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齐齐哈尔 >> 泰来县 >> 宁姜蒙古族乡

宁姜蒙古族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宁姜蒙古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宁姜蒙古族乡简介

  " 宁姜蒙古族乡位于泰来县东南33公里处,东临嫩江,与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查干乡隔江相望,南与吉林省镇贲县丹岱、嘎什根乡为邻,西与好新蒙古族乡接壤,北与黑龙江省两棵农场和胜利蒙古族乡相连,交通比较方便,泰宁公路由泰来镇经好新乡直达乡政府所在地合江村。全乡人口10,434人,幅员面积335,690亩,耕地92,067亩,林地42,000亩,草原70,000亩,宜渔水面17,000亩。
   我乡地处我省第一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2700度—2900度,年平均降水量370毫米,无霜期142天。我乡境内地势比较平坦,西北向东南由高变低,一条沙带沿此方向贯穿全境,绵延数十里,多为林地,北部七个村地势较高,属风积沙质土壤,是以红小豆、绿豆为主的杂粮产区,东北部嫩江沿岸多为河套地,土质肥沃,是大豆的主产区,南部四个村地处平原,属黑油沙质和部分黑粘土,地势低洼,适于水稻生产。我乡是典型的半农半牧乡,境内沟泡纵横、草场广阔,水肥草美,畜牧业相当发达,由于九八年洪水使之严重受挫,因此今后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04万人 ·泰来旅游·泰来特产·泰来十大特产·泰来十景·齐齐哈尔品牌网 230224209 161000 0452 查看 宁姜蒙古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宁姜蒙古族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宁姜蒙古族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泰来镇

  泰来县辖镇。县府驻地。1949年为第一区,1956年置泰来镇,1958年改镇公社,1980年复镇。位于县境中南部。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6.2万。平齐铁路、齐白公路过境。辖繁荣、星光、火红、宏程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造纸、乳制品、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蔬菜。.  

平洋镇

  泰来县辖镇。1946年为第五区,1956年置平洋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2.3万。平齐铁路、齐白公路过境。辖平洋、向阳、四合、新建、双山、长发、解放、辽原、东胜、新河、战斗、永发、山头、温得、新力、太平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甜菜。.  

汤池镇

  " 一、概 况:    汤池镇位于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最北部,距县城70公里,西与富拉尔基区江岸乡隔江相望,北与榆树屯乡为邻,东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接壤,南与大兴镇为界。全镇总幅员面积为62万亩,共辖7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0192人,其中建城区4264人, 境内居住汤池镇政府 着汉族、蒙族、回族、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是一个多民族的乡镇。    汤池镇历史悠久,早在1862年,有一位姓吴的牧民,经常到此地放牧,发现有一个四季不冻的池塘,后由吴、朱两家在此居住立屯,取名""塘池""。约在1935年后,人民称为""汤池"",意为流不尽的温泉。1946年建立民政权,汤池属龙东县第五区;1948年龙东、龙西合并为龙江县,汤池则属龙江县第十区;1954年划归泰来县,属第十一区;1956年,并村划乡时,将第十一区划为大兴、汤池、托力河三个乡;1958年,三乡合并为大兴人民公社;1962年从大兴公社分出,成立汤池公社;1985年改制为乡人民政府;1995年8月撤乡建镇。    二、自然环境:    本镇地势较为平坦,西部地处嫩江东岸,为平原区,中部地势略岗,东部地势较洼。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400毫米, 年平均温度3.9℃,无霜期130天。    三、交 通:    本镇境内平齐铁路,齐白公路贯穿南北,交通方便。    四、经济实力:    二OO二年全镇粮豆薯总产实现22,000吨,农业总收入4717.5万元;工业总收入40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943元,财政总收入330万元。    五、经济发展:    本镇有耕地面积17万亩,约占总面积的27%,主要作物是:水稻、玉米、大豆、杂粮,是全县重点绿色优质米水稻产区,该产区生产的""龙晶""牌绿色大米远销北京、齐市等地;主要特色经济作物:花生、西瓜、香瓜等,全镇水资源特别丰富,渔业发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本镇现有牧草地面积较大,近年来畜牧业、养殖业发展较快,畜禽种类多,数量大,尤其是奶牛业发展更为迅速,全镇现有奶牛4500头,年可产鲜奶12000吨,列全县首位。本镇的镇办企业发展迅速,199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工业小区。现有芦苇板厂、乳品厂、砖厂等企业5家。.  

江桥蒙古族镇

  " 江桥蒙古族镇位于泰来县北部,距县城48公里,地跨东经123°37′至123°48′,北纬46°34′至46°49′。西与内蒙古扎贲特旗接壤,东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隔江相望。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是泰来县重要的畜牧业、旅游业、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111”国道和平齐铁路贯穿南北,嫩江干流流经本镇,南至哈尔滨,北至嫩江县,交通十分便捷,是进入内蒙扎旗等地的交通转运站。    江桥蒙古族镇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嫩江干流水域广阔,盛产“三花五罗”、鲶鱼、鲢鱼等,味道鲜美,远近闻名,年产鱼500吨以上,渔业开发极富潜力;有水稻面积1.6万亩,年产水稻1万吨;江水灌溉的水稻优质米无公害、无污染、品质优、口感好,市场前景广阔。江桥蒙古族镇沙性土壤较多,绿皮香瓜、花皮大西瓜及沙棘果、李子等产量丰富,久负盛名。    江桥蒙古族镇历史悠久,有震惊中外的马占山抗战遗址,建有江桥抗战纪念公园。民族风情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沿江地带是旅游度假的最佳场所,旅游资源开发极具潜力。江桥蒙古族镇投资环境十分优越,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合作。".  

塔子城镇

  " 塔子城镇位于泰来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111国道直穿古城, 是我县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小镇,塔子城镇人民政府座落在辽金古城墙环绕的城堡内。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商贸活跃,市场繁荣是塔子城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全镇幅员面积21万亩,下辖7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7820人。全镇现有耕地12万亩,是泰来县绿豆、花生生产基地,有林地729公顷,森林覆盖率5.2%。    塔子城镇有着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2001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000万元,全年农业收入2809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67万元,畜牧业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90元,全口径实现税金141万元,本级财政收入93万元,成为全县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强镇之一。    塔子城镇的文化底韵雄厚,有省级重点保护的辽金古城遗址一处,现保存完好,城垣断壁依晰可见当年掘土筑墙的痕迹。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有线电视已覆盖全镇11个村,实现村村通电话。2001年,投入170万元,完成了镇内东西主街柏油路铺设及边沟修建,路灯、灯箱的装修工作也已全面完成,构筑小镇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投入150万元建设了塔子城镇农贸封闭大市场;投入8万元营造2.7公里环城绿化带、东西门花坛;引资700万元建成绿豆、花生专用肥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注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村)创建活动及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活动。2001年创建文明村2个、文明单位3个;十星级文明户达850户,占总户数的20%;五好文明家庭达40%以上。昔日的古城旧貌换新颜,塔子城镇现已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的快道。".  

大兴镇

  " 大兴镇地处嫩江流域,位于泰来县城北六十公里,东与杜蒙自治县白音诺勒乡邻,南与江桥蒙古族镇为界,西与龙江县相邻,北与汤池镇毗连。总面积694平方公里,总户数7059户,总人口30543人,有汉、满蒙、朝、鲜、回、壮、达斡尔七个民族。    大兴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度,无霜期 135天,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春季偏少,夏秋季雨量集中,积温2,877度。自然地貌为岗洼各半,西南部为嫩江北侧冲击平原,东北部为丘陵沙岗地。大兴镇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境内湖泡星罗棋布,盛产芦苇、小叶章、碱草以及中草药柴胡、防风,龙胆草,甘草等。    大兴镇是以农业为主并可发展畜牧业及其它多种经营的地区,现有耕地16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绿(杂)豆、葵花、甜菜为主。形成了以东兴、良种场、东风、五桥、依布气为主的水稻生产区;以阿拉新、五桥、前官地、时雨、新风、阿拉新为主的 小杂粮生产区;以五七、依布气为主的棚室蔬菜生产区;以东风、依布气、五七、前官地、五桥为主的奶牛生产区;以东兴、套海湾、东风、阿拉新、时雨、新风、前官地为主的绵羊 生产区;以时雨、良种场、前官地、东风、依布气、套海湾为主的渔业生产区。畜牧业以奶牛、肉牛、绵羊生产为主,畜牧业总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5%,农畜产品形成了内可自销,外可直销的通畅渠道。渔业生产以发展地产嫩江鱼为重点,大力开发特色鱼种养殖。林业生产从单一的防风固沙走向防护、绿化、用材、经济开发相结合的综合之路,森林覆盖率达8%。 镇办企业已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兴镇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制定了1996—2015年《大兴镇城镇建设发展规则》,《城镇管理实施细则》。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配齐了城管队伍狠抓落实。形成了街面整洁、林木成行、环境幽雅的格局。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敞开市场大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交通、通讯事业长足发展。乡村公路网已经形成,环乡路总长66公里。平齐铁路纵横全镇,境内有齐白、庆西省级公路两条,交通极其便利。电信业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和平镇

  泰来县辖乡。1946年属第二区,1956年置和平乡,1958年属塔子城公社,1962年析建和平公社,1967年更名向阳公社,1984年复置和平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312平方公里,人口1.9万。泰来至塔子城公路过境。辖长青、宝青、英山、英峰、宏丰、仁合、联合、中心、同合、团结、永丰、良种场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化工、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甜菜,盛产绿豆、花生。有畜牧场。.  

克利镇

  泰来县辖乡。1946年为第八区,1956年置克利乡,1958年属平洋公社,1962年析建克利公社,1967年更名奋斗公社,1973年复改克利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12公里。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1.4万。平齐铁路、齐白公路过境。辖克利、前地房子、石家、乌兰、红旗、联兴、复兴、乾德、新民、胜利、新胜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亚麻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亚麻。有果园。.  

胜利蒙古族乡

  泰来县辖乡。1946年为第七区,1956年置胜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0年改胜利蒙古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嫩江西岸,距县府17公里。面积363平方公里,人口1.8万。有公路接齐白公路。辖五家子、二龙、黑帝、文胜、查干、三合、三家子、大新、余粮、马蹄、双合、半拉山、哈拉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修理、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牧业较发达,牧牛、羊。有渔场。.  

宁姜蒙古族乡

  " 宁姜蒙古族乡位于泰来县东南33公里处,东临嫩江,与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查干乡隔江相望,南与吉林省镇贲县丹岱、嘎什根乡为邻,西与好新蒙古族乡接壤,北与黑龙江省两棵农场和胜利蒙古族乡相连,交通比较方便,泰宁公路由泰来镇经好新乡直达乡政府所在地合江村。全乡人口10,434人,幅员面积335,690亩,耕地92,067亩,林地42,000亩,草原70,000亩,宜渔水面17,000亩。    我乡地处我省第一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2700度—2900度,年平均降水量370毫米,无霜期142天。我乡境内地势比较平坦,西北向东南由高变低,一条沙带沿此方向贯穿全境,绵延数十里,多为林地,北部七个村地势较高,属风积沙质土壤,是以红小豆、绿豆为主的杂粮产区,东北部嫩江沿岸多为河套地,土质肥沃,是大豆的主产区,南部四个村地处平原,属黑油沙质和部分黑粘土,地势低洼,适于水稻生产。我乡是典型的半农半牧乡,境内沟泡纵横、草场广阔,水肥草美,畜牧业相当发达,由于九八年洪水使之严重受挫,因此今后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宁姜蒙古族乡特产大全




宁姜蒙古族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