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村是湟里镇的市镇村,2010年4月20号由原湟里、洋淀、蒲村三村区域调整为新的湟里村。新湟里村东邻我镇村西、河南两村,南靠后坊、西鲁两村,西接金坛,北至葛庄,239省道穿村而过,金湟河横贯东西。区域面积8.57平方公里,总人口7064人,总户数2064户,劳动力3871人,耕地面积3727亩,共有60村民小组,党员221名,是武进区第一大村。
2013年全村完成三业产值51000万元,其中工业31000万元,种植业、副业完成9000万元,三产完成11000万元。我村村民以种植苗木为主,种植面积达2500亩。以亚芬彩叶观赏苗木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形成了产销规模化经营,富裕了百姓,带动了地方经济,全村人均收入达18700元。
几年来我村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村共同努力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农村集体财务规范管理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武进区生态村、常州市文明村。连续多年被评为武进区文明村、湟里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目前全村已有2525人参加了失地农民保险,1700人参加了新型农村保险,使农民“老有所养”。
区域调整后,新的湟里村在全体领导班子团结下坚持工作好、思想好、工作业绩好、工作制度好、群众反映好的前提下,为改变新农村面貌努力务实地工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412120 | 213000 | -- | 查看 湟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葛庄村 |
葛庄村位于湟里镇北大门,辖15个自然村组成,共2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200多人。村域总面积3.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5亩。主导产业为江苏金鼎腾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常州方丹预制构件有限公司、常州明都化纤有限公司、荣盛化纤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以机械装备、化纤、预制构件、五金加工的生产与销售为主。 近年来葛庄村委围绕强化服务,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完善各项便民措施。三年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建成的和谐路被评为武进区村级样板路。积极发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真正做到“心系葛庄百姓,情暖千家万户”。 近年来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常州市生态村、常州市计生工作先进集体、二星级康居示范村、武进区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武进区五好党组织、武进区红旗党组织等称号。 |
西鲁村 |
西鲁村位于湟里镇西南面,东临后坊村,北与湟里村接镶,南与宜兴市新建镇接镶,西与金坛市儒林镇接镶。全村行政区面积为4.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0亩,水面面积704亩,省239省道,北干河穿村而过。 全村现有26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总户数为937户,总人口2280人。现有企业10家,重点企业为晟泰纸箱包装有限公司、盛强纺织厂。2013年完成三业产值1.6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亿元,销售1.05亿元,利润约为230万元,农副业产值为3890万元。历年来,村投入650万元进行道硬化,投入50万元进行道路亮化。2013年人均纯收为18600元,全村现有3个健身广场,2个生活污水处理站,1个卫生服务中心,1个便民服务站,1个4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285公交车直通村委。 全村设立1个党总支,4个支部(农村支部、老年支部、晟泰支部、永通支部),现有党员87人。 |
蒋堰村 |
蒋堰村位于湟里镇西南,距镇6公里。本村东到后塘沟村,与东安村相连,西到河头桥村,与宜兴市新建镇相邻,南到金家田舍村,与五巷村比邻,北到宅基上村,与北隍相接。由后塘沟村、顾家村、蒋堰村等25个自然村组成,设49个村民小组,共1297户,3894人,本村区域总面积6.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77亩,以种植草坪、花木为主。 2013年三业产值总量为7.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6.68亿元,农业产值44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00万元,利税总量6800万元。现有常州市华腾油品有限公司、江苏东冶轧辊有限公司、江苏金锋佳特机电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润发油品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东安万丰机械配件厂等42家村属企业,主要以钢铁、油品、轧辊制造、风力发电设备、五金加工、耐火材料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超亿元企业有常州市金松特钢有限公司、常州市华腾油品有限公司2家。村有固定资产800余万元。 2000年以来,本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常州市计生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文明村、武进区民主法制先进村、武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第一轮平安建设先进村,多次被镇评为先进党支部、工业先进村、财务管理先进村、村民自治先进村、妇女工作先进村、水利建设先进村。蒋堰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武进区2009-2010度文明村”、“武进区五好党组织”、“武进区和谐村庄标兵”、“武进区生态文明示范村”等称号。 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周志清,村主任张,献良副书记吕玉林、赵网楼、丁俊明、会计符建良。 |
伍巷村 |
五巷村位于湟里镇西南,距镇8公里。本村东到东丰公路村,与西安村相连,西到上马墩,与宜兴市新建镇闸上村相邻,南到中干河,与宜兴市丰义镇隔河相望,北郑塘坝头村,与蒋堰相接。五巷村由五巷村、沈巷村、王巷村、大蒋巷村、小蒋巷村等13个自然村组成,设32个村民小组,共886户,3006人,本村区域总面积5.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45亩,以种植草坪、花木为主,养殖业为辅。 本村2013年三业产值总量为15.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08亿元,农业产值128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00万元,利税总量2800万元。现有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常州市云海油品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山轧辊有限公司、东安炼油厂、豪俊弹簧厂等26家村属企业,主要以油品、轧辊制造、五金加工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超10亿元企业有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村有固定资产700余万元。 2000年以来,本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常州市计生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文明村、武进区民主法制先进村、武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被镇评为先进党支部、工业先进村、财务管理先进村、村民自治先进村、妇女工作先进村、水利建设先进村。 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树华、村委主任郭维明,副书记朱小红、会计周才月组成。 |
西安村 |
西安村位于湟里镇东南面,与宜兴交界,东与武宜相邻,西与五巷相邻,是一个自然村比较集中的行政村。 全村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3亩,鱼塘面积728亩,粮食种植面积200亩。主要以花木草坪种植为主,面积为1525亩。全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分成5个自然村落。居民总户数886户,总人口3030人,企业15个,主要以纸箱、纺织袋、五金机械、低压电器配件、铸铁锻件、冲压件的生产与销售为主。2013年全村三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980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13600元。 通过镇区“争创环境优美镇”工程,目前,全村卫生户厕数880户;占总户数的99%。三格式户厕数868户,占总户数的99%,全村已由886户安装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全村已无露天粪坑。全村现有水冲式公测11座;标准蓄粪池20只;标准化封闭式垃圾房60只。 |
武宜村 |
武宜村简介 武宜村位于湟里镇东南方向,距镇九公里。据传本地先是有周姓居民在此居住,并逐步繁衍扩大,成为一村庄,由于紧靠滆湖而得名为“周家湖”,一直到解放后,由于本村与宜兴市的丰义镇近邻,后改为“武宜村”,含义是武进与宜兴的交界村。本村东到滆湖;与滆湖紧连,西到孟泾河;与西安村的渎东自然村接壤,南到张河港;与宜兴的丰义毗邻,北到薛家流河;与安南村的尧渎自然村相接。由周家湖、庄则里、五家顶、黄河头等四个自然村组成,设17个村民小组,现共有695户,2132人,其中:男1045人,女1087人,在劳动年龄内的劳动力有1134人,其中务农的有510人,从事工业和其它行业的有624人。另有暂住外来人口132人。本村总面积3.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92亩,建筑占地面积118亩,内塘面积1206亩。 本村2013年三业产值总值为3203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0418万元;农业产值3167万元;多种经营产值7050万元;实现三产增加值1404万元;利税总量为6232万元。现有雪尼尔纱、电杆、法兰杆配件、印刷等5家村属企业,村有固定资产75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9892元。 历史上有名的银杏树(白果树)有近150多年,是当年农民下滆湖积肥料迷航时的方向树。青龙桥(建造于明朝初年)(详见青龙桥简况“有纸另附”)等历史古迹。 1984年以来,本村先后荣获:常州市“三八”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常州市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常州市农村老年体育工作《百佳先进村》;武进县人民政府《绿色明星企业》、武进区村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先进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民主法治村》和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常州市市级生态村、江苏省省级生态村、武进区和谐村庄达标村等省、市、区的多项荣誉称号。(注:以上荣誉奖不包括镇级的奖励)。 现在的武宜村正已健康的步伐向农村、农业现代化迈进。 |
香泉村 |
香泉村位于湟里镇东南,距镇区约6公里。相传北宋年代苏东坡游江南途经鬲湖避风上岸来到此地,因口渴而喝此地亭下井水香甜而起名香泉亭、香泉井,故香泉村因此得名。 本村东临鬲湖,南至北干河,西接卜东公路,北至蒋塘村。地域总面积约为4.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3934亩,建筑面积约为895亩,水面1295亩。村委办公地点设东头村3号。 2007年前属东安镇。2010年由香泉村、湖上村二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为现在的香泉村。由牛郎庙、三家头、北塘、南塘、渚上、南舍、西舍、东头村、西巷头、东巷头、黄巷里、吕家坝、头庄、二庄、三庄、路家村、史家村、渎北村等18个自然村组成,设30个村民小组,共1170户,3835人,另有暂住外来人口约1200人。 2013年全村三业产值总量为4684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8686万元,农业及三产产值为8155万元,利润总额为23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9300元。 现有常州腾远电杆有限公司、常州创时包装有限公司、常州东吴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常州腾飞车辆配件有限公司、常州天绿包装有限公司、常州湖浜化工有限公司、常州汇晨轧辊有限公司等20多家村属企业,主要从事冶金、电器、建材工业(水泥电杆)、包装、化工、化纤制品、五金机械、汽车电器备件的生产与销售。村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历史上有名的香泉亭、香泉井、香泉碑、百步三桥就在本村。 |
村西村 |
村西村位于湟里镇区东郊,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32人,全村经济蒸蒸日上,企业有11家。2013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3亿元,其中完成工业产值8.7亿元,服务业经营收入2.5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82万元。近年来,村西村以村庄规划建设整治为重点,在全村开展了各项创建工作,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武进区生态村、武进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三清达标村、武进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被评为省康居示范村、2009年评为区现代化示范村、2010年被评为常州市小康家园示范村、2012年被评为三星级康居示范村。 我村坚持优化生态环境,完善村庄绿化,见缝插绿,将家前屋后,道路两边,河岸两边栽满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5%。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0%以上,坚持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村庄环境全天候保持洁净齐整。 我村的社会事业也超前发展,文体设施实现“村村有”,小型健身广场达7个,建成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的村级文体活动场所。被征地农民和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层组织建设坚固,积极创建并成功评为武进区级红旗党组织。 我村农民持续增收,充分发挥本村花木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加快产业调整。2009年成立常州市壹柒叁农业服务、常州市绿野禽畜、常州市村西农业服务三个专业合作社,增加股份分红收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0元。 目前我村所有村干部齐心协力为民做好各项实事,促进一方经济发展。我们坚信村西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
村前社区 |
村前村,位于武进区湟里镇东,距镇政府约5公里,东临滆湖,北接嘉泽士桥村,南靠香泉村,西与岗角村接壤,区域面积8.9平方公里。 现村前村是2010年4月由原村前、迈步、新渎三村区域优化合并而来,常住人口有6300多人,常住户约2300余户;现有61个村民小组,19个自然村。村前村设党总支部1个,下设分支部5个,党员279名;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为17468元,区域内共有企业34家,其中龙头企业有江苏常佳金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市亿丰化纤有限公司、常州市宇锋车业有限公司、常州市万洲机械有限公司;村前商贸街贯穿村东村西,街上商品林立,有4家药店,3家酒楼,5家大型超市及其他医疗卫生、学校。单位分布于此。 通过“三村一绿”、“环境整治”和“五化三有”创建工作以来,现村前村村民居住环境优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各类文体活动和谐充实。全村道路全面硬化,主干道全面绿化亮化,全村建有11个休闲健身广场,2个园林景点,3处公共服务中心,并于2010年全面完成全村的改水改厕工程;孟津河沿岸的驳岸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环村北路前期路基铺设基本完成,新改建的村农贸市场也于2011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村前还拥有历史悠久的亭子桥、迈步的狗爬桥,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可以说村前村过去历史悠久,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全体村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 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现村前村形成了村东集中水产养殖与苗木种植,村中集中人员居住,村西集中工业经济的有力发展格局。2009年-2010年上级政府的“千亩丰产方”工程落户我村,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加强了沿湖沟渠、道路及其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沿湖垂柳。红叶石楠生产基地有很大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全村先后成立了6个专业合作社,极大程度的整合了农户的生产和经营。2012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7903万元,其中全村企业总收入达43452万元。 近年来,通过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我村前村先后获得了常州市“五化三有”达标村、武进区生态村、江苏省省级卫生村、常州市民主法制村、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等数项荣誉称号。 |
湟里社区 |
湟里村是湟里镇的市镇村,2010年4月20号由原湟里、洋淀、蒲村三村区域调整为新的湟里村。新湟里村东邻我镇村西、河南两村,南靠后坊、西鲁两村,西接金坛,北至葛庄,239省道穿村而过,金湟河横贯东西。区域面积8.57平方公里,总人口7064人,总户数2064户,劳动力3871人,耕地面积3727亩,共有60村民小组,党员221名,是武进区第一大村。 2013年全村完成三业产值51000万元,其中工业31000万元,种植业、副业完成9000万元,三产完成11000万元。我村村民以种植苗木为主,种植面积达2500亩。以亚芬彩叶观赏苗木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形成了产销规模化经营,富裕了百姓,带动了地方经济,全村人均收入达18700元。 几年来我村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村共同努力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农村集体财务规范管理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武进区生态村、常州市文明村。连续多年被评为武进区文明村、湟里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目前全村已有2525人参加了失地农民保险,1700人参加了新型农村保险,使农民“老有所养”。 区域调整后,新的湟里村在全体领导班子团结下坚持工作好、思想好、工作业绩好、工作制度好、群众反映好的前提下,为改变新农村面貌努力务实地工作。 |
后坊村 |
后坊村位于湟里镇西南方,东靠北隍村,北靠湟里村,西邻西鲁村,南与宜兴相接,老常溧路贯穿全村。后坊村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辖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586人。全村有大小企业共13家,其中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6家。2013年实现工业产值1169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1.4万元,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8882元。全村村级路灯92盏,投入资金138万元,道路建设率达92%,投入资金538万元。 |
北隍村 |
北隍村位于湟里镇的南片,东邻河南村,南、西与后坊村相邻,北至湟里村。本村区域总面积4.04平方千米,由13个自然村组成,设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5户,总人口2448人,2013年村级收入111万元,年人均收入2.9万元。耕地面积2506.45亩,以种植草坪、花木为主。党总支部下分设4个党支部,党员123人。全村企业11家,主要经营电动车制造、钢铁铸造、化纤生产、电器制造等。 本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常州市生态村、武进区生态文明示范村、2011-2012年度武进区文明村、武进区2011年度和谐村庄达标村、武进区民主法制先进村、武进区社会治安安全村、武进区第一轮平安建设先进村、武进区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武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达标村,武进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村,武进区十强示范村工会。北隍村党总支部多次被湟里镇评为先进党支部。 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吴伟忠、村主任薛志平、村副主任臧琪、村会计姚红星、村治保主任应留方、村妇女主任朱云亚。 |
河南村 |
河南村位于武进区湟里镇的北部,西部与湟里镇区相接,南部分别与北隍村、西墅村相连,东与岗角村相邻,北与村西村隔河相望。村内有河南村、麻萱村、沈家村等14个自然村。有住户860户,共2772人,其中常住居民742户,人口2591人。整个村域用地为282.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66.7公顷。 村内有工业企业30多家,以化纤、材料、机械、化工为主。 河南村设有村党总支一个,下设3个党支部,分别为农村支部、综合支部、老年支部,2014年初共有121名党员。 |
西墅村 |
西墅村位于湟里镇中部,村域总面积6.6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9个自然村,现设3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408户、3735人,现有村干部15名,其中支部委员9人,四职干部6名,全村共有0党员197人,下设非公企业支部5个(包括农村支部在内共有6个支部)。近年来,我们西墅村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非公企业发展突飞猛进,我村现有各类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在规模企业当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江苏晨光涂料及东方特钢有限公司不包括在内),近几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村党员干群的共同努力,我村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党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3年完成三业总产值超过13亿元,其中完成农副业产值2000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4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入全年不低于50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65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0000元以上,全村每年稳定性可用财力达到280万元(主要收入来源:存款利息、企业上交款、土地年租金)。 二、 近年所获荣誉: 省级荣誉: 1、江苏省卫生村 2、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3: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4: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 市级荣誉: 1、常州市小康家园示范村 2、常州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3、常州市安全文明单位 4、常州市便民服务中心先进村 5、常州市文明村 区级荣誉: 1、武进区现代化示范村 2、武进区幸福小康美丽乡村 3、武进区十佳花园村庄 4、武进区为民办实事模范村民委员会 5、武进区妇女工作先进集体 6、武进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三、近几年所办实事: 1、投资1600多万元,推进沟渠路电泵站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今年继续投资400万元,用于重点县水利建设项目(其中上级项目补贴资金280万,自筹资金120万),到今年底,全村农田水利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更本改善。 2、投资1500多万元,按照五化三有标准对被保留的自然村进行全面改造,今年还将投入200万元,对大墩自然村进行村庄整治,完成五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的整体拆迁,今年5月份进行一期安置),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 3、建立“四项基金”(敬老爱老基金、优秀学生奖励基金、特困家庭补助基金、环境长效管理基金),基金总额每年不低于50万元。 4、失地农民保障人数达到1600多人,新型农保、医保做到应保尽保,对全村416个70周岁以上老年人交一份意外保险,每人50元均有村委支付。 |
岗角村 |
湟里镇岗角村位于湟里镇东,全村总面积8.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75.15亩,辖29个村民小组,居民常住户总数1833户,总人口4974人。2013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15054万元,销售收入14505万元。2004年成立了常州市茂盛花灌木专业合作社,常州市沈家渔业合作社,常州市钱家桥垂柳专业合作社。 历年来,岗角村连续荣获“武进区生态创建先进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生态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常州市五化三有达标村”、“现代高效农村三八示范基地”、“江苏省滆湖渔业团结管湖先进集体”、“常州市武进区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常州市幸福家园示范村”、“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除四害先进村”、“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常州市巾帼示范村”、“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常州市老年体育工作百佳先进村”等。 近两年来,岗角村的村级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公益事业得到了同步发展,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全村道路硬化,主干道全部安装路灯,全村改水改厕率达98%以上,全村范围内的河塘全面净化,并实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提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新农村建设以来,我村拥有12个健身广场、2个室内活动室,2个岗角村图书阅览室。 在做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公德教育,弘扬社会新风尚。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教育,村民和睦相处,党总支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和谐。 |
东安社区 |
东安村是湟里镇南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也是湟里镇目前村域调整后16个行政村之一,座落于湟里镇的东南边。全村地理环境优美,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人杰地灵、文才辈出,文体娱乐活动活跃,更是湟里镇南片的杰出代表。三村合一后,设东安党总支一个,村民委员会一个,下设9个党支部,46个村民小组,全村自然村庄16个。全村现有0员230名,村干部10名,其中大学生村官一名。 全村三合一后,占地6.5平方公里,总人口5756人,全村1870户。全村现有承包耕地面积4369亩,其中经济作物2555亩,水面1455亩。全村道路20多条,18.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2.8万平方米,垃圾箱85座,公厕21座,大小河塘22条,现有保洁人员10名,三格式化粪池达标率在98%,长江自来水入户率在92%,天燃气入户率达30%左右。全村新增景点绿化、休闲场地4个,健身器材场地10个,老年门球场场地2个,我村目前是省级卫生村、生态村、区级文明村。 全村现有企业22家,其中大规模企业5家,规模以下企业17家,产值超三亿元企业三家。今年全年产值指标20亿元,销售指标19亿元, 2014年东安村全年预计完成农、工、副、第三产业预计为22亿元。今年翻建电站13座,节水渠3000米,道路硬化5000平方米,全村强化环境长效管理,优化自然村庄,保持环境优美,保持省级卫生及省级生态村的荣誉称号,创建常州市级文明村。村级经济主要靠工业规费为主,去年村级经济收入120万左右,今年加上土地年租金返回村级经济收入200万左右。老百姓收入主要靠企业、经济作物和集镇优势第三产业为主,今年比去年增长10%,人均收入18600元。 全村失地农民社保1109人,新农保1756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165人,农村医保及城镇医保全村覆盖率为100%。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