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镇崇村建村于明初,由洪洞县迁来黄、李两家,各立一个小村,后因两村相处很好,合为一个村,取名崇村至今。
崇村支部3人,党员25人,村民代表18人,村庄占地面积450亩,耕地2534亩,总人口1410人,经济比较落后,没有企业。
村庄新建有一所教学楼,卫生工作开展的比较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30982103 | 061000 | -- | 查看 崇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锁井前街村 |
长丰镇锁井村建村于宋初。原名黄龙港。据《任丘市志》称“黄龙港在市东锁井村,因黄龙见井上而名”。锁井村于1950年分为四个自然村,分别为韩街、吴街、前街、后街。前街村位于蔡锁公路西侧,与韩街、吴街、后街都相互接壤,北与后街相邻,西与韩街、吴街分别相连。 前街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会3人,没有交叉任职。前街村以王姓、景姓、邵姓、杨姓四家为主,有党员34名,村民代表24人。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耕地面积2204亩,共计人口1296人。经济状况一般,年人均收入9200元,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有蔬菜大棚四个,以种植黄瓜为主;村内养殖蛋鸡大户一个;喉箍生产厂家2个,以上特色产业规模较小,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有幼儿园一个,韩街、吴街、后街、前街、包括孙庄村的学前适龄儿童均在这个幼儿园上学。有卫生室2间。 |
黄庄村 |
长丰镇黄庄村建村于明永乐初,由宣化府迁入姓黄的在此定居,故名黄庄。黄庄村位于长丰镇西北2公里,西面紧邻撤退路。 黄庄村支部3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26人,村庄占地面积500多亩,耕地面积2200亩,人口1383人。 现有黄庄小学一座,中心幼儿园一座。2016年新建成村两室5间,宽敞明亮。村庄街道整齐干净,主街道为柏油路,其余为砖路,没有有专职保洁员清扫卫生。 全村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特产桃,现存桃树200亩,品种有酒保、十四号等,香甜可口。 村庄现存秧歌队一支,每逢喜庆佳节或丰收便进行表演,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东郝村 |
长丰镇东郝村建于明朝初期,以姓氏命名为郝村,后迁出一部分人在村西另建村庄,故改名为东郝村。东郝村位于任丘市东北角是个边远村庄,于大城县、文安县交界处。 东郝村现党支部有5人,党员56人,村民代表27人,耕地面积为3300亩左右,总人口大约在2800人左右,经济状况落后,大部分人员靠种地和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活。 目前,两委班子已向镇党委递交了双向承诺书,今年工作任务是,1、硬化村内街道2、铺设地下管道3、建村两室,村里自发成立2班戏班子,为主唱河北梆子和歌舞。村内有两处文化广场。 |
南张村 |
长丰镇南张村位于长丰镇南5公里,津保路南侧。建村于明朝中期。当时有顾、刘等姓由张村迁居村南建村,故名南张村,历史传承至今。 南张村支部3人,村委3人,党员51人,村民代表27人,村庄占地8.4公顷,人口2830人,卫生所3家,中心小学1座,幼儿园2所。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现有耕地1360亩。村内有水塔一座,中心幼儿园一座。 村庄道路全部硬化,主要街道全部亮化。村民生活富足,业余生活比较丰富。 |
北张村 |
长丰镇北张村建村于宋朝。因张姓建村,故名张村,明代中期迁出一部分人在北张村南面又建一村,村名为南张村,故此村改名为北张村。 北张村支部3人,党员47人,村民代表31人,村庄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总耕地5010亩,人口4500人左右。村内中小型企业较多,以摩托车配件为主,如兴邦、先导科技、大力神等一批带动村内经济发展。肉鸡养殖公司存栏10万余只肉鸡,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新建的文化广场,给广大群众提供了额休闲娱乐的场所,每天都有大批村民跳舞休闲。现存子母通臂拳传人张世林,义务教授爱好者学习传承,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润源苗木合作社,占地50余亩,种植培育国槐、白腊等大众苗木,为周边的绿化工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
邢杭村 |
长丰镇蔡村郉杭村村名由来:自宋朝初年以来,因蔡姓先居于此地,故名蔡村,后因姓氏增多,村落逐渐向南发展,才有寇、邢、王氏小街,因“巷”与“杭”字音相似,邢杭村因此得名。邢杭村位于长丰西南,被大街村、寇杭村、王杭村所包围。 邢杭村支部3人,党员30人,村民代表21人,村庄占地480亩,人口800余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现有耕地1360亩。村内有水塔一座,中心幼儿园一座,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大部分村民靠种植和打工维持生活。 邢杭村节诶的干净、整洁,环境较好。 |
蔡村大街村 |
长丰镇蔡村大街村名由来:自宋朝初年以来,因蔡姓先居于此地,故名蔡村,后因姓氏增多,村落逐渐向南发展,才有寇、邢、王氏小街,后因“巷”与“杭”字音相似,故有寇杭等称,原村留用大街村称。蔡村大街村位于长丰西南,东与南张村相连,西与吕公堡张佐村相连,南与寇杭、邢杭相连,北邻381省道。 蔡村大街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60人,村民代表30人,村庄占地840亩,637户2630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现有耕地3075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工业有板轮厂,三轮摩托车配件厂,并有小型作坊如香油坊、小超市、小吃部、水泥板厂、化肥、籽种、农药店等。农业年产值大约153.7万元,工业年产值约150万元,人均收入七千余元。 村东有国办小学一座,国办幼儿园一所,全村入学率100%。有卫生院一处,卫生所五处,分布均匀,群众就医方便。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95%以上。 |
王杭村 |
长丰镇王杭村始建于宋初,位于长丰的西南方向。自宋朝初年以来,因蔡姓先居于此地,故名蔡村,后因姓氏增多,村落逐渐向南发展,才有寇、邢、王氏小街,,因“巷”与“杭”字音相似,王杭村因此得名。 现有支部1个,成员3名,王杭村共有党员46人,村民代表21人。总耕地面积562亩,共计人口1600人。经济状况较好,无小学,有卫生室1间,但医护人员1名。 经济发展较稳定,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兼小型养殖、小工副业等。当前工作连村路两侧绿化已完成,正在进行连村路两侧硬化工程。 王杭村重点企业有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
胡村村 |
长丰镇胡村建村于明朝,以姓氏命名为胡家村。胡村地处任丘城东25公里与廊坊交界处,是任丘市的东大门。 胡村支部3人,党员65人,村民代表29人,人口约3800余人,总耕地约4000余亩。 全村以农业为主,配有铝件加工,三轮摩托车配件制造,电动车等副业带动村民增加收入。 |
锁井吴街村 |
长丰镇锁井吴街村建村于宋初。原名黄龙港。据《任丘市志》称“黄龙港在市东锁井村,因黄龙见井上而名”。后于1960年,锁井村分为四个村,因锁井吴街吴姓居多,所以称为锁井吴街村。 吴街村共占地面积2775亩,其中耕地面积2025亩,村庄面积750。2015年底,村内共有人口1012人,人均纯收入8938元。村两委班子健全,现党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会主任1人,村委委员1人,另有支部委员兼任村委委员。办内办公设备齐全,有独立的办公厂所,会议室、图书室、电视及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完善。 锁井吴街是纯农业村,工业极不发达,近年来,村两委根据锁井吴街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先后成立了多个养殖合作社,其中由现任村支部书记吴士京带头成立的任丘市士京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合作社,年可出栏生猪5000头。并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经济作物和果树,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 任丘市宸宇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义是土生土长的吴街人,近年来,他致富不忘乡亲,先是把公司由交通条件较好的西环路办事处迁到锁井吴街,解决了大部分的锁井吴街劳动力,提高了村民的收入。2014年底,李俊义被选上锁井吴街村主任后,每年春节,他和村两委干部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买米面油对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 |
北庄村 |
长丰镇北庄始建于明初,因位于长丰的东北面故名北庄,村庄紧邻长丰村。 村庄现有党支部1个,支部3人,党员29人,村民代表23人。总占地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总耕地面积886亩,共计人口759人。 村庄经济状况较好,年人均收入7500元,村内无小学,有卫生室2间。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今年北庄被定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现已完成村内绿化工作,下一步将进行墙面粉刷及文化墙建设。 |
南庄村 |
长丰镇南庄建于明初,因位于长丰南面,故名南庄。1981年12月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长丰南庄,位于长丰镇政府东侧。 党支部3人,党员人数39人,村民代表人数23人,占地面积500亩,耕地面积1412亩,人口1100人,经济以农业、养殖业、三轮摩托生产和屠宰加工为主,主导产业是屠宰加工,经济发展较好。 当前以村南被污染排水沟清理及绿化,村东北大坑清理及绿化,村南公路两侧绿化,卫生院南侧水泥路硬化等工作为主。 土特产是驴肉,特色产业是屠宰加工。 |
东庄村 |
长丰镇东庄始建于明初,因位于长丰的东边,故名东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长丰东庄。 村庄现有支部3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17人,总占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总耕地面积562亩,共计人口437人。 经济状况较好,村内无小学,有卫生室两间。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兼小型养殖、小加工副业等,重点企业有明业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
锁井后街村 |
长丰镇锁井后街村地处长丰镇西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0多里,锁井名称由来:建村于宋初。原名黄龙港。据《任丘市志》称“黄龙港在市东锁井村,因黄龙见井上而名”,历史传承至今。 锁井后街村党支部2人,党员30人,村民代表22人,村庄占地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1亩,人口830人。 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农业为主、村卫生室1处。 |
锁井村 |
长丰镇锁井村建村于宋初。原名黄龙港。据《任丘市志》称“黄龙港在市东锁井村,因黄龙见井上而名”。锁井村于1950年分为四个自然村,分别为韩街、吴街、前街、后街,韩街位于津保路南3公里,蔡锁路西1公里处。 韩街村支部3人,有党员43人,村民代表23人。总占地面积约93亩,总耕地面积1843亩,共计人口1200余人。 经济状况一般,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重点企业有螺丝、冲压件厂等,带动村内经济发展。 |
寇杭村 |
长丰镇寇杭村位于长丰镇西南部,东与南张村相连,西与蔡村邢杭相连,南与蔡村王杭相连,北与蔡村大街相连。自宋朝初年以来,因蔡姓先居于此地,故名蔡村,后因姓氏增多,村落逐渐向南发展,才有寇、邢、王氏小街,寇杭村寇氏姓人多,又是大户,因“巷”与“杭”字音相似,寇杭村因此得名。 村庄占地420亩,总耕地1010亩,两委班子6人,党员32人,村民代表21人,283户794人。 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平原作物。现有通和石桥厂和刹车总成厂,生产汽车配件和摩配件等,总产值约230万元。 |
高屯村 |
长丰镇高屯源于明永乐初,右高氏在此建村,故名高屯。高屯位于长丰镇东部,位于津宝路北侧侧,西与胡村接壤,东临阜草县,北与中杨屯相连。交通便利、物产丰富。高屯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会2人,无交叉任职。有党员39名,村民代表20人。总占地面积约3300亩,总耕地面积1500亩,共计人口906人。经济状况一般,年人均收入8337元。村有幼儿园一个。有卫生室2间。 |
崇村村 |
长丰镇崇村建村于明初,由洪洞县迁来黄、李两家,各立一个小村,后因两村相处很好,合为一个村,取名崇村至今。 崇村支部3人,党员25人,村民代表18人,村庄占地面积450亩,耕地2534亩,总人口1410人,经济比较落后,没有企业。 村庄新建有一所教学楼,卫生工作开展的比较好。 |
寇村村 |
长丰镇寇村始建于燕王扫北时建村,初名寇家村后称寇村,由寇氏人建村,坐落在任丘市城东28公里处,距长丰镇3公里。 现党支部3人,党员46名,现有村民代表26名,战地面积40公顷,耕地面积1740亩,人口2100人。 经济以农业为主,现发展乡村企业以摩托车整车为主并带动车辆配件经济逐年收入增长,主导产业以生产摩托车及配件为主。2015年人均纯收入16800元。 教育卫生现有与金元村合办中心学校一所,和幼儿园卫生所各一个。 |
袁庄村 |
长丰镇袁庄:据碑文记载:建村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有袁道刚者在此建庄,故名袁庄。 袁庄支部人员3人,村委会人员3人,党员26人,村民代表21人,袁庄村总人口大约1400人。 袁庄村的特色农产品梨树也有悠久的历史,鸭梨,广梨,平顶香雪花梨更是让人一见流口水,吃了这次还想下次!而且还有治病疗效,感冒咳嗽梨汤一喝立马见效,每天喝碗梨汤保证一冬天不感冒。也给梨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袁庄村的经济龙脉是电动三轮车配件,随着市场三轮车的需求带动了配件的供应,大小企业几十家!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给家庭带来了收入! |
王庄村 |
长丰镇王庄建村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洪洞县迁入王氏兄弟二人在此居住,定名王庄,王庄村位于长丰西一公里处。 王庄村支部3人,党员32人,村民代表27人,村庄占地16万平方米,人口936人,耕地面积1500亩,现有卫生室两间。 主导产业为摩托车配件,经济状况一般。村庄现有外商独资企业一家,马场。 |
邵庄村 |
长丰镇邵庄村地处长丰镇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建村于明初,以姓氏命名为邵庄,历史传承至今。 邵庄村支部3人,党员35人,村民代表21人,村庄占地面积2.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6亩,人口1233人。 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农业为主、村卫生室1处。 |
西郝村 |
长丰镇西郝村建村于明朝中期。由东郝村移出一部分人在此建付,故名西郝村。西郝村位于长丰镇北部,位于长辛公路西侧,西与梁召接壤,北临文安县,东与东郝村相连。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 西郝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5人,村委会5人,两个人交叉任职。有党员73名,村民代表33人。总占地面积约7000亩,总耕地面积4500亩,共计人口3011人。经济状况一般,年人均收入9104元。村有幼儿园一个,标准化小学一个,有卫生室5间。 |
阜各庄村 |
长丰镇阜各庄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洪洞县迁来黄、陈二家,在一个人土圪垯上(如土山)建村,故名阜各庄。阜各庄位于长丰镇北部,东与崇村接壤,西与黄庄相连,南与长丰村相接,北与西郝村相连。 阜各庄两委班子6人,党员37人,村民代表21人,村庄占地100余亩,人口900余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现有耕地1200余亩,主产玉米和小麦。 |
长丰村 |
长丰镇长丰村位于任丘市东北部,建于东周,唐开元19年(公元731年)置利丰市,同年更名长丰市,以有长丰渠而得名,宋熙宁元年废市为镇称长丰,长丰村系全市较大的集市。 长丰村支部3人,党员70人,村民代表32人,村庄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总耕地3872亩,人口3312人。经济发展一般,教育卫生条件较好。当前,正在修建长丰村小学下水道、操场和小学前方道路,下一步将重点修缮村内各街道。 村庄东边有奶奶庙一座,建于唐朝初期,庙左右各有一口八宝琉璃井,有据传说,数十万大军路过此地,井水没有喝干。明朝万历年间重修过一次,后来年久失修直至毁掉,现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妇女们到奶奶庙(天妃宫)遗址前,摆祭、烧香、烧纸、六天昼夜不断。 特色美食火烧驴肉,远近闻名。 村支部书记殷瑞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多次捐款捐物,救助贫困家庭,孝敬老人,以身作则,曾被评为沧州市首届“十大孝星”荣誉称号。 |
东杨屯村 |
长丰镇东杨屯:明初建村,以姓氏命为杨屯,村庄分为3个大队,东杨屯为最东边所以称为东杨屯,位于长丰镇东3公里处。 东杨屯党支部3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21人,人口688人。总耕地面积1820亩。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导产业有秋晨集团和佳明集团,生产摩托车配件,技术比较先进,极大的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
中杨屯村 |
长丰镇中杨屯:明初建村,以姓氏命为杨屯,中杨屯分为,东,中,西。3个大队中杨屯为中所以称为中杨屯,位于长丰镇东2公里处。 中杨屯党支部3人,党员24人,村民代表21人,人口869人。占地面积258亩,耕地面积1222亩。 经济以农业、养殖业,铝条加工和小型切菜机为主。主导产业铝条加工,养殖。经济发展较好。当前以按装吃水井自动上水设备,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阳光村务,修中杨屯南大桥为主。 中杨屯2009年荣获“任丘市先进村”。2013-2014年荣获“任丘市文明村”。2015荣获“任丘市文明村”等荣誉。 |
西杨屯村 |
西杨屯村情概况 长丰镇西杨屯建村于明初,以姓氏命名为杨屯,有三个大队,因位于最西边,故名西杨屯。 支部3人,党员29人,村民代表21人,村庄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人口1300人,经济状况一般,教育卫生建设一般。 当前的工作情况:清理垃圾,绿化街道,长丰公路两侧种树、种植花草、修缮花墙,建设文化广场,并按照健身器材,本年度预计安装200变压器一台。 |
田口村 |
田口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村里只有8户人家,原住于金元村,被旗人逼迫至此,挖口井很甜故名甜口,后改为田口。位于任丘市东南角、是个边远村庄,与大城县交界。 有党支部人数3人,党员35名,村民代表24人,耕地面积约3000亩,总人口约1300人左右。经济情况比较落后,大部分人员靠种地与外出打工维持生活。 当前工作情况,我们村两委班子已经向镇党委提交了双向承诺书,今年工作任务是: 一、硬化村内街道、 二、植树90亩杨树、 三、建村内300平米文化广场一个 |
金元村 |
长丰镇金元村,位于镇政府南3公里南侧。建村清朝初期,由齐人金氏从沈阳到此地,跑马拦圈,圈地而建,以姓氏命名为金元村,历史传承至今。 金元村两委共计6人,党员74人,村民代表26人,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3亩,人口2200人。 村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以摩托车整车及配件为主. |
柳村村 |
长丰镇柳村始建于明初,位于长丰的南面,因村里柳氏者居多故名柳村。 柳村现有支部1个,成员5名,柳村共有党员45人,村民代表21人。总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耕地面积1003亩,共计人口1070人。经济状况较好,无小学,有卫生室2间,有医护人员。经济发展较稳定,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兼小型养殖、小工业等。当前工作连村路两侧绿化、文化广场已完成。正在修建连村路、护坑墙。 柳村的风俗习惯:随本地,无特色活动。柳村的民间传说:村北头有个兴隆屯,无特色景点。无土特产。柳村新获荣誉和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无。 |
孙庄村 |
长丰镇孙庄建于清朝中期,当时因孙氏首居其村,故名为孙庄。孙庄东与大城县接壤,南与河间市相毗邻。 孙庄支部2人,党员28人,村民代表25人,村庄占地面积251亩,人口986人,总耕地面积2910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 主导产业以建筑业为主,全村有较大建筑队2个,装修队3个,村内有小型超市3家,村两室、卫生所齐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