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沧州 >> 任丘市 >> 中华路街道 >> 五街村

五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五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街村简介

  中华路办事处五街村位于会战北道东侧裕华中路北侧,村庄面积50000平方米,共有750人,165户村民。村党支部成员4名,村委会成员3名,“两委”成员7名,村民代表21名,党员43名。村民经济状况一般,有五街卫生室一处。
  五街村的由来:五街村坐落在市中心地带,1959年由原老一街村划分为三个村,一街、五街、六街,由此产生了五街村。
  五街村当前工作由村支书、村主任的领导下顺利开展,村民生活和谐健康,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共同改善全村经济生活,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30982004 061000 -- 查看 五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五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五街村

  中华路办事处五街村位于会战北道东侧裕华中路北侧,村庄面积50000平方米,共有750人,165户村民。村党支部成员4名,村委会成员3名,“两委”成员7名,村民代表21名,党员43名。村民经济状况一般,有五街卫生室一处。   五街村的由来:五街村坐落在市中心地带,1959年由原老一街村划分为三个村,一街、五街、六街,由此产生了五街村。   五街村当前工作由村支书、村主任的领导下顺利开展,村民生活和谐健康,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共同改善全村经济生活,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六街村

  六街村原为新华路老一街村一部分,名为恒吉街,后因一街村太大,进行分村,顺延为六街村。地处会战道北段,109户,370余人。村内占地140多亩,耕地242亩。村“两委”班子5人,村里共有党员34人,村民代表16人。六街村当前主要工作就是旧城改造,现回迁楼正在进行施工中。  

东关村

  东关村是任丘市的城中村之一,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东至京开道,西至京开渠,南至招待处,北至凯旋城,占地面积约300亩左右。全村大约住户有450户,总人口1467人左右。全村分为6个小队,每个小队3名村民代表,各个小队自行管理各小队相关事务。村党支部3人,有49名党员,能积极发挥党员作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村民无耕地,少部分小队有自己的小菜园。村民的收入来源大部分靠打工,房租等,村中无支柱产业。  

东凉村

  东凉村,东凉村始建于五代,原名东火村。周世宗柴荣北征曽驻此地,为避“柴”、“火”之克,改名为东凉。位于任丘市原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南2公里处,南靠津保公路,西临京开公路。全村2282人,村中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满族。主要姓氏为:刘、李、张、田等姓氏。其中,刘姓占村人口40%,田姓占12%,李姓占10%,张姓占10%,其他姓氏占28%。全村共有党员78名,村民代表38人,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各3人,其中村委会女性成员1人。2014年村集体年收入257252元,村民人均收入8880元。东凉村现有耕地1300多亩,人口2300余人,以农业为主。  

徐庄村

  徐庄村,建村于明朝,由徐氏处村,故名徐庄。   徐庄村地处北环路、燕山道道交接处,位于中华路北侧,燕山道道西侧,北环路南侧,会战道东侧。距离市中心一公里左右。全村共有350户,分为8个村民小组,共1350人。村党支部3人,党员56人,村民代表24人。全村占地面积1200亩,共有耕地700亩。  

谢刘场村

  谢刘场建村于清朝。原为地主之场院,有谢刘两户看场居此,后成村,名为谢刘场。谢刘场村地处任丘市北,东面与华北石油炼油厂接壤,西邻史胡村,北靠张桥村,南接东关。任丘市主干道燕山道、京开道、中华路贯穿全村,村内规划完善。全村占地260余亩,目前大致划分为东南片、东北片、西北片和工具城以东四个片区。全村在册127户,598人,主要姓氏有刘、谢、郑、郭、朱等。村内主要以个体车床模具加工、经商、运输等行业为主。   村“两委”班子6人,村民代表16人,正式党员39人。两委班子配合默契,组织结构完善,村内和谐稳定,村容整洁,民风淳朴。  

史胡村

  据记载,史胡建于明朝,有史姓先居此,因庄小,故名史家胡同。史胡村北临中华路,南接东关村,东临谢刘场,西接三街村,地理位置优越。目前,史胡村党支部由4位成员组成,党员共31名;村委会由3位成员组成,村民代表26人;村监会由3名成员组成,各个组织健全。全村共有223户,耕地总面积约268亩。  

张桥村

  张桥村建于清初,原名太平庄。有张秀才办一学校,很兴旺,故改名张家学。张桥现有227户,750人,现有耕地300多亩,支部3人,村委会3人,党员34人,村民代表19人。   张桥村两室健全,还设有便民服务室、图书室、广播室,主要街道全部实行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做到村里照明无死角,百日攻坚以来,村里对街道两侧的墙面进行了粉刷,并绘制文化墙,村里无私搭乱建,七个游园之一的翠园座落于张桥村。园里环境整洁优美。  

西凉村

  西凉:建村于五代,原名西火村,周世宗柴荣北征驻此,为避柴火之克,改名为西凉。   西凉村地处北环路、106国道交接处,位于中华路北侧,会战道西侧,北环路南侧,距离市中心一公里左右。全村共有420户,分为6个村民小组,共1470人。村党支部3人,党员54人,村民代表24人。全村占地面积1007亩,共有耕地890亩。   全村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灌溉不便的地区种植棉花、小麦、高粱。除了耕地,村民主要靠打工和运煤增加收入。   村内卫生室健全,主要街道旁有两个健身广场,村委会院内设有农村书屋和幸福院。幸福院是在民政局的支持下建立的,为村内有困难的孤寡老人等提供帮助。  

芦各庄村

  芦各庄建村明朝万历年间,建村人是明朝官员芦值和两京兵部尚书郭乾,因此取名芦郭庄,清朝时改为芦各庄。   明朝时,芦各庄村邻南京通北京的大道,地理形势繁华优美是明朝两位官员建村的原因。芦各庄现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党员59人,村民代表26人,全村户数565户,人口2366人,耕地2228亩,村占地面积900亩。地处城乡结合部,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以车床加工、木器加工为主。  

北各庄村

  据记载,北各庄于明朝由郭姓人建村,因在任丘城北,故名为北郭庄,清朝将村名叫移为北各庄。北各庄村东临燕山道,西临京开道,南接中华温泉小区,北邻新华中学,地理位置优越。目前,北各庄村党支部由4位成员组成,党员共30人,村民代表18人,自治组织健全。全村共有103户,476人,村庄占地面积约103亩,耕地面积约191亩。北各庄村没有主导产业,村民多以打工、做小买卖为生,集体收入来源为村东燕山道边门市房租金。  

三街村

  三街村在解放初期习惯叫东门里北大街,自一九五三年城关建镇有了四关(东、西、南、北),四街(一、二、三、斜)的建制,后来将相邻的两个自然村(北关、东门里北大街)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即三街村,其后一直延续至今。   三街村处在城内北部偏东,东至左镜河,西邻西护城河,南至五街村,北至明珠小区。村支部由姜双良、孔祥阁、边小成共三人组成,现有党员76人,村民代表30人,全村占地面积约500亩,耕地200亩,人口1748人,村民主要以打工、务农、经商、建筑、运输等多种行业为生,目前村内还有个体幼儿园3个,私人诊所2个。  


五街村特产大全




五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