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东村位于洛阳镇东面,东与洛阳镇汤墅村相靠,南邻洛阳镇岑村村,西临武进港与洛阳镇洛阳村一水之隔,北与洛阳镇虞桥、马鞍村、朝安村相邻,镇郊结合。2010年3月原洛东村与原东陈村村域优化合并建立新的洛东村,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本地人口3562人,外来人口7000多人。集体净资产2179万元,2013年村级可支配收入181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21550元。曾获“中国移动信息化-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区级档案工作示范点”、“省级生态村”、“市级生态村”、“区级生态村”、“区级生态文明村”等先进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412103 | 213000 | -- | 查看 洛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天井村 |
天井村 天井村地处洛阳镇南端,东依无锡市阳山镇,南靠雪堰镇尚公村,西临礼嘉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立者王诤将军的故乡,232省道和锡溧漕运河穿境而过,318路和72路公交车直达本村。全村行政区域面积 4.5平方公里,有22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95人,常住户928户,村办企业48家,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亿元,村级经济收入105万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机遇,强化落实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生活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社会稳定和谐,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村于2009通过“省级卫生村”的验收,2010年通过“区级生态村”的验收,2011年通过“省级生态村”的验收,并荣获常州市“历史文化美丽乡村”的荣誉称号,在2012年通过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的验收。 |
岑村村 |
岑村村位于洛阳镇东南,距镇区2.5公里,以驻地岑村得名。东与洛阳阳湖村相靠,南临锡溧漕运河与无锡洛社保健村、阳山镇住基村隔河相望、与洛阳东尖村相连,西临武进港与洛阳圻庄村一水之隔,北与洛阳镇洛东村、汤墅村相邻,规划中的武进大道由西向东穿村而过。2001年9月由原岑村村与阳光村合并为岑村村,面积3.5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本地人口3003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971亩,其中粮田面积891亩、葡萄、桃树种植面积605亩、养殖水面475亩。岑村为洛阳的一个农村小集镇、集镇上有菜市场一个、商铺数十家。 全村现有股份制企业26家、私营企业20多家、主要产品有电子电器、空调用冷凝器、蒸发器、柴油机配件、减震器、摩托车电动车车架、冷库、包装、电镀等。其中有两家企业生产的微型电机销售量占全国制冷行业的50%以上。2013年全村销售产值10.1亿元,集体净资产1502万元,村级收入25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23012元。 荣誉。1998年,我村被评为“常州市安全文明村”2003-2004年度获武进区委、区政府“文明村”荣誉,并获“中国移动信息化-示范村”荣誉,2006年2月获武进区司法局“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2008年3月获常州市“创建廉洁和谐好乡村-先进集体”荣誉,2008年10月被命名为“江苏省卫生村”,2008年12月通过常州市和武进区村庄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五化三有”创建活动的验收,2009年3月荣获武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获常州市文明办“常州市未成年人阳光驿站”,2009年12月分别创建“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农村整治试点村”、“常州市武进区现代化示范村”、“武进区2009年度为民办实事模范村民委员会”,2009年获武进区体育局“体育健身俱乐部”称号,2010年1月荣获武进区人民政府“2009年度生态创建先进村”等荣誉,2010年6月荣获2007年-2009年“常州市‘五好’示范村党组织”和2009年度“洛阳镇先进党组织",常州市“小康家园”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妇女健身示范点”、江苏省“体育健身俱乐部”、常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常州市“星级农家书屋”、武进区“生态文明村”,武进区“和谐村庄”;“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带工建“四统筹一创争”活动示范片区、常州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 |
汤墅村 |
洛阳镇汤墅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东部,紧临无锡,西北部分区域已经发展为洛阳镇区。西接洛东村,南接为阳湖村和岑村,东为朝安村。2004年村域优化调整,由原庄陈村与皇范村合并,成立了新的汤墅村, 新成立的汤墅村总面积为275.4公顷,现有陈家头、堵墅、皇范等1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42户,2379人,现有建筑用地65.3公顷。实际耕地面积1469.56亩,其中水稻408亩,种植葡萄、桃树、花木面积1151.69亩,鱼塘面积228亩,农业主要以葡萄、水蜜桃为主,是洛阳镇万亩林果基地之一。村内工业主要产品为电机、柴油机配件、塑料制品等。全村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汤墅村内各道路基本硬化,村容村貌整洁,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历年来,汤墅村连续多年荣获区、镇政府嘉奖,2008 年分另别通过省级卫生村;市、区五化三优检查验收。 近年来,汤墅的村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社会公益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村硬化道路面积18569余万平方米,家家户户贯通了水泥路;主干道安装路灯近102盏;二侧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树木6782余棵,有观赏价值的花木1652余棵,公共绿地1908平方米,休闲园绿地1668平方米,中心村健身广场绿地1200平方米,村庄周围绿化(林果)面积97亩;为保障群众环保节能、安全用水,在 2008年对全村自来水管网实行彻底改造,改用长江水,家家户户贯通了液化气。为保证村民有一个洁净的环境,按省级卫生村要求全村实行制度约束下的长效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至2013年底,我村总人口数为2415人,共有834户。 天道酬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优美的环境必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纳福,我们将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而继续努力。 |
马鞍村 |
马鞍村地处洛阳镇东北部,东临朝安村,南靠洛东村,西接虞桥村,北依横林镇。全村区域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2亩,林果650亩,鱼塘300余亩,全村总户数815户,总人口2668人,暂住外来人员1700余人。本村总有21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有村幼儿园1所,大小企业35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2013年完成三业总产值5665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3万元,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20137元。 近年来,马鞍的村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社会公益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村硬化道路面积8余万平方米,家家户户贯通了水泥路;主干道安装路灯近120盏,主干道两侧、村中空闲地绿化面积224898平方米;为保障群众用水质量,对全村主要生活用水河清淤10万余方土,新建下水道1440米,对全村自来水管网实行彻底改用长江水;村投入80万元新建健身休闲广场1处,共计2500平方米,并安装照明路灯及配备音响1套,供村民娱乐健身。为保证村民有一个洁净的环境,按区“五化三有”要求全村实行制度约束下的长效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天道酬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优美的环境必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纳福,我们将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而继续努力。 |
朝安村 |
朝安村地处镇区东面,东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勤余村交界,南与阳湖村相邻,西与马安村相邻,北与横林镇新东方村交界。全村有耕地面积1744亩(其中粮食面积350亩、葡萄、桃树、大棚蔬菜面积1394亩),养殖面积900余亩。总人口3168人,本村共有13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现有2家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无规模企业,2013年工业总产值2.94亿元,农业产值3200万,农民人均收入19000元,2009年获得常州市“五化三有”达标村,2012年被评为武进区生态村和省级绿化示范村,2011至2012年度区级文明村,2012年被评为和谐村庄。 |
阳湖村 |
阳湖村 阳湖村地处洛阳镇东边,距镇区2.5公里,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交界,锡溧运河南北贯通,是洛阳东片行政村之一。管辖十二个村民小组,分布小塘岸、欢塘桥、东渠村、马家沟四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2259人,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实际耕地面积1570亩,鱼塘养殖面积350亩、葡萄、桃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20亩,是洛阳万亩林果园基地之一。集真空镀膜、塑料制品、塑料造粒、办公用品、计时器、机械加工、模具加工。冲压加工等各类企业十余家。村级全年总收入70万元左右。阳湖镇、村道路,村组道路基本改造完成,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加快投入,村容村貌整洁。阳湖段锡溧漕运河改造已完成,欢塘桥新桥已建成。阳湖文体活动中心村民活动正常开展。 |
虞桥村 |
虞桥村位于洛阳镇北部,距镇区2.0公里,面积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2亩,其中养殖面积280亩,林果面积720亩。有16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本村户籍人口2565人,外来人口3000余人。2008年荣获“常州市生态园林单位”;2009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卫生村”;2010年荣获“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2011年荣获“江苏省绿化示范村”和“江苏省生态村”。多年来连续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2012年度同时创建成省级“民主法治村”;区级“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一类村”;“环境长效综合管理先进村”;“四有一责示范村”、“文明村”、“和谐村”等活动。 全村现有中小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6家。主产品是制冷设备和微型电机。2013年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可完成销售产值4.7亿元。 全村主干道和个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交通、水电、通讯、卫生户厕、公厕、绿化配套等级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方便群众文化娱乐的健身活动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再开展和推进“三清一绿”、“五化三有”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专项行动以来、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引下,村支部、村委将带领全村人民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平,朝着“繁荣、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虞桥村不断努力奋斗! |
洛东社区 |
洛东村位于洛阳镇东面,东与洛阳镇汤墅村相靠,南邻洛阳镇岑村村,西临武进港与洛阳镇洛阳村一水之隔,北与洛阳镇虞桥、马鞍村、朝安村相邻,镇郊结合。2010年3月原洛东村与原东陈村村域优化合并建立新的洛东村,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本地人口3562人,外来人口7000多人。集体净资产2179万元,2013年村级可支配收入181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21550元。曾获“中国移动信息化-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区级档案工作示范点”、“省级生态村”、“市级生态村”、“区级生态村”、“区级生态文明村”等先进荣誉称号。 |
小留桥村 |
小留桥村 小留桥村地处洛阳镇西北部,距镇区4公里,北与312国道相邻,西与武进城区相邻,武南路、新232省道呈十字形从我村中心交叉穿越,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属洛阳镇西片行政村之一。管辖十五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176人,总面积2.38平方公里,鱼塘养殖面积130余亩,耕地1094亩。集电子、电机、五金、塑料、石英钟及其它各类加工企业40余家,村级全年总收入7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21180元。全村近年来,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入,辖区范围内镇村、村组道路基本改造完成,2008年建成小留桥村文体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2008 年通过市、区五化三有村验收和2009年通过了创建省级卫生村验收;2011年荣获区级生态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等称号;2012年、2013年分别通过了常州市和江苏省生态村的验收。 近年来,小留桥的村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社会公益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村硬化道路面积 10余万平方米,各村小组都通上了水泥路;主干道二侧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树木数千余棵,首先,我村对中心村庄进行整治和规划,对村民做好解释工作,如将原来朱阳埂组的一片杂草地变成了一处村级绿化林,形成树木成荫的美好景象;在朱阳绛组武南路北侧新建1个集绿化、健身、休闲一体的健身广场。我村投入50多万元做好全村的绿化工作,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36%,并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专人专管。 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统一饮用长江水。2010年全村15个村民小组516户农户及61家企业安装了天然气,村级投入180余万元。为保证村民有一个洁净的环境,按省级卫生村要求全村实行制度约束下的长效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在开展和推进“三清一绿”、“五化三有”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专项行动以来,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引下,村支部、村委将带领全村人民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平,朝着“繁荣、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小留桥村不断努力奋斗! |
民丰村 |
民丰村位于洛阳镇南端,距镇区10公里,村庄西临管城村,南靠戴溪集镇和戴溪村,东依东尖村和无锡阳山镇,北接圻庄村,对外交通主要为村西北武进大道,62路公交车直达本村。全村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0多亩。现有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04人。企事业单位6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12家,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全村三业经济收入突破7亿,全村人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 全村主干道和各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交通、水、电、通讯、卫生户厕、绿化配套等级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方便群众文化娱乐的东西健身活动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开展和推进“三清一绿”、“五化三有”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专项行动以来,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2010年我村获得区级生态村称号,同时多年被评为文明村。2011年被评为和谐文明村庄,康居乡村等多种荣誉。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引下,我村支部、村委将带领全村人民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平,朝着“繁荣、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新局面不断努力奋斗! |
洛阳社区 |
洛阳村地处洛阳镇区,东靠武进港,南与圻庄村以东洋河为界,西邻武澄路,北接下塘村、谈家头村,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马口里、街南、街北、姚家头、许家头、尤家头、孙家头、岸里、支家头、史家头、傅家头、官庄头、刘家头、沈家头、松坟头、网船上16个自然村。总户数838户,人口2833人。实际耕地面积421亩,大小企业40家,2013年完成三业收入10.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4万元,村级年收入200万元。全村主干道和各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交通、水、电、天然气、通讯、卫生户厕、绿化配套等级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南北健身活动中心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开展和推进“三清一绿”、“五化三有”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专项行动以来,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引下,村支部、村委将带领全村人民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平,朝着“繁荣、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新局面不断努力奋斗! |
友谊村 |
友谊村座落在洛阳镇西,区域面积3.73平方公里,有30个村民小组,全村常住人口 3618人,流动人口1430人, 村内有洛阳的几条重要道路,包括东都西路、新科西路等,戴洛路向北接武南路和新312国道,232省道由南向北穿村而过,为主要的出入镇区的道路。 我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四有一责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武进区绿化先进村”、“江苏省绿化模范村”、“武进区生态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常州市小康家园示范村”、“常州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武进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武进区红旗党组织”、“武进区生态文明村”。 村内有工业集中区一个,占地约300亩,主要从事不锈钢、不锈钢波纹管加工与制造。2013年全村生产总值6.37亿元,销售收入6.2亿元。中小企业60多家,全村人均收入21515元。全村主干道和各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交通、水、电、通讯、卫生户厕、绿化配套等级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方便群众文化娱乐的健身活动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开展和推进“三清一绿”、“五化三有”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专项行动以来,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
管城村 |
管城村地处洛阳镇南端,距镇区8公里,是洛阳镇南片行政村之一。管辖三十三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下东,下西,东头,大树下,中巷,马家头,杨家头,前东,前西,后东,后西,船方头,罗巷,后东,后中,后西,泽巷,中巷,小村,前东,前西,崔东,崔西,河西头,虎臣桥,陆家巷,板桥头,罗家头,新庄上,上西,上东,陈家头,周家头。现有总人口3758人,总面积4.716平方公里,实际耕地面积2580亩,共有企业78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2013年实现工业产值26650万元,村级全年总收入120万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机遇,强化落实,对产业发展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村容村貌整洁有序,道路改造全面完成,社会基础设施加快投入。 |
戴溪社区 |
洛阳镇戴溪村位于洛阳镇东南方,距镇区6公里,以驻地戴溪桥得名,村委驻地设在东街。东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相邻,南与本镇天井村相望,西与管城村相连,北与民丰村相接。戴陆路、锡溧漕运河穿村而过,戴溪大桥贯通东西往来。2001年9月原戴溪村与渔业村合并为戴溪村。总面积2.14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本村共679户,总人口2208人。全村共有大小企业26家,其中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7家。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4个亿,全村农民人均收入21980元。2008年通过市、区“五化三有”和省级卫生村验收和复验工作。2011年武进区和谐村庄达标。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71亩,其中良田510亩,葡萄、桃树和养殖水面达561亩。2004年成立杨新宇渔业专业合作社,2007年被评为“武进区科普示范基地”和“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9月杨新宇牌青鱼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8年被江苏电视台评为“特别推荐诚信单位”。2007年2月“戴溪青鱼”被评为“武进十佳农产品特色菜”。 近年来,戴溪村的村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社会公益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村硬化道路面积3万余平方米,家家户户贯通了水泥路:主干道安装了路灯;道路两侧种植香樟、广玉兰等;为保障群众用水质量,在2006年开始,对全村主要生活用水河清淤12条计7万余方,同年对全村自来水进行改造。为保证村民有一个洁净的环境,按照省级卫生村要求全村实行环境长效管理,提高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
东尖村 |
东尖村地处洛阳镇东南,距镇区2公里,东临锡溧运河,西临武进港,是洛阳镇南片行政村之一,现有村干部三个,管辖九个村名小组,分布大东尖、小东尖、网船村、坝头、湾里、渡口六个自然村。占地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4亩。大小企业共26多家。我村于2008年3月建成东尖村公共服务中心,有室外健身广场和室内活动室,占地10亩,总投资100余万元,健身广场设有篮球场、小型舞池及多套室外健身器械,广场上还有1座休闲亭,长廊、荷花池等组成,我村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文明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真正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让老百姓共享的发展成果。 村委现有办公用房900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站、妇女儿童之家、老年活动室、接待室、计生服务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等。截止目前为止,目前村委总户数353户,本地户籍人口1110人,流动人口200多个。2013年全村三业经济收入突破3.2亿,全村人均收入达18000元。在2008年通过常州市武进区“五化三有”与“省级卫生村”的验收,在2012年通过武进区级生态村,在2013年通过常州市级生态村的验收,村庄生态环境良好。 本村对道路进行统一规划,村委投资对全村主要村道进行硬化,止2008年10月底,全村主要村小组道路硬化面积达4.7万多平方米,硬化率100%,对村内主干道及村庄安装路灯,实现亮化,全村共安装高杆路灯200盏,总投资20万元;至2007年底前我村全部改厕完成,改厕率达到100%。根据我村经济的情况,我村在2000年就在全村范围内对每户改水补贴200元,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2009年开始我们村就全面改造天然气工程, 用天然气来代取煤气和液化气;全村绿化面积213亩,其中成块绿化35亩,公共绿化面积3300平方米,河塘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道路绿化49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7.7%;为使我村的河塘无淤积、无飘污,河坡整齐无垃圾,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我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九月中旬全面竣工。 |
瞿家村 |
瞿家村地处洛阳镇南端,距镇区3公里,是洛阳镇中片行政村之一。管辖二十一个村民小组,分布树家弄、瞿家巷、朱家桥、俞家塘、杨家巷、船方头、高家村、徐家塘、殷巷村、夏家头、李家头、杨家村、下坝桥、观音堂、马家头、南邵等16个自然村,现有常住户620户,总人口2306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实际耕地面积1723亩,共有企业38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2013年完成三业总产值42000万元,村级全年总收入76万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机遇,强化落实,对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生活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
圻庄村 |
圻庄村地处洛阳镇中部,距镇区2公里。戴洛公路穿村而过,武进大道贯穿东西、东临武进港,交通条件十分便捷。现全村总面积4.14平方公里,总人口3365人,外来人口2100多人,辖3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企业50余家,村级收入100余万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机遇,强化落实,对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生活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村容村貌整洁有序,道路改造全面完成,社会基础设施加快投入。 |
谈家头村 |
谈家头村 洛阳镇谈家头村座落于洛阳镇西,紧靠232省道和武南路,交通十分便利,2010年村域优化调整后,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共有19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28户,总人口3476人。全村共有工业企业85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有六家, 2013年全村预计工农业总产7.7亿元,村级可支配资金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0元。历年来,谈家头村多次荣获省、市、区、镇政府嘉奖,2007年通过区生态村、“五化三有”验收、2008年区“十佳稳定和谐村”、2009年“江苏省卫生村”、2010年省级“生态村”、2010年“红旗党组织”等。2011年区“生态文明村”、2012年省“三星康居村”。 近年来,谈家头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全村硬化道路面积5.5万平方米,全村改厕率完成95%,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5%以上,2014年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清洁能源入户99%。新建了文体中心、污水处理站等。 谈家头村在党的-精神指导下,依靠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结合全村干部的同心合力,积极带领广大群众艰苦创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大胆探索,“固本挖潜,开源节流”,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镇工业集中建设有利条件,拉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村级经济和公共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从一个以农业为主向的农业村,建设成为具有工业园区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