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乌兰察布 >> 兴和县 >> 民族团结乡

民族团结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民族团结乡谷歌卫星地图)


民族团结乡简介

  民族团结乡位于兴和县中部,总面积465平方公里,全乡设29个村委会,162个自然村(163个村民小组)。总居住11343户,46034人(其中种地户数9274户,33928人),男女劳力22030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蒙汉聚居乡。
  全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拥有耕地129714亩。其中水浇地4.5万亩,现有机电井440眼。该乡四面环山,为开阔的滩川地,平均温度4.2℃,年积温2300℃,年降雨400毫米左右,昼夜温差较大,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经流量为10373.9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228912立方米,土壤组成主要有粟钙土、灰褐土、黄绵土、黑垆土、草甸土和盐土。境内大青山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蕴藏有大量水晶石、绿柱石、云母、铜、铁、黄金等。全乡境内有天然牧场5万亩,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现有大小畜7.9万头(只)。林业用地11.04万亩,有林面积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3%。
   全乡交通便利,兴商、集商公路穿境而达,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全乡经撤点并校,保留完整的中心校2个,教学点13个,教师171人,在校学生1972人,基本上满足了全乡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通讯设施的改善,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信息交流。全乡拥有固定电话1360部。全乡初级医疗保健基本达标,现有中心医院一所、村医疗服务室31个,人民群众就医条件较为便利。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乡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200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9亿元,农牧业总产值完成2.3亿元,粮食总产量完成61万公斤,油料总产量完成27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
   文物资源:座落在土城滩的张家村城墙遗址约在1000年间辽代形成,城墙高5米,宽3米,以及小城子元代古城遗址,有较高的考古价值。约公元老派645年,康熙年间座落在巧基庙的佑安寺,建筑厉时50载,工艺考究、气势辉宏,是华北地区第一大寺院,鼎盛大时间有-300多名,文革期间毁坏。.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465平方公里 150924210 012000 0474 查看 民族团结乡谷歌卫星地图

民族团结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民族团结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城关镇作为兴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临河北省尚义县、怀安县,南接山西省天镇县、阳高县,与兴和县店子镇相邻,西与兴和县张皋镇、鄂尔栋乡接壤,北与兴和县民族团结乡毗邻,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是自治区连接三北、通向内地、对外宣传的南大门。全镇土地总面积为6243平方公里。110国道、京呼高速公路过境38.5公里,具有独特的交通地理区位优势。   2006年2月由原高庙子乡、壕堑乡、二台子乡、城关镇合并而成。全镇辖21个村委会,8个社区,147个自然村,8个居委会,共有28516户,99806人,其中农业户11958户,45446人。由汉、蒙、满、回、布依、苗等民族组成。   全镇地域广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年降雨量在350——380mm左右,昼夜温差较大(≥10℃),有积温2100——2300℃(t≥5℃),年平均气温在4.2℃,无霜期115天左右,全年日照时间有2827小时,气候条件宜人。   城关镇地势东高西低,东南有山,属山地丘陵地区。有耕地186812亩,其中水浇地3500亩。有截伏流7处。2005年,全镇播种面积8886公顷,粮食总产量达5330万斤,有草场7059公顷,退耕地53543亩,林草覆盖率14.6%,2005年底家畜饲养量达56209头(只)。   近年来,全镇坚持“适应市场、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培育主导”的原则,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农业主要以保护地蔬菜种植和马铃薯、草玉米规模种植为主。  2005年全镇种植大棚蔬菜150亩,露天种植蔬菜1500亩,马铃薯连片种植4万多亩,产量达5万吨;种植玉米1.75万亩,其中籽玉米7120亩,特别是规模种植成为全镇一大特色,人均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0%左右。   依托充足的饲草料优势,大力发展奶牛、寒羊养殖,全镇家畜饲养量达到5.6万头只,其中大畜11281头(奶牛1618头),小畜38326只(寒羊3.1万多只),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8%左右。.  

张皋镇

  张皋镇在明、清两朝是蒙古、归化地区通往皇城北京的大道要冲。那时内地马车是长轴,张皋以北蒙古地带的马车轴比内地的短,车辙的距离也就变窄,所以内地与蒙古路经张皋的过往车辆要在这里换轴歇息。当初有个名叫张皋的河北人在这里开店,款留客商,镇名遂由此来。明朝嘉靖年间,集镇的规模就已初步形成。清朝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政府正式命名张皋为镇,并安了巡检衙门,隶属归绥道丰镇厅。设置巡检,并把土地编成1—100号,每号土地七顷半,抽签招民放垦。.  

赛乌素镇

  赛乌素镇地处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位于兴和县的最北部,南距兴和县城75公里,东距商都县城27公里,西距乌兰察布市45公里,集商公路与兴段公路在镇内交汇,交通比较便利。东南与大库联乡相连,西南与察右前旗接壤,东北与商都县毗邻,西北与察右后旗交界。全镇土地总面积49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土层厚度30左右,年平均气温3.2℃,大于10℃积温2200——2300℃,无霜期90——130天。年平均降雨量体裁衣340,植被类型为草原植被类型,盖度数25%左右。平均风速3.8米/秒,最大风速为17米/秒,年大风日数学系42天。水系属内陆河水系,滩川地地下水较浅,丘陵地区地下水埋深不等。   赛乌素在蒙语中为“好水”之意。镇政府驻地段家村。因有位姓段的大户人家在本地居住,很有财势名望,因而得名段家村。原称赛乌素乡,2001年月8月,钦宝营乡与赛乌素乡合并,设立赛乌素镇。2006年月3月,赛乌素镇与五一乡合并,设立新的赛乌素镇。   赛乌素镇共辖25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9903户,总人口41756人,由汉、蒙、回民族组成。村干部(包括支书、主任、会计、妇联)共计104名。镇党委下设34个党支部 ,其中农村党支部25个,全镇共有党员1065名,其中预备党员30名。女党员97名;少数民族党员28名;35周岁以下的党员173名,建国前老党员2名。   全镇土地总面积为739500亩(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6663.1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确良8.5%;水浇地面积4660亩。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我镇的乳业、肉羊、马铃薯、玉米、林草业、石材业等主导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全镇共计种树种草112400亩,其中退56200亩,还有56200亩。共有438个小班,涉及25个村委会、8439,32690人(其中二00二年退13200亩,还13200亩;二00三年退职17000亩,还17000亩;二00四年退10000亩,还10000亩;二00五年退1600亩,还1600亩)。从2000年开始,全镇共完成风沙源项目任务95100亩。共涉及20个村委会。(其中人工种草25500亩;飞播造林10000亩;人工造林2000亩;农防林3800亩;围栏封育17100亩;封山育林30700亩;基本草场建设6000亩。.  

鄂尔栋镇

  鄂尔栋镇位于兴和县中西部,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以及兴隆公路横穿境内,距县城22.5公里,区位交通优势十分优越。东与城关镇相连,南与张皋镇和丰镇市的隆盛庄镇接壤,西与察右前旗毗邻,北与民族团结乡相接。全镇总面积449.7平方公里,实播面积74016亩,其中水浇地9300亩,林地面积为25616亩。全镇共辖21个村委会,1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731人,总户数8059户,其中常住5294户,常住人口19800人,少数民族人口557人。全镇大小畜饲养量5.9万头只,其中奶牛808头,肉羊5.3万只。从2001年开始累计退耕55170亩,还林49690亩,人均退耕2.8亩,历年共计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8.6万亩。2005年全镇的人均纯收入为2810元。.  

店子镇

  店子镇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下辖:   店子镇位于兴和县南部,总面积444平方公里。   全镇20个村委会,78个村民小组,有7116户,26501人,其中蒙古族1782人,有耕地50700亩,其中水浇地8000亩,有机电井30多眼。   店子镇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并开发利用的有:石墨、铁、墨玉石、玄武石、硅线石、石榴子石等十多种。野生资源和农畜产品开发独具特色,已发现的中草药材有74种,其中名贵药材黄芪储量较大,蘑菇、果杏、豆制品、杂粮豆、食用薯有一定的知名度。已确立的主导产业有: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种植业、林草业、果业、肉羊产业。   -   二、经济社会性发展状况   。   近年来,店子镇党委、政府认真践行“-”重要思想,大力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从而实现了全镇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完成荒山治理面积8.64万亩,其植树6.3万亩,种草1.6万亩,植物成活率达到80%,植被覆盖率增加了10%,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效果好。粮食总产稳定在2000万斤以上。马铃薯总产保持6000多万斤。以黄芪、“123”果树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发展迅速,人工黄芪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采集量100多吨。“123”果树面积达到3500亩,年产鲜果300多万斤。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05年年底,全镇育肥牛羊达5000头(只)。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通过引资办起六家铁粉加工厂、两家石墨选矿厂、一家高碳石墨矿、两家石材厂、三家煤炭公司,达产后年创产值1100多万元。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全镇从事流通运输人员达1500多人,各类机动车辆780辆,经营网点290多个,形成覆盖晋冀蒙三省区的营销网络,每年有4000多剩余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年创收1800多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道路建设方兴未艾,电力设施得到加强,所有自然村都上了电,并进行了农网改造。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大,90%的村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近年来,修建防洪坝12830米,新建筒井380眼。新建全县最好的地区中学一所。完成程控电话安装500多门,新建移动网塔两座,无线电话塔一座,形成覆盖全镇的通信网络。  

大库联乡

  大库联乡位于内蒙古兴和县北部,距县城45公里,东与河北省尚义县毗邻,南与本县团结乡相连,西与察右前旗、本县赛乌素镇交界,北于南都县接壤。全乡总土地面积633.3平方公里,现共辖22个村委会,165个自然村,190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1655户,在册人口45963人,其中常住户数8302户,人口29817人,种地人口22826人,少数民族有蒙、回、满、怒、四个民族,资源丰富有褐碳、硅铁、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商业发达,是全县的商业、餐饮、物流集聚地,素有“旱码头”之称。   全乡共有耕地23.08万亩,其中实有农作物播种面积17.29万亩.人均耕地7.5亩。全乡种植业以油料、马铃薯为主,也是本地的特产。豆类、杂粮为辅助作物。   全乡的主导产业主要有蔬菜、马铃薯、肉羊、奶牛、草业五大主导产业,蔬菜主要以曹四夭村蔬菜种植区为主,发展大黑沟、三海洼、康卜诺、李东良、五号沿线蔬菜种植,达到了5000多亩。蔬菜种植坚持反季节、无公害绿色蔬菜,突出品种特色,蔬菜品种有美国西芹、德国结球甘蓝、绿菜花、莴笋等1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   马铃薯是全乡的传统作物,投入少、产量高、高场行情好,近几年人均种植近几年来亩,主要品种以脱毒紫花白、克星一号、大西洋、底西芮为主栽品种,成为全乡的一大主导产业。   -   产业   肉羊产业:一方面以扩量增效为目的,大力发展养殖专业村,建立肉羊示范基地,肉羊存栏达12.8万只.另一方面肉羊产业坚持提质提纯。全乡调入了多只多赛特种优质种公羊,设羊冷配点13处,常温配种站3处,加大了肉羊杂交改良力度,使肉羊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奶牛养殖 全乡现有三海洼奶牛龙头企业、青盛畜牧养殖公司,公司现有奶牛62多头(只),乡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为公司划拨350亩饲草料地。全乡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鼓励农户采取自繁外购结合的办法发展奶牛,全乡累计零星养牛户80多户,全乡奶牛年未存栏达195头(只),目前部分奶牛户奶牛产奶上市,见到效益。全乡乳业发展已有坚实的基础。   草业发展:全乡退耕还林(草)总面积11.58万亩,风沙源治理总面积为11.7万亩,建立以草促牧、以牧促农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全乡年平均落实优质牧草人均近一亩,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牧草资源立草为业,提高饲草利用率,全乡购进大小型饲草切割机260多台,建设“两贮窑”上千座,走上了畜牧业和生态建设双赢互利的发展道路。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的实施,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全乡人均纯收达到2633元。  

民族团结乡

  民族团结乡位于兴和县中部,总面积465平方公里,全乡设29个村委会,162个自然村(163个村民小组)。总居住11343户,46034人(其中种地户数9274户,33928人),男女劳力22030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蒙汉聚居乡。   全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拥有耕地129714亩。其中水浇地4.5万亩,现有机电井440眼。该乡四面环山,为开阔的滩川地,平均温度4.2℃,年积温2300℃,年降雨400毫米左右,昼夜温差较大,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经流量为10373.9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228912立方米,土壤组成主要有粟钙土、灰褐土、黄绵土、黑垆土、草甸土和盐土。境内大青山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蕴藏有大量水晶石、绿柱石、云母、铜、铁、黄金等。全乡境内有天然牧场5万亩,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现有大小畜7.9万头(只)。林业用地11.04万亩,有林面积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3%。    全乡交通便利,兴商、集商公路穿境而达,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全乡经撤点并校,保留完整的中心校2个,教学点13个,教师171人,在校学生1972人,基本上满足了全乡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通讯设施的改善,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信息交流。全乡拥有固定电话1360部。全乡初级医疗保健基本达标,现有中心医院一所、村医疗服务室31个,人民群众就医条件较为便利。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乡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200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9亿元,农牧业总产值完成2.3亿元,粮食总产量完成61万公斤,油料总产量完成27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    文物资源:座落在土城滩的张家村城墙遗址约在1000年间辽代形成,城墙高5米,宽3米,以及小城子元代古城遗址,有较高的考古价值。约公元老派645年,康熙年间座落在巧基庙的佑安寺,建筑厉时50载,工艺考究、气势辉宏,是华北地区第一大寺院,鼎盛大时间有-300多名,文革期间毁坏。.  

南部矿区管委会

  南部矿区管委会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下辖:   150924400001 123 黄土夭居委会   150924400002 123 石墨矿居委会   


民族团结乡特产大全




民族团结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