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浦东新区 >> 唐镇 >> 前进村

前进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前进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进村简介

  前进村位于唐镇西南,东连唐镇村,南靠川杨河,西临张江镇益丰村,北接民丰村。整个区域南宽北窄,呈梯形。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主要河道有区级河道川杨河,镇级河道友谊河、南张家浜、南新浜,村级河道中心河。陆路交通有东西干道创新西路,南北干道新前路和龚卢路;市级道路外环线穿村而过,区级道路高科路在境北穿过。前进村地区大约成陆于唐末宋初。宋时属嘉定府华亭县;元,至元年间隶松江府属上海县;清,雍正二年属南汇县长人乡二十保;民国年间分属川沙县和南汇县,以南新浜为界,浜南属川沙县三王乡(后为三河乡),浜北属南汇县市南乡。1949年5月,前进地区解放。1950年6月,原属南汇县管辖部分划归川沙县,隶属江苏省松江专区,时为城厢区四灶乡六村、七村、八村和北蔡区马浜乡龚卢村。1958年11月,川沙县由江苏省管辖划归上海市管辖。同年,成立人民公社,前进村地区隶属孙桥人民公社,称前进大队。1961年11月,唐镇人民公社成立,前进大队由孙小桥人民公社划入唐镇人民公社;同时,墙圈、龚卢、唐家三个生产队由张江人民公社益丰大队划到唐镇公社,成立龚村大队。1963年,唐镇公社行政区划调整,原前进大队的跃进生产队划归唐镇大队,龚村大队并入前进大队。1984年,大队管理委员会建制撤销,改称前进村民委员会,并以生产队为单位成立村民小组,隶属唐镇人民政府。由自然村东风队、龚卢队、东窑队、西窑队、墙圈队、团结队、唐家队、红旗队、卫星队组成。总人口10781人。其中:本村户数885户,本村人口2392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928人,城保人口716人;外来人口8389人。其他人口79人。耕地119.07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119.07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10.4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0.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5114 200135 021 查看 前进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进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前进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王港镇社区

  王港镇社区:位于唐镇东北5公里处。
  

瀚盛社区

  瀚盛社区:位于金唐公寓西侧,瀚盛家园小区。
  

东唐苑社区

  东唐苑社区:位于唐镇政府北侧。
  

-苑社区

  -苑社区:位于唐镇政府西侧。
  

金枫社区

  金枫社区:位于王港公园北侧。
  

暮紫桥社区

  暮紫桥社区:位于王港公园以南2公里处。
  

绿波苑社区

  绿波苑社区:位于唐镇以东1公里处。
  

同馨苑社区

  同馨苑社区:位于王港公园以北2公里处。
  

金唐社区

  金唐社区:位于唐镇政府南侧。
  

齐爱社区

  齐爱社区:位于唐镇政府东侧,齐爱佳苑小区。
  

虹一村

  虹一村位于浦东腹地唐镇偏东北约4.5公里,以东横港为界东毗一心村,南临小三、暮二村,西靠大丰、虹四村,北以张家浜为界和虹二村相邻。整个区域南窄北宽,总面积1986年为1.33平方公里,2012年还剩下110.73亩耕地。虹一村是街、村合一的临街村,王港老街处村域第3、7二个村民小组。王港老街是解放前、初,王港地区的商业中心。原乡镇区划以王港定名。从1956年开始形成自然村,到1982年发展成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5月与大丰村联村。浦东开发,1996~2010年先后撤队的有1、2、5、6、7、8、9、10八个村民小组。现辖第3、第4二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虹一1队, 虹一2队, 虹一3队,虹一4队,虹一5队 , 虹一6队,虹一7队, 虹一8队, 虹一9队, 虹一10队组成。总人口5625人。其中:本村户数758户,本村人口2093人,农保人口31人,镇保人口1026人,城保人口525人;外来人口3532人。其他人口511人。耕地110.73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97.62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00元。
  

虹四村

  虹四村地处唐镇北部,在镇政府办公楼北偏东约3公里处。东与虹一村、虹二村接壤,南与大丰村相邻;西与新虹村、大众村接壤,北与新虹村9队、虹二村2队相邻,整个区域呈边长约1公里的方形,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田面积1014.68亩。1950年为横浜村、西张村和范村,1958年建虹四大队,1984年改村制,辖8个村民小组,382户,1189人。东西方向的上丰路、洁雅路与南北方向的顾唐路、金丰路呈“井”字形贯穿虹四村,南通龙东大道,东连华东路、川沙路,西接唐陆路、外环路。“636”、“989”公交车在顾唐路、上丰路口设有车站,村民出行很方便。水路交通有张家浜,直通黄浦江。虹四村成陆于唐末宋初,宋代隶属浙江西路嘉兴府华亭县长人乡,元代隶属江浙行省松江府上海县长人乡,清代分属江苏布政司松江府南汇县长人乡和川沙抚民厅长人乡,民国34年(1945)隶属川沙县虹桥乡。建国后隶属川沙县合庆区虹桥乡,1958年9月隶属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1月隶属虹桥人民公社,1980年11月隶属王港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王港乡。同年虹四大队改为虹四村村民委员会,下属八个生产队改为八个村民小组。1995年12月隶属王港镇,2000年4月又隶属唐镇。半个多世纪以来,虹四村的土地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97年起先后征用耕田689.31亩,第3、4、5、6、8共五个队被动迁。2004年,第3、8两个队撤制。2006年,第4、6两个队撤制。到2010年止,全村总户数488户,总人数1351人,其中男性672人,女性679人。虹四村有姓氏92个,其中大姓有张(354人)、黄(187人)、卫(134人)、沈(76人)、吴(59人)、徐(35人)、包(34人)、曹(30人)、范(29人)、顾(27人)等10个。由自然村8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5952人。其中:本村户数485户,本村人口1342人,农保人口255人,镇保人口460人,城保人口300人;外来人口4610人。其他人口327人。耕地217.03亩,粮田152.70亩,常年菜田23.06亩,林地41.19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2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00元。
  

机口村

  机口村是唐镇的一块福地.南靠华夏旅游开发区,东临华东大道,北接高科东路,西连唐镇新城,地铁2号线贯穿村域东西的位置。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康的新城区.机口村的前身是王港公社的唐一大队和唐三大队的大部分.在唐镇公社成立后,因在石角沟的地方于58年建起了当时川沙县的第一座电管站,而在64年时将2个大队合并而取名机口村 .建村之时有12个生产队.78年实行二级所有时改为4个耕作区和一个种子队.于81年重新划分为8个生产队.至90年代初,镇种子场解散后划归机口村为9队.于2006年在开发中征田动迁后撤队.现机口村有建制的8个生产队(村民小组).由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7442人。其中:本村户数1016户,本村人口2842人,农保人口287人,镇保人口1096人,城保人口1459人;外来人口46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25.51亩,粮田4.86亩,常年菜田95.65亩,林地4.3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绿化163.29亩,其它57.41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921.19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虹二村

  虹二村位于唐镇北部,南临虹一村、东靠一心村、北与虹三村,曹路镇五四村为界、西与虹四村,新虹村接壤。管辖面积1.2平方公里。虹二村1949年前隶属长人乡二十保二十图。 1949年5月解放后,虹二村由川沙县合庆区新东乡的新东村、卫桥村和虹桥乡的虹桥村组成。 1954年虹二村成立11个农业合作互助组。 1955~1956年虹二村成立红星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 1957年虹二村在原初级合作社基础上成立高级合作社。 1958年9月虹桥乡成立红旗人民公社,虹二村名为虹二社。 1959年初,红旗人民公社更名为虹桥人民公社,虹二村改名为虹二大队。 1984年成立王港乡人民政府,虹二大队更名为虹二村民委员会。 2000年6月撤二建一原王港镇与原唐镇合并,建立唐镇人民政府,虹二村隶属于唐镇人民政府。 2003年虹二村第4村民小组被银行卡一期征地动迁,是年修建华东路,第6村民小组部分村民被动迁,2004年10月银行卡产业园区二期征地,原剩余第6村民小组以及第1、3、5村民小组全部被动迁。经唐镇党委批准,0虹二村党支部于2009年底与0虹四村党支部成立0唐镇虹二虹四联合总支委员会。由自然村1队、2队、3队、4队、5队、6队组成。总人口2555人。其中:本村户数412户,本村人口1235人,农保人口82人,镇保人口918人,城保人口35人;外来人口132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25.30亩,粮田99.80亩,常年菜田18.70亩,林地6.30亩,鱼塘0.5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38.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401.00元。
  

一心村

  浦东新区唐镇一心村位于整个唐镇的东北部区域,东与合庆镇、曹路镇接壤,西接虹一、虹二村,南临小湾村、金桥保税南区,北与虹三村为邻;浦东运河、张家浜、川沙路、上丰路、虹盛路贯穿我村东西南北。距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延安东路隧道、浦东国际机场均约十余公里,交通十分便捷。一心村所处位置成陆于唐末宋初,地处浦东新区中心。最初的“一心”两字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一心农业初级社”之时,名为一心一意搞生产之意。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经历了由“一心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一心生产大队”,直至1984年王港乡成立之时,改为“一心村”。2000年唐镇、王港镇“撤二建一”,现隶属于唐镇。目前,一心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发展经济,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由自然村生产队1-10组成。总人口8815人。其中:本村户数987户,本村人口2832人,农保人口19人,镇保人口1671人,城保人口175人;外来人口5983人。其他人口967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92.27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437.00元。
  

新镇村

  新镇村位于唐镇西北,属唐镇社区,东邻新虹村,南邻大众村,西接金桥民星村,北连金桥王家桥村。东靠唐陆公路,南靠龙东大道,西靠申江路,交通十分便利。1958年1月成立新二大队,1984年3月改名为新镇村,2011年3月与吕三大众村联村。由自然村谢家宅和陈家宅组成。总人口4043人。其中:本村户数497户,本村人口1183人,农保人口66人,镇保人口619人,城保人口243人;外来人口2860人。其他人口255人。耕地157.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24.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0.00元。
  

新虹村

  新虹村位于浦东新区唐镇东北地区。东与虹四村相邻,西与新镇村相隔,北与曹路镇、金桥镇相接。附近有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杉达大学等沪上高等学府。 整个村共有9个生产队。现有的农田已基本被绿化覆盖,是一个典型的园林村,环境整洁优美,充满自然气息。 交通方面,东临顾唐路,西临唐陆公路。村中有洁雅路、紫雅路和陈家沟路等道路可以通车。A20外环线贯穿本村南北,张家浜穿越东西,是新区的中心腹地。距离龙东大道仅1公里。距离杨浦大桥、南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等交通要道和地点10—20公里。通A20更可直接连接通向崇明岛的长江隧桥,交通十分便捷。新虹村是唐镇最北端的村。 在2000年两镇合并之前属于王港镇,现在属于唐镇范围。 新虹村过去是一个农业生产为主的典型农村 。近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海浦东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唐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镇、村两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新虹村已经从一个经济薄弱村转变成了唐镇经济比较发达的村之一。 随着村中经济实力的增强,村中的老百姓也能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过去,新虹村没有水泥路,现在,村中已经有了可以通行大型卡车的道路。随着公交站点向农村地区的普及,居民的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了。许多的私营店铺在村中营业,更是方便了百姓的日常购物。新虹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自然村新虹1队、新虹2队、新虹3队、新虹4队、新虹5队、新虹6队、新虹7队、新红8队和新虹9队组成。总人口10625人。其中:本村户数798户,本村人口2246人,农保人口23人,镇保人口726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7081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5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175.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3.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1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00元。
  

暮二村

  浦东新区唐镇暮二村位于龙东大道以南,华东路以西,高科路以北,顾唐路以东的位置。全村区域面积0.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亩,总户数533户,总人口2230人,有5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3队、4队、5队、6队、8队组成。总人口2230人。其中:本村户数533户,本村人口1272人,农保人口204人,镇保人口430人,城保人口257人;外来人口958人。其他人口381人。耕地330.00亩,粮田182.00亩,常年菜田148.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46.47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00元。
  

虹三村

  浦东新区唐镇虹三村位于唐镇区域的东北角,东隔川沙路,北隔盛家滨,西隔华东路,与曹路镇相邻,南隔景雅路,与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相连。全村区域面积0.89平方公里,总人口1532,总户数570户,其中现居住人口526人,现居住户数230户,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85亩,村党总支下设6个党总支,党员总数173人,团员10人。由自然村1队、5队、6队、7队组成。总人口2582人。其中:本村户数570户,本村人口1532人,农保人口78人,镇保人口267人,城保人口71人;外来人口1050人。其他人口1116人。耕地385.00亩,粮田200.00亩,常年菜田110.00亩,林地20.00亩,鱼塘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1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0.00元。
  

小湾村

  唐镇小湾村位于整个唐镇的东部地区,西邻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北接一心村,东与合庆镇相接,龙东大道和川沙路贯穿东西南北,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小湾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始终以创建“市文明村”“市五好党支部”为工作目标,以确保村民稳定和谐为宗旨,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通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发展工作、创建工作与稳定工作等各项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连续几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五好党支部”“上海市卫生村”“健康村庄”“敬老村”等荣誉称号。小湾,位于老护塘北部中段,现唐镇东部,由于昔日的繁华兴旺,交通的方便,曾是老护塘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小湾”因傍老护塘较小的弯处而得名。现小湾村是以前“小湾镇”的一部分。小湾镇的形成当在雍正至乾隆年间,至今已近300年。由自然村4个组成。总人口8105人。其中:本村户数663户,本村人口1897人,农保人口163人,镇保人口1100人,城保人口274人;外来人口6208人。其他人口360人。耕地24.00亩,粮田24.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84.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342.00元。
  

大众村

  大众村位于龙东大道、外环线和唐陆公路交叉处,村域面积3.3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1214户村民,总人口3144人,党员142名,已撤制村民小组建制10个,已动迁进镇居民754户,是浦东郊区规模较大的一个行政村。大众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近几年来村的二个文明建设成绩比较显著,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市级安全小区,村党支部已连年被评为浦东新区五好党支部和一级支部,村委会还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村委会和村民自治示范村和上海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由自然村组成。总人口9110人。其中:本村户数1214户,本村人口3144人,农保人口109人,镇保人口478人,城保人口1972人;外来人口5966人。其他人口585人。耕地167.97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6.97亩,林地153.00亩,鱼塘8.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57.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0.00元。
  

唐四村

  唐四村位于集镇北边,紧邻集镇。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原有9个村民小组,人口1200人。唐陆公路、高科路贯穿南北、东西,曹家沟横贯村域中心。村域范围内有地铁2号线出口一个。随着新市镇建设,动迁力度不断加大,现还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1171人,外来人口2674人。解放初,浦东川沙成立合庆区,唐四村属于唐墓乡。当时含有:丁费、丁家、龚家、马家、孙家、黄家6个村民小组。后成立唐镇人民公社,原吕浜乡的庆丰、桥亭、新桥划入唐四村。这样,唐四村成为含有9个生产队的村。由自然村5个组成。总人口3845人。其中:本村户数425户,本村人口1171人,农保人口769人,镇保人口379人,城保人口23人;外来人口2674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70.00亩,粮田180.00亩,常年菜田68.00亩,林地12.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6.18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0.00元。
  

唐镇村

  唐镇村位于唐镇集镇中心,原村域面积1.8 平方公里,原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近1845人,唐陆公路、创新路贯穿南北、东西。村域位置内含有露德圣母堂这一较为有名的宗教场所。近年来,随着唐镇新市镇定位,建设步伐加快,绝大部分村民小组纷纷拆迁进镇。到目前还剩一个村民小组尚未动迁,常住人口120人。全村村民绝大部分都已征地安置。还有外来人口220人本村解放初期属合庆区,分为:唐一村、唐二村,到1957年撤区建乡为虹桥乡唐镇村(唐一、唐二合并)。到成立人民公社时期为唐镇大队,从孙桥和张江并入三个村民小组:跃进、张家圈、曹家,共计11个村民小组:南曹、镇南、跃进、乔徐、唐镇、李龚、龚程、黄桥、曹家、张家圈、唐顾。后成立唐镇乡改名为唐镇村至今。目前,大部分村宅都已拆迁。由自然村南曹、镇南、跃进、乔徐、唐镇、李龚、龚程、黄桥、曹家、张家圈、唐顾组成。总人口1992人。其中:本村户数721户,本村人口1749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1210人,城保人口256人;外来人口220人。其他人口283人。耕地38.00亩,粮田31.72亩,常年菜田1.65亩,林地4.63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32.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200.00元。
  

前进村

  前进村位于唐镇西南,东连唐镇村,南靠川杨河,西临张江镇益丰村,北接民丰村。整个区域南宽北窄,呈梯形。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主要河道有区级河道川杨河,镇级河道友谊河、南张家浜、南新浜,村级河道中心河。陆路交通有东西干道创新西路,南北干道新前路和龚卢路;市级道路外环线穿村而过,区级道路高科路在境北穿过。前进村地区大约成陆于唐末宋初。宋时属嘉定府华亭县;元,至元年间隶松江府属上海县;清,雍正二年属南汇县长人乡二十保;民国年间分属川沙县和南汇县,以南新浜为界,浜南属川沙县三王乡(后为三河乡),浜北属南汇县市南乡。1949年5月,前进地区解放。1950年6月,原属南汇县管辖部分划归川沙县,隶属江苏省松江专区,时为城厢区四灶乡六村、七村、八村和北蔡区马浜乡龚卢村。1958年11月,川沙县由江苏省管辖划归上海市管辖。同年,成立人民公社,前进村地区隶属孙桥人民公社,称前进大队。1961年11月,唐镇人民公社成立,前进大队由孙小桥人民公社划入唐镇人民公社;同时,墙圈、龚卢、唐家三个生产队由张江人民公社益丰大队划到唐镇公社,成立龚村大队。1963年,唐镇公社行政区划调整,原前进大队的跃进生产队划归唐镇大队,龚村大队并入前进大队。1984年,大队管理委员会建制撤销,改称前进村民委员会,并以生产队为单位成立村民小组,隶属唐镇人民政府。由自然村东风队、龚卢队、东窑队、西窑队、墙圈队、团结队、唐家队、红旗队、卫星队组成。总人口10781人。其中:本村户数885户,本村人口2392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928人,城保人口716人;外来人口8389人。其他人口79人。耕地119.07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119.07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10.4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0.00元。
  

大丰村

  浦东新区唐镇大丰村位于唐镇区域的东北角,东隔川沙路,北隔龙东路,与东方世纪学校相邻,西隔唐陆路,与棕闾泉别墅相邻,南隔唐龙路,全村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641人,总户数603户,其中现居住人口42人,现居住户数18户,辖 10 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1.85亩,村党总支下设 1个党总支,党员总数71人,团员5人。从1956年开始形成自然村,到1982年发展成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5月与虹一村联村。由自然村大丰1队, 大丰南2队, 大丰3队,大丰4队,大丰5队 , 大丰6队,大丰7队, 大丰8队, 大丰9队, 大丰北2队组成。总人口1871人。其中:本村户数600户,本村人口1695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686人,城保人口829人;外来人口176人。其他人口180人。耕地51.85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25.3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00元。
  

前明村

  前明村位于青浦区徐泾镇的西端,全村区域面积3.81平方公里。东至徐泾镇联民村,西与赵巷镇相衔接,南邻徐泾镇金云村,北到徐泾镇迮庵村,318国道贯穿全村,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544户村民,总人口1848人,共有二个居民新区。村内公共配套设施完备,建有老年活动室、门球场、科普活动中心、健身活动场、医疗卫生室、百姓影院、信息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同时还配备了小学生上下学接送专用车。1949年,前明属农固区砖新高级社,境内原有沈介角村、砖新村、黄漕村。1957年4月撤区并乡后隶属徐泾乡。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后属徐泾人民公社沈介角村、砖新村、黄漕村,后三个村合并成为前明大队,寓意“前途光明”,下辖12个生产队。1981年分为16个生产队和一个种子队。1984年改建为行政村。多年来,在村委党支部的领导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市五好党支部、市级科普村、市级敬老村、市级交通文明村、市级安全小区、市级劳动模范集体以及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1998年10月6日-总书记到前明村视察,对前明村经济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示“还要向更高方向发展”。由自然村陈家、叶家、宋家台、倪塘泾、黄北、黄南、泗安桥、宅里、宅外、康家、胡家、南庄、河泾、横楼、杜家、韩家、种子队组成。总人口6496人。其中:本村户数549户,本村人口1849人,农保人口93人,镇保人口1303人,城保人口63人;外来人口4647人。其他人口390人。耕地936.00亩,粮田300.00亩,常年菜田130.00亩,林地301.00亩,鱼塘20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63.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0.00元。
  

民丰村

  民丰村位于唐镇集镇西侧,西接张江镇,南与前进村接壤,北与吕三村接壤。地形标高为吴淞零上3.8-4.5米。村域管辖范围减小,东至唐丰路,西至芳春路,南至南新沟及高科中路,北至新浜河,不足1平方公里。据史载成陆于唐末宋初,人群聚居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民丰村在新中国成立前,属江苏省南汇县管辖,1950年后改为江苏省川沙县管辖,隶属于北蔡区马浜乡,由当时的龚祠村、新浜村、楼房村组成。1952起,农民以自然宅成立互助组,1955年转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升为高级社,1957年建民丰大队,隶属于张江乡管辖,1958年11月,川沙县划入上海市范围,1961年11月建立唐镇人民公社后,民丰大队从张江人民公社中划出,同时,原12队归入张江人民公社江东大队,又将原东1队(北曹队)和原东5队(张家圈队)划入唐镇村范围,至此,民丰大队共有11个生产队,从原1-11队依次为楼房、长沟、李家、钥匙、严家、龚祠、四埭头、横浜、骑梁、西石桥和新浜生产队。1984年改为唐镇乡民丰村,原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由自然村楼房队、长沟队、李家队、钥匙队、严家队、龚祠队、四大头队、横浜队、骑良队、西石桥队、新浜队组成。总人口8099人。其中:本村户数863户,本村人口2281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772人,城保人口645人;外来人口5818人。其他人口864人。耕地173.64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绿化173.64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12.67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0.00元。
  


前进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前进村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