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金山区 >> 廊下镇 >> 万春村

万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万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万春村简介

  万春村位于镇境东部,距镇治廊下镇2.75公里。东至亭卫公路,南与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杉青港村交界,西与勇敢村接壤,北与吕巷镇戚埭村毗邻。2002年原勤劳村并入万春村,2004年钱圩镇部分小组并入万春村,刑成新的万春村,共划分成20个村民小组。同时作为上海市15个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村之一,现已有99%农户搬迁入住万春苑。由自然村万春村、勤劳村组成。总人口3033人,总户数788户。其中:本村人口2795人,农保人口250人,镇保人口1088人,城保人口220人;外来人口58人。其他人口1237人。耕地2512.60亩,粮田2125.50亩,常年菜田30.00亩,林地34.50亩,鱼塘47.00亩,畜禽场2.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81.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0.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6107 201540 021 查看 万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万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万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廊下社区

  廊下社区:位于廊下镇政府所在地。
  

南塘村

  南塘村:位于金廊公路永光路交口。
  

南陆村

  南陆村位于廊下镇境北部,金张支路西侧,距镇区2.78公里。东接南塘村,南与景阳村毗邻,西与友好村相连,北与吕巷镇区相望。区域面积3.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9公顷。南陆村位于廊下镇境北部,金张支路西侧,距镇区2.78公里。东接南塘村,南与景阳村毗邻,西与友好村相连,北与吕巷镇区相望。区域面积3.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9公顷。建国初期,属吕巷区南堡乡。1950年属吕巷区虹桥乡。1956年成立红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廊下人民公社成立后,改为红星大队。1979年,从红星大队分出8个生产队成立东新大队。1980年,红星大队更名为南陆大队,次年东新大队更名为庄家大队。1984年,分别建南陆、庄家行政村。2002年7月,南陆、庄家行政村撤二建一,成立南陆行政村。现在有8个村民小组595户,2562人 ,党员人数91人,在2009年度南陆村被评为上海市美好家园示范村。由自然村(李家宅)村、(牛绳浜)村组成。总人口2434人。其中:本村户数608户,本村人口2303人,农保人口1121人,城保人口752人;外来人口130人。其他人口431人。耕地3408.00亩,粮田2880.00亩,常年菜田318.00亩,林地90.00亩,鱼塘12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5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由自然村(李家宅)村、(牛绳浜)村组成。总人口2434人。其中:本村户数595户,本村人口2304人,农保人口1121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752人;外来人口130人。其他人口431人。耕地3407.01亩,粮田2879.01亩,常年菜田318.00亩,林地90.00亩,鱼塘12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5.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00元。
  

山塘村

  山塘村位于廊下镇区西部约3公里,东与景阳村交界,南与浙江省平湖市相邻,西与中华村、中民村交界,北与南陆村接壤.本村地处金山区现代农业园区的中部,地理环境优越,特色农副产业、绿色农副产品、休闲生态林、旅游度假村等均在本村境内。如EP、鼎汉、申漕水产等项目都落户在本村。目前,全村有70%的耕田实行土地流转,村民既可分到租金,又可以去园区打工。30%的耕田由农民种植口粮田。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山塘村小集镇有居民30多户,各类小商店20多家,有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活动基地、社区文化广场、百姓戏台和停车场。 2008年、2009年、2011年本村进行了6个自然村落改造,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村有11个村民小组组成,有自然村东王湾村、西王湾村、邱庄村、陈马村、南彭村、长浜村等组成。总人口2664人,本村户数712户。其中:本村人口2615人,农保人口735人,镇保人口338人,城保人口272人;外来人口29人。其他人口1243人。耕地3235.00亩,粮田1800.00亩,常年菜田800.00亩,林地400.00亩,鱼塘220.00亩,畜禽场15.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28.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965.00元。
  

友好村

  友好村村位于廊下镇西北部,距镇4.52公里,东与南陆村接壤,西部与中民比毗邻,西北隔六里塘河与中联村相望,北与吕巷镇新村交界。镇级河道向阳河在村中部贯穿南北,六里河流经村西北部境,区域面积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73公顷,向阳河东2019亩设施粮田,河西是1300亩黄浦江上游保护涵养林,新通车的朱平公路与向阳河并行南北贯穿我村。友好村现共有18个村民小组,540户农户,总人口2075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友好村努力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村班子人员团结向上,村民心情舒畅。近几年友好村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整洁村、上海市卫生村、上海市健康村和安全小区”等荣誉称号。由自然村友好村和向化村组成。总人口2174人。其中:本村户数549户,本村人口2116人,农保人口776人,镇保人口726人,城保人口228人;外来人口58人。其他人口328人。耕地3219.00亩,粮田1800.00亩,常年菜田200.00亩,林地0.00亩,鱼塘56.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95.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00元。
  

光明村

  光明村位于廊下镇东北部,东与张堰镇秦望村相接,东北与吕巷镇龙跃村相连,西南与本镇万春村相邻。区域面积5.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5.2公顷。辖27个村民小组,945户,3142人。村党总支部下设五个分支部,8个党小组,有0员148名。村部坐落在第11村民小组。1956年,光明村由张泾区(后改为干巷乡)捷步乡的何士、团结、农民、诚仪4个行政村合并组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9月撤销管理区体制,改为光明生产大队,下辖16个生产队。1984年4月,光明生产大队析置何士生产大队,南为光明生产大队,北为何士大队。1984年11月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99年3月,光明、何士村重新合并为光明村。2003年8月,光明村从干巷镇析出,划入廊下镇。原光明村的13、14、20、17等4个村民小组划入干巷镇光辉村,原干巷镇光辉的1、2、3、4、10、12、13、15、16、19等10个村民小组划入光明村。按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光明村为国际农业展示区。由自然村南莫厍,干家圩,陆家宅组成。总人口3589人。其中:本村户数945户,本村人口3149人,农保人口340人,镇保人口550人,城保人口609人;外来人口440人。其他人口1650人。耕地4086.58亩,粮田925.58亩,常年菜田1398.30亩,林地1591.80亩,鱼塘159.00亩,畜禽场8.20亩,其他3.7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9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880.00元。
  

万春村

  万春村位于镇境东部,距镇治廊下镇2.75公里。东至亭卫公路,南与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杉青港村交界,西与勇敢村接壤,北与吕巷镇戚埭村毗邻。2002年原勤劳村并入万春村,2004年钱圩镇部分小组并入万春村,刑成新的万春村,共划分成20个村民小组。同时作为上海市15个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村之一,现已有99%农户搬迁入住万春苑。由自然村万春村、勤劳村组成。总人口3033人,总户数788户。其中:本村人口2795人,农保人口250人,镇保人口1088人,城保人口220人;外来人口58人。其他人口1237人。耕地2512.60亩,粮田2125.50亩,常年菜田30.00亩,林地34.50亩,鱼塘47.00亩,畜禽场2.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81.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0.00元。
  

景阳村

  景阳村位于廊下镇镇区。东与本镇勇敢村接壤,南至方港河、山塘河与平湖市新仓镇相邻,西至张家泾与山塘村交界,北与南陆村毗邻。区域面积4.25平方公里。景阳村解放初属吕巷区廊下乡,有10个自然村。1954年5月合并为6个行政村,属吕巷区余万乡。1955年3月成立9个初级小社,道1956年合并为新建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廊下人民公社属新建丰生产大队。1961年,从新建丰生产大队划出8个生产队,建景阳生产大队。1984年,2个生产大队分别建景阳行政村和新建丰行政村。2002年7月景阳行政村、新建丰行政村合并,建景阳行政村。由自然村景阳村与新建丰村组成。总人口4819人,总户数776户。其中:本村人口2819人,农保人口357人,镇保人口587人,城保人口331人;外来人口152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811.40亩,粮田1518.80亩,常年菜田800.00亩,林地266.00亩,鱼塘210.00亩,畜禽场4.20亩,其他12.4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2.7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00元。
  

勇敢村

  勇敢村位于廊下镇东部,与镇区相连。东至桑叶港与万春村交界,南至山塘河与万春相望,西至金张支线与景阳村毗邻,北与南塘村接壤。区域面积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07公顷。解放初勇敢属吕巷区余万乡。1956年成立勇敢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廊下乡人民公社时,属于勇敢生产大队。1961年划出东北部8个生产队建立勇勤生产大队,有10个生产队,1962年又调整为12个生产队。1984年建勇敢村民委员会和勇勤村民委员会。2002年原勇敢村、勇勤村撤二合一,村民小组调整为16个。经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勇敢村属农业加工区。由自然村陶家厍 村, 起步泾 村, 何家厍 村, 庞家厍组成。总人口4418人,本村户数863户。其中:本村人口3420人,农保人口724人,镇保人口1157人,城保人口118人;外来人口998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3428.00亩,粮田1797.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46.00亩,鱼塘34.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2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中联村

  中联村位于廊下镇西部,北面与吕巷镇泖湾村交界,南面与中丰村相邻,西面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姚浜村相邻,东面以六里塘为分隔,区域面积2.99平方公里。1958年成立廊下人民公社后,中联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中联生产大队,中联村有三个自然村:泖秀村、五泾村、陆家浜村。1984年建立中联行政村,下辖14个生产对,2002年合并为6个生产对,目前户籍人口1596人。中联村境内有古银杏树2棵,榆树1棵,瓜子黄杨1棵,属于二级保护文物。由自然村泖秀村,吴泾村,陆家浜村组成。总人口1700人。其中:本村户数430户,本村人口1611人,农保人口461人,镇保人口621人,城保人口514人;外来人口50人。其他人口15人。耕地2588.58亩,粮田800.00亩,常年菜田589.00亩,林地846.00亩,鱼塘319.58亩,畜禽场5.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7.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20.00元。
  

中丰村

  中丰村位于廊下镇境西部,距镇区5.65公里,东频六里塘河,南隔横泖河与平湖市广陈镇相邻,西与长泖河相连,北以本镇中联村南部高泾河为界,区域面积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47公顷,辖8个村民小组,474户,1782人。村民委员会设在第4村民小组。清代中丰村属五保三区、七图、八图、十五图、十六图。1950年5月由原有的8个自然村合并为3个行政村,徐家漏村,腰浜村,三界村,属于吕巷区龙泖乡。1955年3月成立6个初级小社,到1956年6个小社并为1个初级徐星社,同年底成立中丰村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改为跃进大队,同年12月改为中丰大队。1984年改建中丰行政村。由自然村徐家漏村, 腰浜村 三界村,横码头村,黄泥泾村,汤家汶村,张大泾村,洋里浜村,七家浜村,南村,小新村组成。总人口1858人。其中:本村户数493户,本村人口1768人,农保人口146人,镇保人口226人,城保人口611人;外来人口90人。其他人口785人。耕地2312.00亩,粮田327.80亩,常年菜田314.00亩,林地1530.20亩,鱼塘14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0.00元。
  

中民村

  中民村位于廊下镇西首,南与中华村隔江相望,西依六里塘河,与中丰、中联二村也隔江相望,北与本镇友好村相接,东与本镇山塘、南陆村相邻,村内有中心河,向阳河相交叉,流入六里塘,新建的朱平公路,与镇中心路相通。使河路交通十分便捷。全村有、金家湾,匠人浜、河东村等5个自然村落,和一个邱移小集镇,村委会坐落于本村邱移镇。全村区域面积2.75平方公里,原耕地面积2229亩,至08年上半年全村土地流转面积2038.94亩。辖13个村民小组,488户,1841人,其中:16—60岁有1216人,占总人口的66%。2007年村可支配收入12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村“四室0”布局合理,即:村办公室272平方米,医务室12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200平方米,警务室120平方米,健身点360平方米,便民点200平方米,事务代理点20平方米。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加和输液人员的增多,2007年又扩建老年活动室240平方米、医务室160平方米,四周布满生态绿化,总投资130万元。解放初,中民村隶属吕巷区龙泖乡。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中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隶廊下乡。1958年廊下人民公社成立后,中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中民生产大队。1978年,由原10个生产队划分为13个生产队。1984年建中民行政村。村境内有邱移小集镇。相传清末,邱姓僧人移庙于六里塘河东岸,香火旺盛。时有村人置渡船、设店铺,渐兴集市。集镇由此得名。民国19年(1930年),六里塘东岸有茶水酒馆、南什百货、药店等10余家店铺。解放初,邱移小镇为龙泖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土地改革后,镇上部分商民分得土地后参加农业生产,经商的只剩肉铺、药铺、茶馆、理发等7家店铺。1956年,国家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商贩全部纳入合作商业体系。当时镇上设有粮食收购站、供销分站、食品分站、合作商店、信用分社。1982年,六里塘上建成邱移大桥,结束了摆渡过河的历史。1988年,邱移小集镇上店铺基本为个体经营,共有20多家。镇内有银杏一棵,树龄近200年,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名木。中民村水陆交通方便。六里塘南北纵穿村境西沿,可通航百吨位船舶,南达浙江平湖等地,北接金山港直通黄浦。惠六河东西贯穿村境。景邱公路横贯村境中部,西连中联路、中丰路,东接田阳路、金廊公路、景钱路。国家一级公路朱平公路南北纵贯村境,漕廊公路东西横卧村境南沿。2006年6月15日,邱移至廊下集镇的镇域公交“廊下三路”开通运行,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也对村级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由自然村西黄湾村、 金家宅村、 邱移村、金家湾村、匠人浜村组成。总人口2288人,总户数488户。其中:本村人口1843人,农保人口356人,镇保人口375人,城保人口196人;外来人口445人。其他人口916人。耕地2533.00亩,粮田594.7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1843.50亩,鱼塘94.00亩,畜禽场0.8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97.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00元。
  

中华村

  中华村住于金山区廊下镇西部(漕廊路、朱平路交接处),东与本镇山塘村相邻,南与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李马村隔河相望,西与本镇中丰村隔河相望,北与本镇中民村相邻;1956年成立中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设立了龙门、长浜、扶桑3个行政村,1958年成立了廊下人民公社中华生产大队。1984年建立中华村民委员会,中华村内有一个明代龙门寺,一度为集市,至抗日战争时期逐渐衰落,解放后寺院改建为学校,现仅留遗址。村民张永年家有桂花树1棵,树龄百余年,属县级文物。由自然村龙门村,长浜村,扶桑村3个自然村落组成。总人口1986人。其中:本村户数495户,本村人口1896人,农保人口1189人,镇保人口582人,城保人口35人;外来人口88人。其他人口2人。耕地1132.00亩,粮田30.00亩,常年菜田87.00亩,林地600.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5.00亩,草坪4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39.02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540.00元。
  


万春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万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