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地处东南山区,山青水绿,景致怡人。素有东西两座山、南北一条川之美称。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有耕地、林地各50000余亩,人口两万,下辖17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近年来,工农业发展迅猛,商业网点林立,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交通十分便利——“十大线”和“常富线”两条阳光大道从镇里交汇通过,成为东南山区最为亮丽的两道风景线,农民生活殷实富裕,百姓安居乐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万人 | 105平方公里 | 210112017 | 110000 | 024 | 查看 祝家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英达街道 |
英达街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北部,由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代管。辖6个社区。 1961年设英达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建镇。1996年,面积22.5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英达、公家、东沟、后陵、山梨、赵家、辛家7个行政村。2002年末,撤销英达镇,设立英达街道,办事处驻榆林大街28号,辖7个村、6个社区。 2010年,将英达街道三环高速路以西区域(赵家、兴达、后陵、山梨、辛家5个社区)划归大东区前进街道;将马官桥街道三环高速路以东区域划归英达街道,保留英达街道建制,办公驻地不变。 |
东湖街道 |
东湖街道(浑南新区)位于东陵区中部,浑河南岸。辖13个行政村。沈阳过境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1958年设汪家、古城子公社,1983年改汪家、古城子乡,1996年建镇:汪家镇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辖下伯官、上伯、丰乐、干河子、汪北、汪南、石庙子、刘付、东岗、王家湾、李巴产、养竹、杨官、万家、三家子、大深井子、小深井子、大甸子、小甸子19个行政村;古城子镇面积65.7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古城子、牛相、水家、麦子屯、罗官、王起寨、王宝石寨、孙家寨、南岭、下家水、上家水、元科、南井、施家寨、保各、永安、高力、收兵台18个行政村。 2002年末,撤销汪家镇、古城子镇,合并设立东湖街道,辖原汪家镇的杨官、万家、李巴彦、王家湾、东港子、刘付屯、石庙子、养竹8个村(区域面积17平方千米),原古城子镇的水家、牛相、罗官、古城子、麦子屯5个村(区域面积21平方千米),共13个村,区域面积38平方千米,办事处驻杨官村;原汪家镇所辖的三家子、汪家南、汪家北、干河子、下伯官、上伯官、大深井子、小深井子、大甸子、小甸子、丰乐11个村(区域面积39.67平方千米)划入东陵街道,原古城子镇的高力堡子、施家寨、王宝石寨、王起寨、南井、收兵台6个村(区域面积19.61平方千米)划入深井子镇,原古城子镇的永安、保和、孙家寨、上水泉、下水泉、元科、南岭7个村(区域面积21.8平方千米)划入李相镇。 |
五三街道 |
五三街道(浑南新区)位于浑南区西南部,辖13个社区、12个行政村。沈桃高速公路、沈阳市外环高速公路、沈营公路和沈丹公路过境。浑河流经境内。 1958年设公社,1983年设乡,1995年析设街道,乡政府行使乡街两种职能。1996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浑河、五里台、糖厂子、营盘、营鲜、孤家子、教场、南在甸、前桑林、后桑林、营城子、张沙布、朝鲜村、张官、东黄泥、西黄泥、铁匠屯17个行政村。 2002年末,撤销五三乡,以原五三乡所辖浑河堡、五里台、糖场子、营盘、孤家子、朝鲜、张官、营盘朝鲜、铁匠屯、东黄泥坎、西黄泥坎、教场12个村及西合、煤工、505、机修、精神病院、83泵站、浑河堡、糖场子、营盘一、营盘二、东黄泥坎、孤家子、铁匠、农机实验厂14个社区,设立五三街道,办事处驻南塔街90号,区域面积26平方千米。原五三乡所辖的张沙布、南大甸子、后桑林子、前桑林子、营城子5个村委会(区域面积14.69平方千米)划入南塔街道。 |
浑河站东街道 |
浑河站东街道位于浑南区西南部,浑河南岸。辖5个社区、6个行政村。 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浑河站朝鲜族乡。1996年,面积41.5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曹仲、前赛、后赛、前进、前榆、后榆、王士、上河、新立、下鲜、下河、满融、金家湾、金鲜、前鲜等16个行政村和10个居委会。 2003年11月21日,辽宁省政府批准:撤销浑河站朝鲜族乡,以长大铁路和南三环路为界分别设立浑河站东、浑河站西2个街道,其中浑河站东街道在建制上由浑南新区代管。 |
高坎街道 |
高坎街道位于浑南区北部。由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代管。辖11个社区。104、107省道过境。景点有世博园。 1958年设高坎公社,1982年设乡,1985年建镇。1996年,面积52.1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七间房、下马、三家子、高坎、中马、上马、头道、葫芦、棉花、旧站、兴隆、仁镇、晓仁境、腰沟、大夫、下洼子、中和、砖场18个居委会。 2007年5月22日,辽宁省政府批准:撤销高坎镇,设立高坎街道(注:由沈阳棋盘山国际旅游度假开发区代管),实行街道管村体制,行使街道行政管理服务职能。 |
满堂街道 |
满堂街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中心地域,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东至抚顺市界,西至浑南区英达街道地界,南至浑河,北至沈北新区,平均海拔高度100米,地域面积59.2平方公里。 满堂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23度39分,北纬41度53分,其中:耕地面积1629公顷,林地面积16254.8亩,荒地面积1637亩。满堂街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土地资源丰富,又位于开发区中心地带。1958年设满堂公社,1959年并为辉山畜牧场,1962年析置满堂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辖满堂、苇塘、上水、中水、下木、上木、辉山、小李沟、二道、荒地沟、观音阁11个行政村。(54.37平方千米)2007年1月26日,辽宁省政府批准:撤销满堂满族乡,设立满堂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管村体制,行使街道行政管理服务职能(实际由沈阳棋盘山国际旅游度假开发区代管)。满堂街道共13个村,18个自然村、2个社区。总户数8567 户,其中农业户2944户, 总人口20985人,其中农业人口7445人,非农人口13540人,少数民族5026人,汉族15959人。 |
深井子街道 |
深井子镇位于沈抚两市之间,属东陵区中远郊,107省道从镇内通过。全镇17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土地管理面积86.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1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214公顷,旱田面积3814公顷,山林地面积636公顷,总人口27029人。 ". |
祝家街道 |
祝家地处东南山区,山青水绿,景致怡人。素有东西两座山、南北一条川之美称。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有耕地、林地各50000余亩,人口两万,下辖17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近年来,工农业发展迅猛,商业网点林立,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交通十分便利——“十大线”和“常富线”两条阳光大道从镇里交汇通过,成为东南山区最为亮丽的两道风景线,农民生活殷实富裕,百姓安居乐业。. |
白塔街道 |
白塔堡镇位于沈阳城南8公里处,因有座洁白如玉的无垢净光塔而得名。是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北依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连沈阳浑南大市场,东临沈阳桃仙机场,南接沈丹铁路。沈阳外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沈营省道南北穿街而过。白塔堡河自东向西蜿蜒流入浑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被誉为沈阳城南第一镇。 镇辖16个行政村,二个社区,五个居委会。地域面积5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万亩,人口3.6万人。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4.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916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200万元。辽宁省委、省0命名“文明小城镇”,辽宁省环保局定为“辽宁省首批省环境优美试点小城镇”。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小康建设示范镇标兵。 优越条件:白塔堡镇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前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思路与出路完美对接,管理与效益同步升华,项目与资本最佳融合,是沈阳南副城发展热带,是21世纪沈阳的人居中心,是人们的致富宝地。 发展趋势:入世后,白塔堡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域优势,优越的人文文化氛围,自然形成的南副城中心区。已构成了经济快速发展框架和平台。形成四大区域,五大基地,即:工业区域、农业区域、研发区域、中心城镇区域。花卉基地、养殖基地、农业研发基地、工业加工基地、中心城区建设基地。 白塔堡镇0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不断优化软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同时不断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招商引资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地区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未来这里将成为沈阳南部卫星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人均受教育程度达到12年,人均生活质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地区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协调、充分的利用,成为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 ". |
桃仙街道 |
桃仙镇,位于沈阳市南部城郊,是东陵区与-区的西南边界,桃仙国际机场坐落在桃仙镇境内。 桃仙镇全镇行政区域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2900亩,下辖14个行政村,2万人口,总户数6,301户。 镇内交通便利,沈阳桃仙机场高速公路,304国道贯穿南北,苏北公路东西穿过,各村之间有镇内环路互相连 接。 几年来,全镇经济总量迅速上升,在全区名列前列。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946万元,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利用外资750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6,842元。 ". |
营城子街道 |
营城子历史悠久,素称“龙脉之乡”,并以古驿名闻辽南。千百年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人们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发展、延续着文明与历史。营城子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与仰韶文化同期、母系氏族社会神农氏时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建制于东周战国时期,汉代被称为沓氏县,人口稠密,成为重镇。魏晋隋时期属辽东郡。 营城子历史遗迹颇多,是各类古墓葬比较集中的地区,尤以汉墓闻名,至目前为止,共发现古墓10个种类,分别为四平山积石墓、岗上青铜短剑墓地遗址、楼上青铜短剑墓地遗址、营城子贝墓群遗址、双台沟贝墓遗地、沙岗子村南木砖墓、营城子壁画墓、营城子石板墓遗址,对门沟火葬墓遗址,工业园区东园汉墓群,共计300余座古墓葬,年代大约在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元代,反映了当地各个时期人民生活习俗及建筑风格。在东亚地区以墓葬数量之大,尤其是于2003年挖掘的营城子工业园区东园及墓群,出土文物之丰富,墓葬规模之大,在大连地区引起了轰动。 |
汪家街道 |
汪家街道位于浑南区东北部,面积39.57平方千米。辖14个社区、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原汪家镇政府驻地。沈抚高速公路过境。1958年设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建镇。1996年,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 辖下伯官、上伯、丰乐、干河子、汪北、汪南、石庙子、刘付、东岗、王家湾、李巴产、养竹、杨官、万家、三家子、大深井子、小深井子、大甸子、小甸子19个行政村。 2002年,将汪家镇的三家子、汪家南、汪家北、干河子、下伯官、上伯官、大深井子、小深井子、大甸子、小甸子、丰乐11个村(区域面积39.67平方千米)划归东陵街道;将原汪家镇的杨官、万家、李巴彦、王家湾、东港子、刘付屯、石庙子、养竹8个村(区域面积17平方千米),与原古城子镇所辖的水家、牛相、罗官、古城子、麦子屯5个村(区域面积21平方千米)合并设立东湖街道。 2010年,将东陵街道浑河南岸区域划归深井子街道;同年新设立汪家街道,辖14个社区、1个村,区域面积39.57平方千米,办公驻地设在原汪家镇政府驻地。 |
王滨街道 |
王滨街道位于浑南区东部,距市区30千米。西南与祝家街道相邻,西北与深井子街道相邻,东与抚顺县接壤。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1958年设王滨公社,1983年建王滨乡。1996年,面积68.5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王滨、富家、魏家沟、兴盛、八家、大乐、后沟、中华寺、尖山子、荒地10个行政村。2010年,撤销王滨沟乡,设立王滨街道。 |
李相街道 |
李相镇位于东陵区东南部丘陵地区,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20个行政村,人口19560人,汉族占80%以上。少数民族有满族、锡伯族、韩鲜族、蒙古族、回族、黎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