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辖镇。1946年为乾丰区,1952年为第四区,1956年置乾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乾丰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9公里。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2国道过境。辖丰收、兴国、福安、安陆、新立、日新、展望、繁荣、前程、长胜、钢铁、上升、宏伟、庆祝、庆华、福建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大豆、玉米,兼产马铃薯,盛产亚麻、甜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5万人 | 198平方公里 | 230230102 | 161000 | 0452 | 查看 乾丰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克东镇 |
克东县辖镇。县府驻地,1946年为城关区,1955年建克东镇,1958年改镇公社,1980年复克东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4.9万。202国道过境。辖兴发、兴旺、四季、双胜、双合5个村委会。企业有机械、皮革、服装、建材、食品、酿酒等厂。农业主产蔬菜。镇北二克山为死火山丘,是风景游览地。. |
宝泉镇 |
" 宝泉镇位于克东县北部,东临北安市,西接克山县,北与五大连池接壤,镇政府所在地宝泉镇距克东县城15公里。202国道和齐北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克东县人流物流的集散中心。全镇共有19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101个自然屯),两个街道社区;总人口50,833人,其中城镇人口13,159人,农村人口37,67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6,227人。 宝泉镇地处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深达20厘米的黑土层,全镇幅员面积492平方公里,辖区面积32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3.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9万亩,草原3.5万亩,林地7.3万亩,总水面2.6万亩;砂石储量丰富,青石储量达30万立方米。宝泉镇建镇历史悠久,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在全省建制镇中位列17位,同时也是齐齐哈尔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 宝泉镇地处低纬度,属中温带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较短,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冬季较长,严寒少雪,日照时间短;春季少雨多风,气候干燥;秋季较凉,降温急剧。全年极限气温在±37℃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全年有效积温2,380℃,平均积温2,100至2,300℃,年日照2,720小时,年降水量500至600毫米,无霜期115至130天。属于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 根据宝泉镇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业生产主要是以大豆、玉米、马铃薯为主,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大豆总产3万吨,品质优良,属高油品种,含油量达15%以上;以治安村为代表的马铃薯种薯种植,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持,规模日渐扩大,所产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每年作为种薯销往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马铃薯都在1万吨以上,经济效益可观。2005年,全镇种植业总收入达到4,200万元,人均种植业收入1,130元。 但单纯依靠种植业生产无法实现农民致富、农民增收目标,通过深入实施“四个换位”,全镇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力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整,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以飞鹤乳业为龙头牵动,畜牧业实现快速发展,2005年,全镇奶牛存栏4,800头,生猪饲养量达1万头,大鹅饲养量3万只,涌现出了丰平村、护路村等各类畜牧养殖专业村,全年畜牧业总收入达2,450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660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3%。. |
乾丰镇 |
克东县辖镇。1946年为乾丰区,1952年为第四区,1956年置乾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乾丰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9公里。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2国道过境。辖丰收、兴国、福安、安陆、新立、日新、展望、繁荣、前程、长胜、钢铁、上升、宏伟、庆祝、庆华、福建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大豆、玉米,兼产马铃薯,盛产亚麻、甜菜。. |
玉岗镇 |
克东县辖镇。1949年为第六区,1956年置玉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6公里。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2国道过境。辖新乡、群英、千红、春和、复兴、新合、新兴、新胜、兴华、建国、兴安、民乐、中心、前进、双泉、爱民、青山、长青、新富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酿酒、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大豆、小麦、玉米,盛产甜菜,兼产马铃薯、亚麻。. |
金城乡 |
"金城乡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南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扶余县隔河相望,东与兰棱乡接壤,北为希勤乡,西北与韩甸乡毗连。金城乡驻地吴金屯,原名为吴家屯,因县内同时有两个吴家屯,故于民国5年(1916年)改称金城。 此乡系1961年社队调整时,由兰棱、韩甸、希勤3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组成,名为金城公社,1984年为金城乡。1985年全乡耕地面积为107004亩,草原面积为28101亩,林地面积为16984亩。地势大部分为平地和平岗地,土质多属黑土、黑粘土,拉林河从临河村入境,流经沿河、金城、银城、山嘴、榆林等村,由花园村出境,全长19公里。沿河一带,甸子有草,沟泡有鱼。60年代建成的人工养鱼池,容量3万立方米,年产鱼1万斤,近年小型鱼池发展迅速,鱼池占地204亩,全乡有30%的农户得利于鱼业。友谊渠流经金河、启新、花园、和平、爱民等8个村,水资源丰富,大面积种植水稻、灌溉农田。 金代花园遗址,位于拉林河畔的金城乡花园村,相传此地八百年前为金兀术之妹的花园。这里出产的""花园大曲酒”历史悠久,誉满省内外。 ". |
润津乡 |
克东县辖乡。1946年为第三区,1952年为润津区,1956年置润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11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1.5万。202国道过境。辖文化、民建、万发、和平、金星、玉河、万民、礼善、吉利、黎明、忠信、同意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造纸、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大豆、小麦、玉米,兼产马铃薯,盛产甜菜。. |
昌盛乡 |
克东县辖镇。1949年为第五区,1956年置团结乡,1958年改公社,1976年更名昌盛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6公里。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2.1万。有公路接202国道。辖保安、翻身、保国、保胜、太山、太平、宏大、宏光、山河、平原、互助、安全、胜利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大豆、玉米,兼产马铃薯,盛产甜菜、亚麻。建有农场和畜牧场。古迹有钟灵观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