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10116503 | 201540 | -- | 查看 红叶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恒康社区 |
恒康社区:位于恒康路北侧。 |
红叶社区 |
红叶社区:位于红叶路东侧。 |
恒顺社区 |
恒顺社区:位于恒顺路东侧。 |
桥湾社区 |
桥湾社区:位于天工路金舸路交口。 |
恒信社区 |
恒信社区:位于立新街恒顺路交口。 |
朱行社区 |
朱行社区:位于亭卫公里西侧。 |
华渔村 |
华渔村位于崇明县绿华镇西南部,东至新建水闸,西至绿港村渔塘(原建闸村东部),南临长江大堤,北靠绿港村(原建闸南部)。华渔村1968年分别从原崇明县新渔乡的堡镇渔业村、奚家港渔业村、施效河渔业村抽出一个小队组建永红副业场,1974年划属绿华镇(原新建副业场)。由自然村红旗村、长江村、奚家港 村组成。总人口450人。其中:本村户数173户,本村人口440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336人,城保人口10人;外来人口3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2.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00元。
|
欢兴村 |
欢兴村地处于金山工业区东部,由原群力村、欢庵村、欢兴村撤三合一组建而成,东以俞泾塘与奉贤拓林为界;南至上横泾与漕泾阮巷村相邻;西隔龙泉港与红光村向望;北至浅沙塘与奉贤庄行烟墩村相接,村部所在地于10组。清代属云间乡十一保九图、十八图,解放后属松江县亭林区欢庵乡。经土改、互助组、初级社后,1956年4月分建欢兴高级社和群力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合并为朱行“五一”人民公社一营。1959年5月又分立为欢兴生产大队和群力生产大队。1966年10月整体划入金山县。1967年10月,欢兴大队更名为“八一”大队。清代属云间乡十一保九图、十八图,解放后属松江县亭林区欢庵乡。经土改、互助组、初级社后,1956年4月分建欢兴高级社和群力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合并为朱行“五一”人民公社一营。1959年5月又分立为欢兴生产大队和群力生产大队。1966年10月整体划入金山县。1967年10月,欢兴大队更名为“八一”大队。1978年4月,由八一、群力两个生产大队各划出3个生产小队,组建成一个新的生产大队,取名为新建大队。1984年3月朱行人民公社复名为朱行乡,下属各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八一“大队改为欢兴村,新建大队改为欢庵村,群力大队改为群力村。2002年7月农村体制改革,3个村合并沿用欢兴。由自然村群力,欢庵,欢兴组成。总人口3500人。其中:本村户数851户,本村人口2840人,农保人口1012人,镇保人口547人,城保人口36人;外来人口660人。其他人口1245人。耕地5050.20亩,粮田4102.90亩,常年菜田672.70亩,林地141.70亩,鱼塘9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18.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0.00元。
|
保卫村 |
保卫村位于金山工业区的西南面,距金山工业区3公里,它东邻合兴村、南邻新街村、西邻张堰镇,与张堰就一河之隔,北邻胥浦村,一条胥保路横跨整个保卫村,月工路、金水路和金曲路把保卫规划成一个井字型,使得保卫村的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2002年保卫村与团结村相合并。由自然村保卫村,团结村组成。总人口2024人。其中:本村户数395户,本村人口1885人,农保人口859人,镇保人口690人,城保人口291人;外来人口35人。其他人口10人。耕地3310.00亩,粮田3079.00亩,常年菜田101.00亩,林地120.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0元。
|
合兴村 |
合兴村 位于镇境南部,东沿朱新路与运河村相连,西与胥浦村为界,南与保卫村接壤,北与高楼村毗邻。区域面积6.13平方千米,耕田面积319.97公顷。1988年,合兴村有12个村民小组,461户1450人。村委会设在合兴村1组,距朱行集镇3千米。2002年7月,合兴村与长楼村合并,名合兴村。村域面积由2.48平方千米调整为6.13平方千米,耕田面积由154.25公顷调整为319.97公顷。同年7月,经镇政府批准朱行镇水产队纳入合兴村。村民小组整合为15个,1028户3155人。村委会移至合兴村12组,距朱行镇1.5千米。合兴村积极开展农业多种经营。1995年大力发展种桑养蚕,有桑田54.13公顷。1995年后,蚕桑业衰退。2000年发展钢结构件塑料大棚390套,种植西瓜蔬菜。2001年引进果树(冬枣),面积8.33公顷,开辟水产养殖,面积20.3公顷。合兴村村办工业起步较早,骨干企业有合兴电器塑料厂,主要加工塑料模具和生产注塑产品,在当地有特色。1997年引进中美合资上海帝爱食品有限公司,壮大村级经济。村境内有长卫路、朱新路、东兴路相互贯通。由自然村合兴村、长楼村组成。总人口3618人。其中:本村户数1029户,本村人口3310人,农保人口750人,镇保人口1811人,城保人口518人;外来人口308人。其他人口231人。耕地1202.00亩,粮田982.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120.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2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0.00元。
|
胥浦村 |
胥浦村位于金山工业区的西端,东与合兴村相邻,南与保卫村相邻,西与张堰镇百家村相邻,北与干巷油车村相邻。全村社会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747户,总人口2302人,常住人口1857人,外来人口445人,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党总支部党员100人,共设6个党小组。村内有花园式老年活动室、医务室、便民健身点、篮球场、便民服务店,村公共绿地拥有4000多平米。2002年7月由原来的胥浦村、林桥村合并为新胥浦村。全村共拥有16家实业型企业,现有职工348人,村固定资产268.4万元。2010年全村农副工三业总产值达到6800万元,上缴税金280多万元,村可支配收入65万元,村人均收入9800元。 曾荣获过“上海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上海市平安小区”、“金山区文明村”、“金山区六有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由自然村胥浦村、林桥村组成。总人口2302人。其中:本村户数588户,本村人口1857人,农保人口161人,镇保人口225人,城保人口223人;外来人口445人。其他人口1248人。耕地2758.63亩,粮田2017.15亩,常年菜田289.88亩,林地213.13亩,鱼塘238.47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5.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00元。
|
高楼村 |
高楼村位于金山工业区的西侧,东沿新泾塘河,与立新村相望;南靠合兴村;西同亭林镇新巷村接壤;北和亭林镇亭南村相连。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8公顷。12个村民小组,921户,2801人。村委所在地位于2组。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隶属松江县漕泾区朱行乡。1957年10月撤区并乡后,建立联星、何兴、和平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10月属松江县朱行五一人民公社五营。1962年4月,和平大队,下设6个生产队,联星大队下设12个生产队。1967年10月大队改名,和平改战斗,联星改东风。1984年9月撤社建乡。1995年撤乡建镇隶属金山县朱行镇,战斗大队改名为高楼村,东风大队改名为东风村。2002年7月村级组织体制改革,高楼、东风二村合并成高楼村,村部设在原高楼村,下设12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高楼村、东风村组成。总人口3853人,总户数921户。其中:本村人口2803人,农保人口1054人,镇保人口485人,城保人口156人;外来人口105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4108.95亩,粮田2021.50亩,常年菜田241.45亩,林地673.00亩,鱼塘774.00亩,畜禽场43.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00元。
|
立新村 |
立新村坐落在金山工业区北面,东与红光村接壤,南接运河村,西与高楼村相望,北与亭林镇六塔村相连。2002年,立新村与横泾村合并,区域面积5.02平方公里,自2007年起至今,共完成土地复耕667亩,现有总耕田面积2517.3亩。分8个村民小组,村部设于村民小组3组。现有村民880户,户籍总人口2599人,党员数92人,党总支部设立两个支部,5个党小组。立新村下属立新电讯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有九个分厂,2006年公司转制,各分厂独立。 1988年,立新村有9个村民小组,444户1442人。村委会所在地为立新村4组,距朱行镇0.5千米。1988年,横泾村有12个村民小组,406户1244人。村委会设在横泾4组,距朱行集镇2千米。2002年7月,立新村与横泾村合并,名立新村。两村合并后,有电讯器材、五金加工、服装、水泥预制品等大小企业18家。境内有亭卫路、朱漕路、南欢路、嘉金高速相互贯通,交通十分便利。 1988-2002年7月,立新村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工业企业有立新电器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电缆桥架产品为主。1989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透气式耐火电缆托盘”国家级产品,并列为上海市星火计划项目。1993年研发出“耐火绝密型母线槽”电缆桥架获上海市优秀技术产品奖,1997年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荣获上海市第四届科技博览会金奖。1999年,立新村列入金山区十强村。立新电讯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科技先进单位。立新村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小区。村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五好”党支部。 1988-2002年7月,横泾村农业以种植粮棉为主,养猪业比较发达,1988年建有“千头养猪场”,定为菜篮子工程,是朱行地区8个副食产品生产基地之一。1992年,在村民高中权带动下,有9户农户构成“野鸭”养殖业链。形成养种鸭、产种蛋,孵小鸭、养成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年上市15万羽,成为朱行养殖业一个品牌。横泾村工业企业有电器厂、陶瓷厂、针织厂、粮食加工厂等。村境内曾有小镇下横泾镇,70年代衰落。境内有下横泾、招贤泾两条镇级河道,有南欢路纵贯全村,水陆交通便捷。由自然村立新、横泾组成。总人口3740人。其中:本村户数880户,本村人口2590人,农保人口114人,镇保人口1052人,城保人口98人;外来人口1150人。其他人口1326人。耕地2517.00亩,粮田260.70亩,常年菜田407.60亩,林地145.70亩,鱼塘7.50亩,畜禽场3.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3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0元。
|
红光村 |
红光村位于朱行镇区东,东以龙泉江,与欢兴村交界;南至中运河,与漕泾镇蒋庄村为邻;西到招贤泾,与立新村隔河相望;北以杨家港,与亭林镇龙泉村接壤。2004年,村级经济总收入138.13万元,固定资产308.88万元,可支配收入资金85.30万元。由自然村共和、红光合并组成。总人口2999人。其中:本村户数817户,本村人口2598人,农保人口1581人,镇保人口643人,城保人口362人;外来人口401人。其他人口12人。耕地4196.00亩,粮田2016.00亩,常年菜田1023.00亩,林地412.00亩,鱼塘109.00亩,畜禽场13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5.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00元。2012年,我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200元。
|
新街村 |
新街村地处金山工业区南端,距镇3.5公里。东靠亭卫公路,南与山阳镇长兴村相接,西与保卫村为邻,北与运河村交界。新街村具有光荣革命斗争历史。1929年,0金山县委书记李一谔在此领导发起“新街-”。1997年4月“新街-纪念碑”在北新街镇上落成,被确定为金山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949年解放后,境内有6个自然村:朱家村、顾家村、俞家村、金家村、蒋家村、马家村。1950年2月,朱家村、顾家村、俞家村、金家村属新街乡,由漕泾区管辖;蒋家村、马家村属胥浦乡,由亭林区管辖。1954年建立8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建立丽华、新华、红星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8月丽华、新华、红星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为朱行五一人民公社八营。1959年5月改为新华生产大队和红星生产大队。1980年12月新华生产大队改为新街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新街行政村和红星行政村。2002年7月28日,新街行政村和红星行政村合并为新街行政村。由自然村新街村、红星村组成。总人口1104人。其中:本村户数198户,本村人口792人,农保人口86人,镇保人口211人,城保人口251人;外来人口312人。其他人口244人。耕地966.52亩,粮田430.99亩,常年菜田3.00亩,林地5.00亩,鱼塘28.00亩,畜禽场0.00亩,绿肥45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