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畅支一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村。由洪洞市赵家楼移民至此,因建村位于南畅支北面,故名北畅支。因区划分一、二、三个行政村。地处任丘市麻家坞镇政府驻地东北11公里,距市中心13公里,北临津保路(381省道)交通便利,村总人口865人,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25亩。村两委班子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20人。班子健全、团结战斗力强。
北畅支一村做为革命老区村,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很大贡献,有郑暑、郑三丫两位烈士。北畅支一村村风纯朴,人民勤劳善良。北畅支一村是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务的纯农业村,村没有村办企业,无集体收入。村级卫生室一个,图书室一个,大鼓队一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30982202 | 061000 | -- | 查看 北畅支一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北郎庄村 |
北郎庄村建村于明朝永乐二年,一户郎姓人家迁居于此故名郎庄,古洋河穿村而过。1961年以古洋河为界分为两村,因居于北面故得名北郎庄。 北郎庄村位于麻家坞镇西南与北汉乡接壤是一个700余人的农业村,基础薄、底子差,没有任何集体收入。本寸结合自身情况,大力发展农业、绿色项目。修建田间道路,铺设灌溉管道,打机井建扬水站基本解决村民耕地用水难的问题。原有李子园150亩,但因村民管理粗放效益不佳,现任支部书记姚军来个人出资培育果木苗8000棵免费提供给村民,同时联系农业局、林业局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支持,建设高标准采摘园,同时计划建设“农耕文化”主题休闲旅游项目。北郎庄村在党风、村风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建立了一只以党员、优秀青年为主的40余人的义务队伍,全村的垃圾清理、节日安保、公益建设等都是他们义务劳动。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以绿色健康为主导的发展思路正带着北郎庄稳步向前,走向健康、富裕的新生活。 |
麻家坞一村 |
麻家坞一村属麻家坞镇所辖,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4036亩,人口2856人,村位于镇西北一公里,任麻公路直通任丘市区,津保绕城公路在我们村西北通过,古洋河穿村而过,水资源丰富,东至大河路1.2公里,交通十分发达,供电设施完善。 据记载明永乐年间,麻氏全家迁此居住,因靠古洋河岸常有过往船只,在此修理停泊,故取名麻家坞,后分为三个村,麻家坞一村排行一村。前几年修缮教学楼,村内有四个超市,诊所和一系列商文设施,麻家坞一村农业以小麦、玉米、杂粮为主,村西兴建蔬菜大棚数座,主导蔬菜、油菜、西红柿,工业以通讯器材、建筑配件、室内木门为主,有企业摊点二十家,全村电视网络已覆盖,户户通自来水。 在抗战时期,通过牛氏三杰在麻家坞一村发展一批老党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期间牺牲了八名战士,被评为烈士。 现在麻家坞一村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变,从各方面正突飞猛进向前发展。 |
麻家坞二村 |
麻家坞二村位于任丘市城东,麻家坞镇政府所在地,现有住户405户,人口1682人,耕地2865亩,党员47人,村内道路二横三纵,现已全部硬化。村内电力和网络全部入户,空调用户70%,私家车50%,互联宽带用户超过80%。村内有卫生院一处,小学一处,幼儿园一处,大型超市3个,养殖户3户,生猪存栏800头,葡萄种植园一处,菜大棚二座,苗埔厂一个,文化广场1000平米,各种健身器材非常齐全。 主要产业通讯器材、有大型工业园区主要企业有华龙光通信、红河公司、红星电力、河畔通信、华鸿公司。为了提高村容村貌,村两委会已拟定出新的计划,为麻家坞二村的发展开拓思路,勇于进取,迈着大步走向更加富裕和谐的生活。 |
麻家坞三村 |
麻家坞三村位于镇政府南侧0.8公里,距市中心11公里,麻家坞三村东接大河路,西临古洋河,北与市区相通。据记载,明永乐年间,麻氏全家迁入此地居住,因靠古洋河岸常有过往船只在此修理停泊,故取名麻家坞。后分为三个村,麻家坞三村排名第三,故名麻家坞三村。麻家坞三村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居民区面积700亩,耕地3860亩,人口27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 基层组织健全,麻家坞三村党织部由5人组成,村委村由三人组成,涉有调委会、村监会、巡逻队、阳光村务公开评审组等组织。设专职会计1人,出纳1人。全村共有党员58名,村民代表35名。基础设施完善:麻家坞三村交通便利,向东与大河路相接,向北直接任丘,西南与北郎庄村相通,村内水泥路面更化50000余平米,电力照明设施齐全,全天24小时供水,村委会位于村中心偏南,居民区有高标准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游园、文化广场、超市等文教卫商设施。村外3000余亩基本农田2015年全年进行了农业开发,方田临路水电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实力雄厚:麻三工业区位于大河路两侧,入区规模企业8家,其中上市企业2家,区入企业星罗棋布,全村共有企业60余家。主要产品有通讯器材、线路金具、铁路配件等。丰农合作社达1000余亩,种植苗木花卉果蔬及经济作物村东100余亩,梨园拥有40多年,50余亩大棚供应着时令蔬菜,养殖波尔山羊、肉鸡、肉驴、猪多点开花,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
北畅支一村 |
北畅支一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村。由洪洞市赵家楼移民至此,因建村位于南畅支北面,故名北畅支。因区划分一、二、三个行政村。地处任丘市麻家坞镇政府驻地东北11公里,距市中心13公里,北临津保路(381省道)交通便利,村总人口865人,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25亩。村两委班子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20人。班子健全、团结战斗力强。 北畅支一村做为革命老区村,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很大贡献,有郑暑、郑三丫两位烈士。北畅支一村村风纯朴,人民勤劳善良。北畅支一村是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务的纯农业村,村没有村办企业,无集体收入。村级卫生室一个,图书室一个,大鼓队一支。 |
北畅支二村 |
北畅支二村概况 辖区内有7个村民小组,共有384户人家,总人口1356人,党员35名,耕地1544亩,村庄占地300亩。 名称由来: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村。由洪洞市赵家楼移民至此,因建村位于南畅支北面,故名北畅支。 历史沿革:1961年北畅支村分为北畅支一二三村,北畅支二村沿用至今。 地理位置:北畅支二村位于麻家坞镇北部,距任丘市区10公里,津保路南1公里处。 产业化情况:农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产业为主,年产粮食1500吨以上。2014年7月成立了乾元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业以脚手架生产为主,有民营企业1家(送丝轮制造),个体加工户24家(以脚手架、裁板为主),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商业以废旧钢材为主,有铁摊10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 基础设施:全村实现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建设有乡村柏油路5条,约2公里;水泥路4条,长1500米;砖路2条,700米;水利设施有9眼灌溉用井,一眼生活用井。 组织建设情况: 1、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职) 2、党小组:3 3、村代会:村民选举产生21名代表,主席赵克庄 4、村监会3人:主任赵才千,成员赵全义、王柱 5、调解委员会4人:主任赵福林,成员赵甫申、赵聚会、赵秋群 6、治安巡逻队4人:赵秋群、赵聚会、赵才千、赵佳宁 7、村情评审组:组长赵克庄,成员王少卿、包月亮、赵福林、赵聚会、赵甫申、赵秋群、赵才千、赵全义、王柱、赵秋坡、赵老壮、赵文玉、赵永康、赵宝强 新农村建设: 1绿化。从西村口一进村种植木槿150棵,北街种植冬青1500棵。 2、美化。粉刷沿街墙面1500平米,绘制文化墙200多块,约400平米。中街2个走水坑四围用砖垒砌成型,坑内种植观赏睡莲、荷花。 3、亮化。主要街道全部安装路灯40个。 4、文化娱乐。建成3个小广场,5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20套。购置钢结构房一个,里面摆放桌椅,供老年人开展下棋、打扑克等娱乐。 5、卫生保洁。卫生日常维护保持,实行村干部包片负责制。垃圾有4人专门负责,每天清一次。 6、游园建设,位于村西村口,前街北侧,占地6亩,目前安装健身器材4套,水泥砖路2条平方米,种植草坪2000平方米,种植木槿40棵,樱桃50棵。 教育卫生:建标准化卫生室1个。 |
北畅支三村 |
北畅支三村概况 辖区内有4个村民小组,共有185户人家,总人口680人,党员24名,耕地1200亩,村庄占地160亩。 名称由来: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村。由洪洞市移民至此,因建村位于南畅支北面,故名北畅支。 历史沿革:1961年北畅支村分为北畅支一二三村,北畅支三村沿用至今。 地理位置:北畅支三村位于麻家坞镇北部,距任丘市区10公里,津保路南1.5公里处。 产业化情况:农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产业为主,年产粮食900吨以上。村有民营企业2家,畅利面粉厂,楼板厂。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 基础设施:全村实现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建设有乡村柏油路2条,约1公里;水泥路3条,长1500米;砖路2条,400米;水利设施有5眼灌溉用井,一眼生活用井。 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支部委员、村委委员一人兼职) 新农村建设: 1、绿化。从北村口一进村种植杨树250棵,津保路南侧种植杨树3000棵。 2、美化。粉刷沿街墙面1000平米,绘制文化墙100多块,约200平米。 3、亮化。主要街道全部安装路灯30个。 4、卫生保洁。卫生日常维护保持,实行村干部包片负责制。垃圾有3人专门负责,每天清一次 教育卫生:建标准化卫生室1个 |
南畅支村 |
南畅支村 祖先于1403年,明朝永乐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庄迁来。 祖先们给富裕人家,抗长活,打短工,每到年终到村南边场上支工钱,所以取名南畅支村。 南畅支村原“南畅支乡”所在地,地处东古洋河2公里,北距津保路两公里,西邻大河路两公里,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 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党员79名,村民代表35人,总耕地4548亩,总人口3050人,全体村民以农业为生,其次打工,年均人收入3000以上。 有教学楼一栋,教师43人,学生500多人。村有卫生室2个,医生3名。 2013年-2015年,集体个人集资修路:12000米 2016年计划:修路,3000米,已完成1000米;建幼儿园。 |
坞坊村 |
坞坊村位于麻家坞镇东北部,北邻吴好庄,西接南畅支村。据考证,建于明朝,“燕王扫北”成为废墟,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有洪洞县移主刘氏至此建村,当时尚能认出五片房基,故起名“五方村”,后取谐音为“坞坊村”。全村耕地2398亩,村内道路全部水泥硬化,桥梁1座。443户人家,人口1956人,党员89人,村党支部5人,支部书记王荣壮,支部委员刘振宝、刘黑、刘同树、刘占成,村委会3人,村主任刘黑,村委刘香增、崔秋花,以农业生产为主,村内有两个养鸡场,一个养羊场,五个养猪场,两个养鱼池。村内建有游园1个,健身场地若干。村委会有图书室1个,藏书7000多册,党支部书记王荣壮曾荣获“先进党支部书记”称号。坞坊村“两委”干部正以饱满的热情,冲天的干劲,带领着全村的群众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
大纪庄村 |
大纪庄建村于永乐二年由陕西省凤阳府凤翔县纪氏随军迁来。大纪庄位于麻家坞镇东北部,距市中心16公里,耕地1116亩,户数230户,总人口880人,党员32人,村民代表21人。大纪庄两委,村支部书记纪海德、支委纪合、刘连香,村委会主任纪海德,委员郝胜军、刘连香。 农业产业化情况: 1、养殖业,三个养猪场,年出栏数1000余头。 2、蔬菜大棚9个占地20亩,蔬菜种植200亩,3、机井3眼,变压器3台。 经济产业方面:主导废铁加工,家庭小企业,30家。 民政方面:五保户4户,4人;低保9户,17人;90岁以上老人3人。 社保方面:农合参合人数790人,参合率100%,养老保险参加人数448人。 三个覆盖: 1、治安巡逻全覆盖,巡逻队4人。开展情况:正常开展巡逻。 2、民调组织全覆盖,调委会主任:纪海德,人民调解委员:纪铁良、刘连香、纪修仁、纪海金。 3、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保洁员纪长春、纪修仁。 |
吴好庄村 |
任丘市麻家坞镇吴好庄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 吴好庄村与北郎庄村、麻家坞一村、麻家坞二村、麻家坞三村、北畅支一村、北畅支二村、北畅支三村、南畅支村、坞坊村、大纪庄村、杨各庄村、刘家泊村、南马庄村、北马庄村、南卢庄村、辛立庄村、郭庄村、东陈庄村、孟庄村、留村村、尹村村、齐泊村、小纪庄村相邻。 |
杨各庄村 |
杨各庄村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麻家坞镇正北偏东,距市中心12公里。耕地3495亩。有油田占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桥梁4座。户数476户,总人口1991人,其中男996人,女995人;党员61人。 村“两委”班子情况:党支部5人,支部书记李德山,副书记宋胖,支委陈海燕、张伟力、高振峰;村委会主任张宝香、王朝、宋书华;会计张海秀。 农业产业化情况:.养殖业:益华种猪繁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广田,年出栏3000头。机井6眼,变压器8台。植树造林48亩。 经济产业:主导产业二手钢材运输,共有5家企业,总利税500万元,总产值10亿元;其中,规模企业2家,九天通讯,法人代表王铁圈;恒源线缆,法人代表王铁山。2014年人均纯收入7972元。 教育方面:学校2个,其中幼儿园1个,教师6名,学生80名;小学1,教师19名,学生300名。 文化娱乐方面:村民自发组织健身队,农家书屋藏书1500余册。 民政方面:五保2户,3人;低保19户,25人。90岁以上老人2人,农合参合人数1899人,参合率97%;养老保险参加人数579人。育龄妇女326人。粮食直补41651元,综合直补263560元。 武装方面:民兵5人,适龄青年27人。 三个覆盖:1.治安巡逻全覆盖:巡逻队5人,开展情况:晚上巡逻;2.民调组织全覆盖:调委会主任:李德山人民调解员:宋胖、张宝香。3.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保洁员张海秀等6人。 |
刘家泊村 |
刘家泊村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刘家泊村低洼积水,有刘氏在此定居,捕鱼为生,以姓氏命名为刘家泊。 刘家泊村位于任丘市东南部,距市区14公里,全村村域面积305公顷、耕地1705公顷、全村人口2627人、共692户,拥有企业5家:电缆生产企业2家、电力器材企业2家、一家纸包装制品。刘家泊村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及各种杂粮。现有党员61人、村民代表29人。刘泊中心小学幼儿园位于村庄南侧。为了以后的经济,需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技术创业,欢迎各方有志之士来刘家泊投资创业,刘家泊村人民欢迎你们。 |
南马庄村 |
南马庄村建于明朝初期。始祖马铁缰西梁州人,官拜行人,大明洪武年间来河间府,家寓郡城东马庄,后其弟铁绳继之,又徙居河间北留路村。绳之孙仲宾生五子,长子大公迁居现在的北马庄,原是北留路村一家地主庄园,因首住此建村马庄(南马庄建村后更名北马庄)。后二公迁居南马庄,此处原是南留路村一家地主苇塘,垦荒建村曰南马庄至今。1948年8月归任河县管辖,1949年9月撤销任河县归任丘县管辖。现属任丘市麻家务镇,位于镇驻地东南三公里处,东与河间市卧佛堂镇,南与北石槽乡接壤。总占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00亩,3650口人,村民代表38人,党员95人,支部成员5人。 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机井32眼全部实现水浇地化。建有吃、玩、钓、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一个,樱桃园一个,养猪场两个。养鸽场一个。 华北油田第一采油厂包括南马庄油田, 设南马庄采油作业工区。在打油水井38口,建有马一联合站1座,计量站2座。 南马庄主导产业为通讯器材。建成了全市唯一的南马庄通讯器材工业区,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各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河北鸿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环亚、凯华、华信、明星、增华、鸿瑞、天马、鼎坚、恒威等专业电讯器材厂家,生产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电信、联通、移动、广电、高铁、高速等各大公司。享誉全国。 文教卫生:建有村居卫生所一所,个体卫生所两所,公办幼儿园一所,私办幼儿园一所,2012年建成高标准三层小学教学楼一栋,2015年建成高标准游园一个,舞蹈队两个。至2015年大学生人数138名,自建楼房48户,在任丘市区购房188户,有各型汽车585户,有微机电脑680户,100%的户有彩电、冰箱、洗衣机。 大河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同时带动了商贸、餐饮、物流、农资、建筑、装修、电器维修、美容保健等行业的发展。有各种超市门店11个,饭店、小吃店18个,药店1个。 风俗习惯:敬重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八月十五、腊月三十(或二十九)蒸包子上坟祭祖一直是南马庄村的传统习俗。生产队时无论农活多忙,还允许每户留一主妇请半天假在家蒸包子,可见对上坟之重视。改革开放后不仅生活条件改善,时间支配也自由了,上坟的时间越来越早,祭品不但是单一的包子,而且还有干鲜果品,同时买些印制的冥钞、衣服、布匹、家用电器、存折、轿车、楼房等现代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燃放各种鞭炮,震天动地。 很早以前八月十三、腊月二十三有两个传统集日,而且这两天家家吃饺子。直道现在每月有了逢一、六的固定集日,仍然保留这两个集日和吃饺子的习俗。 特色活动:南马庄村自上世纪40至70年代有村办剧团,请教师教唱京剧、河北梆子。有的一场戏京、梆两唱,叫两下锅。每年农闲或春节在或互邀在别村唱戏,由于演艺精湛深受人们欢迎。 民间传说:南马庄村东约两公里处有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土堤—唐堤。堤的底宽8、9米,顶宽和堤高均为4、5米。传说是为唐朝一皇妃省亲出行方便而修。但据今人查证,这条蜿蜒百余里的大堤是为古洋河而修,因此堤是唐朝时所修,顾称为唐堤。自古以来古洋河每次决口都是开东不开西,后人才有了“开东不开西,开了河堤晒河底“之说。自修筑唐堤之后,堤东之村不再受洪涝之害,而夹在古洋河与唐堤之间的村庄则深受水患之苦。人们称这些村的地理位置叫“二河套”。南马庄村就属于二河套。这一代自修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女不嫁二河套,活着挨淹,死了挨泡”。每逢严重洪灾,人们只好“腿肚子朝西南”(下关东)谋生。现在虽不发大水了,但村民盖新房仍垫很高的地基,以防后患。南马庄村中心的地基比水平面高出3、4米,所以无论是抗日时期挖地道还是平时挖山药窖,不管挖多深但都挖不出水来。 在唐堤两边的村庄也有很多传说而各受益害。据文字记载,留村就是因修唐堤绕道而过,留住了而得名。明朝燕王扫北时,因村名叫留村而免遭屠戮,使其深受其益。据传说而位于南马庄村东二公里处的一个汉代村庄—离村就没有如此幸运(据说这是上八仙汉钟离的故里)。修堤时因名离村而被穿村而过,一分为二。后人把堤东之村称东离村,称堤西之村为西离村。后来经洪水灭世而灭村。解放初期还呈现出两个古村落遗址。东离村还有一眼多年的古井,每逢鄚州庙井水非常明亮,但没有人饮用,生产队平整土地填平了。东离村还在一处古庙遗址上遗留有一个锈迹斑斑的古香炉,有一南方人来此考古,发现此香炉如获至宝,擦去锈斑呈现两行小字曰:“里漆漆外漆漆,真金还在漆漆里”。人不解其意,隧被南方人带走。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耕地时还能翻出砖头瓦块,瓦片在阳光照射下冒出金星,人们都称为”星星瓦”。还有人翻地时挖出整罐的古钱币。遗憾的是在七十年代生产队平整土地或拉土垫基时将唐堤夷为平地,使千年古堤荡然无存。 名人生平 马德政:1927年生,任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马金镶:(1921-1998)字占琨,名玉亭,号金镶。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6岁行医。抗日爆发后弃医从武,投入抗战。先后担任区自卫队中队长、副大队长、代理大队长和区武委会主任之职。1939年在其带动下其二妹、三妹亦参军抗日。在残酷的环境下坚持对敌斗争。在自家建起了共产党地下联络站,成为抗战堡垒户,保护了包括原河北省省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曙光,原省军区副政委肖颖,原天津市委书记刘青山在内的一大批抗日干部和家属。1943年1月日伪军100多人包围了南马庄村,刚刚掩藏好区干部未及时钻入地道便被敌人抓住。严冬腊月在众村民面前,敌人逼问他区干部藏在哪里,敌人用刺刀在他身上乱扎被敌人摔的死去活来仍不招。后敌人将他带进据点,施以种种酷刑,他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后经组织营救逃出据点。伤愈后奉调到任河县等三个区建立抗日小学并任教。1947年重返医界。1957年参加河北省卫生厅组织的卫生考试,以全县第一,全省第六的成绩考入河北中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中医研究院工作。1962年该院撤销。谢绝保定市卫生局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任丘家乡。任麻家务卫生所所长,任丘卫协会副会长。1978年调省卫生厅参加恢复河北省中医学院的工作。出色完成了各地名中医落实政策,平反昭雪,选招师资的任务,后留院任教授。在任丘办省中医夜校任丘分校,在安国办河北省中医学徒班,在省中医学院讲授医学经典,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长于忘诊,独创并整理了打量的偏方、验方,在麻疹、脑炎、肝炎、肿瘤、妇女不孕等病的治疗上多有建树。并于工作之余撰写了大量临床心得和论文刊载于中医杂志。曾多次谢绝升迁甘愿为家乡百姓疗疾解痛。他以“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我必为上”为座右铭。关心社会,忧国忧民,乐善好施。1988年离休,1998年6月在家病逝,年77岁。 解天兴:1909年3月生,1937年入党并参加抗日工作。解放后任邢台地区电力局局长。行政十三级干部。 王金开:1922年9月生,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入党任河北省地质队书记。 马龙株:(1910-1973)1936年入党,1937年参加抗日。是南马庄村最早建立党支部的创始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排、连、营、团长等职务。解放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党校校长。 解润滋:字广德,1914年生,早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任丘县锄奸队队长,梁召区区长等职,在残酷复杂的环境中,出生入死展开坚决对敌斗争。解放后任中国政法大学人事处长,行政十三级干部。 周树武:1923年生,早年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任河北省农机厅副厅长。 马平申:1928年生,1945年入伍参军抗日,1948年入党,任营长,解放后转业青海省计委,任办公室副主任。 李根长:1971年生,1990年入伍,1993年入党,大学本科学历,任65集团军司机训练大队大队长,上校军衔。曾任第十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执行长兼运输大队大队长。2011年12月被联合国授予二级和平勋章,2012年荣获中非友好贡献奖,2013年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王保民:1954年10月生,任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兼海洋厅厅长。 |
北马庄村 |
北马庄村建村于明朝初期。此处为北流露村(河间市)一家地主的土地,因姓马的首居此种地,曾名为马庄,因村南新建南马庄,改名北马庄。北靠古洋河。紧邻大河路。 支部属5人支部。党员58名,村民代表28名。占地约3440亩,人口2377,学校一所,幼儿园一所,卫生室三家。两室健全,新建了文化广场和游园已经投入使用,是村民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大幅度调整,北马庄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目前全村共耕地面积3050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少量棉花,红薯等其他经济作物。 企业起步于80年代,主导产业是通讯器材,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规模。任丘市北方电信器材有限公司,任丘市天泰电信器材有限公司,任丘市利邦电讯器材有限公司等生产电线电缆及通讯器材厂家已达54家。 |
南卢庄村 |
南卢庄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麻家坞镇东北,距任丘市中心14公里,村占地总面积2250000平方米,耕地5260亩,全村805户人家,人口总数3256人,其中男1710人,女1546人,党员88人。 二.村两委班子 党支部5人,支部书记:高发全,付支部书记:卢万松,支委:纪玉兰,赵素贞,卢福乐。 村委会5人,村主任:高胖,副主任:王青海,村委:卢文博,穆振坤,王建华。会计:郑聚会 三.农业产业化: 刘丙午蛋鸡厂一个,现存栏7000只以上。刘胜利养猪场一个,年出栏200以上。全村有桃树15亩以上,其他林木330亩。全村有机井19眼(农业用),变压器5 四.经济产业: 主导产业.铁管经销市场。经营户(摊位)85家。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约7000元.全村有汽车320辆。规模企业3家,欲红警示管长,法人代表:高占良:申光异性钢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勤。于金牛车床加工厂,法人代表:于金牛。建筑脚手架厂18个。 五.教育方面: 有小学一个,教师17名,学生240名,幼儿园两个,教师15名,学生150名。 六.文化娱乐: 秧歌队一支,活动场所一个,图书室一个,藏书13500册。 七.民政: 全村五保户9户,10人。低保户19户共30人。90岁以上老人13人。新农合参合人数3156人,参占率97%,养老保险参加人数872人。粮食直补59575元,综合直补376976元。 八.三个全覆盖: 1.治安巡逻全覆盖.巡逻队6人.组长王建华,争取做到夜夜轮流巡查。 2.民调组织全覆盖,调委会主任赵素贞,调解员:卢七一,李传,任占领,卢子玉,卢轻。 3.保洁员:主管人王青海.保洁员.卢轻,卢中华,高宝通,刘文久,高文普,王四贝,高老五,齐占芬。 |
辛立庄村 |
辛立庄村情况汇报 1、建村于清朝末期,该处为一田姓的庄园,后成为一个小村,取名新立庄,后改写为辛立庄。 2、麻家坞镇辛立庄村位于麻家坞镇东南,与河间接壤。 3、村党支部由2人组成,党支部书记郭展豪,支委刘铁柱。村委会3人,村主任郭展豪,村委委员张亚洲、张军花。全村共有人口319人,党员31人,村民代表17人,占地面积共有耕地767亩,辛立庄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有企业两家,生产通讯器材。有专业合作社3家,辛立庄村红白理事会、民调维稳组织健全。 4、2011年,重新修建了村两室,建立了图书室,活动室。有村级卫生室一处。 5、2015年,修通了南马庄至辛立庄通村柏油道路,这是辛立庄村建村以来第一条柏油路。 4、村内主要街道摆放垃圾桶,有专职保洁员一人,定期进行垃圾清理。 5、村内有150平米文化广场一处,安装健身器材10套。 6、村内主要街道已全部实现绿化,全部安装了路灯,全村绘制文化墙6处,20平米。 |
郭庄村 |
郭庄村简介 郭庄村,坐落于麻家坞镇最北端,与议论堡乡、梁召乡、吕公堡乡接壤,距任丘市中心东1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 郭庄村建村于明朝,因此地原为任丘郭氏的一个庄子,故取名郭庄。郭庄村现耕地2174亩,村庄占地315亩。总人口1189人,327户。党员39人,村民代表23人。党支部由3人构成,支部书记李铁华,副支部书记张正华,支部委员张圈。村委会由3人构成,张正华任村主任,刘冬生任村付主任,村委会委员张威。 在抗日战争时期,赵清会、刘福者二位先烈,为人民壮烈牺牲;柴炳章在解放太原战役、抗美援朝战役中多次立功;老红军张及厚、张朋彬、张桂芬受尽严刑拷打和百般折磨,从未在敌人面前屈服。郭庄村民,始终保持着这种勇敢、纯朴、善良、热情、勤劳的本性。 郭庄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建筑、养殖肉鸡、脚手架、废铁买卖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蔬菜种植正成为郭庄村一张亮丽的名片,流转面积已达到近千亩,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余亩。 201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为郭庄村争取到省帮扶村项目,完成村水改、电改项目,打吃水井一眼,修建桥梁一座,修建标准化卫生室一座,新建文化活动广场,配备健身器材7套,硬化道路1200米,安装路灯60盏,同时进行了墙面美化、环境整治清理、街道绿化等工作,使郭庄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 2016年,郭庄村两委,将以党员的责任、担当,以领头雁的眼光、气魄,以夙兴夜寐、不成不止的工作态度,主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通津保公路的硬化、收回村到期多年未收回的集体土地、化解村内各类积案。 |
东陈庄村 |
东陈庄位于麻家坞镇东南方,与河间县交界,毗邻河间县北石槽乡满堂村,交通便利,大河路(文安县大留镇至河间县)、石卧路(任丘市石门桥镇至河间县卧佛堂镇)纵横交错,贯穿东陈庄,总人口597人,152户,耕地813亩,全村共有党员20人,其中女党员1人,劳动力308人,大部分到村边通讯电力企业务工、技术和生产管理,占总劳动力70%以上。 基础设施:村内街道砖面硬化300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000册,标准卫生室三间,60平方米,路灯36盏,“神眼”监控头5支,墙面美化3000平方米,文化墙200平方米,健身器材10件。 工业:村内个体企业以生产保温钉为主,共计15家;村边通讯电力器材有限公司6家,生产多孔管、抱箍、夹板、光纤预留架、铁丝、钢丝、钢绞线、架空铝绞线等,产品销往东北、河南、江苏等十余省。 农业:灌溉机井3眼,井深230米,变压器3台,防水管道3300米,出水孔55个,水浇地650亩,水浇地无盐碱化现象,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和一些杂粮,小麦年产1000斤 |
孟庄村 |
河北省任丘市麻家务孟庄村,位于麻家务和吕公堡交界处,东临吕公堡南王庄。南临麻家务刘泊村。西北横贯著名的古洋河…… 孟庄村现有人口2100多人,其中党员40多位。孟庄村村民憨厚朴实,吃苦耐劳。孟庄村村容整洁,林木葱郁。街道平整,交通便利。孟庄村居民主要从事制造业、种植业,近两年来,应国家号召孟庄村居民积极创办养殖业,为全村致富带了个好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孟庄村也逐渐走上了致富之路。自2000年,村民自发形成了农贸市场,位于村中心位置,该农贸市场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给群众创业,农民增收增加了新亮点。 孟庄村油地资源丰富,有近20口油井,在孟庄村建有加文站一个。 在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同时,孟庄村民自行组织了打鼓队、广场舞等村民娱乐活动,还建有美丽公园一个,这不仅丰富了孟庄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充实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建设文明小康村庄增添了新的色彩。 |
留村村 |
留村概况 史载,留村始建于隋末,唐朝修建唐堤时,本应穿村而过,后经交涉,绕村而行,村庄未被毁掉,故取名留村,沿用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留村属麻家坞镇所辖,位于镇政府东五公里,北同刘家泊村毗邻,南与河间市接壤,东临刘孟渠,西与北马庄相望。村庄占地面积2.76平方公里,耕地5400亩,全村总人口2703人,党员43人,村民代表27人,村党支部5人,村委会4人。村内建有天主教堂一座,教民1000余人。村民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 近年来,在镇、村两级共同努力和村民支持配合下,共筹资530余万元进行了高标准教学楼修建、道路硬化、路灯和视频监控安装、卫生室和游园建设等项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
尹村村 |
尹村建村于明朝初期。此处原为姓胡的一家庄园,后荒废有人避战乱于此定居原定名为隐村后改为尹村。 尹村属任丘市麻家坞镇所辖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36亩,现有人口2960人,党支部成员5人,党员63人,村民代表29人。尹村位于市区东南3公里处,现尹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农户有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机、电冰箱;百分之50以上的农户配上了家庭用车。尹村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电力充沛,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人人参加了合作医疗。村内配有教学楼幼儿园、卫生所、老年活动室、文化娱乐场所、健身器材、综合商店等。尹村除农业生产以外还是电线电缆生产村主要产品,有电力电缆通讯、电缆架空线、bv线等,全村共有企业摊点120多家,曾多次被市镇评为先进集体。 |
齐泊村 |
齐泊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该地低洼积水,有齐氏在此定居,捕鱼为生,以姓得名,齐家泊。齐泊村简介东靠唐堤。历史上曾任任丘县委副书记齐广仁同志出生于此。 齐泊村位于麻家坞镇政府正东偏北4公里处,北邻刘泊村,南邻留村,东四村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齐泊村现有人口705人,耕地1508亩。齐泊村党支部由3人组成,齐宝库任党支部书记。齐泊村村委会成员共3人,村主任由齐根长担任。齐泊村党支部、村委会共5人,其中齐进山交叉任职,有女性一名。齐泊村现有党员39人,入党积极分子2名;有村民代表21人,村监会健全。齐泊村有民办企业2个,分别是智维通讯器材有限公司和兴齐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打工收入和种植业收入。齐泊村简介村风淳朴,社会稳定。 |
小纪庄村 |
小纪庄村位于任丘市正东15千米,总人口770人,耕地面积855亩,全村党员20名,村民代表21人,“两委”成员6人,村民主要种植玉米,村民以外出打工及经商为主。 村“两委”健全,全村街道硬化,卫生室设施齐全,卫生整洁,村风淳朴,村民善良,生活幸福美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