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农场位于黑龙江哈尔滨方正县。下辖:
230124500402 123 沙河场直社区
230124500501 220 沙河农场管理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124500 | 150000 | -- | 查看 沙河农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方正镇 |
方正镇位于方正县中部,北距松花江15公里,南距同三公路1公里,老哈同公司公路由镇区中经过,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28°17′15″——128°53′55″,北纬45°48′30″——45°52′00″。 方正镇北邻松南乡、东邻伊汉通乡,西、南部接德善乡。东距依兰县城105公里、佳木斯164公里,南距延寿县城64公里,西距宾县镇115公里、省会哈尔滨市164公里,北距通河县城16公里。 方正镇有文字记载已有90余年。原是一个小村庄,1905年该村归大通县管辖,此前一直属依兰领地。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设方正县。县名是根据村北侧的方正糊取名而定,并沿用至今,一直是县政府所在地。. |
会发镇 |
会发镇位于方正县西部距县城15公里,西与宾县接壤,东与宝兴乡、德善乡隔河相望,南与延寿县毗邻,北靠天门乡,是方正县第一大建制镇。全镇总幅员面积479.1平方公里,地理分布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境内辖一个社区,14个行政村,68个自然屯,总户数6206户,人口29.102人,现有耕地156.794亩,其中水田:80.570亩,旱田76.224亩。辖区内有一个国有粮库,2个国有林场,有中小学校18所,有县派镇直单位19家,有工业企业8家。 哈同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铁通路经过镇区,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水草资源和旅游资源,全县最大的水库双龙水库座落在会发镇,又有响誉省内外的神龟山、卧佛岭和神猴等名胜奇观。有储量达1万吨的石英矿,开发潜力巨大。 水稻生产是会发镇的支柱产业,年产优质水稻4万吨。同时结合山区优势,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和食用菌生产,有药材专业户85户,各类特色经济专业屯6个。现有黄牛养殖专业户80户,专业屯3个,绒山羊养殖专业屯3个,全镇黄牛饲养量达到7500头,绒山羊饲养量8600只,家禽15万只。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现有工业企业8家,其中100万元以上的2家。个体私营业户425户。 2003年,会发镇被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样板小城镇。2005年,完成了中央大街及方庄路2500延长米的地下工程、硬化路面工程和中央大街人行路工程,植绿化树3000棵,安装路灯60盏,实现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目标。. |
大罗密镇 |
大罗密镇位于哈同公路35公里处,地处张广才岭北麓,松花江南岸,东与达连河镇接壤,西与伊汉通接壤,高楞林业局坐落在我镇腹地,总面积996平方公里,全镇6个行政村25个自然屯,总户数5326户,总户人口20788人(含沙河子农场、煤矿、港务局),其中农业人口10144人,全镇耕地面积37420亩,其中旱田20611亩、水田7809亩,共有劳动力3053个,其中外出打工人员1309人,镇级债权633万元,债务715万元,村级债权348.9万元,村级债务273.9万元。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63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44元,镇级财政收入184.3万元,发放种粮直接补贴52万元,退耕还林补贴15.4万元。. |
天门乡 |
天门乡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张广才岭西北麓,松花江中游南岸,距哈尔滨市148公里,位于方正县城西北25公里处,西于宾县接壤,北于木兰县隔江相望,地理分布为“七山一水一草一分田”。全乡幅员面积329平方公里,辖一个国有林场,12个行政村,52个自然屯,人口21462人,其中农业人口21117人,耕地100298亩,其中旱田44216亩,水田56082亩。 天门乡两面环山,松花江、蚂蚁河两河交汇。境内群峰竟秀,碧水争流,平原坦荡,特产富饶。春季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夏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裕;秋季凉爽适宜,稻浪飘香;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自然景观变化有序,土质肥沃,日照充足,年均气温3.1℃。 全乡自然资源丰富,水晶硅石、建筑用石、木材、荒滩、水草等资源极具广阔的发展前景,杨木、柞木、椴木、黄菠萝、胡桃楸等木材储量丰富,藏丰富的林产品、山菜、山果,人参、刺五加、羊肚蘑、五味子等野生中药材品种多达300余种;野生猴头、木耳、蘑茹等种类繁多。具有特色的金代古城,古墓遗址极具开发价值。 天门乡水稻品质优良,品种全部实现优质化,建立了以四合、利民两村为主的富西-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全乡水稻均以超出周边乡镇2分的价格出售,深受城市居民的青睐。天门乡水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黄牛、奶牛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天门乡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铅笔板加工厂”、“天华制笔厂”、“精制米加工厂”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彩芯笔、铅笔、化妆笔等产品出口美国、巴西、台湾、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哈港”、“南天门”牌等富硒营养米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城市居民的青睐。工业小区已形成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交通便利,国家高等级汽车专用线——同三公路横贯东西,干线公路地方道路连接成网,四通八达,电力通讯设施齐全,已实现全乡村村通电,村村有电话,程控电话与全国并网,直拔国内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网络遍布全乡,天门乡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天门乡人民热诚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士来天门乡观光旅游,实地考察和洽淡贸易。与我们共创大业,分享辉煌。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雄厚的资源,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谒诚欢迎有识之士来天门乡投资办厂共创美好未来。 天门乡人民欢迎您!. |
松南乡 |
松南乡位于方正县城北部,东与伊汉通乡接壤,南与方正镇为邻,西与天门乡以蚂蜒河为界,北与通河县隔松花江相望。清末与民国时期属第一区,日伪统治时期在此地建立保甲所,名为北保;解放后建立第四区政府; 1958年并入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从红旗人民公社划出,仍名红旗公社,1981年更名松南公社;1985年改社为乡。全乡有13个村,28个自然屯。总户数为2 828户,总人口为14 358人,男7 537人,女6 821人。汉族占99%,其余为满族、朝鲜族和回族。 全乡总面积93.1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易于农业。有草原面积923.8公顷,方正泡、大嘴泡、老河身等自然湖泡面积809.6公顷,宜牧宜渔,水利工程有电灌站1处、提水站4个,用方正泡蓄存双凤水库的水可灌溉农田666.7公顷。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25天左右。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水稻为主,有耕地面积5 491.8公顷。1985年总播种面积4 931.3公顷,其中粮豆面积3 332.7公顷,亩产428斤,比建社初期的195斤增长1倍多,总产量达2 141万斤。经济作物有亚麻、蔬菜等。利用河边、泡沿及洼地植树造林123.4公顷。其中落叶松53.33公顷。在北部草原建立农牧场。利用自然湖泡发展养鱼业。 乡办企业有联合厂、砖瓦厂、机修厂、小煤矿等,有职工200多人,年收入一百余万元。 解放前夕,此地只有1所小学,学生235人。现在有中学1所,在校生471人,教职员33人,小学13所,在校生2 185人,教师108人。解放前夕,此地没有医疗单位,现有卫生院1处,卫生所13处,共有医务人员31人。 乡政府驻地李家屯,地理座标为北纬45°52′、东经128°47′。地势平坦。有耕地133.1公顷,人口531人。. |
德善乡 |
德善乡位于方正县中南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北麓,距县城3公里。全乡幅员面积424平方公里,辖方正县林业局红星、宝兴两个林场、10个行政村、37个自然屯,总人口1.56万人,有一个朝鲜族行政村、两个鲜族屯。全乡有旅日华侨650人,旅韩华侨270人。耕地总面积4951.35公顷,其中旱田3574.83公顷,水田1376.52公顷。境内稻米、食品、旅游、侨力、木材资源丰富。 德善乡境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石头河、黄泥河发源、蚂蜒河流经,境内群峰竞秀,碧水争流,平源坦荡,物产富饶。森林面积9.6万公顷,草原面积280公顷。双凤湖、莲花湖、绍祥渡假村、省级原始森林公园等著名旅游景点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生态环境良好,水利资源和山特产品丰富,建有国家级银鲫原种场,野生天然林蛙、银鲫美誉国内外。县乡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新老“同三”公路横贯全境,“同三”高等级公路方正出口在德善乡境内。 德善乡是方正县较大的农业乡份,水稻生产是全乡的支柱产业,是日本友人滕原长作先生试验成功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是哈尔滨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全乡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产业化经营,绿色食品水稻年产量达10万多吨,广泛应用钵体育苗人工摆放和抛秧、富硒、富锌等先进稻作技术,同时建有配套的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以棚室菜为主的蔬菜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蔬菜年产量近千吨,占据方正市场“半壁江山”。特色种养殖快速发展,守义香瓜享誉县内外,食用菌生产初具规模,火鸡、梅花鹿、宫庭皇鸡市场占有量逐年增加,全乡畜禽年存栏6万多头(只),肉类年产量415吨,山特产品年产量110吨。. |
宝兴乡 |
宝兴乡位于方正县西南部,东与奋斗乡毗连,南与永建乡接壤,西与延寿县隔蚂蜒河相望,北与德善乡为邻。此地向属延寿县,解放后划归方正县,1946年成立宝兴区政府,1958年成立宝兴人民公社,皆因当时区政府驻地宝兴屯而得名。1969年,公社机关迁到永兴屯。1985年改公社为乡。全乡有14个村,15个自然屯,总户数2 395户,总人口1l 717口,男5 992口,女5 725口,汉族占93%,其余为朝鲜族。 全乡总面积71.25平方公里,三山一水六分田,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浅山区,北部为平原河套地,石头河自东而西流经境内,注入蚂蜒河。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25天左右,较平原区短三至五天,南部半山区气温略低。 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4 775.9公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大豆,其余为谷子、高粱、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亚麻与蔬菜。1985年总播种面积为2 874公顷,基中粮豆面积为2 740.9公顷,亩产由解放初期的157斤增长到559斤,总产量为2 297万斤。 乡办企业有农机修配厂、砖瓦厂、糖化饲料厂、煤矿(小型露天矿)、汽车队、基建工程队、知青综合商店等,年收入200余万元。 解放前夕,此地只有两所学校,学生百余人。现有中学1所,学生389人,教职员29人,小学15所,学生1 881人,教师102人。解放前夕,此地只有中药铺1处,现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18人,床位25张,村卫生所14处,医务人员21人。 乡政府驻地永兴屯,地理座标为北纬45°45′、东经128°46′,地势平坦,有耕地近270公顷,人口1400余人。. |
伊汉通乡 |
伊汉通乡位于方正县东北部,东部与大罗密乡为邻,南部与育林乡接壤,西部与德善乡、方正镇、松南乡毗连,北部与通河县隔松花江相望。伪满时,辖于第四区,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时,建立伊汉通村政府:1956年建伊汉通乡,1961年建立伊汉通人民公社;1985年改公社为乡。现在全乡有9个村、15个自然屯,总户数2 482户,总人口11 384人,男5 965人,女5 419人,汉族占98%,其余为满族、朝鲜族、回族与蒙古族。 全乡总面积63.42平方公里,山多田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为山地面积为741.公顷。境内最高点为错草顶子主峰,海拔491.6米。西、北部为平原洼地,有李清河、黄泥河、得莫利河。较大的水利工程有吉利、红旗两座水库,总蓄水量538.7万立方米,另有8个提水站,灌溉农田460公顷。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25天左右。 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3 558.8公顷。农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谷子为主。1985年总播种面积为2 416.7公顷,其中粮豆面积2 159.7公顷,亩产341斤,总产量达1 106万斤。亚麻、蔬菜等经济作物也有相应发展。以落叶松为主要树种的山地植树造林已见成效。利用小南江通及水库养鱼,年产鱼8万斤左右。 乡办企业有铁木厂、砖瓦厂,砂石场、农场、综合厂、工程队等,有职工300多人,年收入120万元左右。 解放前夕,此地只有1所学校,学生189人。现在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356人,教职员21人,小学有9所,在校学生1 923人;教师108人。解放前夕,此地只有1家中药铺。现有医院1所,床位6张,卫生所9处,共有医务人员28人。 乡政府驻地伊汉通屯,地理座标为北纬45°52′,东经128°53′。北傍松花江,系方正县最重要的水路客货运输港口。屯周围地势平坦,有耕地436.3公顷,人口3 261人。. |
林业局 |
林业局位于黑龙江哈尔滨方正县。下辖: 230124400400 121 红旗社区 230124400401 121 胜利社区 230124400402 121 新立社区 230124400403 121 前进社区 230124400404 121 东风社区 230124400411 220 陈家亮子经营所 230124400412 122 吉岭经营所 230124400413 122 沙河子经营所 230124400414 220 红一经营所 230124400506 220 响河林场 230124400507 220 星火林场 230124400508 220 西沟林场 230124400510 121 万宝山林场 |
沙河农场 |
沙河农场位于黑龙江哈尔滨方正县。下辖: 230124500402 123 沙河场直社区 230124500501 220 沙河农场管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