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北京市 >>密云区 >> 巨各庄镇 >> 前焦家坞村

前焦家坞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前焦家坞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焦家坞村简介

  前焦家坞村:位于巨各庄镇以西1公里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10228105 101500 010 查看 前焦家坞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焦家坞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前焦家坞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沙厂社区

  沙厂社区:位于沙厂村西侧。
  

铁矿社区

  铁矿社区:位于巨各庄镇北侧。
  

豆各庄社区

  豆各庄社区:位于巨各庄镇东南6公里处。
  

新生社区

  新生社区:位于巨各庄镇西侧。
  

达峪村

  达峪村
  驱车前往巨各庄镇达峪村,过沙厂水库大坝,还需要再穿过两个石砌的山洞隧道。其中最长的一条隧道约有百米,顶部明亮的隧道灯把路面照的清晰。村里的老人齐殿升告诉我们,几十年了,我们都是只能摸黑过这个山洞,白天还好,天稍一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现在可好了,不仅山洞里装了灯,从洞口一直到村子也装上了路灯,村委会真是把好事做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达峪村地处沙厂水库东岸,一面靠水三面环山,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2005年,村里共投入资金四百多万元,对村内主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对街道两侧建筑物进行了粉刷油饰、垒砌花墙、栽植了花草苗木;在村中心位置建1200平方米健身广场一处,并全部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和彩灯;修建了村卫生室;在中心村安装了闭路电视,解决了村里电视信号差的问题;建水塔、铺管线,解决全村的饮水难问题;在全村推广农村新能源的使用,液化气、生物质汽化炉、太阳能入户率均达90%以上,实现人均村收入6000元,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当年,该村以我县山区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
  达峪村垂钓
  金鼎湖又名沙厂水库,是县内第二大人工湖。这里四面环山,山中有湖,湖绕山环,波光怡荡,达峪村就沿湖而建。早在90年代,村里就依托金鼎湖优势发展活水养鱼,去年这里的鱼更是被选进了中南海。近年来,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饮用水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每年从4月起都有长达近6个月的封库期,禁止捕捞、垂钓。达峪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以垂钓为基础,大力发展餐饮、民俗业,拉动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家住县城的赵忠海老人是一个忠实的钓鱼爱好者,今年60岁,钓龄9年。正在垂钓的赵忠海告诉我们,9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钓鱼,但是那时候工作很忙,钓鱼的机会并不多。几年前退了休,可是水库又不许钓了,虽然有些鱼塘可以垂钓,可是钓出来的鱼由于圈养并不好吃。后来经钓友介绍来到这里,一下子就被这里的环境给吸引了。现在一有闲暇,就要独自或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垂钓。说到这儿,赵忠海举起了他上午的收获,“今天运气不好,只钓到了几条小鱼,在这里我可是十几斤的鱼都钓到过呢!”
  村主任齐春宝告诉我们,现在村里正在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希望可以开通一辆垂钓专车,专门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如此,今年村里准备再发展14户民俗户,为远道的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
  坐在金鼎湖边,面对澄澄湖水,将鱼竿伸到水里,等着鱼儿来上钩,跟水中那些挑剔、狡猾的家伙斗智斗勇,就如同是在棋盘上征战。有时鱼食打在这边,鱼儿却在那边鼓花冒泡,于是不得不抬竿移食,将饵料尽可能地送到鱼的嘴边,待它吃食时,人在岸边屏声息气,看着浮标渐渐下沉,再往上翻、送平,方可提线,于是一条顽皮可爱的白鲫,活蹦乱跳地被提到水面上来。静待时,举目望去,金鼎湖四面青山,宛如起伏的翠龙,湖面波光粼粼,碧波如静,层峦叠翠,远眺天水相接,天青水碧,此乐何及。(杨小峰 冷维满/文)
  

塘子村

  一、基本情况
  巨各庄镇共有26个行政村。塘子村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塘子村,2006年底共有农户305户,户籍人口968人。土地总面积1850亩,其中村民建设用地550亩,一般农用地90亩,基本农田保护地950亩,其它用地260亩。
  二、具体措施

  1. 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由镇-、镇长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协调工作。镇党委多次召开理论中心组和机关科级以上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和有关政策,使全镇各级干部能够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2. 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在“8大员”下乡活动中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
  3. 以环境整治为抓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治脏、治乱、治污、亮化、美化、净化、硬化、绿化“三治五化”作为工作的重点。
  4.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建立主导产业。在塘子村启动有机板栗园项目,村里成立了鑫升板栗合作社并与北京家田食品有限公司签定了有机板栗包销合同,建立了良好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流通服务体系。
  三、建设效果
  1. 塘子村的经济有了显著增长。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17.8万元, 通过2006年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500万元,同比增长12.7%,到2007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到2880万元,同比增长15.2%,比2005年增长29.9%。
  2.主导产业明确定位。有机板栗园实现了科技化管理,原有砖厂进行扩建,形成了本村的两项主导产业。
  3.农民就业人数明显上升。现有劳动力423名,已就业406名,就业率稳定在95%,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开展,通过定期电教、讲座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劳动就业培训,2007年又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人次2600余人次,投入1.8万元。
  4.人均劳动所得有了很大提高。农民人均劳动所得2005年为6304.9元。2006年底实现人均收入8018.8元,年增长约27.2%。到2007年底达到了8500元,比新农村建设的前一年增加了2195.1元。提高了34.8%。
  5.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主、次街道及农民进院的甬道全部硬化,总面积45526平方米。安装路灯、太阳能节能路灯181盏。栽植大枣、香花槐、刺柏等树木3510株。修建了日总处理能力85吨的污水处理站。村内生活污水与污水处理管路连接,由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新建了大队部、卫生室、超市、成人学校、信息驿站、老年活动站、数字影院等设施,安装了相应的配套设施。
  6.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了以“-” 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都文明公约》,做文明北京人。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并有较高的群众参与度,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较好的社会风气。
  四、取得的经验
  一是充分发挥了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一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村民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建设偏规模小。二是群众思想素质基础较低,应该加大对群众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三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工程运行难度较大,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牛角峪村

  牛角峪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10公里处。
  

金山子村

  金山子村
  金山子村位于巨各庄镇域中心地带,距密云县城五十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山场、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村北三岔路口是密平、密兴路的交汇处。元代成村。金山子全村共有465户,1290口人,有退耕还林土地1500亩,其中700亩已被种植了板栗58000余株,品种主要包括燕红、燕昌和燕丰,并全部实现低压自流节水灌溉和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2006年,该基地被评为市级板栗标准化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年产板栗5万公斤,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6年,该村投入资金6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内街道全部进行硬化,并在街道两旁栽植了绿化苗木;实施了水冲式厕所改造400套,安装高效太阳能热水器125台,并为部分村民搭建了节能炕;安装主支管路3200米,水表465块、各种闸阀井及消防栓23处,并且安装了臭氧发生器,保证了村民全部饮用安全的自来水;安装路灯和庭院灯200盏,建街头小景一处、健身场所2个,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2006年实现人均纯收入7150元,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

  金牛山
  据村里的老人讲,金山子起初叫金牛山。那么,金牛山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西南侧的山脚处有一个小湖,湖边有一户人家,终年辛勤劳动,日子还是过得很艰难。这家有一个少年,聪明能干,非常招人喜欢。一天晚上,他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突然,发现山上飞来一道金光,很快又消失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他觉得非常奇怪。后来少年又发现,自己上山放牛时,牛总是多一头,一赶回家,就又不多了。他心里这个谜一直解不开。
  这天晚上,少年刚来到老槐树下,就看山上飞起的一道金光直奔离自己不远的湖边。少年追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头金光闪闪的大牛正在喝水,一眨眼,牛不见了。四处寻找,却见一个大汉从树林中走出来。
  大汉对少年说:“你就是放牛娃吧,我早就认识你了。我有一件东西给你,今后你可以用它把宝库打开,让穷人都富起来。”说着拿出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小葫芦,交给少年,又告诉少年取宝的办法。
  少年按照大汉教的办法,打开了一道山门,把山里许多金银财宝取出来,分给了穷人。后来,皇帝知道了这件事,便派来了许多兵,把金银财宝从农民家中抢走了,还抓了许多人,让他们运宝。这下可把少年急坏了,于是他又找到了大汉,向他哭诉了发生的一切。大汉点了点头说:“别着急,我有办法。”这时只见小葫芦飞了起来,还一边飞一边唱:
  金牛山,金牛山,
  金子应该给穷汉。
  挑金山,挑银山,
  挑起金银把家还。
  看守山门的官兵,一听到这歌声,眼睛就都睁不开了;被抓来的穷苦百姓,听到这歌声,挑起金银都跑光了,山门也关上了。
  后来村里来了一个“南蛮子”,发现金牛住在山前的老槐树里,还发现了赶金牛的鞭子——离湖边不远的一块瓜地里的一个又长又大的瓜。便对看瓜的老头说:“瓜一定给我养到一百天,我不来不能摘,到那时,你要多少钱都行。”
  种瓜的老人知道那人不怀好意,瓜只长了三十天就摘了。到了第一百天的晚上,那人拿着瓜藏在湖边的一棵大树后,等金牛来喝水时,他突然用瓜向金牛砸去。金牛躲闪不及,被打掉了一只犄角。这犄角变成了一座山,人们便把它叫做金牛山,后来人们又把山脚下的这个村子称为“金牛山”村,也就是现在的金山子了。
  刘伯温斩龙头
  在金山子村的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看起来很像一条龙,这个“龙头”叫菩萨顶。据说,明朝皇帝朱元璋非常迷信,常和军师刘伯温一起到处看风水,凡是对皇帝不利的风水全都毁掉。
  这一天,君臣二人来到了金山子村,刘伯温一看村南的那条山脉很像一条龙,龙头朝东卧着,就对朱元璋说:“万岁,您看那条山脉,像一条龙,将来这个村子要出天子的。”朱元璋听了一惊,忙问刘伯温:“有何妙计除掉这条‘龙’呢?”刘伯温说:“万岁,除掉这条龙并不难,只要在这‘龙’的脖子上修条路就行了,这‘龙’头一掉,以后这个村就永远不会出天子了。”
  朱元璋一听,觉得有理,忙叫刘伯温修路,刘伯温派手下的人抓来几百个民夫。只见他举起宝剑就朝‘龙’的脖子上砍去,剑落之处,闪出一道金光。刘伯温砍罢对民夫说:“就从我砍的地方修路。”于是民夫们便干起来了。
  直到现在,那条被刘伯温用剑砍的路还在,它把龙头和龙身子分成两段。这就是现在菩萨顶西面的那条沟,这“龙”头被人们叫做菩萨顶,那“龙”身被人叫成南山。到现在,人们在金山子村看南面那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依旧还像一条龙朝东而卧。
  (杨小峰 张月华 /文 参考书目《密云民间文学集成》)
  

塘峪村

  塘峪村:位于巨各庄镇西南1公里处。
  

黄各庄村

  黄各庄村
  黄各庄村属巨各庄镇所辖行政村,距县城约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5路、16路、18路公交车可到达。全村450户,1150口人,耕地面积有519 亩,林地面积有198.9公顷。以优质板栗为主导产业。
  黄各庄村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内26000平方米主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130盏,垒砌花墙4500延米,栽植了花草树木18万株。修建了2500平方米村民健身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广场五处,安装上体育健身器材。村里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并成功开展多次残疾人文化活动。启动了村级改水工程,为380户开通了输水管道。对全村的1700亩山场进行了绿化。利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新打大口井1眼,改造旧井4眼,增加输电线路3000米,重新铺设灌溉管道,提高灌溉和节水效率。
  水库移民搬至现址
  黄各庄原村在太师屯镇潮河东岸,四干顶山西麓丘陵地带。1958年修建水库后属淹没区,因此,当时900多村民或赶着马车或坐着木筏最终迁移至巨各庄镇地区,搬至此处的村民有的选择投奔亲戚,有的就在新址定居下来。由于搬迁仓促,定居下来的村民居住十分分散,如今还分别居住在前焦家务、后焦家务、水峪、霍各庄等别的村,但日常管理仍然由黄各庄村统一管理。
  村西烤鸭厂远近驰名
  在黄各庄村西200米处,有一家占地面积10余亩的口口福加工厂。走进厂里,飘香四溢的鸭肉味儿扑鼻而来,原来这里就是生产“鑫聚德”牌北京烤鸭的加工厂,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好评。加工厂的老板娘名叫隋凤英,过去,一直在村里从事生鸭养殖,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北京烤鸭的生意很好,养鸭子不如做烤鸭,这让她动了心。于是经过仔细研究,隋凤英决定转行,她花了三个月时间,先后到重庆、湖南、上海、乌鲁木齐等地考察学习,反复琢磨烤鸭的关键技术。学习回来后,由于缺少启动资金,她便把家里住了不到一年的9间大瓦房全部卖掉,于2000年建起了加工厂,她结合自己学习掌握的烤鸭技术,研究出了一套符合本地口味的烤鸭制作方法,做出的烤鸭色泽红润,外脆内嫩,肉质细腻,即使存放三四天,口感也依然不减。隋凤英说,现在每天能够卖出500只烤鸭。记者疑问的是,每天这样的销售量,鸭子来源于何处呢?经了解才知,每天由正大公司给他们送货。运送来的鸭子要经过严格的清洗、焖烤炉里蒸烤、真空包装、灭菌等程序才能出售。
  如今,口口福食品加工厂的烤鸭销往全国大星发、新世纪、物美等100多家大、中、小型超市,年产烤鸭10万余只,销售额150万元。同时,还解决了村里20余名劳动力就业。现在,隋凤英又决定新上卤制品加工项目,现已新建厂房15间,并购进了一整套先进的机器设备,预计年底即可生产。
  张珊珊 张月华 刘伟/文 参考资料《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
  

霍各庄村

  霍各庄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2公里处。
  

康各庄村

  康各庄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9公里处。
  

海子村

  海子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8公里处。
  

赵家庄村

  赵家庄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7公里处。
  

豆各庄村

  豆各庄村:位于豆各庄社区南侧。
  

八家庄村

  八家庄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5.5公里处。
  

张家庄村

  张家庄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7公里处。
  

久远庄村

  久远庄村位于巨各庄镇镇域东部,西距县政府驻地约18公里。有村民280多户,800余口人,村域总面积4平方公里。该村为汉、唐村落,以成村历史悠久而得名。地处河川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村址地面高程在132-136米之间,村落呈长方形。据资料记载,公元1341-1368年,村西曾建香岩寺,又称白果寺。1951年将香岩寺改成久远庄小学,现寺庙早已无痕迹。村东、西两侧均发现古代墓群,出土了铜盆及陶制冥器等。
  2006年,久远庄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村域环境综合治理,增加村民文化娱乐场所等建设,村主要街道全部硬化,面积约1.2万平方米,并安装了路灯;在全村实施环保型厕所改造,280户村民建了水冲厕所,使用率达到93.3%;全村饮用水采取集中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生产、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密闭集中收集处理;在全村推广新能源使用,90%的村民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使用率占总户数的98%;新建休闲健身娱乐、政治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广场3处,面积共1500平方米,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
  “千年高龄”古银杏
  在久远庄村村西的小学院内,有一株生长已有千年的银杏树,现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是我县境内最粗、树龄最长的银杏树王。资料记载,久远庄小学原为“香岩寺”,寺内有一唐代刻碑,称该银杏树植于唐代前。按此说,此树树龄已有1000多年,而据《密云县园林绿化志》上记载,根据生长推断此树龄约为1200年。根据1983年7月实际丈量,该树腰围9.7米,高27米左右,树冠直径25-30米,覆盖面积约200多平方米。树为单生,不结果。
  现如今,在银杏树根茎处已萌生出四株小树,依次胸径为80、76、67和45厘米。据传,自唐代以来,每更朝换代,在大银杏树下便萌生一株小银杏树。现已长出4株大小不同的小银杏树,像4个小孩子围在母亲周围打转转。这株银杏(雄株)向西偏冠生长,而穆家峪镇西穆家峪村的银杏(雌株)向东偏冠生长,两株银杏面对潮河,遥遥相望,相互倾爱,像在演《天河配》。雄株树大根深,枝叶茂盛;雌株则硕果累累,子孙满堂。
  1983年,该银杏树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安装了护栏,年年浇水,妥善保护。
  李子“香”
  2002年,久远庄村千亩李子园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验收,被确定为国家级黑宝石李子示范基地。
  该基地占地1150亩,共栽植黑宝石李子5万株。布局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其中精品生产区面积762亩,通过采取高标准建园、标准化管理和精品包装等措施,生产绿色优质出口型果品。优质栽培示范区面积200亩,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新型生产资料,总结出黑宝石李子由栽植到贮藏的一整套技术标准进行推广。其它区域占地188亩。
  为确保果品的高产、高质、高效,基地先后投入资金配套了水井、机房、小管出流节灌等水电设施。为使群众掌握种植、管理技术,村党支部特别制定了果树管理培训计划,定期与林业部门联系,请来果树工程师和科技人员举办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2006年参加培训村民达到2300人次。
  2006年秋季,该村积极联系销售渠道,销售“黑宝石”李子11万公斤,已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焦家坞村

  前焦家坞村:位于巨各庄镇以西1公里处。
  

前厂村

  前厂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11公里处。
  

后焦家坞村

  后焦家坞村:位于前焦家坞村东北侧。
  

丰各庄村

  丰各庄村:位于巨各庄镇西南2公里处。
  

东白岩村

  东白岩村:位于巨各庄镇以西2公里处。
  

蔡家洼村

  蔡家洼村:位于巨各庄镇西南5公里处。
  

巨各庄村

  巨各庄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5公里处。
  

查子沟村

  查子沟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北11公里处。
  

楼峪村

  楼峪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北9公里处。
  

水树峪村

  水树峪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北8公里处。
  

沙厂村

  沙厂村:位于巨各庄镇以东8公里处。
  

水峪村

  水峪村:位于巨各庄镇东南1公里处。
  


前焦家坞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前焦家坞村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