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10115112 | 102600 | 010 | 查看 永和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北泗上村 |
北泗上村:位于长子营镇东北3公里处。 |
留民营村 |
在北京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闪耀着一颗生态农业的明珠——留民营村。留民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南郊,大兴区长子营镇境内,村庄总面积2192亩,人口不足千人,但它却是我国最早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和研究的试点单位,被誉为 “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2004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自前来参观,小村何以世界闻名?
一、古老的凤河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如果我们把流经大兴东南的凤河比喻成一条玉带,那么用山西南部即晋南县名命名的村落,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这玉带之上。所以这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山西多少县,大兴多少营。留民营自然也不例外,这里多数是山西人的后裔。留民营村原名柳木营,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后改名为留民营,以示人民安居乐业。 留民营村的文化活动丰富,而且都有很久的传统。小车会、留民营的大鼓代代相传。一年一度的农-动会也是异彩纷呈,入选了《北京体育二十年》。家喻户晓的“千人饺子宴”已有近30年的历史,大年三十全体村民齐聚会议厅,一起吃饺子,共同欢庆春节,服务员则由村内党、团员和干部担当。 如今的留民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留民营村一直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早在1991年,就与中国林科院专家共同制定了生态村农用林业建设规划。规划前精心设计,规划后精心组织实施,使留民营村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连续受到首都绿化委员会的表彰,其模式在京郊得到推广,留民营村也因此荣获了 “全国绿化美化千佳村” 称号。2006年留民营村被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市旅游局和北京电视台提名为“北京最美丽的乡村”。 二、领导核心坚强有力,科学规划续写传奇 留民营村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自七十年代以来,留民营党支部就带领村民苦干实干加巧干,把丘壑变平原,把贫瘠的土地变为良田,留民营已从一个传统农业村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富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这期间出了一位农村经济的传奇人物——张占林老书记。老书记的荣誉挂满胸前:1987年的 “全球环境保护先进个人” ;988年的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和1995年的 “全国劳动模范” ;1989年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2年的 “全国环保先进工作者” ;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留民营有句俗语: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后不打粮。” 1969年张占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上留民营村支部书记,当时村里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车道沟、泥土路,柴草垛、土坯房,林树枯、不成行,羊肠小道不通畅,亲朋好友一年都不走一趟。张占林上任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提出了 “大干一千天,苦战七零年,经济要改变,粮食要翻番……” 的口号,由于缺少机械,张占林书记就带领大家用铁锹挖,用土筐提,用扁担挑…… 没日没夜地干活。张占林书记就是凭着 “拼命三郎” 的精神激励着村民们,经村民们共同努力,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到1975年留民营的粮食产量就 “过了长江” (即达到了长江以南亩产超400公斤的标准)。张占林书记是一个非常有远见、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从上任起村党支部就搞起了一个个 “五年计划” ,现在已经进入第八个 “五年计划” 。张占林书记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要想让村民跟着你干,很简单,‘社员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你必须干在前头,要比别人干得多才行。”20多年来有来自世界上1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来宾和游人300余万人次到此考察参观。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我们想到的,你们先做到了” 。 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留民营沿着生态农业之路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困难,赢得了更多荣誉。如今,留民营千吨水厂工程、沼气联供、科普公园等一系列工程将陆续实施。留民营党总支现有八个支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正在续写着留民营的传奇。 三、注重生态产业发展,打造京郊生态品牌 农村要繁荣,生产发展为首位。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发展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成为京郊农村发展生产的重点。 留民营村率先建立起了适度规模、高标准的有机农业产业基地,为周边地区农业发展作出了典范。有机农业是现阶段现代农业的最高形式,通过过程管理严格控制有机农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食用健康。2005年,留民营蔬菜产品已经通过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发展中心的有机食品认证。2006年11月,留民营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捧回了 “世界有机种植者大奖” ,这标志着留民营的有机蔬菜种植已经得到世界的承认,也同时标志着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2007年初,留民营的蛋禽类产品也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但是,留民营村发展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步伐没有停滞,目前正在筹建的留民营有机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将为培养新型农民,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做出推动作用。 优美的生态环境、整齐的现代农业温室、系统的能源利用设施和淳朴的乡风为观光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留民营村抓住契机,以观光农业为特色,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每年前来留民营参观的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络绎不绝。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村民增收创造了另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为村民 “生活富裕” 奠定了基础。2006年,留民营村农民年均收入达1.1万元。 总之,留民营将用实际行动来完成村内制定的 “八五” 规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生态新村做着不懈的努力。留民营村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更在于它不断探索新思路,创新新方法,以求得可以辐射周边新村模式的精神。 |
上黎城村 |
上黎城村:位于长子营镇东南1公里处。 |
白庙村 |
白庙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南1公里处。 |
小黑垡村 |
小黑垡村:位于长子营镇以东4公里处。 |
安场村 |
安场村:位于长子营镇以东3公里处。 |
河津营村 |
河津营村:位于上黎城村西北侧。 |
朱脑村 |
朱脑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北3公里处。 |
牛坊村 |
牛坊村:位于长子营镇东北6公里处。 |
潞城营一村 |
潞城营一村:位于上黎城村东南侧。 |
沁水营村 |
沁水营村:位于靳七营村东南侧。 |
潞城营二村 |
潞城营二村:位于上黎城村南侧。 |
靳七营村 |
靳七营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北1公里处。 |
窦营村 |
窦营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北1.5公里处。 |
赵县营村 |
赵县营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北2公里处。 |
北辛庄村 |
北辛庄村:位于长子营镇东北5公里处。 |
李家务村 |
李家务村:位于长子营镇东北4公里处。 |
下长子营村 |
下长子营村:位于长子营镇政府东侧。 |
上长子营村 |
上长子营村:位于长子营镇政府西侧。 |
北蒲洲营村 |
大兴区长子营镇北蒲洲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南临104国道,北依凤河和京津唐高速公路,距104国道1公里,距京津塘高速公路马驹桥出口12公里,西侧民安路、东侧朱大路自北向南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条件 北蒲洲营村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大陆季风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沿海季风控制影响,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冬春雨少风多,秋季天高气爽,冬夏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71小时,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600mm。 北蒲洲营村属永定河冲击平原,村域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0m,由民安路向东侧凤河和南侧旱河倾斜,坡度1/3000~1/1000。土质为沙质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适宜蔬菜种植。村域内地下水位6.5m,水量充分,但作为饮用水含氟超标。 周边环境 北蒲洲营村所在的大兴区长子营镇被誉为北京南菜园,是著名的蔬菜之乡,目前正在建设以双朱路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带,含北蒲洲营村共5个村,生产无公害蔬菜总面积5000亩。长子营镇是目前北京市唯一的一个生态农业星火技术密集区,也是亦庄新城未来的发展区域。 北蒲洲营村位于长子营镇中部,向北2公里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的留民营村,以家禽养殖、沼气池、蔬菜西瓜、集中供气为一体的生态农场远近文明;西南4公里有碧水蓝天家庭农庄、千亩古桑园,为长子营镇规划的观光采摘区,另外还有万亩次生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明初山西蒲洲移民至此建村,名蒲洲营。后本村一分为二,因本村居北,故名北蒲洲营村。 北蒲洲营村土地总面积2000亩,其中村庄占地167亩,耕地面积1680亩。全村现有214户,其中低保户2户,困难户3户。总人口874人,其中本村常住人口778口人,外来暂住人口96人。全村劳动力总数482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418人,占86.7%;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64人,占13.3%。200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9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低于大兴区7570元和北京市7860元的水平。 村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主要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的品种、质量一般;二是缺乏农业设施投入,主要进行露地生产,只有少量、简单的土温室设施,不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受市场制约大;三是缺乏农业合作经营组织,产品由商贩收购,不能获得最大利润;四是集体经济薄弱,基本没有村办企业;五是农业产业链短,缺乏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 北蒲洲营村是京郊典型的农业村,耕地面积1680亩,人均耕地近2亩,比大兴区和全国平均耕地面积高50%左右。村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 全村农业生产目前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2005年种植面积700亩,大部分为露地种植,其他为简易日光温室面积60亩,简易塑料棚面积30亩;主要品种有香菜、茴香、菠菜、油菜、洋白菜、茼蒿等叶菜,没有主导品种,没有蔬菜协会、合作社等农民协会组织,蔬菜销售主要靠商贩来地边收购,菜价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农民种菜收益不稳定。 村内有粮田532亩,实行冬小麦、玉米轮作,2005年生产粮食42.4万公斤,人均485公斤,基本满足口粮需求。 村内曾规划养殖小区30亩,现有1户农民从事养猪,存栏规模200头,另有鸭子屠宰厂一处。 二、三产业现状 北蒲洲营村没有村自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集体用地出租收入,2005年集体收入12万元。 目前在该村落户的企业有7家,分别是:北京市德联金属制品厂、机械加工厂、饲料厂、通风管道厂、打铁厂、小提琴制造厂和氢气厂,均为民营企业,除德联金属制品厂生产电线电缆年产值超2亿元外,其他企业规模很小,谈不上产业。这些企业以较低的价格租得该村土地,对村集体经济的贡献不大。其中,德联金属制品厂吸纳村民30人,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门路。 基础设施现状 村域内现有两条主要公路自北向南穿过:东面为朱大路,为乡村公路,连接镇内村落,路宽6米,为柏油路,路面基本平整。村西侧为2005年新建成通车的民安路,路宽9米,连接六环(马驹桥)和104国道。 该村用电基本解决,供电能力2650KW,能够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村民生活用能源主要是靠煤和液化气。各户已经通自来水,由镇水厂统一供水。村庄内主要街道已硬化,但街坊路仍为土路。为解决居民洗澡等生活用热水,全村已安装210台太阳能热水器。 社会公共事业现状 村委会大院占地6000平方米,设施简陋,院内设有一间农民培训学校。村委会西侧建有卫生服务站,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2003年建成使用。村内有两家小卖部。 |
郑二营村 |
郑二营村:位于白庙村西北侧。 |
公和庄村 |
公和庄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南5公里处。 |
赤鲁村 |
赤鲁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南6.5公里处。 |
再城营二村 |
再城营二村:位于再城营一村南侧。 |
再城营一村 |
再城营一村:位于东北台村东南侧。 |
东北台村 |
东北台村:位于西北台村东南侧。 |
西北台村 |
西北台村:位于长子营镇东南6公里处。 |
和顺场村 |
和顺场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南6公里处。 |
朱庄村 |
朱庄村:位于长子营镇以南5公里处。 |
罗庄三村 |
罗庄三村:位于罗庄一村东南侧。 |
孙庄村 |
孙庄村:位于长子营镇以东3.5公里处。 |
罗庄一村 |
罗庄一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南4公里处。 |
李堡村 |
李堡村:位于长子营镇以南6公里处。 |
周营村 |
周营村:位于车固营一村东侧。 |
车固营二村 |
车固营二村:位于车固营一村南侧。 |
车固营一村 |
车固营一村:位于南蒲州营村东侧。 |
南蒲州营村 |
南蒲州营村:位于长子营镇以南2公里处。 |
永和庄村 |
永和庄村:位于长子营镇西南3公里处。 |
佟庄村 |
佟庄村:位于长子营镇东南3.5公里处。 |
潞城营四村 |
潞城营四村:位于潞城营三村东南侧。 |
潞城营三村 |
潞城营三村:位于潞城营二村东南侧。 |
罗庄二村 |
罗庄二村:位于罗庄三村南侧。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