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荣街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西南部,办事处驻久寿村,长大铁路、317省道公路过境。1947年设普兰店 街道一角镇,1956年改公社,1962年复建镇,1992年建丰荣街道。市政府驻地。1996年,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2.7万人,辖以序数命名的54个居委会和太山、庙山、和尚、李店、南荒、孛兰、古城、挂符桥、西泡、长店堡、五里台11个行政村。2002年,撤销泡子乡,并入丰荣街道,办事处驻久寿,人口12.34万人,面积140平方千米,辖鑫荣、和平、新城、久寿、古城、台山、孛兰7个社区和鞍子山、大荒、朝阳、金厂、北台、马沟、长山、杏花、拉树、谷泡10个行政村。丰荣经济正在由增量投资型向管理服务型、由外延扩大型向内涵增长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由一家一户进市场向联合进市场转变。借用农村的产业优势发展城镇贸易,依靠城镇的城建经验规划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经济发展
大连市福君牧业种猪有限公司是丰荣办事处新引进的产业,每年可养殖母猪5000头,产种猪6000头,是长山寺 花卉村引进的8家企业中最大的一家。公司成立后,采用废料回收技术,建立沼气池,将猪场产生的肥料进行回收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继续用于猪场的日常生产,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由于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丰荣的许多村屯经济节节攀升。丰荣办事处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实行了“村企合一”的发展模式。2007年年底,办事处完成规模以上企业54家,规模企业完成总产值246000万元、完成利税总额169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丰荣人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把家门口的资源变成资本”。1993年,他们采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办法,由54户农民集资2000多万元联合建立了丰荣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现在,800多名业户年销售各类地产果菜2000万吨。同时,他们还在1997年创办了旧物市场,引导农村富余劳力向三产发展。创办的占地2300亩的农业高科技基地,引进国外名优特新瓜果、蔬菜和花卉13个品系10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培养,生产脱毒苗木和无公害食品,并兴建循环利用生态能源的“四位一体”温室160座和日光温室330座。
-
基础设施
富起来的丰荣人最大的愿望是:和城里人一样住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为了这个目标,各村纷纷修起沼气池。 沼气推广听鞍子山村徐屯刘传远大妈说,用沼气国家还给补贴了2000元。作为沼气池建设的技术指导,刘义是这么向记者介绍的:鞍子山村从2003年开始建沼气池,全村40%的农户都用上了沼气,沼气池将厕所猪圈的废料发酵后,产生的沼气足够烧火做饭用,沼气池的废料还能重新肥田,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目前,全村拥有224个大棚,用沼气池以后每家能够节约大棚肥料2000元。改善了自身生活条件的丰荣,还在公用设施上下起了功夫。2007年,他们完成新植和补植造林5200亩,河、路绿化64.4公里;安装冲压式水冲厕所264个;新修屯级公路14.7公里,修建桥梁5座;杏花村还自筹资金新建了800平方米健身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和路灯。宽敞的房间铺着地板,镶着瓷砖的厨房干干净净,沼气灶台、家用电器……在丰荣,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彰显出城市一样的现代新生活。
-
学习培训
普兰店丰荣街道办事处按照党的“-”提出的“生产、学习、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发展地区经济,为民营企 业培养输送亟需人才和技能人员。据了解:丰荣地区的经济比重是以民营经济为主,所占比重接近80%,民营企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是纳税的主体税源。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工作中,按照该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发展民营经济中要求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却什么补什么的发展思路。丰荣办事处党委深入民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民营企业亟需管理人才、技术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等,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技术攻关。于是丰荣办事处党委抓住这个突破口,建立民营企业培训基地,成立科技中心这个学习平台。与大连理工大学等科学院所联合整合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对民营企业培养各种层次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高技能人员和创新创业人才。从成立之初至今举办了15期学习班,培训学员560人次,集中学习数学物理基础、电工学、电工试验、初高中英语、互感器装配工以及原理与设计基础、计算机设计和试验等,为当地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助推了经济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2.7万人 | 96平方公里 | 210214001 | 116000 | -- | 查看 丰荣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丰荣街道 |
丰荣街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西南部,办事处驻久寿村,长大铁路、317省道公路过境。1947年设普兰店 街道一角镇,1956年改公社,1962年复建镇,1992年建丰荣街道。市政府驻地。1996年,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2.7万人,辖以序数命名的54个居委会和太山、庙山、和尚、李店、南荒、孛兰、古城、挂符桥、西泡、长店堡、五里台11个行政村。2002年,撤销泡子乡,并入丰荣街道,办事处驻久寿,人口12.34万人,面积140平方千米,辖鑫荣、和平、新城、久寿、古城、台山、孛兰7个社区和鞍子山、大荒、朝阳、金厂、北台、马沟、长山、杏花、拉树、谷泡10个行政村。丰荣经济正在由增量投资型向管理服务型、由外延扩大型向内涵增长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由一家一户进市场向联合进市场转变。借用农村的产业优势发展城镇贸易,依靠城镇的城建经验规划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经济发展 大连市福君牧业种猪有限公司是丰荣办事处新引进的产业,每年可养殖母猪5000头,产种猪6000头,是长山寺 花卉村引进的8家企业中最大的一家。公司成立后,采用废料回收技术,建立沼气池,将猪场产生的肥料进行回收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继续用于猪场的日常生产,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由于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丰荣的许多村屯经济节节攀升。丰荣办事处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实行了“村企合一”的发展模式。2007年年底,办事处完成规模以上企业54家,规模企业完成总产值246000万元、完成利税总额169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丰荣人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把家门口的资源变成资本”。1993年,他们采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办法,由54户农民集资2000多万元联合建立了丰荣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现在,800多名业户年销售各类地产果菜2000万吨。同时,他们还在1997年创办了旧物市场,引导农村富余劳力向三产发展。创办的占地2300亩的农业高科技基地,引进国外名优特新瓜果、蔬菜和花卉13个品系10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培养,生产脱毒苗木和无公害食品,并兴建循环利用生态能源的“四位一体”温室160座和日光温室330座。 - 基础设施 富起来的丰荣人最大的愿望是:和城里人一样住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为了这个目标,各村纷纷修起沼气池。 沼气推广听鞍子山村徐屯刘传远大妈说,用沼气国家还给补贴了2000元。作为沼气池建设的技术指导,刘义是这么向记者介绍的:鞍子山村从2003年开始建沼气池,全村40%的农户都用上了沼气,沼气池将厕所猪圈的废料发酵后,产生的沼气足够烧火做饭用,沼气池的废料还能重新肥田,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目前,全村拥有224个大棚,用沼气池以后每家能够节约大棚肥料2000元。改善了自身生活条件的丰荣,还在公用设施上下起了功夫。2007年,他们完成新植和补植造林5200亩,河、路绿化64.4公里;安装冲压式水冲厕所264个;新修屯级公路14.7公里,修建桥梁5座;杏花村还自筹资金新建了800平方米健身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和路灯。宽敞的房间铺着地板,镶着瓷砖的厨房干干净净,沼气灶台、家用电器……在丰荣,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彰显出城市一样的现代新生活。 - 学习培训 普兰店丰荣街道办事处按照党的“-”提出的“生产、学习、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发展地区经济,为民营企 业培养输送亟需人才和技能人员。据了解:丰荣地区的经济比重是以民营经济为主,所占比重接近80%,民营企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是纳税的主体税源。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工作中,按照该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发展民营经济中要求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却什么补什么的发展思路。丰荣办事处党委深入民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民营企业亟需管理人才、技术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等,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技术攻关。于是丰荣办事处党委抓住这个突破口,建立民营企业培训基地,成立科技中心这个学习平台。与大连理工大学等科学院所联合整合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对民营企业培养各种层次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高技能人员和创新创业人才。从成立之初至今举办了15期学习班,培训学员560人次,集中学习数学物理基础、电工学、电工试验、初高中英语、互感器装配工以及原理与设计基础、计算机设计和试验等,为当地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助推了经济发展。 |
铁西街道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铁西街道 铁西街道办事处驻花儿山,人口4.38万人,面积101.90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铁西、渤海、花山;7个村委会:张家沟、拉树房、南王、张店、二道岭、西北山、花儿山。 |
太平街道 |
太平街道办事处驻南荒,人口1.52万人,面积61.00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粉皮墙、姚家、唐房、虫王庙、柳家、矿洞、龙山、庙山。 - 街道概况 太平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72平方公里,总户数6240户,总人口17873人。其中:农业人口10294人,非农业人口7579人。下设2个村委会、6个社区。太平办事处“够够高”牌产品获得“辽宁省优质农产品”、“辽宁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优质农产品”称号,并在国家注册商标。 - 经济建设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实现社会总产值43.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28万美元,财政收入完成21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45元,增长19.4%。 太平办事处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业以园区载体,形成了机电加工、机械铸造、家具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农业以蔬菜、水果、和养殖业为主,2003年太平现代农业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农业园区;商贸业以餐饮、娱乐、物流、超市为主的柳家、唐房、龙山三大商贸区正日趋形成。 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区5平方公里,拥有企业147家,以中小企业为主,完成固投近30个亿,初步形成了家具制造、机电加工、精密铸造三个优势产业。目前,已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园区。 家具工业园是工业区的一个主要板块之一,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去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入驻项目28个,合同投资额20个亿,开工建设20个,投产运营9家,80%的企业为出口创汇型企业。[1] 近年来,太平街道以生态发展为目标,通过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及产业项目,实现了经济的新飞跃。现共引进产业项目46个,协议投资额22.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7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财政收入3637万元,同比增长37%。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大限度地惠及百姓,他们在良好绿化传统的基础上,初出台了绿化专项方案,要求辖区9个社区每年至少拿出社区收入的10%进行绿化。仅春季该街道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出动人工5万余人次,栽植了美人松、河南桧柏、龙爪槐等30多个品种树木78万株,造林2640亩,铺设草坪3万平方米,建设绿色通道70公里,建成生态社区4个,生态屯10个。经过多方努力,如今的太平街道已形成街区、村屯、园区“三位一体”,林网、水网、路网“三网合一”,地表植被、乔灌、花木“三头并举”,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三林共建”的绿化景观。 现在在太平街道,“党员林”、“青年林”、“巾帼林”等多种形式的树木认种活动层出不穷。目前太平街道的绿化覆盖率已高达55%。 |
南山街道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南山街道 南山街道 办事处驻李店,人口2.99万人,面积38.64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南山、地店、南荒;1个村委会:长店堡。 |
皮口街道 |
皮口镇区域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是普兰店市发展的次中心,定位中心小城市,是大连市组团式拓展、开发大连皮杨陆岛经济区的核心。全镇总户数29396户,总人口83092人,其中农业人口48028人。下辖12个行政村、5个社区,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5.33平方公里。 2006年,实现固定资产1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0.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16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6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07元,增长19.5%。 建筑开发、盐业化工、机械装备等皮口镇主导产业优势日益明显,产业集聚、规模效益增势迅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园区内三纵三横路网已经形成。碧海环保、白云辅料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纷纷落户。长海渔业加工区建设迅速推进,已投入资金1亿元。基础设施的强力推进,使园区的承载能力迅速增强,将成为支持皮口未来发展的产业区、新城区和重要税源经济基地。 ". |
城子坦街道 |
城子坦镇位于普兰店市城区东部55千米处的碧流河畔。东以碧流河为界与庄河市明阳镇毗邻相接,南濒黄海与长海县隔海相望,西靠皮口镇,北依星台镇与墨盘乡,是普兰店市三大古镇之一。全镇总面积248.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95.4公顷。海岸线长24.3千米,有浅海滩涂3000多公顷。全镇辖9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有24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537户。 2006年,城子坦镇完成财政收入3000万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90万元,引进内资1119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80万美元。规模企业达10家,实现产值581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 城子坦镇坚持以工业经济为龙头,农业、商饮服务业和海产品养殖业齐头并进。 全镇现有各类企业91家,其中,规模企业15家,合资企业6家,外资独资企业3家。以大森为龙头的服装加工业已成为城子坦镇的工业主导产业,现共有服装加工企业20家,从业人员近5000人。2006年,现有企业年税收总额在1500万元。 水貂养殖、棚桃生产、订单水稻、蔬菜温室大棚和肉鸡养殖是城子坦镇五大农业支柱产业。 以海参繁育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是城子坦镇的传统产业,现已建有各种苗类繁育基地7个,20000多水体,海产品加工冷冻企业20多家,海参养殖面积7500亩左右,滩涂养殖8000亩左右。. |
大刘家街道 |
大刘家镇位于普兰店市南端,镇政府所在地距普兰店市城区20千米。全镇土地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6公顷,海岸线长3千米。辖6个行政村,总人数15044人,总户数5136户。境内鹤大线、201国道、黄海大道等公路和大-庄铁路穿镇而过。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60万元,招商引资10760万元,引进外资164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1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181元, 大樱桃种植、畜牧养殖业、海珍品养殖和蔬菜出口等是大刘家镇的特色产业。总占地面积3000亩的大连弘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大刘家镇大樱桃主要生产基地,投入资金4800万元建成的242座反季节大樱桃温室大棚,年产红灯、法国拿破仑、日本大紫、意大利枣红、乌克兰等10余个品种大樱桃21万斤,产值3000万元。生产的“丹珠格格”牌大樱桃产品被认定为有机食品。以大连花研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创建出口菜基地600亩,萝卜、胡萝卜、卡不拉等品种250亩,年创产值200万元。 ". |
杨树房街道 |
杨树房镇位于普兰店市东部,南临黄海,西距普兰店市城区25千米,东距皮口港10千米,西与大刘家镇山水相连,北与夹河镇为邻。总面积98.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千米。辖9个行政村,115个自然屯,总人口31877人。境内有丹普公路、201国道、丹大高速公路、海皮路等公路和大-庄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5.03亿元,使用外资561.5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2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300元。 杨树房镇特色产业是服装生产加工出口。2006年,以大杨集团为依托,发挥服装产业积聚效应,新上大杨物流中心、洋尔特扩建项目和大杨食品厂建设3个产业项目。皮杨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先后完成了投资120万元的新星路绿化工程、投资600万元的杨树房河治理工程以及投资1100万元的滨河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三期投资2800万元的滨河公园(2万平方米)建设工程,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业产业稳步增长。“百万头猪场”载体建设成绩显著,规模化生猪养殖模式逐步形成。全镇40多家百头以上养猪大户的生猪饲养量保持稳定,并呈发展态势。 ". |
大谭街道 |
大谭镇位于普兰店市中南部,距普兰店市内25千米,市级公路兴唐线、皮瓦线交叉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125.3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42个村民组,总户数8424户。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493.9公顷,水果栽培面积404.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74.3公顷。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6500万元,同比增长18.6%。完成财政收入1762万元,同比增长72%。人均收入5456元,同比增长19%。 大谭镇重点围绕畜牧、种植、水果、林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抓特色、育品牌、强增效,按照“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原则,积极发展产业协会,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06年,畜牧养殖协会被大连市政府评为先进协会。粮油产销协会先后被辽宁省民政厅、大连市民政局、大连市科协评为先进单位并荣登大连市20佳协会之一。 以老爬山绿色无公害品牌苹果为依托,建市标准化果园3处(爬山、龙岗、仁儿山),规模列全市前列,红富士、斗南、陆奥等优质果在大连举办的辽宁省农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多项优质奖。 ". |
唐家房街道 |
家房街道位于普兰店区东17公里处,西接普兰店市区,东依杨树房街道,南以大沙河为界与大刘家街道相隔,北与大谭街道、莲山街道毗邻。辖区总面积116.47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4个村,114个村民组,总户数9784户,总人口30513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发达,海皮公路、兴唐公路、兴唐线南延公路、大庄公路、长皮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高速出入口,来往出行运输十分方便。2015年财政收入完成158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0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亿元,完成年计划100%;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3.5亿元,实际完成占年度计划22.34亿元的60%;规模企业个数稳定在10家。 |
莲山街道 |
莲山镇此处普兰店市中部的白云山麓,全镇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总户数8539户,总人数28279人,其中农业人口11954人。镇内白云山、巍霸山绵延东西数十公里,清水河、夹河、赞子河自北向南穿境流淌,兴唐线、城八线、皮莲线3条公路纵横交错,贯通全镇。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856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4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800元。 莲山镇按照“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的理念积极实施项目推进战略。企业以皮莲线、兴唐线两条公路为轴心,立足于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招商,盘活闲置资产,扩大改造老企业。以“旗杆底”牌黄瓜为主的莲山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效益明显。以孤山子为主的花岗岩石材储藏量近百亿立方米。在水门子村旗杆底一带发现铁矿富集点多处,经有关方面探测储量可观。 ". |
安波街道 |
安波镇位于普兰店市北部,距普兰店市75公里,东靠碧流河,西靠复州河。镇政府驻安波村。所辖安波、俭汤、杨屯、七道房、金鸡、得胜、米屯、郑屯、太阳、转山1个社区居委会、9个行政村、222个自然屯。城松线、兴唐线、永青线等穿境而过,两翼是沈大高速公路和黄海大道。辖区面积305.84平方公里,山林26.5万亩,耕地5万亩,人口4.3万人。 发展思路:围绕辽宁省建设全国温泉第一大省、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和普兰店市重点发展安波区域的总体要求,突出温泉旅游走特色,企业发展走高端,打造“旅游度假、运动养生、生态宜居”的中国北方温泉名镇。 旅游事业:以温泉资源为依托,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布局规划。投资300万元,聘请北京大学博雅设计院对18.8平方公里的安波、俭汤两个温泉组团进行了控详规设计,将俭汤温泉组团正式纳入度假区的整体布局之中,成为大连市重点发展的19个园区之一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的42个园区之一。 温泉旅游是安波产业发展的特色,温泉旅游产业是安波的主导产业。把温泉文化融入到城镇建设之中,使城镇建设体现出温泉文化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发展风格,实现与其他地区的错位发展,确保城镇发展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
沙包街道 |
沙包街道地处普兰店区中北部,东与星台街道接壤,西与瓦房店市瓦窝镇相连,南与莲山街道和元台镇毗邻,北与四平街道和乐甲街道相依.兴唐线公路纵穿南北,城八线公路横贯东西.辖区总面积165.6平方公里,下设6个社区、2个行政村,127个村民组,总户数8483户,人口29375人.境内有白云山香炉山、刘大水库、大盛水库等自然景观. |
星台街道 |
星台镇政府位于普兰店市政府60千米处的张屯村,辖15个行政村,241个村民小组。全镇土地面积232.92平方公里,总户数16286户。投资170万元(其中镇级财政投资50万元)新建总面积1553平方米的星台镇医院综合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60万元,引进外资80万美元,完成财政收入2775.3万元,农民收入完成5975元。 星台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结合本地特点,在种殖业基础上,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大棚生产、水果生产、畜牧业生产和林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同时做好农产品销售服务,协调金融机构服务农业生产,利用好剩余劳动力资源,采取劳务输出等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利用石材、旅游和丰富农产品资源引进工业项目,做大做强普兰店海兴饲料厂、普兰店乾地石材加工厂、大连利坦服装有限公司、普兰店轴承厂等四家本地企业,不断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
墨盘街道 |
墨盘街道位于普兰店区东北部75公里,东和北以碧流河为界与庄河市隔河相望,南依城子坦街道,西靠星台街道,北、西北与双塔街道相连。县级公路城松线纵贯南北。辖区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08公顷,林地面积2279公顷。辖9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284户,人口22662人。 墨盘街道坚守生态农业乡镇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产业强乡和创业富民的理念,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支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通过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和内引外联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引领,地膜花生、水果生产、设施农业和农业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基本成型。花生年均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一乡一业格局已经形成,2013年荣获辽宁省特产“花生”之乡。水果年均产量2.5万吨以上,生猪年均出栏3万头,鸡年均出栏400万只。发展设施农业小区15个,大区2个。润众农业、宇惠农业、俊仁农业、慧琳苗木、佳禾苗木等一批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项目已经开始投产和运营。 |
同益街道 |
同益街道办事处位于普兰店区最北部,是战斗英雄于庆阳的家乡。辖区面积136平方公里,管辖4个社区,3个行政村,91个自然屯,83个居民组,6578户,人口约2.2万。全街道耕地面积820公顷,林地面积8733.3公顷。森林覆盖率67.5%,居普兰店区之首。山多地少,向来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说法。 同益是个山乡,山林资源丰富,植被保护良好,广袤秀丽的山峦赋予同益独特的旅游资源。同益又与安波旅游度假区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远近闻名的老帽山旅游风景区就坐落在同益街道境内。以老帽山景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旅游服务业和以设施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的采摘、观光农业已经成为同益街道集体创收、群众增收的新的增长极。同益特有的山坡地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培育出了有地方特色的小国光苹果。同益街道果树栽植面积3333.3公顷,其中小国光苹果栽植面积2000公顷。同益小国光闻名遐迩,曾在2011中国大连国际苹果节上荣获金奖,同益街道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 同益街道党工委根据同益街道的自然状况,提出了旅游业、现代农业和小城镇建设齐飞并重的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安波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以老帽山风景区发展为先导,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林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小城镇功能,把同益建设成为绿色、活力、生态、宜居的小城镇。 |
乐甲街道 |
乐甲满族乡位于普兰店市北部,距普兰店市区55公里,北与安波镇同益乡接攘,西与四平镇交界,南与沙包镇相邻,东与双塔交汇,兴唐线过境12公里。辖区面积108.51平方里,辖区内五个行政村,90个居民组,5118户,人口21481人,耕地37374亩,林地89215亩。主要产业是苹果,养殖业、粮油。特色产业主要以食用菌、劳务输出为主。 2006年,财政收入207.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0万元,引进外资1600万元。全乡现有企业232个,2006年企业总产值11500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03500万元,出0货值3200万元,营业收入103000万元,利润总额17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380元。 乐甲满族乡属农业乡镇,主要以苹果、食用菌等项目为主导产业。自2006年建乡以来,乡政府大力实施“131富民工程”,在乐甲村桦底规划土地10000亩,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建日光温室大棚区1000亩(300栋),优质苹果园3000亩,栽生态林100万株(6000亩)。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乐甲乡正在梯次推进全乡新农村建设,逐步构建“一村一业”的产业新格局。 |
双塔镇 |
双塔镇地处普兰店市北部山区,因其境内有两座建于金代的古塔而得名,历史悠久,近代统治者在双塔都有行政建制,是“老八区”的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56.8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面积80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333.3公顷。供大连市内饮用水的辽南最大水库-碧流河水库坐落在辖区内,永青路穿镇而过。全镇总人口3.6万人,总户数10331户,辖9个行政村,132个自然屯。“十五”期间,双塔镇被普兰店市确定为全市七大经济板块之一,是石材工业园区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重镇。石材、水果、家庭养殖是双塔镇的三大支柱产业,对双塔镇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6年,完成财政收入1370万元,引进内资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16万元,人均收入5367元。 石材开采与加工、林果业、养殖业是双塔镇的传统特色产业,这三大产业,每年可为群众带来近亿元收入。以金利服装为龙头的服装加工业是双塔镇的新兴产业,现已发展到4个厂家,从业1000余人。以水稻深加工和石制品加工为主的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正在启动的神洲牧业和九龙山“望海寺”旅游业正为双塔镇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 |
四平镇 |
四平镇地处普兰店市东北60千米处,全镇总面积10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7公顷,果树面积1838公顷。总户数7164户,总人口23891人,辖6个行政村,108个村民组。 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90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6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8元,比2005年增长了22.45%。 四平镇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特色农业是草莓、蓝莓、肉鸡、水果等的生产和加工。蓝莓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草莓大棚到达3000座,年产量6000吨,四平镇草莓基地已成为辽南地区的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反季节生产草莓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蓝莓种苗繁殖基地。肉鸡生产以大连四达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推动四平镇及周边地区养鸡业的发展。水果是四平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地位,近年来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向名、特、优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