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左旗辖苏木。“查干敖包”系蒙古语译音,意为“白山包”。1958年设公私合营牧场,1980年改查干敖包公社,1983年改苏木。位于旗境西北部,距旗府160公里。面积3 142平方公里,人口0.1万。二(连浩特)洪(格尔)边防公路过境。辖巴彦乌拉、阿日宝拉格、乌日根塔拉3个嘎查委员会。牧养苏尼特羊、白山羊、黄牛、马。古迹有清查干敖包庙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3142平方公里 | 152523101 | 011000 | 0479 | 查看 查干敖包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满都拉图镇 |
苏尼特左旗辖镇,旗府驻地。“满都拉图”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兴旺”。1945年为第二苏木,1962年更名贝勒庙苏木,1968年设满都拉图镇,1981年改为城关镇,1982年复现名。位于旗境中部,面积325.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呼(和浩特)锡(林浩特)、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公路过境。镇区分新、旧两区。辖巴彦宝拉格、舒盖图、巴彦孟克、赛罕、呼格吉勒图、达日罕6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畜产品加工业。. |
查干敖包镇 |
苏尼特左旗辖苏木。“查干敖包”系蒙古语译音,意为“白山包”。1958年设公私合营牧场,1980年改查干敖包公社,1983年改苏木。位于旗境西北部,距旗府160公里。面积3 142平方公里,人口0.1万。二(连浩特)洪(格尔)边防公路过境。辖巴彦乌拉、阿日宝拉格、乌日根塔拉3个嘎查委员会。牧养苏尼特羊、白山羊、黄牛、马。古迹有清查干敖包庙等。. |
巴彦淖尔镇 |
巴彦淖尔镇位于苏尼特左旗南部浑善达克沙地,东邻阿巴嘎旗,南与正蓝旗、镶黄旗和正镶白旗、西与苏尼特右旗交界,北接满都拉图镇。土地总面积为6108.8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形属于沙漠地带,沙地为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区面积为44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3.7%,在沙区居住的牧户有1170户,占牧户总数的78%。地下水位高,湖泊多,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彦淖尔市,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 巴彦淖尔市位于苏尼特左旗南部浑善达克沙地,东邻阿巴嘎旗,南与正蓝旗、镶黄旗和正镶白旗、西与苏尼特右旗交界,北接满都拉图镇。土地总面积为6108.8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形属于沙漠地带,沙地为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区面积为44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3.7%,在沙区居住的牧户有1170户,占牧户总数的78%。地下水位高,湖泊多,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全镇辖14个嘎查,总户数为1773户,总人口为5948人,其中牧业户1558户、牧业人口5392人。 满都拉图镇是巴彦淖尔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里居住着巴彦淖尔镇1/3的人口,分新、旧两址,相距7公里。锡赛公路经过镇区、东达锡林浩特,西至集二铁路赛汗塔拉镇,交通方便。 巴彦淖尔镇大搞草原基本建设,砖木结构的棚圈,水、草、机、料、棚五配套的草库伦以及打草基地相继建成,畜牧业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巴彦淖尔镇(图2) 巴彦淖尔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有铁、铜、金、褐煤、石油等二十余种矿物,现已探明的矿种有10余种。个别矿种储量丰富,品位极高,为巴彦淖尔镇发展煤电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提供了基本原材料,已成为振兴巴彦淖尔镇经济的重要支柱。 巴彦淖尔镇自然资源丰富,石油、煤炭、金、水晶、石、铁、钨、石膏、芒硝、原碱、食盐、云母等三十几种矿产储量较大。 巴彦淖尔镇是一方富饶的热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巴彦淖尔镇腹部呈东西走向穿过,北部为乌拉特草原,是富饶的天然牧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道口岸位于乌拉特草原的乌中旗境内,是连接蒙古国、俄罗斯、独联体等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草原上盛产牛、马、驼、羊,其中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白驼,是国内外少有的珍奇畜种。 巴彦淖尔镇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有铁、铜、金、褐煤、石油等二十余种矿物,现已探明的矿种有10余种。个别矿种储量丰富,品位极高,为巴彦淖尔镇发展煤电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提供了基本原材料,已成为振兴巴彦淖尔镇经济的重要支柱。 草原资源 巴彦淖尔镇(图3) 巴彦淖尔镇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北部,面积0.4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占90%以上,大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型,植被多为草木科、大百合科植物为主的优良牧草,如多节植物蒿、碱葱、沙葱、冰草等。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适于骆驼的生长;这里的羊因常年吃碱葱等优质牧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优良品种—苏尼特羊。这种羊肉质鲜美,肥瘦相间,历来是宫廷供肉。北京的“东来顺”涮羊肉创牌子选用的就是苏尼特羊肉。目前,巴彦淖尔镇骆驼总数20000峰,其中有草原上少见的珍品—白驼。草原人珍爱白驼,把它视为吉祥物。 动植物资源 甘草、麻黄、银柴胡等药用植物达百种以上。名贵藻类植物“发菜”以产量多,质量好,闻名遐迩。报春花、山丹、干厥菜等几十种野生植物,既是野生观赏花卉,又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资源。这里野生动物颇多,珍稀动物天鹅、大鸨、羚羊常在这里出没,黄羊、狍子、羚羊、旱獭、猞猁、狐狸、狼、灰鹤、鸿雁、苍鹰、野鸭、百灵鸟、野兔、猫子等更是常见不鲜。 水产资源 南部沙滩有一万多亩淡水湖泊,适于发展养鱼业。哈那哈达阿日善、格根图阿日善、哈登胡少阿日善等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洗浴或饮用均有明显的医疗效果。特别是哈那哈达阿日善,四季涌流,群丘环绕,芳草萋萋,是建立疗养院的理想之地。 旅游资源 巴彦淖尔镇(图4) 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巴彦淖尔,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造就了巴彦淖尔人民勤劳勇敢、朴实豪放、团结向上、海纳百川的个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巴彦淖尔镇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开发出乌拉特草原风情游,乌梁素海观鸟游,河套农业生态游,乌拉山森林探秘游,黄河枢纽工程观光游,古长城、阴山岩画怀古游,荒漠草原边关探险游等旅游产品。形成了湖光山色旅游线、西部大漠风情旅游线、牧区边关民族风情旅游线、河套田原风光旅游线。沿着四条线路您将会领略乌兰布和沙漠的浩瀚飘渺;倾听母亲河脉搏的跳动;饱览乌拉特草原的辽阔与广袤;体验河套田原的优美恬静;感概黄河水利枢纽的壮观雄伟;品味草原高尔夫运动的高贵典雅;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凝重;惊叹阴山岩画的质朴与生动。以乌梁素海、阿拉奔草原、乌拉山森林公园布和沙漠、阿贵庙为主的黄河大漠风情 沿中蒙边境一线,涉及甘其毛道边境中蒙跨国旅游区(千人僧人庙遗址、-石、成吉思汗套马杆洞和发财洞)、乌后旗恐龙化石区、乌拉特梭梭林一蒙古野驴生态旅游区、希热庙宗教旅游区、乌盖佛教文化旅游区、小九寨沟旅游区、小庙沟地质旅游区、小佘太历史文化观光区等旅游景区。以后旗、杭后工业园区及河套田园风光为主的工农业旅游观光。主要景点有隆胜星月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镜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河套酒文化博物馆、维信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后旗青山镇马奴庄园、青山镇工业园区、杭后大顺城工业园区。 - 经济建设 巴彦淖尔镇(图5) 2007年牧业年度全镇牲畜总头数达320059头只,其中:牛32302头(占全旗牛总头数的54.2%)、马1460匹、驼682峰、绵羊171478只、山羊116279只。现有畜棚993座(其中标准化暖棚360座),畜圈1306处,围栏草场2264处693.4万亩,青贮点391处3911亩,筒井1622眼,塑料管井576眼,机井32眼;牧民拥有大车51辆、小汽车614辆、摩托车778台、四轮拖拉机229台、通网电牧户69户、风力发电机901台、太阳能发电机106台、汽柴油发电机143台,电视机1074台、-912台。 镇党委政府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下属农牧业服务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司法所、国土资源管理所、畜牧兽医站、草原监理站等服务机构;核定总编制67人,其中:行政编制33人、事业编制34人;在职全体干部职工62人,其中: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32人、农牧业服务中心12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2人、司法所3人、国土资源管理所1人、畜牧兽医站3人、草原监理站3人,全体干部职工中行政干部(公务员)31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工勤人员4人)31人。 |
巴彦乌拉苏木 |
苏尼特左旗巴彦乌拉苏木草场总面积为7702平方公里,边境线长74.4公里,牧业总人口4228人,牲畜总量达到了246646头(只)。12个党支部(其中1个机关党支部),发展党员人数达到了248人,占总人口的5%,其中女党员65人,牧民党员192人,45岁以下党员241人,分别占党员人数的26%、80%和98%,党员平均年龄44岁。苏木人员编制62人,公务员28人,机构有畜牧服务站、司法所、人口与计划生育中心、卫生院、兽医站、邮电所、信用社,今年又新建了一处综合客运站,境内两个边防连队,三个边防派出所。 - 获得荣誉 2个规范化建设示点,分别是阿尔善宝力格嘎查和巴彦塔拉嘎查,苏木培育了18个先进典型(包括9个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此外嘎查培育中的有7个(不包括在18个之内)。并建立了1个典型培训示范基地,即巴彦塔拉嘎查培训示范基地。苏木共发展培养了21名“三向”人员。在发展党员队伍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8名,重点培养对象7名,今年上半年新发展党员8人。苏木目前共转移牧户217户,720人口,其中输出富余劳动力504人,外出就读128人,外转养老39人。目前我苏木建成和正在筹建中的有3个协会1个基金,分别是巴彦塔拉嘎查的苏尼特羊种公畜发展协会(制度建设相对完善)、赛罕塔拉嘎查的苏尼特羊发展协会、新生活的草原旅游发展协会及阿尔善宝力格嘎查的教育发展基金会。青贮基地今年开垦了5500亩,实际种植据初步统计在4690亩左右;苏木目前贫困人口达到了321户1067人口,总体上比去年有所下降,贫困人口减少了238人。“草原110”联防车辆共19辆,“草原110”报警电话40部。 |
赛罕高毕苏木 |
赛汗高毕苏木,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境内,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这里气候干旱,风沙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全苏木有294户1043人,人均占有牲畜不足20只、年纯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人口占26%以上,还有部分无畜户生活极度困难。自从这里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部、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帮扶对象以来,牧民的生活、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赛罕高毕苏木 开源取水保命脉三年前,当内蒙古自治区-部帮扶工作组来到赛汗高毕时,所到之处,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用水的困难。一位嘎查干部告诉工作组:“过去家家户户洗脸不用香皂、洗衣服不用洗衣粉,因为还要用这点水饮牲口”。而且一些地方是严重的氟水区,当地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很多人都患有骨质疏松症,脊背弯曲,四肢变形,丧失了劳动能力。看到这一切,-部帮扶工作组深深感到: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还是致贫之根啊!就这样,帮扶工作从防氟改水、开源取水、保护水源开始了。近四年来,-部、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先后筹集资金30余万元,为萨如-吉嘎查和零散牧民居住地打机井9眼,解决了64户262人,15601头(只)牲畜的饮用水问题,覆盖了100多万亩草场的灌溉用水。 - 基础设施 捐资助学扶根本自治区-部把捐资助学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他们充分利用统一战线的特殊优势,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措施。比如组织民营企业家对特困户特困生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已有16户特困户的17名特困生得到了民营企业家的资助。他们还利用内蒙古海外联谊会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苏尼特左旗第二中学建设。同时,通过自治区台办和教育厅积极争取台湾台塑集团投资40万元,用于旗蒙古族小学的教学楼建设。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向扶贫点捐赠课桌68张,木椅134把。-部还向帮扶点捐赠电脑设备一套。这两个学校新校舍和教学楼扩建工程已全面启动。不久,苏木和嘎查的学生都会集中到这两个学校来学习。 送医送药解难题关心群众的身体健康,把党的温暖送到广大牧民的心坎上,是自治区党委-部帮扶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为解决扶贫点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今年6月,由自治区-部组织内蒙古医院14名专家组成24人帮扶医疗队深入到赛汗高毕为广大牧民义诊。医疗队设置了9个义诊科室,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义诊活动,先后为815名牧民进行了治疗,免费提供了价值1.5万元的药品。义诊活动赢得了广大牧民群众的赞誉。 赛罕高毕苏木 寻找出路谋长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治区-部积极协助苏木、嘎查制定发展规划。按照“围封转移”战略,认真组织牧民落实季节休牧措施,帮助嘎查建起了暖棚圈、草库仑等基础设施,-部、工商联还为旗扶贫办筹集3万元牧民搬迁经费。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2名专家为牧民讲授科学养畜,合理开发利用草原,牲畜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建配套饲料基地200亩、青储饲料基地400亩、青贮窖8座,帮助43户牧民就地舍饲,既促进了牧业发展,又保护了草场生态资源。同时,-部帮扶工作组对当地可开发利用资源进行了调研,针对当地丰富的建筑石料资源,提出了牧民增收的新思路。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嘎查建起了采石厂,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嘎查有了新的经济来源,为牧民脱贫致富找到了新的出路。 - 文物古迹 红格尔岩画群 红格尔岩画群位于苏尼特左旗西北部,处高山岩石上。主要包括呼和朝鲁岩画、托来岩画、毕其格图岩画、陶恩图岩画,这样便组成了红格尔岩画群。 赛罕高毕苏木 呼和朝鲁岩画:位于洪格尔苏木旭如长图嘎查,岩画面积分布9平方公里,近2700余幅岩画主要以凿刻为主,划刻比例比较少,制作精细,精工细雕使呼和朝鲁岩画点更为动人。其作品中的车辆、日月、星晨、狩猎、舞蹈都为青铜时代典型。单独作品最大1.5×0.4平方米,最小作品仅为3.5厘米,人物、动物画法简单明了,其中人物舞蹈,狩猎场面及各种动物和符号组合在一起,镶嵌在黑褐色的大山岩上长4.2米,宽1.8米,展现了近百幅作品。 托来岩画:距呼和朝鲁岩画点仅3.2公里,岩画面积分布1.4平方公里,在众多的玄武岩上凿刻了三个时代的作品,一百余幅岩画,其数量仅次于呼和朝鲁岩画点,而作品主要以凿刻为主,形态完美,小型作品居多,中世纪动物、马岩画在这里展现最多。 毕其格图岩画点:距呼和朝鲁岩画点2.7公里,分布在1.5平方公里的岩石中,反映青铜时代和蒙元时代的作品是毕其格图岩画独有的特点。主要以凿刻和部分划线为主,青铜时代数量不多,岩画作品最多可达70-80幅。 陶恩图岩画:距呼和朝鲁岩画点3.6公里,是面积分布范围最小的岩画点,也是距中蒙边境最近的一个岩画点,分布在0.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只发现了不到十幅的近现代作品,虽发现很少,但它也是洪格尔岩画群的一部分血液。 查干敖包庙 宝德尔朝鲁岩画群:宝德尔朝鲁岩画座落在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新阿米都日嘎查,岩画分布在40平方公里的条带山脉中。主要以凿刻与线划两种手法制作,以突厥、蒙元中世纪及近现代作品为主,青铜时代作品极少。虽典型作品在这里不明显,但还是存在的,在制作水平也上有一定的提高。在此主要发现一些动物的岩画及一些符号,特别是近现代作品居多,方字真言便占三分之一以上。 查干敖包庙 赛罕高毕苏木 查干敖包庙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距今已有293年的历史。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赐“福佑寺”。位于现旗查干敖包镇西北部。距离满都拉图镇180公里,中蒙边境以东20公里。占地面积约3718平方米,是典型的蒙藏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群。当时在国际国内颇具盛名,社会影响也很大,是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开展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通古尔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区: 通古尔位于赛汗高毕苏木南20公里的塔伦湖又名“瀚海”一带。通古尔动物群共包括59种哺乳动物化石,它们分属8目28科,其中以铲齿象最多,也最为著名。由于化石门类较多,地层层序简单,时代清楚,通古尔动物群很快被国际上确认为东亚中新世纪晚期的一个典型代表动物群,并以“世界著名化石产地”而载入国际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史册。 石板墓群 海留吐沟墓群:唐代,共有三个墓群。在达来苏木新阿米都日勒嘎查。①海留吐沟墓群:地表有长方形石头圈2座,相距约0.2米。石头圈东部石板已被破坏,石头圈内排列有呈“品”字形石块。推测为突厥遗存。②海留吐沟东墓群:地表有椭圆形石板堆数座,顶部石板呈鱼鳞状排列,直径约4米,高约1米。推测为突厥遗存。③海留吐沟西墓群:地表有石头圈和石头堆10余座。长方形石头圈分为单圈、双圈、多圈三种。方形石头圈中央竖立一石柱或石板。石柱高出石头圈0.6米~1米,有的上端凿磨有符号。方形石头圈一侧竖一块大石板,高出石头圈一倍多。清理其中2座,只出土数块兽骨。推测为突厥遗存。 巴彦额尔敦墓群:唐代,达来苏木巴彦额尔敦嘎查,面积约1.5平方公里。地表有圆形和方形石头圈55座,方形石头圈中立石人。推测为突厥遗存。 下玛塔拉遗址:新石器时代、辽~金,德力格尔罕苏木查干淖尔嘎查西5公里,位于河边,面积约6800平方米。采集有新石器时代打制石片、石叶,磨制石器;辽至金代绿釉陶片及铁镞、“熙宁元宝”铜钱等。 吉布胡郎图墓群:北朝,白日乌拉苏木吉布胡郎图嘎查,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现25座。1988年清理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座,长约2米,宽约1米。出土夹砂菱格纹陶罐2件、铜带钩、三翼铜镞、绿松石等。 赛罕高毕苏木 玄石坡、立马峰:明代,昌图锡力苏木敦达霍布尔嘎查北约1.5公里,传明永乐八年(1410),永乐帝征漠北路经此地,在四块岩石上分别刻铭“玄石坡”、“立马峰”、“维永乐八年岁次庚寅四月大明皇帝征讨胡寇将六军过此丁酉朔七日癸卯”、“维日月明维天地寿玄石勒铭与之悠久永乐八年四月初七日”。 恩格尔河地区元代墓葬分布在恩格尔河庙西北10公里处,方圆1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恩格尔河地区墓葬发现于2001年,原为木棺,外饰金箍,棺内葬一个女性,并随葬一批金、银、丝织品等质地文物,经专家鉴定为元代墓葬,而且是内蒙古罕见的独木棺墓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据专家推测,该墓附近有可能分布着更多的古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很罕见的龙凤纹镂雕马鞍具,花卉纹马饰具,高足金杯,十字架金饰片,绿松石金耳饰,金镯等。经内蒙古文物专家组鉴定,共有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43件,一般文物21件,考古学家疑为“黄金家族”文物。 - 资源丰富 赛罕高毕苏木位于苏尼特左旗西部,苏木驻地包恩巴图,距满都拉图镇87公里,二连55公里,辖9个嘎查,总面积7124.3平方公里,占全旗的20.8%。苏木东南部与满都拉图镇交界、西北部与二连浩特市、蒙古国接壤,形成“铁三角”地带。有23公里长的边境线。总户数788户,总人口2837人。其中牧业户709户,牧业人口2223人,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87624头(只),其中大畜7278头,小畜180346只,本苏木是苏尼特羊原产地,所产羊肉素有“肉中人参”的美誉。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为1780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2900元。二满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苏尼特古河道穿越苏木南部,水资源较为丰富,苏木所在地通自来水,全苏木以通长电,移动通信正在向牧区延伸,ETS、卫星广播电视覆盖全境,达到了牧区“五通”苏木的标准。- 矿产资源 本苏木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有煤、镍、芒硝、石材、铀等十余种矿藏,开采潜力巨大。金属铀也在勘测中。目前,苏木境内有一家煤炭企业忙来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露天式开采,2007年预计生产原煤200万吨。实现上缴利税1246万元,苏木境内的慧源矿业公司在全旗工矿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07年生产低冰镍1.8万吨,上缴利税完成6420万元。新建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007年建成日产300吨的规模,年产值可达2790万元,年利税680万元。已建成的宏岳矿业公司2007年也投入生产,预计年选铁精粉3.5万吨,增加税收80万元。以上企业投产效后,将对增加全旗财政收入作出积极贡献。并可吸纳当地300余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旅游资源 同时,苏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闻名中外的通古尔哺乳动物化石群和盘羊自然保护区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要求,以萨如-记嘎查文化旅游新艾里为支撑,配合旗里搞好新牧区建设试点,形成集文化、旅游、生态保护、工业生产于一体的新牧区建设试点,着力打造成全旗乃至全盟新牧区示范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