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10111211 | 102488 | 010 | 查看 上水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安山煤矿社区 |
大安山煤矿社区概况
大安山煤矿社区位于房山区西北部深山区,属于大行山余脉,位于百花山中山地带,大石河流域,社区办公地在海拔820米的高山上,地域开阔敞亮、四面环山、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距离大安山乡政府五公里,距离区政府良乡六十公里,距离都市区九十公里。 (一)社区地理位置 社区位于房山区大安山乡西北部,东邻瞧煤涧村;西邻金鸡台村;南邻寺尚村和赵亩地村;北邻门头沟区斋堂村。 辖区东起大安山煤矿材料科;西到九四零水平西窖岭;南起杉树岭;北到北港岭。 (二)辖域和人口 1.辖域面积为6.7平方公里。 2.社区居民总户数1962户,总人口4525人。 3.户籍人口926户,人口2165人,流动人口1036户,人口2360人。 4.社区民族以汉族为主,其次有满族和回族居民。 (三)居民自治情况 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自治组织工作,增强广大居民的社区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了大安山煤矿社区居民自治章程。 坚持每年两次社区民主议事日制度,对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进行学习、讨论、修改和补充,居民代表听取和审议社区居委会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讨论决定本社区重要事项和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等,居委会做到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 社区内居民自主、自发、自愿的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腰鼓队、太极拳班、民间小乐队、老年健身队群众性团体组织和两个志愿者队伍,通过居民开展社区共建共创活动,增强了居民的社区意识、民主意识、民主参与意识,从而使社区居民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民主自治能力。 (四)社区历史 1.社区形成之前,于1958年大安山煤矿建矿,先后在元港村、西窖村开始地面建设,农村耕地被大安山煤矿建设占用后,元港村和西窖村分别在1972年和1989年,村民办理了农转非,成立了“五七”大队,大安山煤矿家属区设有办事处,现社区在2003年6月10日由大安山煤矿办事处和“五七”大队合并而成。 2.社区始建于2003年6月10日,社区得名:因在大安山煤矿矿区内,所以得名“大安山煤矿社区居委会” (五)社区类别 1.大安山煤矿社区是混合型社区,是由职工家属住宅楼和农转非居民乡村平房小院合并而成。 2.社区有居民住宅楼房大小共24栋、43个楼门,五个平房小区共有平房228排,四个自然村庄,153个住宅院。 (六)居委会 1.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3年6月10日,居委会成员——主任:张桂悦;副主任:杨文芝、杨文栋;委员:姜立民、张森程、杨洪芝、王宗鹏。下设七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13人。 2.第六届社区居委会于2006年5月19日换届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主任:张文生;副主任:刘印起、杨文芝(因病辞职,任期九个月)、王文华(补选,任期两年零三个月);委员:王彦娥、肖德民、肖德彦、张森程。下设七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21人。 3.第七届社区居委会于2009年6月28日换届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主任:张文生;副主任:刘印起、张申顺;委员:王彦娥、王亮堂、肖德民、肖德彦。下设六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25人。 4.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房山区大安山乡元港村,邮政编码:102419, 电话:60372657,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为91.8平方米。 (七)经济状况 1.社区内由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山物业管理分公司招商的佳惠超市,商品较为齐全,方便群众;有旭日饭店和菜市场,金融机构有中国邮政储蓄所。 2.辖域内有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安山煤矿、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山物业管理分公司、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大安山分医院、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山物业管理分公司星宇幼儿园、大安山乡第二完全小学。 3.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为中等,五十五周岁以上居民基本上都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八)人文、社会 1.社区基本理念:“居民需求、真诚服务。” 2.人文特色:热情诚实、勤劳淳朴,以矿业为生,生活求安稳,追求时代潮流。 |
上水峪村 |
上水峪村:位于中山村东南2公里处。 |
中山村 |
中山村:位于大安山乡东南3公里处。 |
瞧煤涧村 |
瞧煤涧村:位于大安山乡东北2公里处。 |
宝地洼村 |
宝地洼村:位于瞧煤涧村东北2公里处。 |
赵亩地村 |
赵亩地村:位于大安山乡以西3公里处。 |
西苑村 |
西苑村:位于赵亩地村以南2公里处。 |
大安山村 |
大安山村:位于大安山乡政府所在地。 |
寺尚村 |
房山区大安山乡寺尚村充分发挥山区自然落差和本村丰富泉水的优势,创新发展。建成了有山区特色的沼气池,水库深水垂钓,高山游泳池,天然保鲜库,巷道蘑菇房等,形成了新型的深山民俗村。2005年,寺尚村被评为市级旅游示范村和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寺尚村成为了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寺尚村位于大安山乡西部,总面积0.56平方公里,168户,366人,本是个普通的小山村,靠开采煤炭逐步发展起来。2004年,煤矿即将关闭的消息传来后,村党支部认识到煤炭开采只是一时的经济,要长久发展必须开拓新路子,发展新产业,实行以黑养绿,发展民俗旅游业。寺尚村森林覆盖率达76%,是天然的氧吧。并且有泉水四季长流。在这里春季赏花,夏季纳凉,秋季采摘,冬季雪景,是游人回归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去处。他们根据民俗旅游的发展形式,结合村里的优质资源,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山泉水的利用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他们投资50万元,在半山腰建了100立方米的蓄水池3个,安装了2000米自来水管道,利用山区的自然落差,把泉水引入蓄水池,在从蓄水池引入各户。有了自来水,不但吃饭用水方便了,而且,洗澡、冲厕都成为了可能。为建立民俗村打下了基础。 他们的厕所最有特色的。同样是利用自然落差,家里洗脸、洗澡的水,流入厕所的储水池,冲厕的水流入了沼气池。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了。 由于村民还有保守意识,领导必须带头进行。村支部书记杨清开带头搞民俗接待,建了沼气池。建完后村民参观,再推广。我们来到杨书记家。杨书记家4间正房,东西各两间配房,家人住的、用的5间房,另外3间用来接待旅游者,可以住4个人。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宽带上网、热水洗浴样样齐全。 在杨书记家的西南角是厕所和沼气池。据杨书记介绍,沼气池先放入牛粪做底料,以后每天3口人的粪便冲进去,沼气池每天产生的沼气就可保证一家人做饭 使用。每年只需掏一次废料就行了,又简单,又清洁。煤矿关闭了没有了煤,保护环境又不能砍树,沼气成了村里人最好的燃料。村里还建了两座高规格的公共厕所,同时也配套了沼气池,沼气池可以保证旅游接待处做饭、烧水使用。 村里现已有民俗旅游接待户80家,其中,市级接待户10家。每个接待户可接待2至10人不等,全村每天可接待800人。村里还配备了会议接待,大中小会议室,大的可以容纳100余人,小的可以容纳30人,适宜举办各种培训班和会议。游客来了吃的全是山里产的天然、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野菜,以及农家贴饼子,小米粥、山野菜、腐乳肉、小鸡炖蘑菇、炸油香蘸蜂蜜等。住的是两座村级接待站高级住房和村民家的普通民居。玩的是村边水库里的高山深水垂钓。正在建设中高山游泳池,更能让人体会新鲜的游泳快乐。三条废旧的煤矿巷道种植蘑菇可以采摘,食用,带走。一条废旧的煤矿巷道改造成了保鲜库,一年四季0至3度的温度,可以储存水果、蔬菜。村里辽代的石碑,以前的石碾,都成为了民俗旅游的一景。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