光车一路观赏美丽风景直达2161米主峰——五指秀峰,站在顶峰,可观日出、看云海,还可踏游万亩草坪,还可探索神奇的鲲鹏峡谷,攀走老道洞,追寻慈善的老道人,也可游览观光:五千亩仁用杏基地、万亩松林、赏花园、农业采摘园等。 娱乐活动:采摘蔬果、吃农家饭、住别墅院、品农家果、干农家活。 周边景点:白草畔自然风景区、《没有0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十渡风景区、野三坡风景区、圣莲山风景区、石花洞地质公园、银狐洞等。 |
三流水村 |
三流水民俗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南部,由108国道89公里处下道、往南不足5公里,经过一条长1080米的隧道即可到达。当穿过隧道到达该村时,心情豁然开朗,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犹如进入了“世外桃园”。
该村平均海拔高度730米,四面环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有远近闻名的包公棺,天然形成的鳄鱼石、望日孔、武士头像、马尾洞、风动石、鹰栖洞等,形象逼真,境内最高峰“黑牛峰”海拔1200米,站立山顶可观日出、看云海、远眺群山、有近万亩的松林可供游人倘佯,上百种野花似锦,几十种野菜及上百种中草药可供游人品尝及采摘。春季山花烂漫,夏日气候凉爽,气温比城区低6-9℃,无蚊蝇干扰,秋季万山红遍、果实累累。 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是春季踏青、夏日避暑、秋时采摘、冬季赏雪、四季养生、体验农家生活的理想去处。三流水村有享誉京城的国宴红肖梨,年产量可达30万公斤、可供游人观赏采摘享受秋季的美景,感受丰收的喜悦。并保留了丰富多彩民俗活动,有自制玉米糁的石碾,亲手制作豆腐的晃磨。民间习俗散灯花,乡间制作土礼花,可在万亩森林中享受森林浴,还可采蘑菇、挖野菜等。现民俗旅游村内水、电、路、通讯设施齐全。以上这些优势均构成民俗旅游的绝好条件,有可发展的良好市场前景。 |
堂上村 |
堂上民俗村位于2161米的百花山主峰白草畔山腰,相传“龙卧三堂上,凤扑两厅中”,是进京门户,隶属于北京霞云岭森林公园,是《没有0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系大石河源头,距北京城区130公里,北邻圣莲山自然风景区,西与河北省野三坡风景区相连,南与十渡风景区隔山相望,东过石花洞景区。108国道穿境而过。平均海拔950米,总面积14.7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72%,山峦重叠,气候凉爽,比市区低7-8度。
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清爽宜人、秋季果实累累、冬季景致迷人。盛产核桃、杏、花椒、柿子等,是一个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地方。饮食为纯绿色农家饭,主要有:小米豆角饭、小米榆子饭、揣糕、窝头、玉米粥,山野菜、原汤菜、山羊肉、腊猪肉等。 游玩内容主要有: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没有0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旧址;季节采摘,游客自己上山挖野菜、采蘑菇,摘干果,还可利用传统工具——石碾、石磨,亲手加工粗粮,吃特色家肴;晚上举办篝火晚会,观看霸王鞭表演,学习霸王鞭表演、绣花、手工编织等民间艺术。 在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中,先后投资100万元进行了道路拓宽、硬化,环境整治工作,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建两星级厕所一座;投资20万元分别修建了门牌楼与接待站;投资15万元进行了低压整改,投资18万元,建停车场3190平方米,并对水环境进行生态建设,建有净水池、污水处理池、溢洪道、人行小桥、人行路、绿化带、喷水池等。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格对民俗户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完善了各户的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现有20户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可接待200人食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