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10230201 | 202150 | 021 | 查看 新卫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国村 |
新国村位于新村乡西部第二个村,南与新海农场接壤,东临新新中村,北与江苏海门隔江相望,西接新洲村。新国大队与1973年最初成立。1975年新北大队与新国大队合并为新国村。新庄村是由新农大队与新庄大队合并而成。2002年新国村与新庄村合并为新国村。由自然村新国村、新庄村组成。总人口2510人。其中:本村户数938户,本村人口2193人,农保人口1890人,镇保人口218人,城保人口35人;外来人口307人。其他人口29人。耕地4973.00亩,粮田4148.00亩,常年菜田25.00亩,林地200.00亩,鱼塘500.00亩,畜禽场10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9.1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05.00元。由自然村新国村 新庄村组成。总人口2453人。其中:本村户数952户,本村人口2215人,农保人口1261人,镇保人口24人,城保人口450人;外来人口238人。其他人口480人。耕地4723.00亩,粮田4155.00亩,常年菜田10.00亩,林地50.00亩,鱼塘200.00亩,畜禽场308.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6.9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0.70元。 |
新中村 |
新中村位于新村乡中部,辖区范围18个生产队,占地总面积6458亩,耕地面积3855亩,水稻面积2470亩,河蟹塘面积680亩,柑橘面积620亩。全村在册人口1964人,总户数834户,全村党员79名,村民代表39名,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579人,村级两委班子成员4名,负责全村各项事业和日常工作,村级经济较为薄弱,无实体企业,近几年来全靠财政转移支付为此日常工作。全村区域内水系、道路等主要基础设施已基本形成网络化,拥有村级主干道4条(段),总长度6.4公里;已建水泥道路30条,总长度5.2公里;晴雨路31条,总长度9.2公里;村级引水河4条,总长度3.6公里;泯沟36条,总长度36.2公里,水泥总渠道2条,总长度3.2公里,电灌36条,总长度25公里本村由原老新中、老新跃于2004年合并而成由自然村新中、新跃组成。总人口2202人。其中:本村户数834户,本村人口1964人,农保人口388人,镇保人口9人,城保人口471人;外来人口238人。其他人口1096人。耕地3855.00亩,粮田2470.00亩,常年菜田76.00亩,林地620.00亩,鱼塘680.00亩,畜禽场9.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6.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00元。 |
新浜村 |
新浜村地处上海市崇明县新村乡的中部。东至“二分店”车站,西以界河为界,南至北横运河,北至长江北支。1973年成立新村公社的同时,新村大队、新浜大队成立;至1985年,新村大队、新浜大队更名为新村村、新浜村;2002年,行政单位合并,新村村和新浜村合并,并定名为新浜村;这便是现如今的新浜村。由自然村新浜村和新村村组成。总人口1654人。其中:本村户数677户,本村人口1570人,农保人口850人,镇保人口5人,城保人口284人;外来人口84人。其他人口431人。耕地2844.00亩,粮田2164.00亩,常年菜田30.00亩,林地192.00亩,鱼塘450.00亩,畜禽场8.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2.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40.00元。 |
新乐村 |
新乐村位于新村乡中东部,东邻新卫村,西邻新浜村,南接新海公路,北接长江。四季明显,气候湿润,是养老养身的宝地。自1973年成立新村乡人民公社起,逐年完善分区,因本村主要以桥镇、海桥、港西等多地的移民组成,从2002年3月份起正式成立为新乐村村民委员会。从东向西依次是新城、新乐(新桥)、新平三个独立村。新城有6个小队,以中心横河为界,以南是城1、城2、城3三个小队,中心横河以北是城4、城5、城6。“新乐”最早用的名称叫“新桥”,是以新乐3队与4队相接处的一座桥命名的。它有8个小队,同样以中心横河为界,以南依次为乐1、乐3、乐5、乐7,以北依次为乐2、乐4、乐6、乐8。新平的布局与新乐相似,横河以南依次为平1、平3、平5、平7,横河以北依次为平2、平4、平6、平8。由自然村新城、新乐、新平组成。总人口1865人。其中:本村户数772户,本村人口1776人,农保人口143人,镇保人口20人,城保人口256人;外来人口89人。其他人口121人。耕地4824.00亩,粮田2000.00亩,常年菜田1000.00亩,林地500.00亩,鱼塘1000.00亩,畜禽场324.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00元。 |
新卫村 |
新卫村地处崇明岛的最西北角,新村乡靠东端,东于庙镇合作副业场接壤,南于红星长征农场隔河相望,西于庙港延伸段为界,北靠长江.自1972年新村乡建社以后,全乡划分为12个行政村,我新卫村是由位于新村乡最东端的老新红村和老新卫村于 年合并而成。新村乡建社之处亦是我老新红、老新卫建村之日,当时两个村的农户总计 765 户,村民约 1850 人,大部分是来自庙镇等邻乡的移民。他们移居老新红、老新卫后,勇敢地加入到了围垦的队伍当中,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一双勤劳的双手开始建造自己的家园。经过近40年的艰苦创业和努力拼搏,我新卫村已经发展成为所辖土地5115亩、耕地面积 3850 亩、24个村民小组,765户农户、总人口1865人的大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为5260元,劳均收入为8312元。特别是在取消农业税后以及经过近两年的新农村建设,我村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更上新台阶,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村民安居乐业。由自然村新卫村和新红村组成。总人口1860人。其中:本村户数752户,本村人口1801人,农保人口961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425人;外来人口59人。其他人口415人。耕地5115.00亩,粮田4231.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314.00亩,鱼塘250.00亩,畜禽场2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91.6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16.00元。
|
新洲村 |
新洲村地处崇明岛的最西北角,南与新海农场接壤,西与跃进农场相连,北与江苏海门隔江相望,位于规划待建的“崇海大桥”选址的边缘区域,是最靠近大桥的第一个村落,也属于崇明县整体规划中“崇北区”的西端。全村共有三千一百亩土地,十四个村民小组,近五百户家庭,一千二百个人口,另有外来流动人口一千多人。全村拥有国集联营、股份制、福利企业等五家,有百分之六十劳动力在企业就业,另有百分之四十劳动力从事农业和第三产业。全村有市级蔬菜基地和“三高”粮田基地,拥有二百幢统一建造、款色新颖、整齐美观的村民住宅楼群。整个村庄水泥道路纵横交错、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厂房林立、绿化净化、二00五年被列为全县二十一个创建生态示范村之一。1968年以前,这块地还是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遍地水汪汪的荒凉滩。上世纪60年代末,本县江口公社上百个农民,脚踩冰霜、手握肩挑、住茅草屋、喝咸苦水,夜以继日,通过整整一个冬春的奋战,在这块土地上筑起了自己的“巢”,取名叫“新洲”。当时人们的心愿就是希望这块处女地,这年轻的村庄尽快变成美丽的富饶的、人欢粮丰的经济发达的绿洲。经过三十多年来新洲人的不懈努力,当初的期望如今就成了现实,村民的住宅楼群联成一片,白色路面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厂房林立,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环抱四周,一个小康型的都市农村的雏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2011年1月17日,两名后备干部汤红雨、黄颖洲由乡组织部门安排到村进行挂职锻炼。2012年7月10日黄颖洲进村委班子2011年3月14日,杨汉超到村担任新洲村党支部书记。由自然村新洲村组成。总人口2182人。其中:本村户数491户,本村人口1172人,农保人口380人,镇保人口38人,城保人口330人;外来人口1000人。其他人口424人。耕地1947.00亩,粮田1642.00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200.00亩,鱼塘3.00亩,畜禽场2.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2890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0.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