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毕日嘎镇位于正蓝旗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处207国道和304省道交汇处。全镇总面积44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全镇辖20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一个镇直林场、两个居委会。哈毕日嘎地处半旱丘陵区,海拔1300—1500m,年日照时数为3200小时,平均温度1.2℃,积温多在1800—1900℃,无霜期为105天左右,年降雨量300—360mm左右,平均风速4.4m/秒。
哈毕日嘎镇位于正蓝旗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处207国道和304省道交汇处,一九四五年哈毕日嘎地区为察盟分会和政府初期的所在地,成为当时的战略要地。系原正蓝旗农区三乡 哈毕日嘎镇哈毕日嘎镇
(哈毕日嘎乡、阿日虎布乡、葫鲁斯台乡)于2001年3月合并而成。
哈毕日嘎位于正蓝旗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处207国道和304省道交汇处,一九四五年哈毕日嘎地区为察盟分会和政府初期的所在地,成为当时的战略要地。系原正蓝旗农区三乡(哈毕日嘎乡、阿日虎布乡、葫鲁斯台乡)于2001年3月合并而成。
全镇总面积44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播种面积12万亩,其中水浇地1.56万亩,全镇辖20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一个镇直林场、两个居委会,全镇总户数5228户22500人,其中农业户数4768户19176人。镇直单位21个,其中中学1所,小学1所。全镇共有整半劳动力6762个,由汉、蒙、满、回等民族组成。按2007年12月31日日历年度统计,全镇牲畜总头数17421头(只、扣),其中:大畜8045只,小畜7698只,生猪存栏1677口。
-
经济发展
哈毕日嘎地处半旱丘陵区,海拔1300—1500m,年日照时数为3200小时,平均温度1.2℃,积温多在1800—1900℃,无霜期为105天左右,年降雨量300—360mm左右,平均风速 哈毕日嘎镇4.4m/秒。耕地主要分布在低山坡及其延伸部位,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及部分暗粟钙土及其残存的少数淡黑钙土,由于地下水匮乏,种植业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作物以小麦、莜麦、土豆、豌豆、胡麻、菜籽、荞麦为主。
哈毕日嘎镇2008年继续扩大蔬菜、马铃薯、青贮、饲草的种植规模。依托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以庆丰村蔬菜示范园区为核心,扩大种植规模,新建暖棚10座,蔬菜大棚120座,形成庆丰村、三道沟村、丹金村蔬菜种植带,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以民乐科技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乐华淀粉加工厂为龙头,做好马铃薯种植和精深加工,2008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发挥公司保鲜库的作用,将冷储反季节销售做为农民增收的新举措。同时,大力发展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精深,扩大水浇地面积,力争突破1万亩。
社会经济,党委、政府团结一心,共同协作,带领全镇人民开 哈毕日嘎镇拓进取,按照旗委、政府“围封转移、退耕还林、舍饲禁牧”的总体部署,积极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广马铃薯和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和集约化畜牧业,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奶牛和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及小尾寒羊的养殖,到2007年底,全镇黑白花奶牛发展到3164头(其中,国外购进荷斯坦奶牛560头)西门塔尔牛7535头,小尾寒羊1534只,獭兔饲养户发展到634户,存栏种兔达到15000只,人均纯收入达到3944元。
-
畜牧业
全力抓好农区畜牧业,做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来抓。重点做好奶牛养殖、肉牛育肥、特色养殖三大优势产业。扩大奶牛养殖规模,通过信贷、补贴、自筹的形式鼓励农民 哈毕日嘎镇引进优质奶牛,使全镇奶牛头数突破5000头,奶牛养殖小区达到7个,奶站达到10家,日产鲜奶为25吨。抓好肉牛育肥出栏工作,进一步推进肉牛育肥产业化经营,以顺成育肥牛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辐射拉动全镇肉牛育肥,肉牛育肥基地达到7个。重点扶持顺成育肥牛公司,扩大育肥规模,做好育肥—屠宰—加工—包装—冷藏—销售的产业链条,公司全年育肥出栏达2400头,拉动全镇育肥牛出栏达4万头。同时加强与安快物流阿尔善牛业公司的合作,推进我镇肉牛育肥产业的发展。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业。继续扩大獭兔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的专业化程度,做好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申报审批工作。通过引资或自建的形式,建设兔皮张鞣制加工厂,实现獭兔养殖效益最大化。全年獭兔出栏突破10万只。在主抓獭兔养殖的基础上,扶持其他有发展增收前景的特色养殖业。在民乐村、乌兰村建设2个成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在丹金村建设1个肉鸡养殖场。同时积极筹划乌兰村和民乐村的草原白鹅养殖基地项目。
-
种植业
扩大蔬菜、马铃薯、青贮、饲草的种植规模。依托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 哈毕日嘎镇施,以庆丰村蔬菜示范园区为核心,扩大种植规模,新建暖棚10座,蔬菜大棚80座,形成庆丰村、三道沟村、丹金村蔬菜种植带,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以民乐科技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乐华淀粉加工厂为龙头,做好马铃薯种植和精深加工,2008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发挥公司保鲜库的作用,将冷储反季节销售做为农民增收的新举措。同时,大力发展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精深,扩大水浇地面积,力争突破1万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447.45平方公里 | 152530102 | 011000 | -- | 查看 哈毕日嘎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都镇 |
|
桑根达来镇 |
桑根达来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辖区的一个镇,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正蓝旗中部,是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2001年4月由原桑根达来苏木、哈登胡硕苏木和乌苏图查干苏木合并命名为桑根达来镇,全镇区域总面积163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交通、通讯、电力、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集贸市场繁荣。 - 桑根达来镇详解 207国道、呼海省际通道及锡兰铁路纵横境内,锡兰铁路复线正在建设中,桑根达来有“桑根达来站】桑根达来北站,还有内蒙古粮食中转站[1]、沥青转运站、石油转运站。全镇现有直属及二级单位28个,其中盟级驻镇单位3个,2所学校,有大中型企业 6个,私营、个体工商户300余家。全镇辖22个牧业嘎查、2个居委会。全镇总户数2942户,常住人口9897人,其中:牧业户数2262户7581人,移民搬迁854户2903人,从事三产156户383人,城镇户数680户1796人,城镇化率19%,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聚集区。桑根达来镇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大镇,现全镇各类大小牲畜5.6493万头(只),其中大畜2.7458万头,小畜2.9035万头,黑白花奶牛0.6379万头。200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9元。 历史遗址羊群庙颇有名气, 著名的小扎格斯台淖尔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与低山丘陵的交汇处,距元上都遗址35公里,面积6700亩,其南部为乌和尔沁敖包林场次生林区,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湖光、森林与沙漠为一体,景色独特。距离桑根达来镇西10公里的“桑根达来淖”和“哒格淖”【天然湖】,是天然的硝碱湖,这里常年盛产“丰年虫”和“丰年虫卵”。 |
哈毕日嘎镇 |
哈毕日嘎镇位于正蓝旗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处207国道和304省道交汇处。全镇总面积44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全镇辖20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一个镇直林场、两个居委会。哈毕日嘎地处半旱丘陵区,海拔1300—1500m,年日照时数为3200小时,平均温度1.2℃,积温多在1800—1900℃,无霜期为105天左右,年降雨量300—360mm左右,平均风速4.4m/秒。 哈毕日嘎镇位于正蓝旗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处207国道和304省道交汇处,一九四五年哈毕日嘎地区为察盟分会和政府初期的所在地,成为当时的战略要地。系原正蓝旗农区三乡 哈毕日嘎镇哈毕日嘎镇 (哈毕日嘎乡、阿日虎布乡、葫鲁斯台乡)于2001年3月合并而成。 哈毕日嘎位于正蓝旗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处207国道和304省道交汇处,一九四五年哈毕日嘎地区为察盟分会和政府初期的所在地,成为当时的战略要地。系原正蓝旗农区三乡(哈毕日嘎乡、阿日虎布乡、葫鲁斯台乡)于2001年3月合并而成。 全镇总面积44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播种面积12万亩,其中水浇地1.56万亩,全镇辖20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一个镇直林场、两个居委会,全镇总户数5228户22500人,其中农业户数4768户19176人。镇直单位21个,其中中学1所,小学1所。全镇共有整半劳动力6762个,由汉、蒙、满、回等民族组成。按2007年12月31日日历年度统计,全镇牲畜总头数17421头(只、扣),其中:大畜8045只,小畜7698只,生猪存栏1677口。 - 经济发展 哈毕日嘎地处半旱丘陵区,海拔1300—1500m,年日照时数为3200小时,平均温度1.2℃,积温多在1800—1900℃,无霜期为105天左右,年降雨量300—360mm左右,平均风速 哈毕日嘎镇4.4m/秒。耕地主要分布在低山坡及其延伸部位,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及部分暗粟钙土及其残存的少数淡黑钙土,由于地下水匮乏,种植业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作物以小麦、莜麦、土豆、豌豆、胡麻、菜籽、荞麦为主。 哈毕日嘎镇2008年继续扩大蔬菜、马铃薯、青贮、饲草的种植规模。依托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以庆丰村蔬菜示范园区为核心,扩大种植规模,新建暖棚10座,蔬菜大棚120座,形成庆丰村、三道沟村、丹金村蔬菜种植带,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以民乐科技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乐华淀粉加工厂为龙头,做好马铃薯种植和精深加工,2008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发挥公司保鲜库的作用,将冷储反季节销售做为农民增收的新举措。同时,大力发展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精深,扩大水浇地面积,力争突破1万亩。 社会经济,党委、政府团结一心,共同协作,带领全镇人民开 哈毕日嘎镇拓进取,按照旗委、政府“围封转移、退耕还林、舍饲禁牧”的总体部署,积极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广马铃薯和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和集约化畜牧业,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奶牛和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及小尾寒羊的养殖,到2007年底,全镇黑白花奶牛发展到3164头(其中,国外购进荷斯坦奶牛560头)西门塔尔牛7535头,小尾寒羊1534只,獭兔饲养户发展到634户,存栏种兔达到15000只,人均纯收入达到3944元。 - 畜牧业 全力抓好农区畜牧业,做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来抓。重点做好奶牛养殖、肉牛育肥、特色养殖三大优势产业。扩大奶牛养殖规模,通过信贷、补贴、自筹的形式鼓励农民 哈毕日嘎镇引进优质奶牛,使全镇奶牛头数突破5000头,奶牛养殖小区达到7个,奶站达到10家,日产鲜奶为25吨。抓好肉牛育肥出栏工作,进一步推进肉牛育肥产业化经营,以顺成育肥牛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辐射拉动全镇肉牛育肥,肉牛育肥基地达到7个。重点扶持顺成育肥牛公司,扩大育肥规模,做好育肥—屠宰—加工—包装—冷藏—销售的产业链条,公司全年育肥出栏达2400头,拉动全镇育肥牛出栏达4万头。同时加强与安快物流阿尔善牛业公司的合作,推进我镇肉牛育肥产业的发展。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业。继续扩大獭兔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的专业化程度,做好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申报审批工作。通过引资或自建的形式,建设兔皮张鞣制加工厂,实现獭兔养殖效益最大化。全年獭兔出栏突破10万只。在主抓獭兔养殖的基础上,扶持其他有发展增收前景的特色养殖业。在民乐村、乌兰村建设2个成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在丹金村建设1个肉鸡养殖场。同时积极筹划乌兰村和民乐村的草原白鹅养殖基地项目。 - 种植业 扩大蔬菜、马铃薯、青贮、饲草的种植规模。依托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 哈毕日嘎镇施,以庆丰村蔬菜示范园区为核心,扩大种植规模,新建暖棚10座,蔬菜大棚80座,形成庆丰村、三道沟村、丹金村蔬菜种植带,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以民乐科技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乐华淀粉加工厂为龙头,做好马铃薯种植和精深加工,2008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发挥公司保鲜库的作用,将冷储反季节销售做为农民增收的新举措。同时,大力发展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草料基地精深,扩大水浇地面积,力争突破1万亩。 |
宝绍岱苏木乡 |
宝绍岱苏木乡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下辖: 152530200200 220 夏日淖尔嘎查村 152530200201 220 宝绍岱巴彦宝拉格嘎查村 152530200202 220 安班夏日嘎查村 152530200203 220 扎鲁特嘎查村 152530200204 220 努德盖嘎查村 152530200205 220 哈拉盖图嘎查村 152530200206 220 苏莫特音高勒嘎查村 152530200207 220 赛罕塔拉嘎查村 152530200208 210 辉斯高勒嘎查村 152530200209 220 乃仁淖尔嘎查村 152530200210 220 高格斯台嘎查村 152530200211 220 和日木图嘎查村 152530200212 220 恩格尔嘎查村 152530200213 220 查干淖尔嘎查村 152530200214 220 满都拉图嘎查村 152530200215 220 登吉嘎查村 |
那日图苏木乡 |
那日图苏木乡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下辖: 152530201200 210 高格斯台嘎查村 152530201201 220 巴彦门德嘎查村 152530201202 220 巴彦乌楞嘎查村 152530201203 220 道图淖尔嘎查村 152530201204 220 胡鲁斯台嘎查村 152530201205 220 巴彦塔拉嘎查村 152530201206 220 巴斯海嘎查村 152530201207 220 查干敖包嘎查村 152530201208 220 巴彦宝拉格嘎查村 152530201209 220 巴彦乌兰嘎查村 152530201210 220 巴彦杭盖嘎查村 152530201211 220 巴彦淖尔嘎查村 152530201212 220 赛罕淖尔嘎查村 152530201213 220 希热图嘎查村 152530201214 220 呼格吉勒图嘎查村 152530201215 220 乌日图塔拉嘎查村 152530201216 220 乌兰嘎查村 152530201217 220 呼和淖尔嘎查村 152530201218 220 古日图塔拉嘎查村 |
赛音胡都嘎苏木乡 |
赛音胡都嘎苏木乡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下辖: 152530202200 210 吉尔嘎郎图嘎查村 152530202201 220 那日斯图嘎查村 152530202202 220 巴彦都呼木嘎查村 152530202203 220 贺日斯台嘎查村 152530202204 220 舒尔根台嘎查村 152530202205 220 道仁乃图嘎查村 152530202206 220 巴彦胡舒嘎查村 152530202207 220 图古日格嘎查村 152530202208 220 伊和淖尔嘎查村 152530202209 220 宝日胡吉尔嘎查村 152530202210 220 巴彦查干嘎查村 152530202211 220 蒙古勒金嘎查村 |
五一种畜场总场 |
五一种畜场总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下辖: 152530500500 220 五一一分场 152530500501 220 五一二分场嘎查村 152530500502 220 五一三分场嘎查村 152530500503 220 五一四分场嘎查村 152530500504 220 五一五分场嘎查村 152530500505 220 五一六分场嘎查村 152530500506 220 五一七分场嘎查村 152530500507 220 五一八分场嘎查村 152530500508 123 五一明区嘎查村 |
黑城子示范区 |
黑城子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示范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北靠正蓝旗,东邻多伦县,西接太仆寺旗,南与河北省沽源县接壤,滦河水系闪电河由南至北贯穿全境,土质肥沃,水草丰美,生态环境优越,空气洁净度高,有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良好,总面积2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万亩,草地30万亩。示范区距北京350公里,距锡林浩特247公里,张家口至多-路由西向东横贯示范区。2002年,示范区辖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 277人,有蒙古、汉、回、满4个民族。黑城子示范区是国家科委1996年确定的草原星火技术密集区,2002年通过挂牌验收。 【畜牧业】 主要示范项目是畜牧业,是全国最大的利木赞纯种牛繁育基地,2002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4.05万头(只),牲畜改良率98%,牲畜良种主要有纯种利木赞牛、荷兰黑白花牛、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种公牛、内蒙古细毛羊、上都河马。存栏种公牛14头,利木赞纯种母牛66头,生产细管3万支。 黑城子示范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沙源治理5.57万亩,其中种树0.62万亩,种草1.32万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草场建设、围栏建设,围栏面积达到全部草场的80%,新增灌溉饲草料地3 800亩。 示范小区已初具规模的家庭牧场28户,实现通电、通路。草场实现划区轮牧,划区轮刈。 【农业】 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步伐,饲草种植面积2.6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 700亩,保灌面积累计8 400亩,新增面积2 100亩。 【水利】 黑城子示范区各种逆管井、铁管井累计1 567眼,深水层自流井增加到5眼,各类型喷灌设备215台套。各种机电泵1 215台。 【交通 邮电】 对羊—闪线、示范小区公路进行全线养护,路旁绿化工程通过验收。无线接入普及到辖区各居民点,引入移动、联通两大通讯公司在黑城子设站,手机户均拥有率达到10%,程控电话普及率达总户数的50%,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70%。 【电力】 供电系统投资210万元,完成3个居委会的农网改造工程。新增10千伏输电线路8千米,新增0.4千伏输电线路6千米。供电量152万度。 【财政 金融】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 288.55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3 780元,城镇居民收入7 270元。农行营业所撤回,人行信用社入驻。 【城镇建设】 2001年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黑城子示范区管委会驻地设宝日浩特镇。2002年,黑城子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办公楼竣工使用,建筑面积3 600平方米,完成自来水工程1处,铺设管道6 557米。新增小康住宅1 000平方米。 【生态建设】 完成生态建设总规模2.0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0.4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防护林建设0.13万亩,基本草牧场建设0.38万亩,草种基地0.15万亩,水源工程45处,节水灌溉28处,暖棚建设0.1万平米,饲草料机械61台(套)。 【工业】 新建天然矿泉水厂1座,日生产能力2吨,经试生产、销售,发展前景乐观。新建滤芯厂并投入生产,日生产能力200个,酒厂扩建工程完成投资60万元,生产能力提高1倍。 【社会保障】 在岗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部分足额上缴,为67户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教育科技】 示范区小学通过自治区政府“两基”达标复查验收。成人教育和在职教育发展迅速,在岗干部职工专科以上学历占45%,具有技术员职称58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10人。加大培训力度,举办4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1 100册,科普光盘59盘,户均1人以上受到专业培训。 【文化 卫生】修建可容纳800人的综合性娱乐厅1座,职工活动中心1处,秧歌队增加到5支,群众业余演唱队2支,舞厅增加到3处。黑城子中心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12名,病床26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