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10113106 | 101300 | 010 | 查看 望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彩丰社区 |
彩丰社区:位于南彩镇西南1公里处。 |
北彩村 |
南彩镇北彩村现有村民580户、1730人,外来人口200人,村域面积 2700亩,耕地面积 2160 亩。党员81人,村民代表40人,劳动力总数702人。村两委班子共有五人(其中只有一人交叉任职),张春华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驻村企事业单位20家,其中集体企业3家,事业单位1家,私人企业16家,涉及种植、制衣、建材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347万元,税收39万元,人均收入7214元。
北彩村经济建设发展良好,二三产业发展迅猛,村民就业意愿与就业率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村两委班子本着“便民,利民”的建设主导思想,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北彩村是主路宽阔整洁,胡同硬化到户,看病不用出村,锻炼休闲有去处。2006年,北彩村与顺义区胜利街道办事处结为“一助一”单位,胜利街道办事处对该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帮助。在过去的工作中,北彩村多次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嘉奖,获得了“2004年小康村”、“2005年先进文明村”、“2006年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
水屯村 |
水屯村位于南彩镇的东南角,紧临顺平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47户、342人,村域面积1406亩,耕地面积1006亩。党员26人,村民代表29人,劳动力总数220人。水屯村两委班子共有4人,其中书记兼村主任,两人交叉任职。村内共有5家企业,都是私营企业。主要涉及建材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42万元,税收1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6000元。
新农村建设政策出台后,水屯村有了很大的变化。该村通过翻修老年活动站、新建文化大院等措施,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活动。水屯村党支部民主团结,作风硬派,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村级党员队伍建设稳步发展,党员的年龄和文化结构逐步优化。在过去的工作中,水屯村先后获得“文明小康村”、“交通安全文明村”等荣誉,还被评为了年度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
九王庄村 |
九王庄村地处南彩镇南侧,南临滨河路,北有顺平高速路,交通十分便利。村西村民小区已经建成,村南有蒙顿卡雀别墅区。全村300户,732口人,村域面积605亩,耕地面积1819余亩,党员68名,村民代表33人,劳动力共计511人。村 “两委”班子共有3人,全部是交叉任职。村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共有企业7家,其中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4家,涉及种植、养殖、印刷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76万元,税收14万元,人均劳动所得9191元。
九王庄村经济发展势头一年好过一年,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村党支部民主团结,积极进取,有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在过去的几年里,该村先后获得文明村、五好支部等荣誉称号。 |
太平庄村 |
南彩镇太平庄村共有120户,401口人,村域面积达1317亩,耕地面积占近700亩。该村有党员32人,村民代表33人,劳动力总数123人。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其中1人交叉任职。该村经济主要以二产为主,共有企业6家,均为私营企业,其中一家为韩资企业,涉及印刷、建材、金属加工和通信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0万元,税收14万元,村人均劳动所得8100元。
太平庄村拥有大量耕地,土地收入在村经济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目前村内还有两户种地的农户和三个养猪、养牛、养鱼的专业户,其他村民主要在二、三产业上班或经商。06年该村基本完成了环境整治工作,全村道路、胡同都铺上了柏油、方砖,各家各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路边、村头的空地上都种上了花草树木。该村党支部在领导发展全村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重视培养思想积极的年轻人充实党员队伍,目前,该村32名党员中, 40岁以下的有6名,占党员总数的19%,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8名,占党员总数的25%,党员年龄和文化结构已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 |
大兴庄村 |
南彩镇大兴庄村共有村民104户,395口人,村域面积1450亩,机耕地面积为800亩。党员21人,村民代表29人,劳动力总数为16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其中1人交叉任职,刘海滨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经济主要以一、三产业为主,本村有企业4家(其中集体企业1家,私营企业3家),涉及建筑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1.6万元,人均劳动所得7846元。
2006年大兴庄村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整治路边矮墙1378米,高墙833米,道路路基加宽及护肩2674.5米,23条胡同路面硬化7622平方米,路面铺设柏油8834平方米,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村“一助一”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改装线路,安装新变压器,彻底解决因电压不稳经常断电的现象。2008年还将依托“一助一”的帮助进行自来水的改建,以解决夏天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在过去的工作中,大兴庄村曾荣获“顺义区平安村”等称号。 |
后俸伯村 |
南彩镇后俸伯村现有村民830户,2125口人,村域面积3183.9亩,耕地面积680亩。村民代表23人,党员115人,劳动力总数1240人。村两委班子共6人,其中4人交叉任职,董华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经济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村内共有企业4家,涉及制造、化妆品、种植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14万元,税收12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7300元。
后俸伯村根据镇政府的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该村实际情况,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加大力度地进行招商引资。该村共有党员115人,其中35岁以下有15人,占党员总数12%,36—45岁50人占党员总数44%,初高中学历以上的党员75人占党员总数的65%。为改变村容村貌,该村对入村主干道路进行改造和修复,投入120万元,对村边主要通道铺设水泥路,总长6000米,投入资金 140万元;修边沟和管道6800米,投入资金80万元。该村设有文化大院,内有棋牌室,台球厅等,投资 4万元购买室外健身器材及各种书籍,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在过去的工作中,后俸伯村曾获得2005、2006、2007年“第三产业先进村”、 2006、2007年“五好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
前俸伯村 |
南彩镇前俸伯村地处顺义城区东2公里,全村共有农户739户,农业人口1950人,村域面积87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600余亩。党员113人,村民代表56人,劳动力总人数1400余人。村“两委”班子共有7人(其中有3人交叉任职),王国胜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村经济主要以厂房场地租赁为主,共有企业36家,涉及制造、服务、种植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6亿元,税收506万元,人均劳动所得8948元。
前俸伯村结合地理优势,在村办企业经济连年下滑的情况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对外出租厂房场地,增加集体收入,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度,修建健身广场和棋牌室,使村民有良好的健身娱乐场所;修建村内街道和边沟,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增加老年人的福利待遇,让老人老有所养,年轻人无后顾之忧。村党支部积极响应镇党支部“干部年轻化”的号召,现在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为43岁,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24人,占党员总数21%,36—45岁40人,占党员总数35%,初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96人占党员总数的85%。在过去的工作中,前俸伯村连续两年荣获“二、三产业先进村”和“五好党支部”光荣称号。 |
杜刘庄村 |
南彩镇杜刘庄村现有居民356户,常住人口1210人,土地1400余亩。党员53名,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650余人。村两委班子共有4人,2人交叉任职,彭通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经济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共有村级企业四家。2007年杜刘庄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13万,人均收入6300元。
在2007年新农村建设中,杜刘庄村实现道路硬化2800米,新建健身场地1800平方米,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了村民娱乐健身的需求,今后该村还要逐步建设村图书室,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知识水平。区林业局为该村“一助一”单位,自帮扶以来为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快了该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
后薛各庄村 |
南彩镇后薛各庄村共有139户、359口人,村域面积925亩,耕地面积384亩。党员26人,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182人。村“两委”班子共有4人,其中有2人为交叉任职,孙文忠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地租金为主,只有一家私营企业,涉及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0.08亿元,税收6万元,人均劳动所得7604元。
后薛各庄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以地租金为主。新农村建设期间该村安装了摄像头,硬化道路,在道路两旁种花、铺草,美化了村中环境,同时对垃圾死角进行清理。该村党员队伍在书记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其中35岁以下2人,占党员总数7.7% ,高中学历5人,占党员总数19.2%,党员年龄和文化结构逐步优化。 |
前薛各庄村 |
南彩镇前薛各庄村共有农户228户、553口人,村域面积500亩,耕地面1008亩。党员44人,村民代表32人,劳动力总数为32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4人,其中2人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职务。村经济主要以土地收益为主,共有企业10家,均为私营企业,涉及食品、建材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0亿元,人均劳动所得4980元。
前薛各庄村是07年的“环境整治型”村庄,实现了村内主干路和大小胡同的全部硬化,村内整体环境干净、整齐。该村党支部团结一致,有进取心和拼搏精神,坚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党员后备力量,加强现有党员先进性教育。该村经济主要以土地收益为主,地域狭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该村正在为改善村级经济状况和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而努力。在过去的工作中,前薛各庄村曾获得“治安安全村”等称号。 |
南彩村 |
南彩镇南彩村共有608户、1500口人,村域面积2591 亩,耕地面积1591亩。党员76 人,村民代表36人,劳动力总数1071人。村“两委”班子共有6人,其中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有2人为交叉任职,马占民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南彩村经济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共有企业8家(全部为集体企业),涉及制造、养殖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428万元,税收38.5万元,人均劳动所得9244元。
南彩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二、三产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村里硬化路面修整街道,美化村庄及道路两侧,投入人力物力整治村内坑塘大沟,使村内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扎实稳定,党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分布均匀,逐渐倾向于年轻化,高学历化。2008年,南彩村与良种场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村内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扎实肯干,抓住机遇,在过去的工作中南彩村曾获得诸多荣誉,并将继续稳步前进着。 |
于辛庄村 |
南彩镇于辛庄村共有140户、472口人,村域面积1072亩,耕地面积850亩。党员26人,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35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3人,有2人交叉任职,鲍振清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共有4家私营企业,均为服务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5万元人民币,税收约5万元人民币,人均劳动所得7952元人民币。
2007年于辛庄村经济发展情况稳定,新农村建设硕果颇丰。村内路面平整,道路两侧绿化怡人,健身广场新增了一批健身器材,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于辛庄党支部在村域经济发展和村庄环境整治中,求真务实,团结奋进,是一支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队伍。2007年,于辛庄村与北京国泰中百商业有限公司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在的大力帮扶下,该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更大的进展,北京国泰中百商业有限公司还为该村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使部分村民实现了再就业。 |
河北村 |
河北村距顺义城区4公里,北侧为顺平辅路,南临顺平路,村域面积6600亩。全村现有664户、2880人;流动人口1580人,出租房屋327户。现有双河果园、新天河服装厂等集体企业4家,空港型材等个体经营和股份制企业9家,各类商铺43家,解决劳动力就业1260人。2011年全村经济收入近亿元。几年来,河北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先进村”、“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北京市生态村”和“百姓心中的最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
着力加强村庄社区化管理。一是成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主要负责日常巡防守护、岗亭值班、出入登记核查以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二是改造村级基础设施,投入278万元建设了围挡、电动门、路口岗亭等,提升了技防设施水平,实现了全村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三是按照“以房管人、条块结合”的工作思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和闲置房屋建档造册,施行持证通行制度。四是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将各项工作制度明示上墙,行政事务、社会保障、司法救助、医疗卫生等便民窗口向村民全面开放。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1482.2万元,先后实施了五项基础设施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应用工程及百村万户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投入320万元建设多功能文体中心,兴建了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3处。组织了由25人组成的河北村文艺宣传队,利用农闲时节、传统节日、节假日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前郝家疃村 |
南彩镇前郝家疃村位于南彩镇西北,紧邻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共有468户,1284口人,村域面积2888亩,耕地面积2513亩.党员73人,村民代表35人,劳动力总数90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3人,全部为交叉任职,李文元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内共有2家私营企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39万,税收25万,人均劳动所得7126元.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当中,作为2008年整体推进型村庄,08年将进行自来水改造,污水处理,厕所改造,路面硬化,环境整治等各项工程.目前,该村已经启动各项工程,力争在奥运到来之际展现良好风貌.前郝家疃村多次被评为环境优美村以及先进集体,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村内各项工作都进行得十分顺畅。 |
双营村 |
南彩镇双营村共有445户、1273口人,村域面积1755亩,耕地面积1630亩。党员53人,其中35岁以下6人,占党员总数11.3%,36岁-45岁7人,占党员总数13.2%,高中学历5人,占党员总数9.4%。村民代表39人,劳动力总数63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4人(其中有2人为交叉任职),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村经济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共有企业3家,主要涉及工艺品加工、玻璃制品、铝合金制品等行业。搞养殖业的有10户左右。 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73万元,人均劳动所得6312元。
双营村新农村建设中,共铺设了21000平方米的沥青路面,3000米排水沟,胡同铺设了15000平方米方砖,垒砌花墙3000米,安装路灯217盏,在大队部东边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双营村的“一助一”单位是路星公司,公司领导非常关注双营村各项工作的进展,也竭尽所能地帮助双营村搞好建设。路星公司的李总深知双营村的实际情况,主动把双营村的修路重担挑在肩上,累计为双营村投资100多万元,铺设沥青路面21000平方米。 |
坞里村 |
南彩镇坞里村共有农户261户,农业人口735人,村域面积430亩,耕地面积900亩。党员代表55人,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447人。村两委班子共有4人(其中2人为交叉任职)。村经济以输出劳动力为主,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6400元。
坞里村2007年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在该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助一”单位——顺义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和曲美家具公司作出了很大贡献,投入了大量资金,而且在帮助村民就业、资助困难大学生、热心扶持困难户、定期看望慰问老党员等方面,也作了很大努力。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该村现已修建成村民健身文化小广场、李家坑绿色小公园、广场北绿色小公园,为村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方便。自来水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修复与胡同硬化工程预计2008年内全面完成。有线电视入网率达到了80%以上,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村民基本实现全面就业。 |
西江头村 |
南彩镇西江头村现有村民259户,常住人口786人,流动人口近200人,村域面积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余亩。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400多人。村“两委”班子共有3人,全部为交叉任职,刘希荣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全村共有4家企业,均为个体企业,涉及饲料、汽车零部件加工和建材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收入699万元,农民纯收入474万元,人均纯收入7476.30元。
西江头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电设施齐全,村经济主要以二三产为主,不少村民以外出打工和个体经营为生,占到全村人口的2/3,群众主要形成了以农作物种植、民营企业、车辆运输、建筑施工等生产经营方式。曲美家具是西江头“一助一”帮扶企业,07年捐助该村7万元,通过近两年的新农村建设,使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来水入户率100%,太阳能安装率80%,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60%。在过去的工作中,西江头村取得了“区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平安村”、“五好党支部”、“农机安全村”等荣誉。 |
东江头村 |
南彩镇东江头共有433户、1012人,其中农业户口313户、851人,小城镇户口120户,161人,村域面积2.8平方公里。村内党员46人,村民代表36人,劳动力总数479人。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其中一人为交叉任职,陈文明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经济主要以承包土地为主,共有私营企业13家,涉及服装加工、金属加工等行业。同时该村有养殖户23户,三产服务业8家。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1万,人均劳动所得900元。
2007年新农村建设东江头村被列为 “环境整治型”村庄。2007年底,东江头村被南彩镇评定为农村环境整治变化最大的“一类村”。在过去的工作中,东江头村荣获了 “先进支部”、 “廉政模范村”等称号。 |
柳桁村 |
南彩镇柳桁村现有村民135户、359人,村域面积 1103亩,耕地面积 780亩。党员30人,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19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3人,全部交叉任职,赵连营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共有企业3家,均为私营企业,涉及制衣、建材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16万元,税收7万元,人均收入7238元。
柳桁村经济相对薄弱,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租赁、承包收入。2006年新农村建设中被列为 “环境整治型”村庄,按照 “干净”、“整洁”、“路畅”、“村绿”的原则,进行了全面整治和建设,实现村内主干路和大小胡同的全部硬化,道路两侧绿化。2007年村内全面进行了改厕工程,村庄整体环境更上一层楼。柳桁党支部讲团结、讲发展,党员队伍建设扎实有力,后备力量充实。全村30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5人,占党员总数的17%,高中以上学历4人,占党员总数的14%,党员年龄和学历结构正在逐步优化。2006年,柳桁村与顺义区空港物业管理委员会结为“一助一”单位,顺义区空港物业管理委员会为柳桁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帮助。在过去的工作中,柳桁村多次受到镇政府的嘉奖,获得了“治安安全村”等称号。 |
黄家场村 |
南彩镇黄家场村现有村民136户、412人,村域面积 256亩,耕地面积 570 亩。党员17人,村民代表40人,劳 动力总数20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其中有1人为交叉任职。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驻村私营企业3家,主要涉及建材行业。2007年黄家场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23万元,税收1万元,人均收入6450元。
黄家场村经济建设发展良好,村两委班子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建设主导思想,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该村两位班子团结一致,在涉及村内重大事务时能够群策群力,公开民主,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2006年,在上级政府领导指引帮助下,黄家场村与顺义区发改委结为“一助一”帮扶单位,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在过去的工作中,黄家场村多次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嘉奖,获得了“2005年先进文明村”,“2006年卫生达标村”和“2007年农信机应用先进村”。 |
桥头村 |
南彩镇桥头村现有村民243户、582人,村域面积 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5亩。党员36人,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23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3人,全部交叉任职,黄希城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共有企业3家,均为私营企业,涉及制造、服装加工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税收15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
桥头村经济相对较弱,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租赁。2007年村内全面进行了改厕工程,2008年新农村建设中被列为 “整体推进型”村庄,对道路两侧绿化,生活垃圾彻底清除,村庄整体环境更上一层楼。桥头党支部内部团结,两委成员有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全村36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1人,高中以上学历3人。在过去的工作中,桥头村多次受到镇政府的嘉奖,获得了“文明小康村”、“充分就业村”、“平安示范村”“交通安全文明村”等称号。 |
小营村 |
南彩镇小营村东邻飞达路,14路从村口经过,交通便利,环境静谧。现有住户344户、1200多人,村域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党员55人,村民代表40人。村两委班子3人,全部为为交叉任职,张振芳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农业(大田、养殖)为主,共4家私营企业在该村从事生产,包括轻型建筑材料、门窗、暖炉等的加工制造和饲料生产。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00多万元,人均劳动所得6000元以上。
小营村结合自身条件,土地承包、招商落户,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小营村也注重为本村村民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每年的环境整治行动,先后实现路面硬化7000多平方米,粉刷墙面1.5万平方米,修建花墙1.2万米,安装路灯95盏,栽种各种绿化苗木1000多棵,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该支部党员55人,35岁以下的党员7人,占党员总数的13%,高中学历以上学历16人,占党员总数的29%,党员年龄和文化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
洼里村 |
南彩镇洼里村共有647户,1423口人,村域面积3000余亩,耕地面积1500余亩。党员 48 人,村民代表32人,劳动力总数77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3人,全部为交叉任职,焦荣安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共有企业5家(私营企业5家),涉及服装加工、建筑材料生产等行业。
该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积极争取补贴资金,几年间使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7年又将村内主路飞达路洼里段进行了重新硬化,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该村女党员13人,18岁至35岁以下的党员7人,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9人。在“一助一”帮扶情况方面,该村取得的成果最为突出,2007年在商务局的帮助下,该村新建了洼里市场,装修了村委会,为洼里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
道仙庄村 |
南彩镇道仙庄村共有290户,924口人,村域面积2118亩,耕地面积1352亩。党员36人,村民代表30人,劳动力总数42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3人,全部为交叉任职,张连祥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二、三产为主,共有私营企业1家,涉及磁性材料加工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42万元,税收11万元,人均劳动所得4910元。
道仙庄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二、三产为主,2007年修建柏油路2000米,方便村民的出行;安装5个监控器,营造一个平安村庄;清理村内的乱堆乱放,使村内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该村党员队伍的年龄偏大,学历主要以初中为主,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人,凭借老党员们的丰富经验、村民代表的高度支持、高学历人才的先进文化。道仙庄村荣获了“北京市先进村委会”的称号。 |
望渠村 |
南彩镇望渠村共有550户,1800口人,村域面积3016亩,耕地面积2539亩。党员75人,村民代表37人,劳动力总数76人。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其中有3人为交叉任职),张库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共有企业9家,私营企业9家,涉及家具、电子、服装等行业,2007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05万元,人均劳动所得6300元。
望渠村经济相对薄弱,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租赁,承包收入,经济结构调整对部分土地租赁个人发展苗圃,养殖小区。该村党员现有75名,其中35岁以下10名,占党员总数的13%,36—45周岁以下9名占党员总数的12%,高中学历22人,占党员总数的5%。该村04年—07年连续获得镇政府“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光荣称号,07年荣获 “镇先进集体”、 “安全文明村称号”、 “平安农机示范村”、 “顺义区平安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
后郝家疃村 |
后郝家疃村坐落在顺义区南彩镇北部入口,潮白河东岸,紧邻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全村共有600户, 2200口人,村域面积3066亩,耕地面积2171亩。党员68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7人,高中及以上学历的15人),村民代表40人,劳动力总数1100人。村“两委”班子共有6人,没有交叉任职,张许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内经济主要以苗木为主。2007年后郝家疃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00万元,人均年收入所得7200元。
后郝家疃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思想进步,村内各主要道路已全面完成硬化工作,建立了35个垃圾池,聘请专门人员每天定时清运。2008年3月该村已基本完成改水工作,保证了村民饮用水的安全。该村依托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敞开大门,吸引各地企业来村发展,现已引进北京西沃国际家具有限公司。同时该村还大力发展种植业,建成了800亩木林业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村域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国门商务区与该村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帮助该村建立了两个会议室、给予村民大病扶持资金、老人生活补贴(80岁以上),为该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大帮助。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