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沧州 >> 任丘市 >> 鄚州镇 >> 三街村

三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街村简介

  ●名称来历
  唐朝设鄚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费州入任丘市,仍称鄚州,三街村东靠小白河京开路,后分七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12月,三铺分为一、二、三、四街,三街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左连洲任支书,袁广贤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227户,684人,党员31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200亩,耕地855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30982104 061000 -- 查看 三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杨临河村

  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洪洞市姓杨的迁居该地,因地处赵王河岸,故名杨临河。   1938年9月,代英由王友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杨临河村第一名党员。1941年4月建立党支部,代英任支书,1943年2月建立村政权,郭凤山任村长。2012年统计488户、1498人、党员71名,村民代表24人。村域总面积2622亩,耕地2161亩。  

三村村

  ●名称来历   建村于西汉。因西汉名将李广曾驻兵于此,故名李广村。三村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偏南4.8公里处,千里堤从村中穿过,西部靠白洋淀与安新市淀水相连。共分4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2年1月,李广村分为李广一、二、三、四村。李广二村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李金斗任支书,黄怀壮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353户,1143人,党员45名,村民代表25人。村域总面积3650亩,耕地860亩。  

二村村

  ●名称来历   建村于西汉。因西汉名将李广曾驻兵于此,故名李广村。二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偏南4.8公里处,千里堤从村中穿过,西部靠白洋淀与安新市淀水相连。共分4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2年1月,李广村分为李广一、二、三、四村。李广二村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黄鹤松任支书,李锡珍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415户,1588人,党员51名,村民代表18人。村域总面积4980亩,耕地1200亩。  

一村村

  ●名称来历   建村于西汉。因西汉名将李广曾驻兵于此,故名李广村。一村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偏南4.8公里处,千里堤从村中穿过,西部靠白洋淀与安新市淀水相连。共分4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2年1月,李广村分为李广一、二、三、四村。李广一村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蔡宝树任支书,王国昌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413户,1522人,党员60名,村民代表31人。村域总面积4900亩,耕地1200亩。  

韩村村

  建村于明朝,以姓氏命名为韩家村1942年4月,赵汝琴由六区组织委员高万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韩村第一名党员。1943年3月建立村政权,4月建立党支部,赵汝琴任支书,孙卫汉任村长。2012年统计168户,540人,党员25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986亩,耕地730亩。  

南城西村

  ●名称来历   南城西村:明朝永乐年间,由洪洞市移民至此。因位于鄚州城西面,故名城西村。建村于明朝。因位于城西村南面,故名南城西。   ●基本情况   1961年1月,城西分为北城西、中城西、南城西三个行政村,南城西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王香浦任支书,鞠全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50户,197人,党员13名,村民代表16人。村域总面积235亩,耕地205亩。  

杜家营村

  ●名称来历   杜家营:明代崇祯年间的大太监杜芝恒在此建庄,村名杜家塔庄,因当时有官兵为他护院,后改为杜家营。   ●基本情况   1942年3月,张春荣由刘宗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杜家营第一名党员。1942年1月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杜金玉任支书,左振刚任村长。2012年统计131户,418人,党员33名,村民代表16人。村域总面积1045亩,耕地660亩。  

王庄子村

  ●名称来历   王庄子村:建村于明朝。由王姓组成,故名王庄子。王庄子村北靠小白河。政区沿革   ●基本情况   1942年10月,王金波由六区干部堵维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王庄子村第一名党员。1945年10月建立党支部李喜昌任支书。1943年4月建立村政权,李连儒任村长。2012年统计96户,254人,党员25名,村民代表16人。村域总面积717亩,耕地557亩。  

李庄子村

  ●名称来历   李庄子:明朝永乐年间,由洪洞市姓李的来该地建村,故名李庄子。   ●基本情况   1941年2月,李广和由六区干部堵维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李庄子第一名党员。同年3月建立村政权,张铜任村长。12月建立党支部,李广和任支书。2012年统计170户、579人,党员33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2045亩,耕地1060亩。  

角口村

  ●名称来历   角口村:角口村原名糠家庄,建于明朝。村南有一朱家坟,古人迷信以为朱吃糠,与村不利,于是改名为角口村。   ●基本情况   1940年3月,毕志齐、王国金由六区干部堵维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角口村第一批党员。1944年7月建立党支部,朱全福任支书。1941年2月建立村政权,刘士才任村长。2012年统计103户、382人,党员21名,村民代表16人。村域总面积902亩,耕地790亩。  

中城西村

  ●名称来历   城西村:明朝永乐年间,由洪洞市移民至此。因位于鄚州城西面,故名城西村。   ●基本情况   1961年1月,城西分为北城西、中城西、南城西三个行政村,中城西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王尚华任支书,王文勋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88户,270人,党员23名,村民代表16人。村域总面积572亩,耕地427亩。  

北城西村

  ●名称来历   城西村:明朝永乐年间,由洪洞市移民至此。因位于鄚州城西面,故名城西村。   ●基本情况   1961年1月,城西分为北城西、中城西、南城西三个行政村。北城西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黄金才任支书,王虎山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121户,350人,党员21名。村域总面积657亩,耕地530亩。   

古州村

  颛顼时就有此地。当时有皇城六门、六关,(旧城地尚存)是养兵城。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洪洞市迁入郝、甄两姓,因古州村旧址古老,故取名古州村。古州村北靠大清河开卡,为本市最古老的村庄。1940年4月,叶银喜由闵绍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村第一个党员。1940年6月建立党支部,叶银喜任支书。1941年1月建立村政权,高文瑞任村长。2012年统计257户,839人,党员33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4097亩,耕地3110亩。   

四村村

  ●名称来历   建村于西汉。因西汉名将李广曾驻兵于此,故名李广村。四村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偏南4.8公里处,千里堤从村中穿过,西部靠白洋淀与安新市淀水相连。共分4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2年1月,李广村分为李广一、二、三、四村。李广四村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周承奎任支书,李亚范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270户,883人,党员31名,村民代表25人。村域总面积3073亩,耕地658亩。  

庞临河村

  ●名称来历   庞临河:建村于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洪洞市迁入庞、华两户人家居住因庞家人多,村又处赵王河岸,故名庞临河。   ●基本情况   1939年7月李树樊由六区干部王友林和谢宪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庞临河第一个党员。1940年11月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李树樊任支书。庞炳辉任村长。2015年统计319户,998人,党员45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988亩,耕地1518亩。村域总面积1988亩,耕地1518亩。  

一铺村

  1942年3月,王金明由六区干部肖履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一铺村第一个党员。1942年3月建立党支部,王金明任支书,同年2月建立村政权,田昌峰任村长。2015年统计584户,1881人,党员60名,村民代表36人。村域总面积3524亩,耕地2374亩。  

小临河村

  ●名称来历   小临河: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有洪洞市姓刘的兄弟两家迁居此地。因地处赵王河岸,且0居此,故名小刘临河。后称小临河。   ●基本情况   1939年2月,刘宗武由六区干部谢宪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小临河第一个党员。同年10月建立党支部,刘宗武任支书。1944年2月建立村政权,王松云任村长。2012年统计337户,1231人,党员33名,村民代表24人。村域总面积2789亩,耕地2043亩。  

大临河村

  ●名称来历   大临河: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有洪洞市姓刘的兄弟两家迁居此地,因地处赵王河岸、且老大居此,故名大刘临河,后称大临河。   ●基本情况   1941年6月刘书祺、刘宗仁、李振光由王友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大临河第一批党员。1942年4月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刘书祺任任支书,李老刁任村长,2012年统计206户,651人,党员45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438亩,耕地968亩。  

西七里村

  ●名称来历   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洪洞市移民到此定居,因距四面村庄都是7华里,故名七里庄。西七里村西靠千里堤,白洋淀与安新市淀水相连。西七里村共分3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1月,七里庄分为东七里庄、中七里庄、西七里庄,西七里庄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刘建章任支书,王保玉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382户,1155人,党员37名,村民代表23人。村域总面积4600亩,耕地1320亩。  

中七里村

  ●名称来历   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洪洞市移民到此定居,因距四面村庄都是7华里,故名七里庄。中七里村西靠千里堤,白洋淀与安新市淀水相连。中七里村共分3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1月,七里庄分为东七里庄、中七里庄、西七里庄。中七里庄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刘伯群任支书,王振国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341户,1314人,党员36名,村民代表24人。村域总面积4490亩,耕地1080亩。  

东七里村

  ●名称来历   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洪洞市移民到此定居,因距四面村庄都是7华里,故名七里庄。东七里村西靠千里堤,白洋淀与安新市淀水相连。东七里村共分3个大队。   政区沿革   ●基本情况   1961年1月,七里庄分为东七里庄、中七里庄、西七里庄。东七里庄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刘金栋任支书,王老黑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416户,1341人,党员37名,村民代表32人。村域总面积5040亩,耕地1640亩。  

后塔村

  ●名称来历   塔庄村:明朝建村。因村西有一座八角塔,故取名塔庄村,后塔村西靠京开公路,位于乡镇驻地东南偏南1.5公里处。后塔村共分两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2月,塔庄分为前塔庄和后塔庄,后塔庄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赵尽清任支书,郭赶年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165户,560人,党员24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224亩,耕地904亩。   

前塔村

  ●名称来历   塔庄村:明朝建村。因村西有一座八角塔,故取名塔庄村,前塔村西靠京开公路,位于乡镇驻地东南偏南1.5公里处。前塔村共分两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2月,塔庄分为前塔庄、后塔庄,前塔庄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孙景西任支书,杨老肥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156户,502人,党员31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427亩,耕地1160亩。   

四街村

  ●名称来历   唐朝设鄚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费州入任丘市,仍称鄚州,四街村东靠小白河京开路,后分七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12月,三铺分为一、二、三、四街,四街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吕桐年任支书,薛茂才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196户,586人,党员29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606亩,耕地1096亩。   

三街村

  ●名称来历   唐朝设鄚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费州入任丘市,仍称鄚州,三街村东靠小白河京开路,后分七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12月,三铺分为一、二、三、四街,三街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左连洲任支书,袁广贤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227户,684人,党员31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200亩,耕地855亩。  

二街村

  ●名称来历   唐朝设鄚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费州入任丘市,仍称鄚州,二街村东靠小白河京开路,后分七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61年12月,三铺分为一、二、三、四街,二街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郝奎荣任支部书记,宋广林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198户,663人,党员28名,村民代表24人。村域总面积1303亩,耕地960亩。   

一街村

  ●名称来历   唐朝设鄚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费州入任丘市,仍称鄚州,一街村东靠小白河京开路,后分七个大队。   ●政区沿革   1949年属任丘八区管辖,1953年设鄚州乡属任丘6区管辖,1957年为鄚州镇一街村,1960年为鄚州镇一街大队,1983年为鄚州镇一街村民委员会。   ●基本情况   1961年12月,三铺分为一、二、三、四街、三铺一街单独建立党支部和村政权。周尊柱任支书,黄章寅任大队长。2012年统计265户,861人,党员23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850亩,耕地1030亩。  

四铺村

  唐朝设鄚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费州入任丘市,仍称鄚州,四铺村东靠小白河京开路,后分七个大队。1941年10月,左书义由六区组织委员高万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四铺村第一个党员.1943年7月建立党支部,尹国良任支书。同年10月建立村政权,丰艳亭任村长。2012年统计226户,726人,党员24名,村民代表21人。村域总面积1790亩,耕地1190亩。  

二铺村

  ●名称来历   唐朝设鄚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费州入任丘市,仍称鄚州,二铺村东靠小白河京开路,后分七个大队。   ●基本情况   1939年2月,李光弟由六区干部肖履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二铺村第一个党员。1943年1月建立党支部,李光弟任支书,1944年4月建立村政权,刘永会任村长。2012年统计526户,1592人,党员44名,村民代表27人。村域总面积2760亩,耕地1340亩。  

城东村

  ●名称来历   城东村:明朝建村,因城东村位于鄚州城的东边,故名城东村。政区沿革   ●基本情况   1942年2月,白小林由六区组织委员高万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城东村第一名党员。同年5月建立党支部,白小林任支书。7月建立村政权,高兰亭任村长。2012年统计181户、638人,党员24名,村民代表22人。村域总面积1186亩,耕地911亩。  


三街村特产大全




三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