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宝山区 >> 罗泾镇 >> 三桥村

三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桥村简介

  三桥村位于位于罗泾镇东南角,北与宝丰村、东与海红村、南与民众村、西与合众村接壤。我村完全处于宝山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金石路、金勺路、罗东路贯穿我村,交通比较便捷。建国初期,三桥村因“陶家桥、陆家桥、陈家桥”这三个自然村宅而得名,故取名“三桥”。1954年前后,西花园、高家宅这两个生产队先后并入我村,塘口生产队也从海陆村并入我村;1955年,汪家桥生产队也从当时的施家村并入我村;1963年,横南、横北两个生产队从当时的沈家村(现高椿树村)并入我村。2005年,高家宅生产队因宝山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需要,征地动迁;06年,陶家桥生产队也因工业园区建设而征地动迁,其中陶家桥生产队已撤队建制。现在我村共有陆家桥、陈家桥、塘口、西花园、横南、横北、汪家桥7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塘口宅,陈家桥宅,陆家桥宅,陶家桥宅,高家宅,西花园宅,汪家桥宅,横南宅,横北宅组成。总人口2547人,总户数450户。其中:本村人口1447人,农保人口575人,镇保人口445人,城保人口427人;外来人口11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982.00亩,粮田919.72亩,常年菜田15.00亩,林地22.50亩,鱼塘24.78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060.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3106 200949 021 查看 三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宝悦家苑社区

  宝悦家苑社区:位于宝通家园西侧。
  

宝通家园社区

  宝通家园社区:位于潘新路潘泾路交口。
  

宝虹家园社区

  宝虹家园社区:位于陈川路罗宁路交口。
  

罗泾镇一社区

  罗泾镇一社区:位于罗泾镇政府所在地。
  

潘桥村

  位于罗泾镇西南部,东靠合众村,西与嘉定区交界,南与解放村接壤,北与肖泾村相连,村委办公地址在潘川路2585号村名以境内潘家桥得名,建国初期系一兴、二兴,人民村境地。1956年成立人民高级社,1959年与现肖泾村所属为人民大队,1961年人民大队分出南部(新川沙河以南)成立潘桥大队,属罗泾公社,1984年大队改称潘桥村,属罗泾镇。解放后原一兴村北陈家湾宅在1951年被划入罗店解放村。潘桥小学建于1955年,当时地址在现在的潘桥镇宝钱公路南,潘桥路西侧。1971年迁至沪太路东潘川路北,1994年撤消。 2003年始,纳入宝山工业园区范围,因工业园区建设,已动迁朱家角村民小组35户,动迁俞家村村民小组38户,工业园区建设已征用土地417亩,工业建设使用改征用土地440亩,共安置养老人数565人。由自然村朱家角村,宜兴村,俞家村村,龚东村,龚西村,牌楼村,徐家角村,潘桥村,陆家村,南樊村,何家村组成。总人口5362人,总户数483户。其中:本村人口1683人,农保人口67人,镇保人口594人,城保人口57人;外来人口3679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75.00亩,粮田150.00亩,常年菜田155.00亩,林地7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31.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00元。
  

新陆村

  新陆村位于宝山区罗泾镇东北角,东靠长江口(宝钢水库),北接江苏太仓浏河镇,西与洋桥村、塘湾村相邻,南和花红村及集宁路为界始于1956年,农业合作社改建为新陆大队,至1984年,改革开放以后,撤大队改村。由自然村南王宅,四房宅,杨家宅,新建宅,楼下宅,许塘宅,北王宅7个自然宅组成。总人口2034人。其中:本村户数353户,本村人口1016人,农保人口372人,镇保人口7人,城保人口517人;外来人口1018人。其他人口120人。耕地975.00亩,粮田351.00亩,常年菜田305.00亩,林地315.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4.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9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0.00元。
  

解放村

  沪太路8237号,东与王家楼村委会相邻,南与四方村村委会相邻,西与曹王镇村委会相邻,北与潘桥村村委会相邻。解放村位于镇境西南部,西与嘉定区徐行镇为邻,北与潘桥村接壤,东依王家楼村,南靠罗店镇四方村,总面积1.23平方公里,瞎8个村民小组,各以自然宅命名:北陈、南陈、金家、王家墙、陆家、薛家、倪周、倪家。1979年——1986年建设农民新村。村境原属张家村,1956年由解放、共和两个农业初级社合并办高级社,取人民解放之义命名,北陈生产队于1957年从罗泾乡二兴村划入本村;1958年末属跃进农民公社第八大队;1959年末属罗店人民公社,改称解放大队;1984年改称解放村,属罗店乡,2005年划归罗泾镇。由自然村共和村,解放村组成。总人口1622人。其中:本村户数336户,本村人口1192人,农保人口27人,镇保人口85人,城保人口520人;外来人口430人。其他人口21人。耕地300.00亩,粮田30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79.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00.00元。
  

合建村

  合建村位于罗泾镇中部,东接高椿树、牌楼村,西与肖泾村交界,南邻合众村,北连陈行村,面积1.65平方公里。村境建国初为合建、马弄、解放行政村的境地,1956年建立合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跃进人民公社八大队合兴中队;1959年跃进公社拆分后为罗泾人民公社合兴大队;1961年从合兴大队拆分成立合建大队;1984年,改称合建村,村两委班子 共由7人组成,村委会地址:罗宁路2010号。主要道路:新川沙路、长飞路、新陶路、新张路。河流:谢家浜、小川沙河、陶家河、新川沙河。历任党支部书记:陈育生、蒋辂庆、陈育秀、马惠恩、马金根、赵永明、金永德。村委会主任(村长、大队长):陈育秀、马惠恩、金发明、赵永明、朱雪明、张根娣。主要获奖情况:1999~2001年评为上海市计划生育合格单位;2002~2003年评为宝山区文明村;2004~2006年评为市文明村;2006年评为市“五好”村党支部。市健康村;2007年评为市平安小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村民小组都建有标准化公厕,设置垃圾箱。河边路旁栽种花草树木和草坪。 建筑黑色路面2.70公里。所有住宅外墙、围墙全部用白色涂料刷新,建造了灯光篮球场、健身点、舞厅、老年活动室等文体娱乐场所。陶家村民小组试点进行自然宅改造成功。由自然村许东 村, 许西 村, 蒋家 村,马南 村,马北 村,朱家 村,陈家 村,陶家 村,张家 村组成组成。总人口3360人。其中:本村户数418户,本村人口1401人,农保人口298人,镇保人口602人,城保人口305人;外来人口1958人。其他人口196人。耕地500.00亩,粮田486.54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13.46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2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00元。
  

牌楼村

  罗泾镇牌楼村位于新川沙河南侧,东靠蕴川路,北与陈行镇相接。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0.4公里,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牌楼村以境内牌楼宅贞节牌坊得名(俗称牌楼,予文革时期被毁),建国初期系民主、共和行政村境地,1956年为明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改称明星大队属罗泾公社,1962年老张家宅及其以北村域范围划定为现陈行村。1980年改称牌楼大队,1984年撤大队改称今名属罗泾镇。由自然村全村共有牌楼宅、二房宅、石墙宅、金汤宅、白家宅、沈陆宅、三房宅7个自然宅,其中三房宅和沈陆宅已经拆迁。组成。总人口1895人。其中:本村户数274户,本村人口909人,农保人口166人,镇保人口117人,城保人口452人;外来人口986人。其他人口174人。耕地621.21亩,粮田55.00亩,常年菜田20.00亩,林地25.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00元。
  

民众村

  民众村东至盛桥为界,南至罗店天平为界,西至和平村,北至三桥村。村委原由渡川乡,张桥乡,聚源乡各村宅于1953年合组成农业初级社,1955年成立农业高级社,取名民众,含人民大众之意。1958年划规跃进公社,后又划入罗店公社。民众村于2005年受行政区化调整,从原来地罗店镇最北面调整为罗泾镇最南端。东与月浦镇相邻,南与罗店镇天平村为界,西与和平村为界,北与三桥村为界。全村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亩(其中已被宝山工业园区征用土地366亩)。民众村设6个村民小组,共有264户家庭,户籍人口932人,全村60岁以上总人口数210人,占人口数22.5%。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有243人,占总人口的26%。我村在工业园区开发中已被动迁5个村民小组,共204户,占总户数的77%。全村征地共安置人员246人。全村参加镇保104人,农保88人。参加合作医疗保障446人,参保率达到应保人数100%。全村现有60岁以上农民退休人员40人,每月享受养老金240元,及节日补贴。村级党政班子共4人,平均年龄44岁。全村建有治安联防队,环保保洁队,外来人员管理员。就业指导员等配套服务管理专业队伍。由自然村大严村,施家村,蒋家村,组成。总人口953人。其中:本村户数293户,本村人口864人,农保人口88人,镇保人口104人,城保人口25人;外来人口89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046.00亩,粮田705.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316.00亩,鱼塘2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00元。
  

高椿树村

  高椿树村位于镇境中部,东有三桥、宝丰,西接合众、合建,南与民众、和平交界,北靠牌楼。本村占有面积1.55平方公里。村委会设在青三路188号,党支部和村委会各有4人组成,有顾家村、新宅、高椿树、徐家、袁家、赵家、东旺、沈家、吴家、张家、杨家、新金家宅12个自然宅,划为10个村民小组,其中:赵家、袁家为赵家村民小组,杨家和新金家宅为杨家村民小组。总户数为401户,户籍人口1326人,其中:男性661人,女性665人,外来人口560人,耕地面积1700亩。主产稻、麦、棉花、油菜籽。2007年农业总产值80万元,村办企业5个;2010年工业总产值4860万元。原有高椿树小学一所,草奄庙一座。境内道路有东西向的潘川路和金石路,南北向的青三路和潘泾路。河流有潘泾河、南毛家塘、谢家浜、张家塘。桥梁有顾家村桥、新宅桥、徐家宅桥、谢家浜吴家村桥、潘川路桥、草奄庙桥、潘泾河吴家村瑞方桥。其中瑞方桥建于清嘉庆年间,属区文物保护点。村名以自然宅高椿树宅而得名,解放初为徐顾、人民、民主行政村的所在地。1956年成立沈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跃进公社六大队沈家中队;1959年跃进公社拆分后为罗泾人民公社沈家大队;1984年改为沈家村;1991年改称今名。 2004年开始,宝山工业园区在本村征地共490.135亩,其中非耕地30.24亩,安置劳动力和退休养老共计274人,顾家、新宅、徐家、高椿树、旺家、吴家6个村民小组共250户动迁。建置以来,历任党支部书记有:王福祥、沈秀英、顾寿龙、吴秀兰、徐步家、张定甫、吴仁忠、张宝兴、沈永琪、赵卫元。历任村主任(大队长、村长)有:沈秀英、徐志章、张宝兴、王治高、赵卫元、赵洪弟。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已建村委会办公楼一幢,230平方米;卫生室176平方米;多功能厅、老年活动室、乒乓室、阅览室、娱乐室等共440平方米;建有绿化运动场和篮球场等共800平方米,配有健身器材等。全村河道全面清理整修,清理淤泥4万立方米。4米宽的黑色路面已铺就560米,拟于2010年前完成全村所有自然宅道路改道。由自然村杨家、张家、吴家、沈家、旺家、赵家、高椿树、徐家、新宅和顾家组成。总人口1886人。其中:本村户数401户,本村人口1326人,农保人口658人,镇保人口290人,城保人口327人;外来人口560人。其他人口51人。耕地718.00亩,粮田690.00亩,常年菜田28.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5.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00元。
  

洋桥村

  洋桥村地处宝山区罗泾镇的最北部,东临新陆村,南与塘湾村接壤,西与嘉定区毗临,北与江苏省太仓市交界。建国初系民主、共和、民众、翻身4个行政村境地,1956年建立新毅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杨家湾、西陆、周家、西杨、方何、蔡杨、新陈、殷陆、楼下、四房、许塘、韩家等12个生产小队组成。1959年改称新毅大队属罗泾公社。在1959年前后将杨家湾小队划给嘉定县华亭乡联一村,将许塘、四房二队划给新陆大队。新毅大队由西陆、周家、西杨、方何、蔡杨、新陈、殷陆、楼下、韩家等9个生产队组成。 60年代初中期又相继划出韩家和楼下二个生产队(韩家生产队划入塘湾大队,楼下生产队划入新陆大队),与此同时为便于管理和社员的意愿,将西陆生产队拆成西陆生产队和墅沟生产队,将方何生产队拆成方何生产队和钱家生产队,将新陈生产队拆成新陈生产队和沈家生产队,至此,洋桥大队由西陆、墅沟、周家、西杨、方何、钱家、蔡杨、新陈、沈家、殷陆等10个生产队组成。 1980年改称洋桥大队,1984年改称洋桥村,由10个生产队组成(后改称为村民小组),一直延续至今。由自然村西杨宅、西陆宅、周家宅、殷陆宅、墅沟宅、新陈宅、沈家宅、钱家宅、方何宅、蔡杨宅组成。总人口1777人,总户数364户。其中:本村人口1129人,农保人口202人,镇保人口105人,城保人口50人;外来人口648人。其他人口648人。耕地1141.00亩,粮田79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312.00亩,鱼塘16.00亩,畜禽场23.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0.00元。
  

海星村

  海星村位于蕴川路新川沙路口,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蕰川路北至江苏省,南通市区,交通十分便利。海星村位于蕴川路新川沙路口,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蕰川路北至江苏省,南通市区,交通十分便利。我村土地资源丰富,全村占地为2734亩,耕地面积为1287亩。由自然村杨北村,河塘村,朱家村,严家村,薄家村,江东村,江西村组成。总人口3111人,总户数566户。其中:本村人口2009人,农保人口553人,镇保人口108人,城保人口553人;外来人口1102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287.00亩,粮田509.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160.00亩,鱼塘618.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5.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080.00元。
  

花红村

  花红村位于罗泾镇的东北部,东临长江(宝钢水库);西靠潘泾路;南与海星村、陈行村两村相邻;道路有北蕴川路南北贯穿、集宁路;河流有潘泾河(原名窑弄塘);北毛家塘、花红河,花红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建国初期的中兴、协力、沈袁行政村境地,在1956年建立了同心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改称同心大队,属跃进公社(1961年改罗经公社)。因为长兴岛也有一个同心大队,在1980年,改称花红大队,1984年撤花红大队改称今名属罗泾镇(乡)。由自然村花红宅、前老宅、中心宅、毛家宅、张家宅、夹弄宅、毛塘宅、袁村宅、沈宅 9个自然宅组成。总人口1849人。其中:本村户数331户,本村人口1337人,农保人口734人,镇保人口329人,城保人口274人;外来人口512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186.00亩,粮田800.00亩,常年菜田383.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5.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00元。
  

海红村

  宝山区罗泾镇海红村位于罗泾镇东南部,东邻上海浦钢基地,南邻月铺镇海陆村,西邻三桥村,北邻川沙村。2004年前,全村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1300亩,有村民小组8个,490户人家,总人口1538人。2004年浦钢基地动迁及宝山工业园区动迁后,实有土地480亩,3个村民小组全征撤队,现有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0户,未动迁还留21户,只有59人在村居住,农业户口254人,农转非1284人,包括居民在内总人口1720人。(下图为海红村委会)本村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市级主干道北蕰川路贯穿本村,有金石路、钱陆路、富长路相通,北蕰川路以西为宝山工业园区规划区,本村区域将逐步征地动迁,属征地动迁的过度村。(下图为北蕰川路浦钢2号门)由自然村海红村新村等21户人家组成,其它村宅已动迁(下图为海红新村)组成。总人口1720人,总户数490户。其中:本村人口1122人,农保人口22人,镇保人口580人,城保人口120人;外来人口180人。其他人口220人。耕地330.00亩,粮田310.00亩,常年菜田12.00亩,林地8.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6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00元。
  

新苗村

  新苗村位于罗泾镇西北部,北与塘湾村接壤,南邻肖泾村,西与嘉定区华亭镇相邻,东与花红村为邻。本村在1958年原跃进公社七大队于1963年改成霜草大队,后改成新苗大队,到1984年成立新苗村委会,直到2009年。村委会主任由朱道元、高建国、唐显明、张建仁同志担任。唐显明同志从1983年担任支部书记到2013年3月底,4月1日高建国担任新苗村支部书记兼主任。自然村薄家2个宅,张家2个宅,西汤、东汤、西高、东高、小高、唐家、徐家、王家、严家、陈家组成。总人口2258人。其中:本村户数492户,本村人口1608人,农保人口426人,镇保人口408人,城保人口185人;外来人口650人。其他人口589人。耕地1300.00亩,粮田798.00亩,常年菜田90.00亩,林地232.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20.00元。2013年高建国同志担任新苗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一手抓集体经济促发展,先后引进、转承包数家企业,实现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效;一手抓公共事业促民生,带领村委会干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帮扶困难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形势不佳,调结构促发展成为共识,我村也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状况,高书记近期频繁约谈各企业,了解各企业情况,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桥村

  三桥村位于位于罗泾镇东南角,北与宝丰村、东与海红村、南与民众村、西与合众村接壤。我村完全处于宝山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金石路、金勺路、罗东路贯穿我村,交通比较便捷。建国初期,三桥村因“陶家桥、陆家桥、陈家桥”这三个自然村宅而得名,故取名“三桥”。1954年前后,西花园、高家宅这两个生产队先后并入我村,塘口生产队也从海陆村并入我村;1955年,汪家桥生产队也从当时的施家村并入我村;1963年,横南、横北两个生产队从当时的沈家村(现高椿树村)并入我村。2005年,高家宅生产队因宝山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需要,征地动迁;06年,陶家桥生产队也因工业园区建设而征地动迁,其中陶家桥生产队已撤队建制。现在我村共有陆家桥、陈家桥、塘口、西花园、横南、横北、汪家桥7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塘口宅,陈家桥宅,陆家桥宅,陶家桥宅,高家宅,西花园宅,汪家桥宅,横南宅,横北宅组成。总人口2547人,总户数450户。其中:本村人口1447人,农保人口575人,镇保人口445人,城保人口427人;外来人口11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982.00亩,粮田919.72亩,常年菜田15.00亩,林地22.50亩,鱼塘24.78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060.00元。
  

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潘泾路罗北路交口。
  

塘湾村

  塘湾村位于罗泾镇北部,东至新陆村,西以嘉定界泾河为界,南与新苗村相邻,北和新陆村、洋桥村相连。村内主要道路有沪太路、北蕰川路、集宁路、沪新路、宁沈路、宁东路 ,主要河流有荻泾河、潮塘河。塘湾村委会设在张沈宅。塘湾村以其境内东西塘湾宅得名,建国初期属民众、解放、联合、民主四个行政村的境地,1956年属洋桥第二、第三大队,1959年称洋桥第三大队,属罗泾公社,1960年改称塘湾大队,1962年今塘湾村韩、顾家宅从洋桥大队划入塘湾大队,1984年撤大队改称塘湾村,属罗泾镇。由自然村由自然村张沈宅、汤家宅、瞿塘宅、西塘宅、东塘宅、东陈宅、西陈宅、韩家宅、顾家宅、卢家宅、夹套宅组成组成。总人口1787人。其中:本村户数383户,本村人口1296人,农保人口193人,镇保人口372人,城保人口315人;外来人口491人。其他人口414人。耕地1680.00亩,粮田85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750.00亩,鱼塘8.00亩,畜禽场1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5.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80.00元。
  

川沙村

  川沙村:位于海欢路罗东路交口。
  

合众村

  合众村:位于潘泾路金石路交口。
  

肖泾村

  肖泾村:位于罗泾镇以南1公里处。
  

陈行村

  陈行村:位于潘泾路陈川路交口。
  

宝丰村

  宝丰村:位于宝钱公路罗东路交口。
  

王家楼村

  王家楼村位于罗泾镇南部,东邻和平村,南邻罗店镇义品村,西邻解放村,北与合众村相邻。解放初期,本村属张家桥乡,1954年办起宝山第一个初级农业社,当初定为新华农业社,1955年12月建立高级农业社,1958年隶属跃进公社,称新华大队,后属罗店公社。1984年改称王家楼村,属罗店镇,2004年6月,罗泾镇与宝山工业园区合并后区划调整,王家楼村从罗店镇建制划至罗泾镇。全村在宝山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面积2.07平方公里(包括村域内已征地部份)。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和-精神为指导,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农业发展形成现代化特色。由自然村东仓基宅,西仓基宅,东王宅,西王宅,东印池宅,西印池宅,张家桥宅,王家宅组成。总人口1356人。其中:本村户数307户,本村人口1156人,农保人口500人,镇保人口250人,城保人口350人;外来人口200人。其他人口50人。耕地1270.00亩,粮田700.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190.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00元。
  


三桥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三桥村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