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抚顺 >> 清原满族自治县 >> 红透山镇

红透山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红透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红透山镇简介

  红透山镇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西部,是一座依山傍水、城乡一体的美丽小镇。全镇人口32024人;人均收入2910元;土地总面积21134平方公里;林地24566亩;耕地16965亩;森林密植、土壤肥沃,镇区由浑河分隔南北,境内二座大型水库,储量约11万方。地下水丰富且水质甘美,地处中温带,气候宜人,作物繁茂。
   红透山镇地理位置优越,全镇12个自然村中有7个村聚集在沈吉铁路和202线国家级公路沿线二侧,便利的交通很好地带动了运输业,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2000年,红透山镇被列为辽宁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中心区就设在202线沿线。现镇中心区内房地产开发工程(前期工程10万平)及配套的供暖、供水工程,镇区农贸市场(6000平方米)和100亩的工业开发小区开始对外招标,诚招天下有识之士来此投资合作,共创大业。我镇提供最优惠的税收、户籍及承办手续等方面的政策。
   红透山镇有万亩森林,数百处的蛙塘,数千亩的绿色优质水稻、蔬菜大棚、新兴的百亩稻田养鱼业以及百亩地菇、70万条箱段的食用菌、几十种天然绿色山野菜、珍贵药材等资源,还有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品,知名品牌---苍石干豆腐,正由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些资源等待各方面有识之士共同开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3万人 199.57平方公里 210423101 113000 0413 查看 红透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红透山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红透山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清原镇

  清原镇位于县区中部,东邻英额门、北与枸乃甸相连,西与北三家接壤,南与湾甸子毗邻。境内总面积2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2万亩,山林17627.7公顷,人口8.5万,满、汉、朝回等多个民族分布在40个行政村、115个自然屯,5个街道办事处、23个居委会。交通发达,有沈吉铁路、202国道贯穿我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有线电视覆盖全镇,直拨程控电话、传真机、电报等可与国内外即刻传递信息。清原镇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清原镇境内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拥有落叶松、油松、红松、柞树等多种树种。山区盛产野生资源人参、蕨菜、黑木耳、蘑菇、地龙骨、五味子等 。地下矿藏有石灰矿、粘土矿、云母矿、工业硅等储量丰富。虎山湖、夏湖、红河一系列风景区及旅游村都已初具规模,成为广大游客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农业方面,全镇推广了各项农业新技术,是优质稻米的重点产区,是玉米大豆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成立了养牛、养猪、养鸡等专业协会,促进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针对清原镇的实际确立了周边村屯以蔬菜生产为主导的产业,丰富了全镇居民的菜篮子,是全县蔬菜保护地生产示范基地。    在工业和第三产业上,利用地域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逐步建立起机械加工、化工、包装、木制品、建材、建筑企业和流通企业。碳素厂、石化仪表机械配件厂和橡胶制品厂等骨干企业以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博得了市场的青睐,高性能的石墨电极已打入朝鲜和俄 罗斯市场。    九九年全镇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全镇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九九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21,822万元,人均收入3,372元;先后被省体委、省农业厅、省农民体育协会授予了“体育先进乡镇”、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乡镇”、“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整治严打百日大行动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财政收入第一镇”及“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满载着丰硕的成果,清原镇跨入了新千年,在新的世纪我们要抓住时机,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红透山镇

  红透山镇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西部,是一座依山傍水、城乡一体的美丽小镇。全镇人口32024人;人均收入2910元;土地总面积21134平方公里;林地24566亩;耕地16965亩;森林密植、土壤肥沃,镇区由浑河分隔南北,境内二座大型水库,储量约11万方。地下水丰富且水质甘美,地处中温带,气候宜人,作物繁茂。    红透山镇地理位置优越,全镇12个自然村中有7个村聚集在沈吉铁路和202线国家级公路沿线二侧,便利的交通很好地带动了运输业,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2000年,红透山镇被列为辽宁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中心区就设在202线沿线。现镇中心区内房地产开发工程(前期工程10万平)及配套的供暖、供水工程,镇区农贸市场(6000平方米)和100亩的工业开发小区开始对外招标,诚招天下有识之士来此投资合作,共创大业。我镇提供最优惠的税收、户籍及承办手续等方面的政策。    红透山镇有万亩森林,数百处的蛙塘,数千亩的绿色优质水稻、蔬菜大棚、新兴的百亩稻田养鱼业以及百亩地菇、70万条箱段的食用菌、几十种天然绿色山野菜、珍贵药材等资源,还有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品,知名品牌---苍石干豆腐,正由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些资源等待各方面有识之士共同开发。.  

北三家镇

  清原满族自治县辖乡。原属开原县,1925年划入清原县。1961年设北三家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19公里,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1.5万。沈(阳)吉(林)铁路、202国道过境。辖北三家、上菸沟、下菸沟、双河、高家砬子、下寨子、石头人、二道沟、肖家堡、树基沟、西大林、李家堡、牛肺沟、黑石木、河南、西沟、尖山子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纯镁砂厂等。农业主产玉米、大豆、水稻。.  

草市镇

  清原满族自治县辖镇。县黄牛生产基地。原称白银村。属吉-龙县,1925年划入清原县,为四区。1958年设草市公社,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人口1.7万。沈(阳)吉(林)铁路和清(原)草(市)、草(市)开(原)公路纵横全境。辖王油房、赵家街、任家街、上甸子、北夹沟、草市、草市鲜、东朝阳、甘井沟上堡、甘井沟、分水岭、二洼、三道背、关家街、东岗、王家窑、长兴、长兴沟、粘泥岭、水帘洞、东大道、大板河、小板河、双井沟、小城子、泡子沿、大窝棚、富丰屯、太平沟29个村委会和草市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泵、潜水泵厂等。农业主产玉米、大豆、水稻、烤烟。.  

英额门镇

  " 英额门,满语意为柳条边门,是清太宗皇太极定都沈阳后修建的东边门。英额门镇位于清原县东部,距清原县城15公里,是浑河、清河两大河系的发源地之一。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沈吉铁路、国道202线贯穿全境,十分便利。139移动电话网覆盖全镇。全镇总面积2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778亩,有林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3%,木材总蓄积量达70余万立方米.镇辖23个行政村,56个自然屯,总人口19,080人。    1999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3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21,000万元,农业总产值4,600万元。财政收入实现380万元,粮豆总产量1.1万吨,人均收入实现2,801元。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发扬“团结务实、励精图治、负重拼搏、勇于争先”的清原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双增”为目标,在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特别是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狠抓了以龙胆草、香菇、林蛙、黄牛为龙头的多种经营生产。    发展中的乡镇工业    1、辽宁清原变压器厂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定点生产厂家。拥有资产总额2,273万元。产品远销全国21个省、市地区,240个网点,获得了农业部名牌产品、机电部一等品、省优产品、全省变压器行业产品质量跟踪检查第一名等多种殊荣。1999年被指定为全省农网改造供货单位。    2、抚顺高压电器元件厂产品PJT-20型夹套式膨胀器、英额门镇铁合金厂的75#硅铁,英额门春柳编织厂的柳编制品、英额门福利防腐厂产品防腐杆、抚顺市清原林蛙制品厂的以中国林蛙油为主要配料的“冰哈王”饮料、英额门建材厂开发的粘土及丰富草炭土资源在市场均享有良好的声誉,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独具特色的多种经营开发项目    1、全国首例人工栽植龙胆草获得成功,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2000年全镇预计发展龙胆草2,000亩,产量100吨。龙胆草等10多种中药材总计1万亩,年药材产量170吨,实现产值230万元,成为东北药 材生产第一镇。    2、香菇生产2000年预计实现70万箱段,发展林下参1,000亩。    3、养殖业实现黄牛饲养量14,180头,生猪饲养量14,310头,年出中国林蛙商品蛙10万只,产值40万元。.  

南口前镇

  "一、概况    南口前镇位于清原满族自治县西部,政府所在地距清原县城30公里,国道(新、老)202线、沈吉铁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33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三个街道;总人口26346人,农业人口20515人;耕地面积3万亩,有林面积26万亩;镇办企业8个,从业人员316人;我镇域内驻有省、市、县属单位6个;境内除浑河外,还有海阳河、暖泉河等6条河流,小型水库一座,水资源丰富。    二、资源情况    1、矿产资源:金、铜、铁、花岗岩、蛭石矿等矿藏储量极为丰富。现有金矿4处,铜矿1处,铁矿1处,蛭石矿2处,经济效益均良好。    2、森林资源:我镇森林总面积28533.6公顷,有林面积1735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6%,总蓄积量为104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人工林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天然林有栎树、白桦树、核桃、红白柳及珍贵树种紫椴、刺秋、花色树等。树下生长着辽五味、桔梗、人参、细辛等多种名贵中草药,资源量近2000吨。另外有刺嫩芽、大小叶芹、蕨菜、蘑菇等几十种山野菜,山野菜资源量近3000吨。此外,我镇还有果园多处,总面积521公顷,果树39万株,结果树33万株,品种有苹果、葡萄、山楂、红南果梨等十几种,年产水果1300余吨。    三、特色产品    我镇的特色产品有食用菌、花卉苗木、细木板、防腐杆、蛭石粉、免淘大米等享誉省内外。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振兴经济,我镇的产业布局调整为:东苗、北菌、南果、西药,主导产业向食用菌、花卉苗木聚集,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食用菌今年预计产量可达2000吨,苗木花卉品种有水腊、榆叶梅、垂榆等30多个品种,今年可产苗木500-600万株。镇党委、政府决定:凡来我镇从事各项产业的开发者或投资者,除享有上级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外,还享有我镇制定的多种优惠政策,南口前镇全体人民将诚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南口前镇来寻求发展。".  

南山城镇

  南山镇位于清原县东部山区,属高寒地区,与吉林省的梅河市和柳河县毗临。境内总面积412.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1957亩,其中,有旱田45829亩,水田16128亩。水域面积16561亩。集体林地面积335333亩,有林面积240215亩,总森林蓄积量1347489立方米。全镇共有53个行政村,9604户,总人口31814人,其中农业人口28075人。同时该镇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居住的民族有满族、汉族、回族、锡伯族、高山族、蒙古族、 族等。九九年该镇社会总值实现6053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480元。    该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货、药材随处可见,主要有月见草、人参、细辛、五味子、地龙骨等,地下资源有草炭土、矿泉水、硅石、紫晶石等。    目前,利用草炭土生产黄腐植酸的项目和矿泉水等项目正在对外招商。草炭土在我镇23个村储有资源,储量780万立米,该土属于植物与土壤的混合物,其中所含的植物必需的营养成份远远高于一般土壤,可用于开发花卉营养土,可用于有机肥料,可提取黄腐酸、黑腐酸等,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五日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化验该草炭土含灰分17.34Ad,腐植酸66.7HAd,黑腐植酸36.03BAd,黄腐酸30.7FAd,可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此项目正在开发招商之中。    另外,我镇有天然优质矿泉水资源,已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份被辽宁省地质矿产局、矿泉水监测中心评价检测为低钠、低矿化,含偏硅酸30.37--34.06mg/L 达到了GB8537--87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界限指标,其限量指标、污染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于一九九三年一月份获得鉴定证书,该井日出水量406吨,水位埋深4.30--4.63m,水温7.6--8 动态稳定,因此可建一个年产万吨的矿泉水加工厂,此项目正处在对外招商之中。".  

湾甸子镇

  座落于长白山余脉的清原满族自治县城东南33公里处龙岗山脚下的湾甸子镇,地处北纬41°58′,东经125°8′。东临吉林省柳河县,南临新宾县,西与大苏河乡接壤,北临清原镇、英额门镇及南山城镇。镇域总面积354.68平方公里,镇内交通通讯发达,省道彰桓线贯穿南北,乡路永尖线、湾甘线横亘东西。全镇共辖11个行政村4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00人, 劳动力5千余人。省、县两家国有林场湾甸子省实验林场和大边沟林场座落于境内。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距湾甸子镇30公里,被誉为辽宁省人民的母亲河——浑河,发源于境内的滚马岭下,绵延数百公里的滔滔浑河孕育了繁衍在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的人们。。    湾甸子镇境内气候宜人,水量充沛,年降水量达8900万立方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物含量高。适宜的气候资源和地理环境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全镇有林面积达24万亩,其中天然林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4%,耕地面积达2.5万亩。这里林种繁多,有落叶松、红松、油松、樟子松、核桃松、花曲柳、水曲柳、杨树、柞树、桦树等30余种林木;这里野生山菜丰饶,有蕨菜、大叶芹、刺嫩芽、猴腿、广东菜。野生食用菌类有红蘑、榛蘑、灰蘑、趟子蘑、榆蘑等20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滋补了生存在其中的各种野生动物,如狼、狐狸、野猪、獾子、獐、狍、兔等。飞禽类有野鸡、喜鹊、乌鸦、斑鸠、啄木鸟、布谷鸟等。矿产资源蕴藏量较大,有草碳土、花岗岩、硅酸岩、铁矿藏。其中草碳土储量极大,镇域很多角落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朋友,当您需要摆脱钢筋混凝土带给您的压抑,忙碌而紧张的工作生活带给您的疲惫,喧嚣的人流及物流带给您的烦闷,这里是您最佳的选择,这里是人间天堂,这里是投资者的热土、创业者的家园。   ".  

大孤家镇

  清原满族自治县辖镇。县“新疆马鹿品系”基地。原属开原县,1925年划入清原县,1956年改大孤家乡(属草市区),1962年设大孤家公社,1983年改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52公里,面积210.7平方公里,人口2.2万。清(原)开(原)公路穿过全境。辖大孤家、一面山、湾龙泡、半拉山、北岔沟、东堡、小荒沟、清河北、沟门口、刘家沟、王大堡、泉眼头、松树咀、大甘河、徐小堡、小甘河、兴隆台、罗圈沟、刘家崴子、王小堡20个村委会和大孤家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配件、油脂等行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大豆、烤烟。养鹿数量居全省之首。.  

夏家堡镇

  清原满族自治县辖镇。原属开原县,1925年划入清原县,为六区。1958年设夏家堡公社,1983年改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42公里,面积222.4平方公里,人口1.8万。清(原)开(原)公路横贯境内。辖夏家堡、张道沟、刘小堡、高窝棚、高砬子、唐家屯、黄家屯、文屯、卜屯、大地、袁家庙、丁家堡、赵堡、下川、杨木林、杨家堡、朱家堡、马家堡、下坎子、后屯、荒沟、后背、新富屯23个村委会和夏家堡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页硅矿和有色金属熔炼厂等。农业主产玉米、大豆、水稻、烤烟。.  

土口子乡

  土口子乡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占地面积24,370公顷,其中山地面积19,051公顷,平地面积5,054公顷,水面积265公顷,21个村,耕地面积200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600公顷。    一、资源情况   有着丰富自然资源,花岗岩分布在几个村,储量在几百万立方米,草炭土储量大约80万立方米以上,分布在十几个村,柞蚕放养量在400把左右,占全县放养量的三分之二,总产量400吨左右,全乡水稻面积9000亩,产量5000吨左右,优质大米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二、合作项目    1、清原县银河石油化工机械厂。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180万元,流动资产20万元,化工机械厂分为四大车间:铆焊、机加、铸造、冲压,每年可创产值300-500万元,设备有立车、镗床、龙门 床、冲床、磨擦压力等40余台设备,铸造车间有3吨炉2台,铸件可铸5吨以上,化工机械厂有着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生产车间25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车库、办公室500平方米。    2、抚顺市新型有机复合肥厂。建于一九九四年,固定资产投资160万元,以后经改造又投入60万元,共投入220万元,复合肥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厂房面积3000平方米,有着先进的化验设备,新型有机复合肥是中国农科院与我厂研制和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它是利用我国丰富草炭资源,配合适量的无机营养,运用现代科学配方,科学技术。产品主要特点:1、含有大量有机质,生物活性物质;2、有机、无机营养配比合理;3、养分具有速效性;4、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养分均衡,适合土壤和作物营养需要,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5、施用方便,适合大多数土壤和作物,作底肥一次施用,减少追肥用量和次数,复合肥主要原料草炭土,当地资源充足。    3、清原县龙华淀粉厂。建于一九八七年,先后两次改造,现有资产680万元,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25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1100平方米,办公室、化验室287平方米,仓库、配电室等1080平方米,年产6000吨玉米淀粉。原料玉米资源丰富,东靠吉林省产粮大县东丰县,加之本乡玉米,足够生产用。    4、石材加工项目。我乡现有六处采石场,现有加工方式都是一般粗加工出售,如果深加工,加工成各种规格大理石板出售,经济效益产值可成倍增长。.  

敖家堡乡

  敖家堡乡地处清原县西南部,距清原县城35公里,东邻大苏河乡,南与新宾县永陵镇接壤,北和南口前镇相邻,全乡境内总面积257,985亩,其中森林面积83,550亩,耕地面积12,898亩;全乡共有2909户,人口11258人,农业人口10,111,非农人口1147;共有15个行政村,67个居民小组;敖家堡乡是一个满、汉族杂居的以林为主,多业并存的乡镇。    敖家堡乡虽然地处比较偏僻,但交通便畅,清--平线横穿境内;由敖家堡乡始发去抚顺的班车当日往返;清--马、清-- 莱客车当日驻寨;清--敖班车当日往返。    敖家堡乡山高林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资源如果以每年采伐1,500立方米计算可达到永续利用;以铁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遍布全乡6个村,矿石品位好,含量高,全乡总储量为3,800万吨。    敖家堡乡是全县黄牛生产的重点乡,全乡黄牛存栏每年稳定在万头以上,年平均出售商品牛3,500头,晒烟生产是敖家堡乡的又一主导产业;以量大质优闻名整个辽宁市场,年产晒烟40多万公斤;食用菌生产是敖家堡乡新兴的又一产业,每年以80万箱段的速度增长,每年产香菇30万斤左右;养林蛙有着多年的历史,全乡蛙塘500余个,年产商品蛙20万只。    敖家堡乡是县政府确定的工业发展小区,市名星乡镇企业力车条件厂每年产车圈5万余支,生产力车条20万包左右,产品覆盖整个东北市场;新建成的2个铁矿,每年产精矿粉3万吨,年产值600万元,创税70余万元。现仍有多处矿点需要对外招商引资办铁矿,还可以就地研究矿粉深加工上球团项目及上炼铁厂。    敖家堡乡将以十分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诚招有识之士来乡共谋大业。".  

大苏家河乡

  清原满族自治县辖乡。1956年建湾甸子区大苏河乡,1958年改甸子公社大苏河管理区,1961年设大苏河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275.1平方公里,人口1万。清(原)新(宾)、清(原)大(堡)公路过境。辖杨家店、大钓鱼台、样子沟、大苏河、小苏河、大甸子、南天门、三十道河、和庆、长沙屯、平岭后、大堡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兼产木材。.  

枸乃甸乡

  清原满族自治县辖乡。原属开原县,1925年划入清原县,为一区。1958年改清原公社枸乃甸管理区,1962年改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0.5公里,面积207.3平方公里,人口0.8万。清(原)大(孤家)公路过境。辖枸乃甸、龙王庙、侯家窝棚、东井家沟、西井家沟、大金厂、新房子、朱家堡、北大林、宁家店、甸心子、斗虎沟、筐子沟、线金厂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大豆、水稻。.  


红透山镇特产大全




红透山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