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10120111 | 201400 | 021 | 查看 金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钱桥社区 |
钱桥社区:位于奉柘公路北侧。 |
青村镇社区 |
青村镇社区:位于青村镇政府所在地。 |
光明社区 |
光明社区:位于金钱公路光明路交口。 |
桃园村 |
桃园村南与星火开发区接壤,北靠申隆生态园的南大门,钦公塘与彭公塘兩条海塘夹着块长方形的土地,面积2799亩(1.87平方公里).桃园村曾是有着10000多年历史的”袁浦盐场”的主要地段,这里的”海头人”世代以晒盐打渔为业.桃园村其实不种桃,而是跟海有着特殊的情结,”海头人”吃苦耐劳,渴望美好生活,曾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业绩,锐意进取的”海头人”拓展了种植,养殖和乡镇工业,经济收入随之上升,大海孕育了桃园人淳朴,勤劳的聪慧,将白花花的盐碱地改造了粮田沃土.由自然村无组成。总人口3127人。其中:本村户数524户,本村人口1322人,农保人口740人,镇保人口545人,城保人口35人;外来人口1805人。其他人口人。耕地1384.00亩,粮田1226.00亩,常年菜田110.00亩,林地15.00亩,鱼塘18.00亩,畜禽场1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9.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00元。
|
申隆一村 |
申隆一村位于青村镇东南,东至奉城镇,西面为申隆二村,南临桃园村,北靠姚家村。全村位于申隆生态园范围内,村域总面积4863.4亩。2008年7月由原青村镇朱桥村和朱蒋村合并而成,因地处申隆生态园中心位置,重新命名为申隆一村。青村镇朱桥村、朱蒋村均为历史悠久的原始村落,其中朱蒋村原隶属与钱桥镇,1996年奉贤区归并乡镇时,钱桥镇并入青村。2008年7月,因两村村域相邻,村情相近,合并成为申隆一村。由自然村朱桥村, 朱蒋村组成。总人口3014人。其中:本村户数927户,本村人口2258人,农保人口15人,镇保人口1893人,城保人口350人;外来人口756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446.00亩,粮田2446.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6.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0.00元。
|
新张村 |
新张村位于青村镇西南端,全村共805户,总人口2174人,耕地面积434亩。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新张村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工业发展进行入快车道,农业发展形成特色。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劳均收入达到7050元。村内落户工业企业42家,工业支柱产业有春光导轨公司等。2003年起村民延包田区内率先实行有偿流转。农业耕作服务独具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镇内领先, 1997年以来,新张村先后获市级“五好”村党支部、村民自治达标村、先进集体和市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安全小区、科普村等荣誉称号。由自然村西张村和南张村组成。总人口4704人。其中:本村户数805户,本村人口2174人,农保人口240人,镇保人口995人,城保人口621人;外来人口2530人。其他人口318人。耕地842.00亩,粮田289.00亩,常年菜田145.00亩,林地273.00亩,鱼塘13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8.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0.00元。
|
西吴村 |
全村区域面积4.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43亩,现有村民小组25个,农户1086户,全村总人口2646人,劳动力1703人,现参加镇保人数271人。 2012年度,全村实现各业总收入12199万元,比去年增加6.7%,可支配收入170万。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589万元,第二产业收入6869万元,第三产业1741万元,劳均收入18400元,人均收入11937元。 2012年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1967万元,总负债206万元,净资产1548万元,总收入706万元,总支出385万元,当年结余321万元。
全村区域面积4.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43亩,现有村民小组25个,农户1086户,全村总人口2646人,劳动力1703人,现参加镇保人数271人。 2012年度,全村实现各业总收入12199万元,比去年增加6.7%,可支配收入170万。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589万元,第二产业收入6869万元,第三产业1741万元,劳均收入18400元,人均收入11937元。 2012年度,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1967万元,总负债206万元,净资产1548万元,总收入706万元,总支出385万元,当年结余321万元。 |
解放村 |
解放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的西,光明社区以东,是一个以种植锦绣黄桃和花卉为特色产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浦星公路贯穿全村,西有金钱公路,北有南奉公路,南有平庄公路,更有A30高速公路浦星公路出口位于村北侧,可谓道路交通极其便利,全村区域面积5.2平方公里。3. 我们解放村黄桃种植自1979年以来,已有30年的种植历史,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全村2620亩耕地,黄桃种植面积1650亩,花卉种植面积918亩,还有部分的水产养殖。2007年、2008年亩均产值达到了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0元。黄桃、花卉真正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和“聚宝盆”。我村黄桃经济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造就了“生态平衡、空气优雅、环境美化、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已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林”的桃乡独特风景。由自然村解放村,友谊村组成。总人口4022人。其中:本村户数672户,本村人口2022人,农保人口1600人,镇保人口100人,城保人口100人;外来人口2000人。其他人口222人。耕地510.00亩,粮田10.00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300.00亩,鱼塘50.00亩,畜禽场5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0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0.00元。
|
张弄村 |
青村镇张弄村地处青村镇西大门,与南桥镇交界,北靠南奉公路、西靠金汇港,A30高速公路、浦星公路、金钱公路贯穿境内,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区域面积2.55平方公里,共11个村民小组。解放后,建立长浜乡朱家村,之后建立人民公社为胜利村,最后成立光明镇张弄村。由自然村朱家村, 胜利村, 张弄村组成。总人口10156人。其中:本村户数643户,本村人口1956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1383人,城保人口78人;外来人口82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7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190.00亩,林地8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31.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00元。
|
花角村 |
花角村位于青村镇西南角,南至石海村,北靠解放村,东临新张村,西挨柘林镇,地理位置偏僻。全村共有67名党员,户籍人口957人,共368户,有外来人员约560人,分别居住在9个村民小组。金汇港贯穿全村,使全村一分为二,东浜4个村民小组,西浜5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1.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1124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300亩,黄桃及其他各类果树500余亩,水产养殖共10户,面积约170亩。奉贤区青村镇花角村地处青村镇西部,西临柘林镇,北临南桥镇。金汇港南北纵贯村中心。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村内有刘家花园一座,建有亭阁,故名,后用花角代替。花角地区,历史上丁姓、刘姓村民,靠养鱼鹰捉鱼卫生,因而亦称鸟(当地人读diao)船浜由自然村金汇港西浜5个、金汇港东浜4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1245人。其中:本村户数361户,本村人口957人,农保人口927人,镇保人口20人,城保人口10人;外来人口57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124.00亩,粮田270.00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490.00亩,鱼塘17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500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00元。
|
姚家村 |
姚家村位于青村镇南面,东邻李窑村,南与朱桥村相接,西工业经济园区与钟家村相连,北与青村镇区与蔬菜场、中心场接壤。我村原来由吴家浜、马家漟、白鸟园、陆家桥、姚家宅、朱洪宅、白墙里、翁家漟、宋家宅、瞿家漟、蒋家漟组成。历史上有户姓姚的大户人家,有权有势,姚家村因此而得名。由自然村无组成。总人口4897人。其中:本村户数669户,本村人口1719人,农保人口391人,镇保人口1109人,城保人口165人;外来人口3178人。其他人口54人。耕地520.00亩,粮田140.00亩,常年菜田225.00亩,林地155.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560.00元。
|
工农村 |
工农村地处青村镇西、光明社区东、A30高速公路二侧,总面积1.5平方公里。1949年后属长浜乡长堰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称为工农大队,有7个生产队。1963年改为工农村,有7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2071人。其中:本村户数306户,本村人口871人,农保人口150人,镇保人口148人,城保人口187人;外来人口1200人。其他人口386人。耕地1068.00亩,粮田108.00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700.00亩,鱼塘1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3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00元。
|
岳和村 |
岳和村位于青村镇中心地段,南奉公路、泰青路交叉口,浦南运河,泰青港交相贯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由8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现有耕地628亩,全村总人口3043人,各类企业16家,在职工人820人。村党政班子人员3名,全村党员73名,其中在职党员29名。先后获得多项荣誉:1997年上海市先进村民委员会、1997年---2003年上海市五好村党支部、1995年---2006年上海市文明村、2001---2006年上海市文明小区、2007---2008年度上海市文明小区和文明村等多项荣誉。1949年初解放,提名为和中乡,“岳和村”时间不长作过调整,把西边的季家村、东边和东北边的吴陆村部分宅基并入岳和村。1950年起整压-、没收地主、划分阶级成份,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起组织贫下中农办互助组、小社、初级社、高级社,不久成立人民公社,把原来的村名改为红星村。1958年起搞-,高举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化、土地合作化、生活军事化,把红星二社改为二营、五连、四连。1959年上半年成立红星二社八大队,同时建立党支部,当时第一任书记朱洪章。近年先后担任岳和村主要领导由张妙千、朱瑞国、吕国章、季国祥、张妙清。由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组成。总人口3043人。其中:本村户数396户,本村人口1022人,农保人口282人,镇保人口685人,城保人口55人;外来人口2021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628.00亩,粮田80.00亩,常年菜田121.00亩,林地250.00亩,鱼塘4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4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7.00元。
|
金王村 |
金王村位于青村镇钱桥社区北,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5亩,352户村民,总人口905人,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名(交错兼职),党员73名分4个党小组,村民代表35名设5个村民小组,劳动力568人,现有外来人口1202人。1997以来,我村相继被评为市、区“五好”村党支部、“文明村”、“卫生村”、“村容整洁村”、“安全小区”、2005-2007年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头羊”。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依靠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各种困难,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由自然村金王村组成。总人口2107人。其中:本村户数352户,本村人口905人,农保人口695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209人;外来人口1202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715.00亩,粮田397.00亩,常年菜田120.00亩,林地50.00亩,鱼塘48.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58.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0.00元。
|
元通村 |
元通村位于青村镇政府的西南面,辖区总面积2230亩,东临沿钱公路,西临浦星公路,平庄公路横穿元通村,交通便利。元通村因三组曾有圆通庵,故名。1986年,村办工业企业有塑料厂、焊接设备厂等2家,职工115人,产值58.4万元,利润1.67万元。农业以粮、棉、油生产为主,是钱桥历年售粮大村,最高年份达30万千克。产值112.23万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0.63万元。1988年起,陆续开挖鱼塘40公顷。1998年---2003年,平整土地57公顷,支持农户发展果树、蔬菜、花卉生产。2000年,筹资资金43万元(其中村民捐款8.5万元),修筑村内北横河、中心河混凝土道路2300米。到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431.25万元,比1986年增长7.42倍。2006新村委会落成、2007年元通村创建青村镇上海市文明镇、2008年通过新农村建设验收,2009年成为小城镇试点改造村。由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476人。其中:本村户数461户,本村人口1276人,农保人口980人,镇保人口16人,城保人口200人;外来人口200人。其他人口80人。耕地1200.00亩,粮田600.00亩,常年菜田70.00亩,林地50.00亩,鱼塘450.00亩,畜禽场3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37.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00元。
|
钱忠村 |
青村镇钱忠村地处钱忠村原竹筱880号,中横港河北面,钱忠村的东面有金钱公路,南面有奉柘公路,西面有浦星公路,北面有平庄公路,是一个拥有便利的交通优势青村镇钱忠村是在2008年7月1日由原罗神村和原竹筱村合并形成的一个新的行政村,并村后共有18个村民小组,40多家工业企业。由自然村罗神村, 竹筱村组成。总人口4218人。其中:本村户数1012户,本村人口2440人,农保人口319人,镇保人口301人,城保人口268人;外来人口1778人。其他人口345人。耕地2138.00亩,粮田442.00亩,常年菜田1367.00亩,林地160.00亩,鱼塘169.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22.00元。
|
吴房村 |
吴房村位于青村镇西部,浦星公路、平庄公路、金钱公路贯穿全村。东邻元通村,北邻解放村,西邻花角村,南邻金王村,全村区域面积2.99平方公里。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钱桥人民公社管理。2003年前吴房村属奉贤县钱桥镇管辖.2003年,原青村镇、钱桥镇、光明镇三镇合并为青村镇,吴房村在钱桥社区管辖地,下辖10个组组成。由自然村10个组组成。总人口1299人。其中:本村户数486户,本村人口449人,农保人口277人,镇保人口60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850人。其他人口112人。耕地1447.95亩,粮田300.00亩,常年菜田200.00亩,林地650.00亩,鱼塘1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8.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00元。
|
南星村 |
青村镇南星村位于青村镇西南端,东临桃园村,西接海湾镇,西靠海边村,北连罗神村,全村共有1044户,总人口2952人,耕田面积为1500余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党员为122人,村民代表为51人。南星村成立于2006年4月份,是有原周陆村、草庵村合并而成。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体村民开拓创新,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使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2012年工、农业总产值1.5亿,人均收入达到8500元。由自然村周陆村和草庵村组成。总人口7948人。其中:本村户数1044户,本村人口2952人,农保人口735人,镇保人口1578人,城保人口223人;外来人口4995人。其他人口416人。耕地1500.00亩,粮田567.00亩,常年菜田745.00亩,林地18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8.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00元。
|
朱店村 |
朱店村位于青村镇中心地段,东与钟家村毗邻,南与元通村接壤,西邻工农、解放村、湾张存。北与和中村相接。南奉公路、沿钱公路和A30贯穿南北。本村户籍人口1717人,户数 640户,村民小组15个。位于镇中心区域,解放初属方墩乡,有朱店村、邵家村、李家村等自然小村落组成;1956年成立高级社,隶属青峰中心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称朱店大队;1966年朱店大队改称红兵大队,隶属青村人民公社;1983年属青村乡;1983年改村制,辖15个村民小组,660户,1642人,管辖范围:东至沿钱公路,南至顾家港界河,西至长浜港界河,北至南奉公路,面积1.33平方公里;2003年,青村镇与原钱桥镇、部分光明镇三镇合并后建立新的青村镇,朱店村隶属青村镇,朱店村驻朱店路(朱店村1358号)。由自然村组成。总人口5463人。其中:本村户数640户,本村人口1717人,农保人口779人,镇保人口838人,城保人口10人;外来人口3746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980.98亩,粮田158.00亩,常年菜田98.00亩,林地858.00亩,鱼塘85.00亩,畜禽场142.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4.2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00元。
|
钟家村 |
钟家村地处青村镇西南2千米处,东与姚家村相连,南与申隆生态园相连,西接朱店村,北靠南奉公路,全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钟家村村民以俞、钟、张、陶、陆姓居多。1983年全村有21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1户,总人口1154人。耕地面积108.47公顷。有木业、标牌、仪表、五金等5个村(队)办厂,年产值50.44万元。农业年收入31.52万元,副业年收入5.11万元。 2010年,钟家村全村土地被镇工业园区开发和生隆申态园征用,村民全部实行镇保。全村到目前为止总户数490户,总人口1184人,其中从事务工人员710名,现有60岁以上退休老人280名,全村党员63名,其中在职党员16名,十个村民小组,30多家私营企业,在家小作坊的企业10多家。近几年来,钟家村先后获得“五好村党支部”;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交通安全村等荣誉称号。由自然村钟家村组成。总人口2946人。其中:本村户数484户,本村人口1254人,农保人口85人,镇保人口677人,城保人口492人;外来人口16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0.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64.00元。
|
陶宅村 |
青村镇陶宅村位于青村镇西北端,东临民安村,南接岳和村和和中村,西靠金汇镇,北连金汇镇。全村共1095户,总人口2519人,耕地面积4960亩。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陶宅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工业发展进行入快车道,农业发展形成特色。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6亿元,劳均收入达到7050元。村内落户工业企业51家。陶宅八景传颂至今。由自然村陶宅村、王家村组成。总人口4345人。其中:本村户数1068户,本村人口2849人,农保人口1312人,镇保人口520人,城保人口693人;外来人口1496人。其他人口324人。耕地4408.00亩,粮田406.00亩,常年菜田362.00亩,林地2613.00亩,鱼塘850.00亩,畜禽场24.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85.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6.00元。
|
李窑村 |
李窑村,位于青村镇城东南处,东接奉城镇卫季村,南邻奉城镇盐行村,西连本镇姚家村,北靠青村镇镇区,村委会所在地距镇政府1.5千米。村域面积3.18平方千米,耕田面积186.7公顷。2004年成立村党总支,现有1党支部和4个党小组由自然村无组成。总人口5062人。其中:本村户数878户,本村人口2277人,农保人口209人,镇保人口1118人,城保人口600人;外来人口278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073.00亩,粮田900.00亩,常年菜田530.00亩,林地0.00亩,鱼塘43.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5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0.00元。 |
北唐村 |
北唐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区北部,东至航塘公路,西至泰青公路,南至本镇青村港,北至本镇桃园场、吴家村、民安村。全村共有土地8796亩,其中耕地面积4429亩,工业用地2030亩,河流面积1293亩,1044亩为宅基地等。北唐村是一个成立只有六年的村委会,是上海市十五个“三个集中”试点单位之一的农民新村,2004年11月,由原北港村与唐家村合并成现在的北唐村,合并时全村总面积达到了3267亩,村民小组33个,总户数1804户,总人口4100多人。2005年2月开始,其中的13个村民小组先行拆迁,到2006年6月,动迁工作全部结束,当年8月进行新房抽签 ,年底陆续有村民迁入北唐新苑入住。到如今全村1700多户村民已安居乐业北唐新苑内。由自然村北港村 唐家村组成。总人口7250人。其中:本村户数1650户,本村人口3805人,农保人口0人,镇保人口2800人,城保人口420人;外来人口2950人。其他人口585人。耕地4429.00亩,粮田4429.00亩,常年菜田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9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0.00元。
|
和中村 |
和中村是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的一个行政村,座落在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地处青村镇西中部,新南奉公路贯穿村中心带,东面与岳和村相邻,西面与湾张村相邻,南面与朱店村相邻,北面与陶宅村相邻。在解放初期原方墩村和原于庄村属于和中乡,根据上述历史原因,于2008年7月原于庄村和原方墩村合并为一个村后叫和中村。由自然村于庄村,方墩村组成。总人口4661人。其中:本村户数922户,本村人口2664人,农保人口807人,镇保人口204人,城保人口967人;外来人口1997人。其他人口686人。耕地3050.00亩,粮田550.00亩,常年菜田500.00亩,林地1100.00亩,鱼塘800.00亩,畜禽场50.00亩,藕塘5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2.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88.00元。
|
石海村 |
石海村位于青村镇的西南角,南面和海湾镇直接接壤,西面和柘林镇接壤,浦星公路贯穿南北,奉柘公路贯穿东西,浦东铁路横跨,金汇港南北穿越全村。青村镇石海村是有原海边村和原石桥村合并而成。原海边村在解放初期是有胡家村、夏家村等几个以姓氏命名的村落组成的,原石桥村在解放初期由于区域内有座大石桥,居民大多以石桥为中心集聚,因而得名“石桥头”。随着历史的变迁,慢慢形成了海边村和石桥村。2008年7月响应上级号召,海边村和石桥村合并成了石海村,石海村正在祖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达到上稳步前进。由自然村海边村, 石桥村组成。总人口5947人。其中:本村户数1135户,本村人口3147人,农保人口800人,镇保人口1188人,城保人口788人;外来人口2800人。其他人口371人。耕地1978.70亩,粮田801.40亩,常年菜田90.00亩,林地894.34亩,鱼塘187.96亩,畜禽场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2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00元。
|
申隆二村 |
申隆二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区的西南部,上海申隆生态园西侧。南至奉柘公路,北毗南奉公路,平庄公路、沿钱公路纵横于本村。申隆二村全村区域面积2.83平方公里,村域面积4380户,拥有耕地面积2915亩,21个自然小队,945户,常住人口2236人,外来人口395人。全村0员123人,两委职数4人。2011年全村实现共农副总产值3950万元,工业产值3600万元,利润34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66.37万元,总支出264.55万元,当年结余101.82万元。申隆二村是在08年6月镇村级建制调正中,由滕家村、丁夏村二村合一新组建的一个村。滕家村境内原有西滕、中滕、下滕三大宅,滕姓居多而名。1983年,全大队整治土地75公顷。1984年,村自筹资金建造滕家小学。村农机厂创利51.87万元,在市郊村办厂中,产值、利润名列前茅。198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97.38万元。1995年,全村土地进一步实行整理,形成格子化,建设水泥排灌渠道设施,列为市郊15个农业现代化试点村之一。1999年,王力平、龚学平、韩正等市委领导到实地进行视察10公顷外贸出口大葱基地。2002年起,村64公顷耕地纳入申隆生态园规划。 丁夏村,198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6.36万元。1997年,平整土地60公顷,引进市林之源苗木有限公司,占地20公顷。2001年,自筹资金38万元修筑混凝土道路22000米,2002年,94公顷土地列入申隆生态园建设规划用地。 2008年6月滕家村、丁夏村合并为申隆二村。由自然村滕家村和丁夏村组成。总人口3181人。其中:本村户数945户,本村人口2236人,农保人口90人,镇保人口1482人,城保人口194人;外来人口458人。其他人口458人。耕地2915.00亩,粮田542.00亩,常年菜田520.00亩,林地1223.00亩,鱼塘380.00亩,畜禽场25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6.3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0.00元。
|
湾张村 |
湾张村位于青村镇的西大门,毗邻南桥新城,连接G15国家高速,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工程“大型居住社区”也落户其中,有“南奉”、“浦星”两条公路交叉贯穿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区域面积4.03平方公里。湾张村1955年成立幸福高级社,1958年成立三官人民公社,湾张属三营二连;1959年又改为湾张大队;1961年实行大包干,三级核算,生产队以核算单位;1984年改为光明乡,改湾张村。褚家村1955年与行前、郭家三个村组织一个大社,社各红旗二社,下设大队;1958年三官人民公社成立后,褚家村属三营九连十连;1959年体制核算单位下放后,九连十连改为褚家大队,管辖八个生产队,0初期褚家大队改为红星大队;1984年改村制,为褚家村。 2003年青村镇、光明镇、钱桥镇三镇合并,属青村镇;2008年7月原湾张村与原褚家村两村合并为湾张村,位于青村镇西部。由自然村湾张村, 褚家村组成。总人口4310人。其中:本村户数749户,本村人口2510人,农保人口358人,镇保人口1391人,城保人口272人;外来人口1800人。其他人口489人。耕地1762.00亩,粮田2.50亩,常年菜田152.80亩,林地1084.00亩,鱼塘327.70亩,畜禽场0.00亩,花卉185.5亩,苗木9.5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21.33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493.00元。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