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崇明区 >> 建设镇 >> 虹桥村

虹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虹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虹桥村简介

  虹桥村位于崇明岛的中部,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南接崇明县县城,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建设镇虹桥村在2002年由自然村虹桥村和斜桥村合并成现在的虹桥村。由自然村虹桥村、斜桥村组成。总人口2831人。其中:本村户数1290户,本村人口2761人,农保人口620人,镇保人口485人,城保人口203人;外来人口70人。其他人口1453人。耕地3100.00亩,粮田2087.80亩,常年菜田380.00亩,林地520.00亩,鱼塘15.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230119 202150 021 查看 虹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虹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虹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浜东村

  浜东村位于建设镇东北部,北邻崇明长江机场,东邻推虾港大桥,西靠南同公路,南侧大同村界河,全村区域面积4242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27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1.17亩.黄金瓜、芦笋、葡萄、食用菌种植为本村的特色种植品种。由自然村浜东村和浜南村组成。总人口2260人。其中:本村户数1051户,本村人口2231人,农保人口391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460人;外来人口29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270.00亩,粮田1481.00亩,常年菜田44.00亩,林地1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芦笋35亩,黄金瓜150亩,葡萄3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0.73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元。
  

建设村

  建设村位于建设镇的东南角的行政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辖区位置北靠南横运河,南靠团城公路,东靠推虾港河,西靠张网港河。辖区内蟠龙公路南北相通,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人流量、车流量,流动较杂,也是来沪人员较为集中。居住、经商活动地方。建设村原属大同镇2002年幷镇后归建设镇。2002年7月由东平村、建设村、侯东村合并为建设村。设33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东平村、建设村、侯东村组成。总人口4140人,总户数1245户。其中:本村人口2782人,农保人口510人,镇保人口56人,城保人口43人;外来人口1358人。其他人口2173人。耕地2723.00亩,粮田2393.00亩,常年菜田50.00亩,林地50.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0.00亩,金瓜30亩,芋艿30亩,赤豆3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64.4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86.00元。
  

浜西村

  崇明县建设镇浜西村位于建设镇蟠龙公路西侧,张网港东侧,北靠东风农场界河,南邻大同村界河,草港公路北侧,浜西中部有一条联乡公路贯穿村的东西,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属于森林公园周边地区。1949年后属于长兴区浜西乡,1957年并区并乡后隶属大同乡十二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隶属七公区,1959年下半年分浜西为第十生产队、浜北为第十一生产队,1960年又合并为浜西大队,1961年下半年核算单位下放,又分为浜西生产大队和浜北生产大队,2002年4月浜北大队和浜西大队合并为浜西村。由自然村原浜北村和现浜西村组成。 总人口2358人。其中:本村户数1029户,本村人口2256人,农保人口356人,镇保人口320人,城保人口212人;外来人口102人。其他人口102人。耕地2325.00亩,粮田1300.00亩,常年菜田55.00亩,林地885.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5.00亩,其他5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2.45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元。
  

大同村

  大同村位于建设镇东部,北至浜西村,东至推虾港,西至张网港,南至蟠南村。本村在2002年4月以前为大同大队,即大同村,由大同自然村构成;在2002年4月村合并过程中,由原大同大队和原蟠龙大队共同构成现大同村。由自然村大同村,蟠龙村组成。总人口2385人。其中:本村户数1146户,本村人口2363人,农保人口1112人,镇保人口50人,城保人口405人;外来人口22人。其他人口796人。耕地2500.00亩,粮田2350.00亩,常年菜田15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7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00元。
  

白钥村

  白钥村位于建设镇中西部,东邻运南村,南至旭升河,西靠老滧景观河,北至运粮河。截至2011年底,本村村域面积48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296亩,人均可耕地面积0.9亩,农业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全村共有村民小组29个,党小组6个,总人口2580人,其中农业人口2370人,非农人口210人。村总户数1418户,其中农业户口1344户。党员140人,村域内企业3个。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上岗的后备干部有2人,大学生“村官”1人。
  

建垦村

  崇明县建设镇建垦村位于东风农场北首,北邻北横引河,东距环境优美的前卫村,西临港西镇新港村。40多年前这里是,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芦围荡。1968年围垦,1970年开荒形成了一片粮田。1974年在政府的推动下从内地移民到这里的农民,开始了定居生活至今。由自然村2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635人。其中:本村户数284户,本村人口605人,农保人口295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134人;外来人口30人。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3.3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00元。
  

富安村

  富安村位于建设镇东南角,南临城桥镇长兴村(官尖河),东临建设镇浜西村(张网港),北至建设镇运南村、白钥村(旭升河),西至白钥港,全村区域面积4600亩。1949年后中东村属长兴区长兴高级社,1957年撤区并乡后隶属建设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建设人民公社,并更名为1大队,下辖12个生产队,1978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更名为富安村,下辖14个生产队,2002年4月富安村、官尖村合并为富安村。由自然村42个组成。总人口2455人。其中:本村户数1065户,本村人口2360人,农保人口1084人,镇保人口25人,城保人口657人;外来人口95人。其他人口594人。耕地2600.00亩,粮田767.00亩,常年菜田550.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生态林1283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6.87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499元。
  

虹桥村

  虹桥村位于崇明岛的中部,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南接崇明县县城,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建设镇虹桥村在2002年由自然村虹桥村和斜桥村合并成现在的虹桥村。由自然村虹桥村、斜桥村组成。总人口2831人。其中:本村户数1290户,本村人口2761人,农保人口620人,镇保人口485人,城保人口203人;外来人口70人。其他人口1453人。耕地3100.00亩,粮田2087.80亩,常年菜田380.00亩,林地520.00亩,鱼塘15.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0.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00元。
  

三星村

  三星村:位于建设镇以南1公里处。
  

运南村

  建设镇运南村东邻张网港,南连富安村,西接白钥村和虹桥村,北靠森林公园。2002年原建设镇运南村、运北村合并成为运南村,由万学顶担任书记,陆建荣担任村长。由自然村运南村,运北村组成。总人口2388人。其中:本村户数1089户,本村人口2375人,农保人口921人,镇保人口758人,城保人口696人;外来人口13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172.00亩,粮田1670.10亩,常年菜田60.00亩,林地3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7.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0.1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00元。
  

效东村

  效东村座落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首。东起建设公路,西至老效河,南起郁家河,北至北沿公路。全村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2002年由建设镇效东村、建设镇红梅村合并为建设镇效东村,由黄益飞任村支部书记。由自然村效东村和红梅村组成。总人口2553人。其中:本村户数1174户,本村人口2491人,农保人口762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588人;外来人口62人。其他人口1141人。耕地3350.00亩,粮田1704.00亩,常年菜田46.00亩,林地160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5.4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66.00元。
  

界东村

  界东村位于崇明岛中部北侧,毗邻国家级东平森林公园5公里左右。位于建设镇靠西北部,东至白钥港,南至运粮河,西至老滧河,北至郁家河。我村辖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314亩,下辖2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887户,总人口1880人。 区域内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个老年活动室及有一个便民超市。界东村在1949-1950年10月称为东平乡,1950年11月-1953年3月划分为三个乡,分别是新西乡、界东乡、洪梅乡,在1953年4月-1955年4月三个乡合并成一个乡,称为界东乡。(因位于界排镇,又称蚌壳镇及界排小学的东侧,故称为界东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土地搞互助合作,那个时候有三星村、牛路村、旭升村、运粮村、稷民村(因当时我村区域内有一烈士叫陈稷民,为纪念他当时我村称为稷民村)。在1955年5月-1958年搞-人民公社,由界东乡、建设乡两乡合并为建设人民公社,划分公区建立大队,将稷民村、运粮村、旭升村北边半个村合并为10大队,当时有22个生产队,1200人左右的常住人口。自1980年开始成立村委会后,10大队又改名为界东村,区域内有14个生产队,常住人口有1000人左右。在2002年4月有原海洪村与原界东村合并为现在的界东村,区域内有29个生产队,常住人口1880个,总户数887户,村委会设在原界东村村委办事处。由自然村界东村和海洪村组成。总人口1893人。其中:本村户数885户,本村人口1872人,农保人口729人,镇保人口90人,城保人口362人;外来人口21人。其他人口691人。耕地2685.00亩,粮田1872.00亩,常年菜田601.00亩,林地202.00亩,鱼塘5.00亩,畜禽场5.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1.6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00元。
  

蟠南村

  建设镇蟠南村位于建设镇东南部,东至东平河,西临张网港,南起南横运河,北与大同村接壤,区域面积为4.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652亩。2004年4月由自然村蟠南村、引河村、蟠中村合并组成。由自然村蟠南村、引河村、蟠中村组成。总人口3386人。其中:本村户数1421户,本村人口3086人,农保人口1251人,镇保人口265人,城保人口857人;外来人口300人。其他人口713人。耕地2655.00亩,粮田1135.00亩,常年菜田196.00亩,林地105.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4.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65.00元。
  


虹桥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虹桥村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