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溪湖区总面积320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59号,邮编:117002。代码:210503。区号:0414。拼音:Xihu Qu。
行政区划
溪湖区辖6个街道、3个镇、1个乡:河东街道、河西街道、彩屯街道、竖井街道、彩北街道、东风街道、火连寨镇、歪头山镇、石桥子镇、张其寨乡。
历史沿革
?年,溪湖区辖8个街道、4个镇:河东街道、柳塘街道、竖井街道、河沿街道、彩屯街道、水泥街道、河西街道、彩北街道、石桥子镇、歪头山镇、火连寨回族满族镇、东风镇。
2000年,溪湖区辖5个街道、4个镇、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373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河东街道 33676 河西街道 27708 彩屯街道 28795 竖井街道 26214 彩北街道 24352 火连寨回族满族镇 11839 歪头山镇 23684 东风镇 18826 石桥子镇 18876 张其寨乡 9765
2002年1月1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2002]15号)批复:同意撤销东风镇,改设东风街道办事处;撤销火连寨回族满族镇,设立火连寨镇。
地图
2001年:
某年溪湖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6个街道、3个镇、1个乡,45个社区居委会、33个村委会,面积319.7平方千米,人口22.78万:
河东街道 办事处驻站前,人口3.15万人,面积8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立新、峪岗、河沿、峪前、站前、井涌、铁工、后石、井泉。
河西街道 办事处驻柳西,人口3.18万人,面积5.5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柳塘、柳西、煤矿、太平、大堡、头道、河西、北山、仕仁。
彩屯街道 办事处驻彩玉,人口2.74万人,面积3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彩玉、彩胜、彩云、华新、彩发、彩达、彩旺、华南。
竖井街道 办事处驻竖井,人口2.72万人,面积4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华阳、宝藏、黑金、竖井、高山。
彩北街道 办事处驻彩虹,人口2.64万人,面积5.5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彩北、彩西、矿材、彩虹、新光、彩新、彩建。
东风街道 办事处驻幸福街,人口1.88万人,面积36.7 4个社区居委会:郑家、复兴、幸福、东风;6个村委会:核桃沟、新和、新兴、三会场、彩北、彩新。
火连寨镇 镇政府驻火连寨村,人口1.22万人,面积43.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火连寨;4个村委会:火连寨、营子、上堡、下堡。
歪头山镇 镇政府驻边牛,人口2.38万人,面积60.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歪头山;8个村委会:边牛、胡台、柳峪、岱金峪、侯屯、北松木堡、南松木堡、歪头山。
石桥子镇 镇政府驻下石,人口1.85万人,面积80.4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石桥子;7个村委会:上石、下石、响山、西高堡、平台、红旗、高程。
张其寨乡 乡政府驻张其寨,人口1.02万人,面积7.2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上沟、下沟、黑贝、翻身、张其寨、黄木厂、花岭、柳峪。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2万人 | 320平方公里 | 210503 | 117000 | 0414 | 查看 溪湖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河东街道 | 约3.15万人 | 8平方公里 |
---- |
查看 河东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河西街道 | 0 | 0 |
---- |
查看 河西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彩屯街道 | 约5.26万人 | 3平方公里 |
---- |
查看 彩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竖井街道 | 约2.72万人 | 4平方公里 |
---- |
查看 竖井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彩北街道 | 约5.64万人 | 5.5平方公里 |
---- |
查看 彩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东风街道 | 0 | 0 |
---- |
查看 东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石桥子街道 | 约1.8万人 | 80平方公里 |
---- |
查看 石桥子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火连寨镇 | 约1.3万人 | 43.6平方公里 |
---- |
查看 火连寨镇谷歌卫星地图 |
歪头山镇 | 约2.4万人 | 44.92平方公里 |
---- |
查看 歪头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
张其寨乡 | 0 | 0 |
---- |
查看 张其寨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平山区 |
平山区位于本溪市中心,溪湖、明山、南芬3个区环绕于四周。总面积177.07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解放北路50号,邮编:117000。代码:210502。区号:0414。拼音:Pingshan Qu。 行政区划 平山区辖8个街道、1个镇:南地街道、工人街道、平山街道、东明街道、崔东街道、站前街道、千金街道、北台街道、桥头镇。 历史沿革 2000年,平山区辖7个街道、2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5643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南地街道 45282 工人街道 37604 平山街道 52826 东明街道 44630 崔东街道 57640 站前街道 19571 千金街道 46999 桥头镇 18059 北台镇 33819 2002年1月1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2002]15号)批复:同意撤销北台镇,将其原所辖的富家、岭下、梨沟3个村划入桥头镇;将北台镇原其余所辖的2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改设北台街道办事处。 地图 某年平山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8个街道、1个镇,71个社区居委会、14个村委会,面积177.07平方千米,总人口35.14万,其中汉族27.07万人,满族1.37万人: 东明街道 办事处驻东明,人口4.93万人,面积1.53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东明、东进、东光、振兴、高中、新闻、东园、群策、中心、立信。 站前街道 办事处驻丰光,人口2.15万人,面积2.26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迎宾、丰盛、丰光、市府、铁运。 崔东街道 办事处驻建工,人口5.04万人,面积2.00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居委会:崔东、春麓、英勇、三合、合山、合峰、清荣、建工、建平、向阳、民主、崔胜。 工人街道 办事处驻工人,人口3.67万人,面积1.84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工人、和平、新麓、新德、育阳、转山、曙光、育明、新和。 南地街道 办事处驻兴胜,人口4.19万人,面积1.95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南地、福利、德太、兴胜、光华、联利、永强、广裕、广山。 平山街道 办事处驻平山,人口5.46万人,面积3.20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居委会:平山、春建、永兴、春合、前进、平麓、艺红、艺术、学院、光明、溪园。 千金街道 办事处驻永顺,人口3.84万人,面积39.4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千金、永顺、长山、泉涌、石子、西泊、山城、兴安、福金、化肥;个2个村委会:千金、兴安。 北台街道 办事处驻北台,人口3.06万人,面积23.2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河西、河东、北钢;2个村委会:北台、宁家。 桥头镇 镇政府驻河东,人口2.79万人,面积101.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桥头;10个村委会:兴隆、台沟、尚家、河东、房身、桥头、金家、岭下、富家、梨沟。 |
溪湖区 |
k溪湖区总面积320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59号,邮编:117002。代码:210503。区号:0414。拼音:Xihu Qu。 行政区划 溪湖区辖6个街道、3个镇、1个乡:河东街道、河西街道、彩屯街道、竖井街道、彩北街道、东风街道、火连寨镇、歪头山镇、石桥子镇、张其寨乡。 历史沿革 ?年,溪湖区辖8个街道、4个镇:河东街道、柳塘街道、竖井街道、河沿街道、彩屯街道、水泥街道、河西街道、彩北街道、石桥子镇、歪头山镇、火连寨回族满族镇、东风镇。 2000年,溪湖区辖5个街道、4个镇、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373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河东街道 33676 河西街道 27708 彩屯街道 28795 竖井街道 26214 彩北街道 24352 火连寨回族满族镇 11839 歪头山镇 23684 东风镇 18826 石桥子镇 18876 张其寨乡 9765 2002年1月1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2002]15号)批复:同意撤销东风镇,改设东风街道办事处;撤销火连寨回族满族镇,设立火连寨镇。 地图 2001年: 某年溪湖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6个街道、3个镇、1个乡,45个社区居委会、33个村委会,面积319.7平方千米,人口22.78万: 河东街道 办事处驻站前,人口3.15万人,面积8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立新、峪岗、河沿、峪前、站前、井涌、铁工、后石、井泉。 河西街道 办事处驻柳西,人口3.18万人,面积5.5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柳塘、柳西、煤矿、太平、大堡、头道、河西、北山、仕仁。 彩屯街道 办事处驻彩玉,人口2.74万人,面积3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彩玉、彩胜、彩云、华新、彩发、彩达、彩旺、华南。 竖井街道 办事处驻竖井,人口2.72万人,面积4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华阳、宝藏、黑金、竖井、高山。 彩北街道 办事处驻彩虹,人口2.64万人,面积5.5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彩北、彩西、矿材、彩虹、新光、彩新、彩建。 东风街道 办事处驻幸福街,人口1.88万人,面积36.7 4个社区居委会:郑家、复兴、幸福、东风;6个村委会:核桃沟、新和、新兴、三会场、彩北、彩新。 火连寨镇 镇政府驻火连寨村,人口1.22万人,面积43.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火连寨;4个村委会:火连寨、营子、上堡、下堡。 歪头山镇 镇政府驻边牛,人口2.38万人,面积60.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歪头山;8个村委会:边牛、胡台、柳峪、岱金峪、侯屯、北松木堡、南松木堡、歪头山。 石桥子镇 镇政府驻下石,人口1.85万人,面积80.4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石桥子;7个村委会:上石、下石、响山、西高堡、平台、红旗、高程。 张其寨乡 乡政府驻张其寨,人口1.02万人,面积7.2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上沟、下沟、黑贝、翻身、张其寨、黄木厂、花岭、柳峪。 |
明山区 |
明山区总面积410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新明街道小堡社区,邮编:117021。代码:210504。区号:0414。拼音:Mingshan Qu。 行政区划 明山区辖8个街道、1个镇:金山街道、北地街道、高峪街道、明山街道、东兴街道、新明街道、牛心台街道、卧龙街道、高台子镇。 历史沿革 ?年,明山区辖7个街道、3个镇:体育场街道、东兴街道、紫金山街道、张家堡街道、高峪街道、明山街道、北地街道、卧龙镇、牛心台镇、高台子镇。 2000年,明山区辖6个街道、3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1161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北地街道 37157 明山街道 66553 紫金街道 57406 东兴街道 52053 高峪街道 19083 新明街道 12598 高台子镇 19570 牛心台镇 25296 卧龙镇 21899 2002年1月10日,辽政[2002]15号文件批复:撤销牛心台镇,将其原所辖的大南、大浓湖、金坑3个村划入卧龙镇;区划调整后,将牛心台镇其余原所辖的4个社区居委会和3个村,改设牛心台街道办事处。 2005年底,明山区辖7个街道、2个镇:金山街道、北地街道、高峪街道、明山街道、东兴街道、新明街道、牛心台街道、高台子镇、卧龙镇。 2006年,撤销卧龙镇,设立卧龙街道办事处,其行政区域不变,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地图 2001年: 某年明山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7个街道、2个镇,42个社区居委会、30个村委会: 北地街道 办事处驻永胜,人口3.7万人,面积1.9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永平、高建、永胜、永新、永联、永兴。 明山街道 办事处驻民建,人口6.7万人,面积3.2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居委会:消防、胜建、明东、民建、西芬、永利、福民、建光。 金山街道 办事处驻塔南,人口5.7万人,面积1.5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塔西、塔南、矿院、紫金、育民、永安、武山。 东兴街道 办事处驻长青,人口5.2万人,面积19.5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长青、八一、青平、育红、新兴、院校、春明。 高峪街道 办事处驻新峪,人口1.9万人,面积4.1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高峪、新峪、德峪。 新明街道 办事处驻小堡,人口1.3万人,面积12.4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峪北、小堡、大峪、峪安;1个村委会:大峪。 牛心台街道 办事处驻下牛,人口2.0万人,面积142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上牛、下牛、大楼、红脸;3个村委会:上牛、下牛、红脸。 高台子镇 镇政府驻高台子,人口2.3万人,面积43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高台子、姚家、威宁营、梁家、赫地、前厂子、新岭、李家堡、奚家堡、胜利、平安岭、窑沟口、塔峪、旧孩岭、台地、东高堡。 卧龙镇 镇政府驻卧龙村,人口2.4万人,面积182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卧龙、绢纺;10个村委会:卧龙、大峪沟、欢喜岭、三家子、大阳、大南、大浓湖、金坑、兴隆山、韩家堡。 行政区划网站··本页编辑:lanweixing· |
南芬区 |
某年南芬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2个街道、1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14个社区居委会、31个村委会,面积619平方千米,人口9万: 南芬街道 办事处驻中心,人口3.1万人,面积3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南芬、细河、铁东、南山、盘道、甩弯子、郭家、选矿。 铁山街道 办事处驻铁山,人口1.9万人,面积2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赵家、铁山、六百户、对面沟、三十六户。 下马塘镇 镇政府驻下马塘村,人口1.4万人,面积212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下马塘;12个村委会:下马塘、施家、马家、太平、沈家、苗家、庙岭、程家、深沟、爱国、石碑岭、金家。 南芬乡 乡政府驻盘道,人口1.4万人,面积173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南芬、赵家、金坑、解放、柏峪、永安、徐家、长岭。 思山岭满族乡 乡政府驻思山岭,人口1.1万人,面积229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思山岭、后塔、三道河、石湖、甬子峪、三台子、南沟、东沟、黄柏峪、财神庙、杨木沟。 |
本溪满族自治县 |
本溪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太子河上游。东与桓仁、宽甸两县交界,北与新宾、抚顺两县此连,西与本溪、辽阳两市接壤,南与凤城县为邻。总面积3362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小市镇,邮编:117100。代码:210521。区号:0414。拼音:Benxi Manzu Zizhixian。 行政区划 本溪满族自治县辖10个镇、1个乡:小市镇、草河掌镇、草河城镇、草河口镇、连山关镇、高官镇、清河城镇、田师付镇、南甸子镇、碱厂镇、东营坊乡。 历史沿革 本溪县名源于清代。据《重修观音寺碑记》载:"盛京(今沈阳)城南百里之外,有本溪湖“…,湖侧有观音古刹。”另据《八旗通志》载:“雍正五年 (一七二七年)此湖(本溪湖)称为杯犀湖。”很久以前传说,湖水尚小,宛如一杯清水,湖底下窄上宽,形如犀牛之角,故以形态命名“杯犀湖”。这是本溪湖较早的名。后因怀犀湖较为难写难认,遂改称为本溪湖。清光绪三十二年始设本溪县,因县衙在本溪湖附近,故名。 本溪县战国时期至秦、汉、魏、晋先后属辽东郡、玄竞郡管辖。北魏、北齐至隋时被高句丽割据。唐初收复辽东,属安东都护府。辽金时属辽阳县、石城县辖区。元时属辽阳路。明时置草河千户所。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年)改置东宁卫。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0六年)十月始设本溪县。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45年八月,建立了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权——本溪县人民政府。1946年国民党进驻。1948年十月获第二次解放。一九五二年本溪县撤销,并入本溪市。一九五六年,重设本溪县,县政府驻本溪市。1960年8月起,县政府迁驻小市镇。现为本溪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辖12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383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小市镇 85035 草河掌镇 11257 草河城镇 13020 草河口镇 26077 连山关镇 14763 偏岭镇 14973 清河城镇 11896 山城子镇 10748 泉水镇 10177 田师傅镇 33000 南甸镇 16557 碱厂镇 20557 高官乡 7634 东营房乡 9389 兰河峪乡 8751 2002年1月1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2002]15号)批复:同意撤销小市镇、山城子镇,合并设立小市镇;撤销清河城镇、富家楼子乡,合并设立清河城镇。 2005年底,本溪满族自治县辖11个镇、3个乡:小市镇、草河掌镇、草河城镇、草河口镇、连山关镇、偏岭镇、清河城镇、泉水镇、田师付镇、南甸子镇、碱厂镇、高官乡、东营坊乡、兰河峪乡。 2006年,(1)撤销高官乡、偏岭镇,合并设立高官镇。区划调整后,高官镇区域面积433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镇政府驻地偏岭村。(2)撤销泉水镇、小市镇,合并设立小市镇,将原泉水镇富城峪村民组划归清河城镇城西村。区划调整后,小市镇区域面积618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11个社区居委会,镇政府驻地小市村。(3)撤销兰河峪乡,将原兰河峪乡兰河峪村、城门村划归碱厂镇;原兰河峪乡新城子村、南营坊村划归东营坊乡。区划调整后,碱厂镇区域面积355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东营坊乡区域面积37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地不变。 地图 2001年行政区划示意图: 某年本溪满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县辖11个镇、3个乡,28个社区居委会、130个村委会,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29.9万: 小市镇 镇政府驻小市村,人口9.67万人,面积433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温泉、站前、西山、中心、文化、向阳、棉织、煤炭、小市、水库;20个村委会:小市、观音阁、香磨、张家堡、谢家崴子、青石岭、同江峪、城沟、上堡、下堡、达官寨、右寨子、陈英、朴家堡、东街、碱厂堡子、山城子、磨石峪、柜子石、财峪。 草河口镇 镇政府驻草河口,人口2.61万人,面积198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祁家堡、新市、胜利、化工;8个村委会:草河口、茳草、云盘、北沟、祁家堡、西沟、正沟、东沟。 连山关镇 镇政府驻黄岭,人口1.55万人,面积20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中心;8个村委会:黄岭、棒槌岭、摩天岭、石岭、刘家、中河、苏家、新开。 草河城镇 镇政府驻草河城,人口1.45万人,面积205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草河城、黑峪、峪西、四棵树、王坊、徐堡、沙河沟、白水、关口。 田师付镇 镇政府驻大堡,人口3.85万人,面积90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东山、东风、大东、建设、河北、荣桥、铁路、西山;6个村委会:魏家堡子、孔家堡子、全堡、大堡、太平、铁刹山。 南甸子镇 镇政府驻沟口,人口1.65万人,面积127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南甸子、东明;9个村委会:南阳、小峪、沟口、南甸子、二道河子、才窑、马城子、滴塔、北甸子。 清河城镇 镇政府驻清河城,人口1.27万人,面积319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前央、东阳、清河城、陈贾、台后、望城、城西、孟家、万利、马家沟。 碱厂镇 镇政府驻碱厂,人口2.05万人,面积135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镇东、镇西;10个村委会:碱厂、民主、长咀、桦皮峪、台山、黄家堡、胡家堡、九龙、赵家堡、王家崴子。 泉水镇 镇政府驻三官阁,人口0.96万人,面积183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蜂蜜砬子、谭家堡子、三官阁、腰堡、泉水、赛梨寨、富城峪。 偏岭镇 镇政府驻偏岭村,人口1.46万人,面积27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中心;13个村委会:新农、西麻户、直河、红光、法台、松树台、中寨子、偏岭、后崴子、泥塔、小夹河、沿龙沟、三家子。 草河掌镇 镇政府驻草河掌,人口1.18万人,面积375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郭堡、套峪、崔家坊、瓦坊、姜堡、草河掌、马骥、佟家堡、胡家堡子、榆村。 兰河峪乡 乡政府兰河峪,人口0.90万人,面积454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兰河峪、柳家堡、新城子、南营坊、城门。 高官乡 乡政府高官,人口0.75万人,面积15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肖家河、高官、花岭、安家、红石、磙子沟、田家堡、五日地。 东营坊乡 乡政府东营坊,人口1.16万人,面积210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东营坊、荒地、宫家堡、湖里、红土甸子、大阳、小东沟、洋湖沟。 |
桓仁满族自治县 |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边缘,西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交接,西和本溪满族自治县相连,南与宽甸满族自治县为邻,东北部和通化县、集安市交界。面积3547平方千米,人口29.86万人(2001年)。桓仁早期之名为“桓都”,为高句丽早期王城,也是唐朝时期渤海之“桓州”。境内主要有汉、满、朝鲜、回等民族。县治桓仁镇。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五女山位于桓仁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五女山山体是长方体,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因宫廷之争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都城,史称纥升骨城。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佛顶山:巍峨壮丽的佛顶山(老秃顶子)坐落在桓仁县西部, 海拔1,367米,素 有“辽宁屋脊”之称。顶峰有千余米方圆寸草不生,故名佛顶山。 佛顶山山体高大,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登极顶,放目远眺东南的八面崴、五女山、大青顶子、花脖子山诸峰均隐约可见。每当夏秋两季,从顶峰俯瞰山下,云海翻腾,气象万千。尤其是旭日东升,白云托日,浮空絮红,分外妖娆,展现人间奇景。 水文状况 雨量充沛,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70多条,浑江、雅河、富尔江等主要江河水能蕴藏量为56.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50.5千瓦。桓仁境内河流多、流速急、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自然资源 能源资源:桓仁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江河溪流密如蛛网,较大河流70余条、大小泡沼104个、泉眼254处。浑江由东北向南流经全县161.8公里。全县水域面积39.8万亩,占总面积7.5%。水资源总量156.4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6.2万千瓦可开发50.5万千瓦。其中县属水能蕴藏量20.5万千瓦,未开发17.1万千瓦。 桓仁依托水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能源转业化,建有国家大型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29.5万千瓦,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县属水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3.73万千瓦,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之一。桓仁充份利用水资源,兴修以水库为主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进行水产养殖和农田灌溉,建有辽宁最大的淡水养殖场--浑江渔场,可养殖水面14.8万亩,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池沼公鱼、鲤、鲫、罗非、银鱼等;全县水利引水、蓄水、提水工程逐渐形成规模,灌溉数十万亩良田。 桓仁煤炭资源丰富,远景储量达1亿吨。暧河子地区煤矿储量800余万吨。全县以暧河子煤矿为主,年产煤12万吨。利用煤炭资料、发展热电能源转化业,建有桓仁金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年发电1.5亿千瓦时,可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 林业资源:桓仁地处长白与华北两大植被区系过渡带。境内山高林茂,林业资源丰富,为辽宁省“以发展林业经济为主县份”,是辽宁省重点林区,素有辽东“绿色宝库”之美称。林地面积429.3万亩,占全县面积80.69%,故有“八山”之称。有林地383.5万亩,其中天然林320.1万亩,人工林63.4万亩。活立木蓄积1513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2.6%。林木种类繁多,乔灌木40科、94属、248种。主要树种为柞树、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枫桦、白桦、青杨、赤杨、红柳、山槐、花楸、暴马丁香、刺五加、野玫瑰、胡榛子、猕猴桃、山葡萄,五味子等。最多树种为柞树;最古老的稀少树种为被称为“活化石”的东北红豆杉(亦称紫杉);最珍贵的树种为天女木兰、刺楸、紫椴、水(花)曲柳、黄菠萝、胡桃楸、黄榆、东北刺人参、红丁香、牛皮杜鹃、宽叶丁香等。 绿色食品资源:桓仁山川秀丽,河流众多,雨量适中,气候温凉潮湿,土质肥沃,水质优良。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土特产品种类繁多,素以果、菌、菜、药、鱼、米、蛙而著称。境内野生动植物2000多种。山野菜品种37科、131种,以品种多、无污染、营养价值高而闻名。主要品种为大叶芹、刺嫩芽、蕨菜、沙参、桔梗、刺五加等。年蕴藏量10余万吨,可利用8万余吨。山货野果满山遍野,金秋季节,山区野果飘香。主要品种为山葡萄、猕猴桃、山核桃、山里红、山梨、山杏、山樱桃、山芝麻、橡子仁、榛子等,年产数万吨。野生食用菌遍布沟谷山坡,主要品种为牛肚菌、松蘑、元蘑、榛蘑等。野生动物有獐、狍、熊、鹿、山兔、刺猬和各种鸟、蛇、鱼等。全县已建立优质米、蔬菜、果品、水产品、食用菌、牛、羊等生产基地,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矿产资源:桓仁之山,蕴藏丰富矿产资源。地层分布属于华北地层区辽东分区,地质构造位置特殊,成矿条件好,矿产勘查开发潜力大,有诸多珍贵矿藏沉睡于崇山峻岭中。 现已探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金属、建材非金属、燃料、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地热水等矿藏9大类、40余种、130多处,且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硅石矿储量4亿多吨,镁、煤矿的工业储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石灰石矿10亿多吨,大理石矿1亿多立方米,铅、锌、铜、铁等有色金属矿近2000万吨。品位较高的矿种有煤、菱镁、滑石、钾长石、石灰石、硅石、大理石、铅、锌、铜、钼、石墨等。稀有矿种为铂、镍、金、银、铀等。 地名由来 "桓仁"是以历史上古国的州府之称而命名。唐朝渤海时代的桓州以及高句丽时代的桓都,均为今名桓仁之渊源。 历史沿革 桓仁县开发较早。战国至秦代为扶余族、高句丽部落活动地区。汉属玄菟郡。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均被高句丽所据。唐属安东都护府仓岩州管辖。唐元和十五年(公元八二0年)属渤海桓州的桓都县。辽属东京道桓州。金属婆速府路。元属辽阳行省的沈阳路。明代属奴儿干都司,为女真族活动地区,清属奉天府兴京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始建怀仁县。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改桓仁县,以古桓州得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属安东省。1947年建立桓仁县人民政府,属安东省辖。1949年划归辽东省通化地区领导。1954年桓仁县属辽宁省安东地区领导。一九五八年划归本溪市所辖。一九六六年又划回丹东市领导。一九七五年划归本溪市辖县至今。 桓仁地区是高句丽民族初期活动的重要区域。坐落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城东北8.5公里处的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族创建政权的第一个都城。高句丽第一代王-,于公元前37年建立政权,到公元三至五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曾占据了辽河以东、日本海以西、第二松花江以南、汉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在历史上存续了705年,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为唐朝所灭。高句丽的文明史对东北亚的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高句丽政权在五女山山城沿袭了40年,至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迁都集安止。在40余年的时间里,高句丽民族在五女山山城上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山城中筑有城墙、城门、王宫、仓库、兵营等建筑,富有军事色彩。省市考古队在发掘五女山山城过程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直腹罐(残)、打制石器、战国至汉代的大陶壶、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等珍贵文物和高句丽时期的陶罐、环首刀、甲衣,辽金时期的铜印、货币、陶盆、陶罐等文物数百件。这些文物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高句丽民族军事和生活习俗。2004年7月1日五女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