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渠乡是集宁区环市而设的郊区乡,总面积89平方公里,总户数10054户,人口3.1万人,总耕地面积1.8万亩,其中菜地面积1万亩。现辖7个村委会、27个村民小组;乡党委下设7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3个机关支部、27个村民小组支部),现有党员483名,其中农民党员424名。
地理概况
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东经103,北纬48°58′。地势西北高向东南逐渐倾斜。境内平均海拔1425米,最高海拔1597米(侯家沟西山),最低海拔1333米(陈这村东南缘)。主要地貌单元有玄武岩召地、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和河谷洼地四种基本类型。
气候特点。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8,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1℃,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13.3℃,年内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32.4℃,历年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数199天,初日平均为9月21日,终日平均为5月15日。
历年日平均温度稳定≥0℃积温27045℃,天数207天,≥5℃积温25554. ℃4,天数172天,≥10℃积温2150.5℃年辐射值(4—9月)89.65千卡/平方厘米,有效热能(4—9月)597.0百万千卡/亩,全年日照时数2980.9小时,晴天日数(按低云量)为254.5天,日照面分率百分率67%,光能充足,生产利用潜力巨大。年月温差大,年均月较差13.6℃,最大为24℃,年较差为34℃,最大年较差65.4℃,由于受蒙古冷高压的影响。春季常有冷空气入侵,温度下降急剧,气温变化无常,因此,春季是灾害性天气出现的主要季节。
年平均降水量为345毫米,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4.64%,年内平均蒸发量为2179.61毫米,约是降水量的5.8倍。
海拔高,受西北冷高压控制的时间长,初霜来的早,一般在9月13日左右,最早8月31日,终霜迟,平均5月2日,最晚5月31日,无霜期132天,最短105天。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全年风向以C、WSW为主,年平均风速3.7米/秒,主风向常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盛行偏南或偏东风,冬春秋季受西北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全年平均大风日48天,最多达92天,历年扬沙日15日,最多可达44天,最大风速33米/秒。.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1万人 | 89平方公里 | 150902205 | 012000 | 0474 | 查看 马莲渠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体路街道 |
乌兰察布市新体路街道辖区地处市中心,东起建设路,西至京包铁路线,南起恩和大街,北至霸王河,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总户数15568户,总人口43963人。设社区居委会11个,居民小组41个。共有15个党支部,其中社区党支部11个,机关党支部、离退休职工党支部各1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2个,现有党员164名。辖区有市属党政机关、驻军、铁路、中小学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87个。其中区级精神文明单位2个,市级标兵精神文明单位2个,市级精神文明单位8个,区级标兵精神文明单位20个,区级精神文明单位20个。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新体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展了重在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探索,从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创新,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先后被市委、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是构筑框架,夯实社区党建的组织基础。 街道党工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社区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2001年08月顺利实施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将原来的20个居民委员会合并调整为11个社区居委会,初步建立了社区的基础框架,在社区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各类社区组织体系,实现了“一居一支”的工作目标,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得到了加强和改进。党工委还积极组织摸底工作,基本摸清了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加快了党组织的组建步伐,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有合适党支部-人选、且经营相对稳定的2个企业——蒙亨餐饮楼和私立新电路小学单独建立了党支部,努力使党的工作扩展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二是创新载体,建立完善社区党建运行机制。 为保证社区党建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党工委一班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围绕“创载体,搞活动”两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建运行机制。新体路街道辖区内有许多老党员具备扎实的理-底、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并长期活路在社区党员群众中,自发承担了教育党员群众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新体路街道各社区党支部选举一部分身体较好的老党员担任了社区支部委员长,有的还由老党员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场拨书籍、党报党刊等。老党员们对社区党建、下岗职工及离退休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新经济组织党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积极参与支部活动,充分发挥了“智襄团”的作用。此外还注重加强社区各种组织之间的衔接,建立了社区工会、社区团支部、社区妇委会等组织载体,以党的建设带动了群团组织建设,较好地发挥了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同时大胆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以社区服务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有困难,找社区”承诺服务,并印制了12,000份《社区服务指南》,由所辖的11个社区发放到每户居民手中,形成了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会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面向育龄人口和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等多层次、多系列的社区服务格局,增强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通过社区服务这个载体,充分发挥了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导向作用。社区党支部还挨门挨户摸清了辖区内游离于组织之外的下岗失业职工党员情况,将其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范围。班子成员和社区支部负责人经常深入居民群众家中,调查情况,发现问题,分析社情民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今,有困难、找社区”在集宁市新体路街道各社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践行“-”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 - 获得荣誉 2000年,新体路街道党工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1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被市委、政府评为“发展乡街企业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建设特别奖”,2002年被自治区“五普办”授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市委政府评为“工作责任目标优胜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党建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被乌兰察布市计生局评为“计划生育系统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政府评为“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 |
桥东街道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桥东街道辖区东起建设街,西至京包铁路线,南起沙河渠,北至恩和大街、六马路、总面积2.3平方公里,总户数8146户,总人口21462人。街道下设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居民小组19个。有12个党支部,党员118名。驻片单位78个,其中市级精神文明单位15个,区级精神文明单位7个;市级精神文明单位9个,区级标兵精神文明单位14个。 桥东街道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下辖街道。近年来,桥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践行“-”重要思想,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制定的发展目标,稳步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 一是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一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了城市扶困和社会救助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修建公厕,疏通下水,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等,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服务群众,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狠抓再就业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再就业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多次详细的摸底,及时掌握下岗职工的生活情况。针对下岗再就业难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制定出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的领导干部包扶社区制度,指导社区抓好再就业工作。结合部分下岗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就业渠道困难的实际,举办了多期下岗职工就业培训班,聘请专人进行讲课,培训人员达150多人次。党工委、办事处还积极与就业、城管部门经常联系,安置下岗职工。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也积极行动,筹办社区实体,在发展社区经济的同时,安置企业下岗职工。南站社区办起了学前班,东民建社区办起少儿托管中心,联通社区办起了沸点歌舞健身中心,东民建、映山社区办起了老年活动中心,九龙、东民建、南站、映山、联通等社区先后办起物业管理站,光明街、映山社区办起社区医疗服务站,安排了一大批下岗职工,使他们实现了再就业。 三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辖区精神文明程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辖区内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辖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在居民中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开展创建学习型街道、社区、家庭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创建文明街(路)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提高民建路、恩和大街、怀远路的创建成果,并把文明街(路)创建活动延伸到乌兰路、光明路,同时重点加大了小街巷治理力度,对南马桥、东沙河、九龙街三条小街巷进行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此同时,按照市委、政府的部署,彻底整治了城市公共设施和街道两侧建筑物乱涂乱贴的“牛皮癣”,共清理非法广告多条,清理面积达600多平米,彻底清除了34条小街巷的128吨垃圾。围绕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带头作表率,自觉树立公仆形象,继续开展机关良好形象工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围绕“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的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开展了社区绿化工作,在辖区内种树、种花、种草。同时开展了警务、公民道德、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六进社区”活动。 在街道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街道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2000年被市委、政府评为“发展乡街企业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1年被市委、政府授予“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建设特别奖”、“全面完成职能职责目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军分区评为“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政府评为“2002年度工作责任目标优胜奖”、“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
前进路街道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前进路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17331户、46669人;其中流动户944户、2840人;已婚育龄妇女11316人,其中采取措施10302人,综合节育率91.4%,出生总数33人,计划生育率98.2%,出生率6.9‰流动户1228户,流动人口3658人;下设11个社区,驻片单位73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7个,个体工商户1020户、2515人,街道直管党员443人。目前,机关和社区先后有2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分别受到国家、区、盟市各级文明部门表彰奖励。我们辖区已有自治区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单位11个,市级标兵文明单位10个、区级文明单位10个、区级标兵文明单位11个、文明小区4个、文明楼院4个、文明窗口3个、文明街2条、自治区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区级文明社区3个。 近年来,前进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统揽工作全局,立足新形势,从社区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确定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和创建“一区一品”式社区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了街道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
常青街道 |
常青街道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下辖: 150902004001 111 福华社区居委会 150902004003 111 东长青社区居委会 150902004004 111 福新东路社区居委会 150902004006 111 长征社区居委会 150902004007 111 东沙河社区居委会 150902004008 111 华宁社区居委会 |
虎山街道 |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虎山街道辖区东起伊垦沟,西至老虎山中线,南起110国道,北至南河渠,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总户数12346户,总人口36475人。设社区居委会9个,居民小组22个。有10个党支部,党员201名。驻片单位有37个,其中市级标兵精神文明单位1个,市级精神文明单位2个,区级标后精神文明单位4个,区级精神文明单位4个。 近年来,虎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实施市委、政府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社区建设“一年打基础,峡谷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五年跨入自治区先进行列”的总体发展思路,发挥街道主导作用,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把阵地建设作为一项体民意、得民心、解民难的工程来抓,充分发挥辖区内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社区功能,推动了街道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是不断推进街道再就业工程的实施。针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困难的特点,党工委、办事处因地制宜,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积极引导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动与用工企业联系推荐下岗职工,先后使200多名下岗职工在国兴电器厂、华北双汇集团、雪原乳业、乌盟师专等用工单位实现了再就业。积极帮助社区创办家政服务公司、社区服务站等社区实体,不仅发展壮大了社区经济,而且同时使121名企业下岗职工有了新的工作岗位。街道积极引导帮助下岗职工开办小卖部、小饭馆、小厨方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实现就业脱贫。 二是发挥辖区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文化、法律、道德、警务”六进社区活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乌兰察布师范学院、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驻片单位的优势,多次联合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大型文艺演出和卫生医疗咨询及义诊活动,丰富了辖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精神文明程度。 三是实施爱民工程,积极整治辖区环境。为彻底改善辖区面貌,为居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不断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积极清除辖区垃圾,治理小街巷。在今年爱国卫生运动月开展期间,共发动居民群众、包扶单位、驻片单位出动2000余人次,清理垃圾300余吨,基本清除了辖区内多年积存垃圾和城市牛皮癣,并在辖区内大量植树种草,绿化环境。同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号召辖区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经过几年的努力,街道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2000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被市委、政府授予“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被市委、政府评为“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建设特别奖”,2002年先后被市秉、政府授予“计生工作优良奖”、“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工作责任目标优胜奖”荣誉称号。 下一步的工作中,虎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引进项目,大力发展壮大街道社区经济,不断提高街道工业化水平。二是要全力搞好“三大建设”。首先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为龙头,带动街道工作前进发展。其次加强社区阵地建设,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种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第三是要强化学习型街道建设,依托街道大中专院校聚集的优势,深入持久地开展“六进社区”活动,全面建设学习型街道、社区,努力为居民群众创造文明、健康、卫生、优美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
桥西街道 |
桥西街道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下辖: 150902006001 111 北财政街社区居委会 150902006002 111 回民区社区居委会 150902006003 111 马桥街社区居委会 150902006006 111 通佳社区居委会 150902006007 111 粮源路社区居委会 |
新华街街道 |
新华街街道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下辖: 150902007001 111 新华社区居委会 150902007003 111 广场社区居委会 150902007005 111 顺河社区居委会 150902007007 111 古楼社区居委会 150902007008 111 南园社区居委会 150902007009 111 通洲路社区居委会 150902007010 111 卧龙社区居委会 150902007011 111 益民社区居委会 |
泉山街道 |
泉山街道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区。下辖: 150902008001 111 虎山西社区居委会 150902008002 111 怀远社区居委会 150902008003 111 虎山南社区居委会 150902008004 111 泉山北街社区居委会 150902008005 111 白泉山社区居委会 150902008006 111 利民社区居委会 150902008007 111 乌兰社区居委会 150902008009 111 榆树湾社区居委会 |
白海子镇 |
白海子镇位于集宁区东,黄旗海倾斜平原北端,具体位于东经113°8′至113°16′14″,北纬40°57′42″至41°4′35″之间。东邻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南与巴音镇、赛汉乡相邻,北与察右前旗接壤,110、208国道穿镇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全镇总土地面积79.97平方公里,所辖8个村委会,28个自然村,1.3万人口,耕地面积4万亩,其中有效浇灌面积0.8万亩,是一个以农牧业为基础,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郊乡镇。 1999年白海子撤乡划镇,由原来的0白海子乡委员会改为0白海子镇委员会。2004年6月21日,在乌兰察布撤盟设市时,划归集宁区管辖,原0察哈尔右翼前旗白海子镇委员会改为0集宁区白海子镇委员会。 白海子镇属半干旱滩川盆地,地貌特征为滩川盒地地区,海拔高度为1350米—1400米,土壤以暗栗钙土为主,自然植被为杨树、柠条等。 白海子镇属中温带人陆半干旱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寒冷、风沙大,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为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372㎜,且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蒸发量1900—2100立方米,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7倍,平均气温4.5℃,最高气温不超过30℃,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24℃,昼夜温差在12—18℃之间,平均7/10℃有效积温2500℃,年平均日照数3394小时,日平均9.3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545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12—114天。 2004年白海子镇自然资源状况和人口数情况 白海子镇2004年有耕地39281亩,水源以泉玉岭水库、民阜渠、民众渠浇灌为主,水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碱土、沙石等。 2004年全镇户籍人口为3551户,12725人,其中常住户数251户,9620人,其中汉族有9570人,蒙古族75人,回族1人,满族6人,黎族12人,土族1人,彝族1人,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白海子、红海子、泉玉岭等几个村委会。宗教信仰有天主教、基督教、耶稣教、基督教教徒有64人,耶稣教教徒仅有21人,天主教教徒约有24人,分布全镇的各个村委会。. |
马莲渠乡 |
马莲渠乡是集宁区环市而设的郊区乡,总面积89平方公里,总户数10054户,人口3.1万人,总耕地面积1.8万亩,其中菜地面积1万亩。现辖7个村委会、27个村民小组;乡党委下设7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3个机关支部、27个村民小组支部),现有党员483名,其中农民党员424名。 地理概况 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东经103,北纬48°58′。地势西北高向东南逐渐倾斜。境内平均海拔1425米,最高海拔1597米(侯家沟西山),最低海拔1333米(陈这村东南缘)。主要地貌单元有玄武岩召地、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和河谷洼地四种基本类型。 气候特点。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8,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1℃,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13.3℃,年内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32.4℃,历年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数199天,初日平均为9月21日,终日平均为5月15日。 历年日平均温度稳定≥0℃积温27045℃,天数207天,≥5℃积温25554. ℃4,天数172天,≥10℃积温2150.5℃年辐射值(4—9月)89.65千卡/平方厘米,有效热能(4—9月)597.0百万千卡/亩,全年日照时数2980.9小时,晴天日数(按低云量)为254.5天,日照面分率百分率67%,光能充足,生产利用潜力巨大。年月温差大,年均月较差13.6℃,最大为24℃,年较差为34℃,最大年较差65.4℃,由于受蒙古冷高压的影响。春季常有冷空气入侵,温度下降急剧,气温变化无常,因此,春季是灾害性天气出现的主要季节。 年平均降水量为345毫米,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4.64%,年内平均蒸发量为2179.61毫米,约是降水量的5.8倍。 海拔高,受西北冷高压控制的时间长,初霜来的早,一般在9月13日左右,最早8月31日,终霜迟,平均5月2日,最晚5月31日,无霜期132天,最短105天。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全年风向以C、WSW为主,年平均风速3.7米/秒,主风向常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盛行偏南或偏东风,冬春秋季受西北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全年平均大风日48天,最多达92天,历年扬沙日15日,最多可达44天,最大风速33米/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