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沧州 >> 南皮县 >> 大浪淀乡 >> 后辛村

后辛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后辛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辛村简介

  后辛村位于大浪淀乡东北部,村总人口530人,全村共有130户,耕地面积1600亩,党员人数15人,村民代表10人。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主要加工面粉,养殖户8家,村内道路硬化面积2800平米。农田开发工程:硬化道路800米,深井2眼,排水沟1500米,新上变压器4台,农田灌溉有保障,全村通自来水,村有卫生室2个,农产品种植主要是玉米、小麦。村内治安保卫工作有专人负责,村两委班子健全。大多数村民种地,剩余劳动力出外打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30927200 061000 -- 查看 后辛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辛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后辛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于十拨村

  于十拨村坐落于南皮县东北部,大浪淀水库以西。村总人口数1760人,总户数450户,全村耕地面积2422亩。全村党员人数为54名(其中包括两名预备党员)。村两委班子健全,分工明确。全村拥有3家五金小企业,两家养殖场,另有一处志岭养殖合作社。全村有深井3眼,浅井20眼,变压器8台(其中新增一台正在施工中)卫生室两个,小卖部5个,超市1个,饭店两个。于十拨是农业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农闲时外出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玉皇村

  玉皇村位于南皮县大浪淀乡东南部17.5公里,现有人口801人,共有216户,全村耕地面积1890亩。村两委健全,支部书记负责全面工作,村主任主持村中各项具体工作。全村共有党员26名,其中女党员2名。玉皇村共有企业2个,养殖厂2个。村内有柏油路通往各户,交通便利。玉皇村是石油开发区,有油井30口。玉皇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在农闲时,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村内文化生活丰富,村风朴实团结,积极向上。  

后辛村

  后辛村位于大浪淀乡东北部,村总人口530人,全村共有130户,耕地面积1600亩,党员人数15人,村民代表10人。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主要加工面粉,养殖户8家,村内道路硬化面积2800平米。农田开发工程:硬化道路800米,深井2眼,排水沟1500米,新上变压器4台,农田灌溉有保障,全村通自来水,村有卫生室2个,农产品种植主要是玉米、小麦。村内治安保卫工作有专人负责,村两委班子健全。大多数村民种地,剩余劳动力出外打工。   

肖九拨村

  肖九拨村位于南皮县东北部,大浪淀东南16公里。村中现有人口1592人,390户,全村耕地面积3140亩,共有党员39人,种植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另有部分棉花。经村支部、村委会多方努力,更新了村委会,修建了文化广场,硬化了村四周道路,并且进行绿化,村内面貌焕然一新,2014年农田整改,村大部分耕地成为高标准农田,实现旱可浇、涝能排,亩产比原来有大幅提高。   村内有蛋鸡养殖场2户,肉鸡养殖户7户,存栏量4万只,拥有大型挖掘机的世昌土方工程队,农业合作社3个。肖九拨村为石油开发村,有油井70多眼,油地关系和谐,为支援油田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年涝洼村

  年涝洼村位于南皮县东北部,大浪淀乡南面4公里处,西邻沧宁线路,交通非常便利。村地势低洼是南皮县内海拨最低的村庄,自古有十年九涝之说,故得名年涝洼村。村中现有人口324人,总户数89户。全村耕地面积826亩,计税面积730亩。村两委班子健全,全村党员16名,班子成员中有5人是党员。村中大小企业2家,企业主要以五金加工为主。年涝洼村新开发石油井5眼,新修水泥环村路600余米,整修村内排水沟700余米,新建公厕4所,垃圾池两座,大大改善了村内环境卫生,新修村办公房1座。村中有深井4眼,铺设地下管道2000余米,新挖沟渠1000米,做到旱时能蓄水,涝时能排水,村民浇地非常方便。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闲时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年平均收入达到4500元。  

何七拨村

  何七拨村位于南皮县县城东北10公里,距离乡镇驻地6公里,西临沧宁线省道,北临沧州市25公里。村中现有人口1336人,农户336户,耕地面积3663亩,村庄占地面积950亩。   何七拨村交通便利、地域优势明显,在工、农、商等经济领域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工业方面主要以抛光磨具制造、棉花加工等行业为主,现有各类企业近11家,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在农业方面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现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7家,带动何七拨村及周边农户近50户,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同时,服务业比较齐全,通过何七拨村农贸市场的带动,何七拨村的餐饮、超市等相关行业发展迅速,现有各类服务性企业近12家。这些行业的发展壮大为何七拨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截至目前,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村固定资产120多万元,村民年均人收入近5000元。  

叶辛庄村

  叶辛庄村共有110户,总人口478人,有25名共产党员,其中包括一名预备党员。村内交通便利,叶杨路从中间东西通过,北靠大浪淀水库,享受沿淀六村待遇,全体60周岁以上的村民有失地待遇。全村大多数农户以务农为主,2012年有三户规模较大的养鸡场建成投产,2014年新建规模500头以上的温氏养猪场三户,到2015年投产。   村两委班子齐全,2014年秋季挖排灌两用沟2200米,共投资50770元。2013年叶辛庄村在帮扶单位南皮县国土局的大力支持下修砖道910米,改变了村容村貌。2014年在县、乡两级领导的支持下,新建了村办公室和卫生室。  

刘八拨村

  刘八拨村地处大浪淀乡政府东南部,距离大浪淀乡政府10公里处,北至大浪淀水库2公里,西至沧宁线省道4公里,北至沧州市2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刘八拨村现有人口720人,农户180户,党员32人,总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计税面积2100亩)水浇地占总面积的70%,没有盐碱地,农户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村民靠种地,种植的主要产品是小麦和玉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村中现有五金企业3家,给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刘八拨村养殖业也正在兴起,现有大型蛋鸡场一处,肉鸡养殖场2家,养猪场一家。   这些企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壮大为刘八拨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截止目前村民年人均纯收入4900元。  

肖十拨村

  肖十拨村是一个农业村,地处大浪淀乡东部,东邻段六拨,南邻徐和杨,西邻何七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位于大浪淀水库南2公里,西临沧宁线公路1.5公里,村北石油路离村300米,村西三号干河南北通过村内地界。全村共有220户,现有人口804人。全村共有21名党员,村两委班子健全。肖十拨村村庄占地400亩,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850亩,计税面积2150亩。全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4年新建企业1家,新安装路灯80盏,新翻修村西砖路600米,新修建村北、石油路南小桥两座。全村共有深井3眼,地下管道1000余米,2014年新下管道500米,新挖沟1000余米,下涵洞15座。  

后屯村

  后屯村位于南皮县城东北角距南皮县城20公里,位于大浪淀乡政府东南方10公里,乌集路东侧0.5公里。全村人口412人,总户数107户,全村耕地面积1500亩,其中粮食作物1200亩,棉花等经济作物100亩,林地200亩。年人均收入约4000元。村两委班子较健全,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3人,党员17人。村有办公室3间,变压器2台,深井2眼,地下管道4000米,柏油路环村路近3000米。村有卫生室1个,小作坊。五金加工4家,年工业收入近40万元。全村外出务工60人,其中企业务工30人,建筑工人20人,运输工10人。  

大七拨村

  大七拨村位于大浪淀乡东南部,和乌马营镇、徐和杨交界,东临王寺镇,与罗四拨村交界。大七拨村总人口1520人,共402户,党员52人。大七拨村境内有四号干沟一条,现有耕地面积4070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同时种植棉花和其它杂粮。村有对外承包砖厂一座,年承包费180000元,有养猪户30户,分散养殖。村内有深井浇地四眼,变压器8台,有新开发石油井1眼。村子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柏油路和砖路贯穿整村,村中自来水工程建设已经完善。  

杨庄子村

  杨庄子村位于南皮县县城东北20公里,距离大浪淀乡政府7公里,西临沧宁线省道6公里,北临沧州市30公里。紧邻大浪淀水库,是环淀六村之一。全村共有439户,人口2051人,其中男劳动力810人,女劳动力680人。总耕地2300亩,计税亩数1620亩,村庄占地1000亩,全村共有党员48人,其中女党员3人,五保户11户,村内企业较少,村民主要以务农为生。深井3眼,变压器3台,扬水点一个,水浇地1500亩,盐碱地800亩。现有各类企业7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家,养殖业4户。  

丁庄子村

  丁庄子村位于南皮县东北部,大浪淀东南17.5公里。村内地势低洼,属盐碱地。村中现有人口总数为1050,总共有285户。全村耕地面积2730亩。村两委班子健全,由支部书记负责全面工作,主任负责村中各项具体事务。全村共有党员38名,其中4名女党员。丁庄子村共有养殖户5户。村子地处石油区,共有35口井,石油输油站占地面积105亩。丁庄子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农闲时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全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注重基础设建设,不断完善道路的硬化与村中的亮化工程。  

马四拨村

  马四拨村现有人口2100人,总共200户,共有党员53人。马四拨村主导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35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是一个农业村。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村中积极发展经济。现拥有五金厂、泡沫厂、面粉厂、轧花厂、仪表厂等十几家企业,另外有个体户20多户,同时发展了三个农业合作社,投资近千万元,进行土地平整改造。马四拨村积极建设养猪大棚、养鸡大棚、蘑菇大棚等来发展养殖产业,为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王环五拨村

  王环五拨村位于大浪淀东南角,距离乡政府9.2公里,是低洼盐碱地,是大浪淀乡六个环淀村之一。全村共有413户,现有人口1512人,全村共有党员43人。是一个以粮棉种植和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村。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00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20亩,大队共有办公室、图书馆、幼儿园、活动室共计10间。全村共有水利设施自来水水井1眼,抽水泵一台,变压器50千瓦一台。全村共有养鸡户3户,正在筹建养猪户2户,小型五金企业2户,木器加工4户。村内铺设了自来水管道5000米,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同时铺设环村水泥道路1500米、村内砖道1000米,做到了家家通水,户户通电。  

朝阳村

  朝阳村位于大浪淀乡西部,村南大周线畅通,原有低洼盐碱地,现经过改造变成丰收的良田,计税面积173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有264户,人口980人,劳动力有部分外出打工,全村有党员34名。在村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带领下建立了大小12家企业,利用全村男女劳动力150人以上。朝阳村在1984年就第一次通上了自来水,在2014年又重新建设了第二次自来水改造,使264户户户吃到自来水。朝阳村现有深机井5眼,保证旱能浇、涝能排,有变压器7台,保证全村照明,企业都能用上放心安全的电,朝阳村村内大小道路都硬化(砖道),现在朝阳村已经大变样。  

旁立庄村

  旁立庄村位于大浪淀乡政府西2公里处,东临沧宁线,北临大周路,距离沧州市20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家庭户205户,人口793人,其中有农业人口768人,非农业人口25人。全村村庄占地450亩(东西方向500米,南北方向600米),共有耕地1650亩,人均2.2亩。   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全村共有党员30人。村有私营企业10家,上班职工100余人。主要产品是五金行业,全年产值250万元,有养猪场3个,生猪存栏1000头,养鸡场一个,存栏鸡1000只,两项产值30万元。蔬菜大棚7个30亩,年产值30万元,全村粮食产量1500吨,产值300万元,全年总产值610万元。   全村安装变压器10台,容量500KVA,输电线路3000米,深机井4眼,可灌溉农田面积1200亩。   村建有两委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240平米,建有文化广场一个,占地600平米,村内硬化道路5000米。  

白塔寺村

  白塔寺村位于大浪淀乡政府西200米,大周线从村内通过,东临沧宁线300米,交通十分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1702人,共计386户,党员42名,群众代表29名。村现有耕地面积2500亩,村内大棚种植面积300亩,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项目。现有五金企业4家,占地面积750亩。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白塔寺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进行村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的硬化与村中亮化工程,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安装健身器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沙家坟村

  沙家坟村位于南皮县北部大浪淀西3公里处,村地势平坦,是南皮县海拨较高的村庄,过去因村南有沙氏及季氏大坟而得名。全村现有人口234人,总户数60户,全村总耕地面积624亩,计税面积560亩,村两委班子健全,有计生专干1名。村中有党员12名,支部成员5人,其中有乡挂职委员1名。   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内的海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生产石油机械为主,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合村

  三合村位于沧州、南皮之间,大浪淀引水渠东5公里,南皮东北15公里处。2013年中国革命老区项目和帮扶项目使村内外道路全部硬化,硬化路面8公里,交通方便。村总人口930人,总户数250户,拥有土地1530亩。深井3眼,浅机井40眼,农电配备齐全,耕地旱能浇、涝能排,农业收入稳定高产。村内变压器4台。村两委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人,计生专干1人,其中党员32人,群众代表12人。   三合村人多地少,主要农产品以玉米、小麦为主,有农业专业合作社1个。村两委班子大力发展和支持工、副业生产,村内现有大小五金厂60个,主要生产民用五金、胶轮、电子产品、及汽车零部件等。搬倒设备团队10个,给各企业单位倒运设备等,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白小庄村

  白小庄村共有53户,现有总人口214人。全村共有党员7人,总耕地面积230亩。白小庄村是一个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农业型小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其他作物甚少,没有果林。   村内企业有五金厂、玻璃厂共两家。最近几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道路的硬化,修建了全村的街道,修建了连接至三合村的一段砖路,并且打了深井,下了管道,使230亩地都成了水浇地,现在已计划安装自来水。  

白吉屯村

  白吉屯村位于南皮县东北部,大浪淀乡政府东南3公里处,白吉屯村地势低洼,是一个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农业村。白吉屯村现有219户,人口850人,党员26人。全村耕地面积2650亩,计税面积1280亩。白吉屯村有大小企业4家,年产值3千万元以上。全村以种植业为主,农闲以打工为主,人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全村砖面硬化,南北路3000米,投资10万元;平整村东土路1000米,村内油路两侧排水沟700余米;植树500株;修建村东桥涵1座,建沼气池42个,投资8.5万元,完成生态文明村建设。投资16万元新打深井一眼,铺设地下管道和配套设施等,现已保证全村村民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投资十多万元新建高标准的“两室”。  

祁家洼村

  祁家洼村位于大浪淀乡东北处,北与沧宁路相靠,交通便利。   祁家洼村是农业村,人口1310人,农户310户,耕地面积2140亩,深井7眼,浅井10眼,全村有党员24人,小五金厂10家,养殖户5户(其中养猪户4户,养鸡户1户),解决村内近百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农民经济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一致,综合治安稳定。村中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出入方便。   村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祁家洼村注重基础设施完善,积极打井之后,修排水沟8000米,95%以上的农田都能得到灌溉,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贾九拨村

  贾九拨村位于南皮县大浪淀乡偏东北位置,距南皮县城20公里,北临沧县张官屯乡,距省道285沧宁线1.5公里。   现有住户246户,户籍人口为1046人,村内共有党员27人。共有耕地面积2615亩,蔬菜大棚面积为40亩。村中有较大规模的养鸡场一个,新建温氏合同猪养殖场6个,五金厂1家,共有4个建筑承包公司,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次是劳动力以外出打工来增加经济收入。   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村内前后街已硬化水泥路1200余米,硬化砖路900余米,连接沧宁线水泥路1.5公里。新建300余平方的办公楼一座,已安装路灯40余盏,对村中的主要道路已进行了亮化。   贾九拨村的农田水利设施比较齐全,全村共有深井6眼,已铺地下管道8000余米,对村子的1000余亩水浇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投资30多万元新建扬水站一座,彻底解决了低洼地的涝灾问题。  

陈六拨村

  陈六拨村位于南皮县县城东北20公里,距离乡镇驻地3公里,西临沧宁线省道,北临沧州市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陈六拨村现有人口2014人,农户576户,耕地面积3000亩,村庄占地面积1000亩。陈六拨村农业方面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现有农村合作组织2家,带动陈六拨村及周边农户近500户,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村西有春秋大棚300多亩,高效鸡棚4个,给农民带来了很多收入。陈六拨村还将建造更多的棚室以解决陈六拨村村民的收入问题,截至目前,陈六拨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村固定资产8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  

五拨台村

  五拨台村位于南皮县东北20公里处,大浪淀乡政府东北2.5公里。村南是大浪淀水库,与大浪淀水库相隔几十米。由于建水库。五拨台村人多地少,有十几户村民种植蔬菜大棚。由于人多地少,外出打工的人员与别村相对多一些。村中有三眼深井。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左右。村口有幼儿园一个,基本解决了孩子们上学的问题,村里有锉刀厂一家,也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   五拨台村现有人口1062人,农户368户,共有党员33人.耕地面积320亩,柏油路进村,新修了全村的排水沟。村两委班子健全,5人中有3名党员,分工明确,注重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和谐发展。  

段六拨村

  段六拨村位于南皮县城20公里,距离大浪淀乡政府7公里,距沧宁公路5公里。村现有人口1569人,农户420户,耕地面积4430亩,党员38人,五保户4户,低保户9户,深井3眼,变压器5台,水浇地2000亩,盐碱地2400亩,五金企业1家,木器加工厂5家,粮食收购站4家,养殖业2家,外来段六拨村企业1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增加劳动力就业人员60多人。今年在上级帮扶单位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段六拨村支部村委会维修一新,老年活动中心建立完好,卫生室新建在村中心,为段六拨村村民就医提供方便。  

叶三拨村

  叶三拨村是大浪淀乡驻地村,也是全乡人口最多的村,现有总人口2313人,总户数627户,现有党员58人,总耕地面积560亩,民营企业10余户,1996年沧州市委市政府为解决沧州地区吃水难的问题,在村东50米处新建了一座河北省最大的平原水库—大浪淀水库,总占地面积30000余亩,可蓄水量1.4亿立方米,从而解决了沧州地区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为了解决村里人多地少的问题,1996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改变土地种植结构,新建春秋大棚1000余亩,高效温室200余亩,打井3眼,硬化棚室道路近1000米,铺设管道11000多米,并在青县聘请了有专业技术的师傅来指导。经过近20年的积极努力,现全村的种棚户每年都在递增,80%的农户都种了大棚,每年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在全乡名列前茅,老百姓的生活也日益提高。  


后辛村特产大全




后辛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