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沧州 >> 南皮县 >> 潞灌乡 >> 王少泉村

王少泉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少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少泉村简介

  王少泉村位于潞灌乡东部,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东与盐山县接壤,乡级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共有人口845人,耕地1703亩,党员25人。
  王少泉村农业以种粮和设施蔬菜为主导,蔬菜棚室10个,农田水利设施齐全,有深水井6眼,浅水井50眼,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养殖业发展迅速,有肉鸡养殖棚3个,养猪棚1个,在县政府养殖帮扶优惠政策的带动下,王少泉村养猪专业户正与温氏养猪进行合作。
  王少泉村村班子和全体村民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带领下,逐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今后工作重点要向招商引资转变,广开门路,内引外联,加大扶持力度,并希望王少泉村外出有志人士回村办厂创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30927202 061000 -- 查看 王少泉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少泉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王少泉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马西村

  马西村位于潞灌乡东南部,共有农户253户,人口940人,耕地面积1432亩,党员21人。   马西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企业商贸业为辅,村集体没有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较多,因马村集而商贸业繁荣,企业规模较小,以家庭式作坊模式为主。   马西村为武术之村,习武健身蔚然成风,为南皮红升武校发源地,红升武校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武术大赛,获得多枚奖牌,为中华武术的传播,武术人才的培养和全民健身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马西村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均衡,村民精神物质生活丰富多彩,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村情平稳,和谐向上。  

三教庵村

  三教庵村,地处南皮县潞灌乡南部,县级公路李寨路位于三教庵村东侧。全村有538户,1755人,耕地2000亩,党员数38人。   三教庵村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和各种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蔬菜、瓜果为主,棉瓜间作是三教庵村种植特色之一。三教庵村借助国家扶贫政策,正在积极运作棚室蘑菇种植项目;在特色养殖方面,三教庵村有肉鸽养殖场一个,为我县唯一专业化养殖基地,并已经初具规模。   三教庵村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各种基础设施完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及娱乐项目丰富多彩,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来有文化之村的美誉。   今后,三教庵村立足于交通优势,广开招商引资门路,积极配合上级政策的引导,号召有志之士投身创业大潮,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步伐。  

曲庄村

  曲庄村位于潞灌乡中东部,现有住户486户,人口总数2063人,党员33人,共有耕地4007亩。   村民收入来源以农业和务工为主,尤以农业发达,曲庄村耕地位于潞灌乡有名的万亩大方,土壤肥沃,水利设施完备,粮食亩均产量位于全乡前列;2014年,国土部门土地整理项目涵盖曲庄村,该项目的落实将为曲庄村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带来更大的改善。曲庄村村民有农闲外出经商或务工的传统,粮食收购生意形成气候,村民乐于劳作,收入较高,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曲庄村村内主要道路硬化,新建乡级公路与辛霞线相通,村内有老年公寓1所,村民精神与物质生活都很丰富,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人际之间关系和谐,密切。  

李庄村

  李庄村位于潞灌乡中部,共有农户157户,人口663人,耕地1100亩,党员24人,村党支部健全,由3人组成。   李庄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养殖业发展初具规模,主要以养鸡为主要品种。   李庄村各项公益事业取得发展,农田水利电力建设完备,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两室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完成,村民文化生活丰富,民风朴实,村貌整洁。   今后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招商引资这一主题,借助在外人员较多的优势,立足于长远发展,带领村民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放开眼界,坚持走出去,求取真经,引进来,引资金,引技术,冲破瓶颈,办实业,谋发展。  

西唐村

  西唐村位于潞灌乡西南方向,距离镇中心5公里,全村人口520户,2039人,党员42人,耕地面积3545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兼种植国槐、白蜡等绿化树木,企业6家,其中型煤加工厂3家,苇板厂1家,五金加工厂1家,肉鸡养殖场一家。村内绿树成荫,农房错落有致,主要道路硬化,两室健全,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社会形势稳定。   几年来,西唐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调整有序进行,生态工程得到逐步落实,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东唐村

  东唐村位于潞灌乡南部,李寨路南北傍村而行,凤翔干沟依村流过,全村有农户280户,人口1200人,耕地1600亩,党员19人。   东唐村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养殖业以农户散养形式为主,养殖品种为猪和鸡。除了农业,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随着东唐村农田水利电力设施建设的加强,农作物产量增高,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升。   东唐村各项公益事业均衡发展,完善了两室,新上户外健身器材,完成了村级卫生室建设,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   今后,东唐村发展目标要立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特色种养上出创新,并加大各方扶持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创实业,谋发展,带领村民真正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孙龙村

  孙龙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东南部,共有村民171户,人口777人,耕地830亩,党员22人。   孙龙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另外孙龙村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养猪为主,养殖专业户建有标准猪舍。村内有一家腻子膏厂,该企业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也为其他村民致富起到了带头作用。   孙龙村村内主要道路硬化,交通较便利。各项公益事业正在发展之中,两室、村级卫生室已经完成建设。   今后,孙龙村发展目标立足于要扩大招商引资门路,借助濒临武千路工业带的优势,加大各方扶持力度,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郝庄村

  郝庄村位于潞灌乡东南部,有柏油路向南连接武千路,全村有农户343户,人口1218人,耕地1560亩,党员34人。   郝庄村产业农工并重,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工业以五金企业为主,涉及企业3家,固定资产投资超300万元,用工120人。   郝庄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较快,村内道路硬化,2014年修柏油路300米,新打深水井,并铺设管道2000米。国土部门土地整理项目涵盖郝庄村,这将为郝庄村生产生活带来新的变化。   郝庄村村民民风淳朴,村貌整洁美观,村情稳定,社会形势喜人。  

前王村

  前王村位于潞灌乡最南端,漳卫新河北岸,与山东省隔河相望,共有农户321户,人口1170人,耕地1860亩,党员24人。   前王村产业以农业为主,并以种植业为重,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和其他各种小杂粮。近几年林业有了长足发展,沿漳卫新河沿岸林带郁郁葱葱,景色怡人。养殖业处于初级阶段,蛋鸡养殖专业户一个,存栏3200只。小型五金厂两户,为家庭式作坊,企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   前王村村内主要道路硬化,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备,村内社会形势稳定,村民之间关系融洽。   今后,村班子立足于长远发展,带领村民解放思想,放开眼界,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拓宽创业门路,加快商贸业,企业发展步伐,真正走上小康路。  

马中村

  马中村位于潞灌乡东南部,共有农户226户,人口870人,耕地1200亩,党员26人。   马中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企业和商贸业为辅,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有私营企业一家,在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上,给村民创造了务工岗位,也帮助村民开拓了视野,提供了借鉴,树立了榜样,激发起村民依靠创业积累财富的进取之心。马村为老街店,马村集为老集市,历史久远,因此商贸业具有传统优势。   马中村村内道路硬化,各项公益事业发展顺畅,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  

后康村

  后康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南部,南邻武千路,共有农户320户,人口1294人,耕地2425亩,党员39人。   后康村工农并重,站在全乡视野,尤以工为突出特点。全村共有企业35家,固定资产9000余万元,产品多是五金电器,行销全国各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后康村企业发展历史长,最初起源于村集体企业,后有多位敢于创业人士,独立创业,到全国各地区跑合同,进设备,引技术,继而蓬勃发展,形成气候。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模式以粮棉轮种为主。   后康村村民在企业发展,畜牧养殖,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敢为人先,你争我赶,同心协力,打造出了一个文明,富裕,和谐的小康村。  

马东村

  马东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东南部,东与盐山县接壤。共有农户387户,人口1486人,耕地面积2460亩,党员26人。   马东村农工贸三业共同发展,农业以种粮为重,品种小麦玉米为主。民营企业以声宝,恒孚鑫海,华志三家为龙头,从业人员200多人,年产值4000多万元;同时有内外墙涂料厂3家,年产值1000多万元,也解决了部分用工。商贸主要依托马村集老集市的优势,零售、餐饮及其他服务型小生意小买卖云集。   马东村村内道路硬化,两室和卫生室建设完备,村民生活安逸祥和,民风淳朴,村貌整洁。  

刁南村

  刁南村位于潞灌乡东南部,东临盐山县,北邻武千路。刁南村为少数民族村,村民均为回民,人口约720人,农户135户,耕地面积610亩,党员15名,其中女党员2名。   刁南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养殖业较发达,品种为羊和牛。近年来,刁南村受刁北企业发展的辐射作用,五金企业若雨后春笋,现有五金企业10余家,固定资产1300余万元,解决了村民务工难的问题,也为少数民族家庭改善生活状况起到了极大助推作用。   今后,刁南村在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的同时,利用刁南村农田沙性土壤的的特色,调作物结构,走特色种植道路,建立果蔬、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刁北村

  刁北村位于潞灌乡东南部,东临盐山县,北邻武千路。刁北村人口977人,农户213户,耕地面积1200亩,有党员23名,其中女党员2名,另有入党积极分子1名。   刁北村工农业发达,尤以工业规模效益双突出为全乡亮点,共有五金企业56家,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所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遍布各个领域。刁北工业区的成功模式是潞灌乡产业调整重点推广项目,对全乡招商引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刁北村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农业基础设施齐全,深水井2眼,浅水井36眼,变压器17台。   刁北村各项公益事业蓬勃发展,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民文体生活健康向上,村情平稳,人际之间和谐融洽。  

金庄村

  金庄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东南部,漳卫新河北岸,南临山东省,东接盐山县。共有农户230户,人口1150人,耕地1200亩,党员22人。   金庄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及各种杂粮,经济作物是棉花和西瓜。金庄的西瓜全县闻名,因其特有的得天独厚的沙性土壤,种出的西瓜表皮颜色光亮,瓜皮薄而脆,果肉含糖量高,沙瓤,口感极佳。   全村共有五金企业12家,规模中等,起到了带动效果,大多年轻人产生了自己创业的美好想法。企业的发展,为村民的致富带来崭新前景,也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为地方财政税收添砖加瓦。  

后罗村

  后罗村位于潞灌乡南部,漳卫新河北岸,后罗村人口620人,144户,耕地面积516亩,另有沙荒地600亩。有党员13人,其中女党员1人,党支部注重后备人才储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   后罗村产业以农林业为重,农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经济作物品种是棉花。因为沙荒地较多,后罗村早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漳卫新河北岸为速生杨林带,是潞灌乡万亩林的一部分,春夏之际,枝繁叶茂,虫飞鸟翔,好不热闹。另有家庭作坊式小型五金厂一家和五个小型棉花加工厂,但产能较小,需要发展。   后罗村主干道为油路,交通较便利,装有变压器6台,总容量410kVA。  

前罗村

  前罗村位于潞灌乡最南部,南临漳卫新河,与山东省隔河相望。前罗村人口2248人,农户628户,耕地面积1920亩,党员50人。   前罗村种植业以种植粮棉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和玉米,棉花有传统种植基础,现有果树100亩,林地覆盖率较高,沿漳卫新河北岸植有速生杨林带,村民自发在沙性土地中植树压沙,改良土壤。   前罗村有棉花加工传统企业多家,曾成就前罗村经济发展的辉煌,但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竞争出现滑坡,为此,前罗村正在谋划依托现有的规模、技术和市场的基础,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的小作坊、小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增强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求取新的大的发展。  

万牛张村

  万牛张村,位于潞灌乡西南部,共有68户,人口298人,耕地630亩,在本乡镇是最小行政村。   万牛张村是纯农业村,土壤以沙性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棉花种植为主,万牛张村近几年着手发展水利设施建设,随着灌溉水平的提高,各种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万牛张村无集体企业,村民多外出务工。   近年来,万牛张村村民各种素质不断提高,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之间和谐团结,村风淳朴,村容村貌蔚然一新。  

后王村

  后王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西南部,漳卫新河北岸,隔河与山东省相望,有农户近300户,村民1180人,耕地1200亩,党员30名。   后王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沿漳卫新河种植有速生杨林带,另外,村民多自发在沙荒地中种植各种树木,用于压沙治荒,并取得林木相应经济收入。后王村在政府扶贫帮助下,建设高标准鸡棚7个,占地20亩。有养猪专业户一户,年出栏500头以上。有五金企业3家,但规模较小。   今后,后王村要借助临武千路的区位优势,扩大招商引资门路,争取各方扶持力度,转结构,促发展。  

王古川村

  王古川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东部,东临盐山,南接武千路。全村辖两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50户,人口565人,耕地1100亩,党员15人。   王古川村有种植食用葡萄的传统,全村共种植葡萄面积150余亩,亩产达4000余斤,品种以巨峰和玫瑰香为主,水果品质高,口感好,经济效益高,增加了农民收入。王古川村有两家五金加工厂,解决了部分农民务工问题,对于全村企业发展也起到了带动作用。   全村农业基础设施完备,有深水井3眼,浅水井25眼,50KV变压器2台,30KV变压器2台。村内外交通便利,村级道路状况良好,柏油路面硬化1000米,砖路硬化300米。移动电话通讯网络覆盖全村,信息畅通。  

焦山寺村

  焦山寺村地处南皮县潞灌乡北部,背靠宣惠河,李寨路贯穿南北,共有780户,2883人,耕地4950亩,党员数51人。   焦山寺村以农业为重,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多以建筑业人员为主;有五金企业四家,发展势头足,前景好,对全村企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近年来,焦山寺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得到了良好而迅速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养鸡小区两个,养羊大棚两个。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先后打深井6眼;在村内交通方面,主要街道已经硬化。企业发展以大强五金作支撑,先后建起了三家五金厂,其中,胜产机械,长青棉业,独具特色,远近闻名。此外,馨悦饭店和兴达饭店以独特的风味,低廉的价格受到家乡人民的好评。  

南场村

  南场村位于潞灌乡中部,紧邻乡政府驻地,有油路与辛霞线相通,共有农户140户,人口580人,耕地900亩,党员13人。   南场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农闲劳动力多外出打工,以建筑装修业为主业。另有部分村民借助乡政府驻地和农贸集市,经商做生意,商贸业较发达。   南场村村内主要道路硬化,交通便利,村内各项公益事业正处于发展之中,两室已建设完成。   南场村两委在以后工作中,立足于村民各项素质的综合提高,着眼于全民创业发家致富,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提升。  

刘庄村

  刘庄村位于潞灌乡中部,紧邻潞灌乡政府驻地,李寨路傍村而过,村东凤翔干沟连接漳卫新河与宣惠河,共有农户192户,人口778人,耕地1100亩,党员24人。   刘庄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农闲时,剩余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因紧邻乡政府驻地,部分村民从事各种商贸生意。   刘庄村有祖辈流传下来的接骨医术,尤以刘墨庭诊所出名,常有百里以外的伤者前来寻医问药。   刘庄村村民在村两委带领下,完善了两室,新建了村卫生室,硬化了路面,各项公益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辛庄村

  辛庄村位于潞灌乡中部,全村有农户65户,人口300人,耕地面积500亩,有党员6人。   辛庄村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及其他杂粮作物,养殖业为辅,以养猪为主,散养和专业户养殖结合。辛庄村虽然地少人稀,但是各种经济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以井队打井及其所衍生的水泥管制造形成了规模,辛庄村共有井队近10家,打井生意做到京津一带,经济收入可观,水泥管制造4家,多用于辛庄村打井队所需。   村内主要道路硬化,引寨子自来水解决了村民饮水,新建两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准提升。  

张庄村

  张庄村,位于潞灌乡中部,北于辛霞线相通,全村共有285户居民,1116人,耕地2300亩,党员数31人。   张庄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肉鸡养殖业较发达,现有肉鸡养殖企业4家,规模较大。   张庄村村两委坚持加大对村级公益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了两室,硬化了路面。村党支部注重加强发展村民各项素质,立足于全面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注重于引导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破除迷信,远离-,村民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水准不断上升,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今后,张庄村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在外人员较多的优势,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重培养,多扶持,达到解难题,破瓶颈的最终目的,使企业迅速发展成长起来。  

刘奇村

  刘奇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中西部,辛霞线穿村而过,是潞灌乡文明示范村。共有农户381户,人口1481人,耕地3279亩,党员36人。   刘奇村农业以特色种植为主,棚室蔬菜是刘奇村产业的亮点,品种以黄瓜西红柿为主,一年四季都是附近各地菜商集散地。农作物种植以粮棉为主,养殖业以肉鸡为主要品种,现有养鸡大棚4个。有五金企业一家,小型面筋加工企业一家。   全村水利电力设施完善,有深水井10眼,浅水井15眼,变压器12台,容量1200KVA。村民饮水实现集中供水,村内通路已完全硬化。两室建设齐全,配备2套健身器材。村级卫生室建设完成,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有秧歌队,广场舞队。  

大薛村

  大薛村地处南皮县潞灌乡西北方向,悬惠河南岸,距离潞灌乡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共有农户约400户,人口1558人,耕地2260亩,党员30人。   大薛村为纯农业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农作物产量位于全乡中等位置。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产品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于建筑及室内装修行业,务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村内主要道路硬化,按照计划将翻修和新筹建大薛村至刘奇、大薛村至芦庄子村的油路。  

芦庄子村

  芦庄子村位于潞灌乡中北部,辛霞线在村南傍村而过,北临宣惠河,共有农户676户,人口2700人,耕地4500亩,党员69人。   芦庄子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养殖业以鸡和猪为主,肉鸡年出栏20000只,猪年出栏300头。商贸业较发达,逢农历一六为农村集市赶集日。有企业一家,固定资产600万元。   芦庄子村着手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水利设施完备,村内有变压器7台,村外有变压器8台,深水井4眼,浅水井50眼,北临悬惠河,灌溉便利。村内主要道路完成硬化,两室完备,村级卫生事业水平位于全乡前列。  

北庄村

  北庄村位于潞灌乡政府驻地,南临辛霞线,东靠李寨路,凤翔干沟傍村而过。有农户273户,人口1006人,耕地2000亩,党员20人。   北庄村以农贸业为主,借助乡政府驻地的优势,村民经商者较多,经销生产生活必需的货物,或者从事餐饮行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农业种植主要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养殖以养鸡为主品,有养鸡小区一个,标准高,管理科学,效益好,初具规模。   北庄村村两委,注重加强村民素质提升建设,提倡并引导村民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远离-,破除迷信,健康阳光,展示正能量。  

刘硕盘村

  刘硕盘村位于潞灌乡北部,宣惠河南岸,共有农户760户,人口2870人,耕地4590亩,党员48人。   刘硕盘村以农业为主,种植业为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及其他各种小杂粮,特色种植方面,在各级政府扶贫帮扶下,建成有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技术日趋成熟,规模不断扩大,效益稳步提升。养殖业以养鸡和养猪为主,专业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有个体五金企业一家,规模较小。刘硕盘村农民另一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多从事建筑与装修行业。   2014年,有两个项目惠及刘硕盘村发展,一个是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一个是开发部门的高产示范田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为刘硕盘村农业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潞灌村

  潞灌村位于潞灌乡政府驻地,辛霞线穿村而过,李寨路傍村而行,村东凤翔干沟连接漳卫新河与宣惠河。共有农户580户,人口2847人,耕地3060亩,党员57人。   潞灌村以农贸业为重,企业为辅。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品种为小麦、玉米及各种小杂粮。商贸业发达,南北两个商贸区齐头并进,各种商铺云集,有两个较大的商场;逢农历四九为潞灌大集,逢农历二七为潞灌小集,无论大集小集,周围各村商贩都会接踵而至,赶集上店的人群络绎不绝。企业发展仅有雏形,个体企业4家,需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做到走得出去,带得回来,学习取经找门路,引进资金技术创实业。  

龙堂村

  龙堂村位于潞灌乡东部,宣惠河南岸,共有农户585户,人口2306人,耕地4610亩,党员34人。   龙堂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以粮棉种植为主,全村共有变压器4台,深水井4眼,管道6000余米,电力水利设施完备。2014年,国土部门土地整理项目涵盖龙堂村悬惠河以南全部土地,该项目的实施必将给龙堂村农业的发展带来更新变化。有五金企业2家,规模较小。   各项公益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建成中心小学,2014年建成幼儿园。翻修柏油路2000米,村内道路已完全硬化,两室建设齐全,村民们的业余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精神与物质生活水平水涨船高。  

大郭立山村

  大郭立山位于潞灌乡东部,辛霞线沿村东而过,东与盐山县接壤,全村共有农户521户,人口1908人,耕地4000亩,党员47人。   大郭立山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品种为小麦、玉米、豆类和其他一些小杂粮。养殖业是大郭立山村传统产业,但原有模式落后,形不成规模,自今年以来,大郭立山村有志人士回村创业,建起了标准化养猪场,以母猪自繁和仔猪育肥两个模式进行,起点高,科学规范,初具龙头养殖企业形像。   大郭村各项公益事业正处于发展之中,村内主要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整体安逸祥和,其乐融融。  

小郭立山村

  小郭立山村位于潞灌乡最东端,东与盐山县接壤,辛霞线临村而过。全村共有农户207户,人口910人,耕地面积1980亩,党员21人。   小郭立山村农牧业发展迅速,农业以粮食作物和水果作物为重,小麦、玉米、苹果为主要农副产品,牧业以养猪为主,散养与专业户养殖并重,专业户借助县政府优惠政策,积极与温氏养猪合作,效益增长迅速,为小郭立山村养猪模式的转变与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   小郭立山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壮大,村内主要道路硬化,两室健全。村民朴实,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村风淳朴,社会形势稳定。  

旁堤刘村

  旁堤刘村位于潞灌乡东部,辛霞线穿村而过,有农户560户,人口2520人,耕地5057亩。   旁堤刘村以农业为重,农产品以粮棉为主,土壤土质好,农作物产量高。养殖业初具规模,现有养殖专业户7户,养殖品种以猪和肉鸡为主。旁堤刘村农业基础设施完备,2014年开始,国土部门土地整理项目涵盖旁堤刘村,该项目的落实,必将给旁堤刘村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动力。   旁堤刘村村民在村两委带领下,注重加强素质的提高,全面普及法律知识以及生产生活科学常识,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龙门寺村

  龙门寺位于潞灌乡东部,东部与盐山县交界,共有农户265户,人口1136人,耕地2400亩,党员27人。   龙门寺村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养殖业以养鸡为主。随着农业水利电力设施建设的加强,农作物产量增高,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龙门寺村各项公益事业均衡发展,完善了两室,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村党支部注重加强村民素质全面培养,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全村的村风村貌明显提高,村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今后,龙门寺村发展目标立足于扩大招商引资门路,加大各方扶持力度,通过创实业,谋发展,带领村民真正走上发家致富的小康之路。  

王少泉村

  王少泉村位于潞灌乡东部,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东与盐山县接壤,乡级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共有人口845人,耕地1703亩,党员25人。   王少泉村农业以种粮和设施蔬菜为主导,蔬菜棚室10个,农田水利设施齐全,有深水井6眼,浅水井50眼,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养殖业发展迅速,有肉鸡养殖棚3个,养猪棚1个,在县政府养殖帮扶优惠政策的带动下,王少泉村养猪专业户正与温氏养猪进行合作。   王少泉村村班子和全体村民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带领下,逐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今后工作重点要向招商引资转变,广开门路,内引外联,加大扶持力度,并希望王少泉村外出有志人士回村办厂创业。  

凤翔村

  凤翔村地处南皮县潞灌乡南部,省级公路武千路横穿东西,凤翔干沟穿村而过,共有农户518户,人口2460人,耕地2780亩,党员50人。   凤翔村工农贸三业并重,农业以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工业以五金制造为主,形成了沿武千路工业带,共有大小企业20家,企业职工计400多人。商贸业借助于原凤翔乡政府驻地的优势,零售餐饮业兴盛,农历逢五排十为凤翔大集,方圆十几里的商贩大多来此卖货,周围群众熙攘而来,挑选购买。   凤翔村村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文化气息浓郁,生活方式积极向上,营造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民风村貌。  

前康村

  前康村位于潞灌乡南部,南邻武千路,现共有农户252户,人口956人,耕地面积1300亩,党员17人,其中女党员1人。   前康村以工农业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有企业8家,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企业领导人员思想开阔,锐意进取,规模和效益逐年壮大,在个人致富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为当地财政税收做出贡献,并解决了前康村和附近大批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前康村道路硬化,交通便利,各项事业均衡发展,村民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两委班子愿带领全村人民,在政府富民政策指引下,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同心协力,努力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的前康村。  

小薛村

  小薛村位于潞灌乡西部,辛霞线穿村而过,共有135户居民,人口530人,耕地810亩,中共党员12人。   小薛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另外,养殖产业发展势头喜人,散养农户畜牧养殖积极性高,同时,规模化养殖已具雏形,现在有养猪场1个,养牛场一个。   小薛村近年来在国家富民政策的号召下,逐渐探索出一条发财致富的新道路,在确保农业种植创收的同时,养殖业以及其他产业方面也大有作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14年农业开发土地整理项目落户小薛村,势必为小薛村农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飞跃发展,彻底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环境。  


王少泉村特产大全




王少泉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