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辖乡。原为县第三区,1955年设聚粮屯、曹家屯2乡,1958年置聚粮屯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改聚粮屯满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7.5公里,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2.1万,其中满族0.7万。锦阜公路过境。辖聚粮屯、董家屯、徐三家、周家屯、平坊子、东风、李家、孟家沟、东石堡子、八家子、四家子、海粮屯、孟家屯、羊圈子、周甸子、曹屯、九间房、张老公、太平屯、贺家屯、邵家屯、杜屯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高粱、玉米、大豆。.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1万人 | 91平方公里 | 210727208 | 121000 | 0416 | 查看 聚粮屯满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义州镇 |
义县辖镇。县府驻地。原为县城关区,1950年为第十一区,1956年建义州镇,1958年改卫星公社,1961年更名义州镇公社,1983年复建镇。位于县境 中部,大凌河南岸,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5.7万。为县中交通枢纽,锦承、新义铁路、204国道和307省道纵横全境。辖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站前、振兴、铁西7个居委会和站前、站东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印刷、商饮、蔬菜保鲜等行业。名胜古迹有辽代奉国寺、广胜寺塔。镇南有朱瑞将军牺牲碑亭。. |
刘龙台镇 |
义县辖镇。原属县第一区,1955年属全善堡乡,1958年属灯塔公社,1961年析建刘龙台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边缘,距县府30公里,面积97.5平方公里,人口0.9万。鞍羊公路过境。辖刘东、河南、西山、姚家沟、全善堡、六台、白庙子、山下、谢家屯9个村委会。矿藏有黄金、银、铅、锌、大理石等。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饮食服务业。为县西山区传统集镇,有远近闻名的牲畜交易市场。农业主产高粱、玉米、大豆。. |
七里河镇 |
义县辖镇。原属县第四区,1955年设七里河、团山子2乡,1958年改红旗公社,1961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149平方公里,人口3.3万。锦承铁路、锦阜公路纵贯境内并设站。辖七里河、石桥子、杨户台、田家台、杨草甸子、大沟、三宝屯、团山子、刘温屯、东石厂、西后台、 前双山子、谈家沟、松林堡、景家堡、上坎子、开州、育新、石堡子、杨千台、大荒地、四合屯、金家沟、下李恒沟、西石人沟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纤维板、汽车配件等厂。与港商合资经营的华鑫铜业有限公司设境内。农业主产高粱、玉米、稻谷与棚菜。. |
大榆树堡镇 |
属于辽宁省锦州市 人口:3.61万 隶属:锦州市 义县 政府驻地:大榆树堡村 境内公路:307国道 710县道 镇内拥有辽宁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中国移动营业厅、联通营业厅、变电站、地税局、税务所、镇政府、派出所、法院、大榆树堡镇医院、大榆树堡镇初级中学,超市、农贸市场、砖瓦厂、砂石场、服装厂、化工厂、等。 简介: 大榆树堡镇政府驻大榆树堡,人口3.61万人,面积204.5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大榆树堡;36个村委会:后尖山子、前尖山子、王翰林屯、东岔路沟、西岔路沟、坡台子、大榆树堡、小庄、梁家塔、大籽粒屯河北、大籽粒屯河南、黑背、拉马沟、旧站、石匣子、小峪、上大峪、下大峪、小籽粒屯西、小籽粒屯东、桧木沟、东砖城子、小牵马岭、大牵马岭、大石头沟、四道岔子、车坊、双井子、水泉沟、大房身沟、小榆树堡、东沟口子、东六台、石头庙子、下洞。 大榆树堡镇交通便利区域内公路可直通义县,北镇市,凌海市,阜新市,盘锦市等市县并有通往多地的客运汽车每日往返与该区域内,307国道 710县道在该镇穿过,该区域内居民以种植玉米、花生、高粱为主,并有大批从事经商和外出务工的人员。 大榆树堡竹马舞是上世纪80年代初被文化专业工作者发现的已经消失的北方契丹人的艺术形式。据史料记载,竹马舞产生于辽代,舞蹈内容反映辽代贵族萧太后的狩猎生活。大榆树堡竹马舞反映的虽是契丹贵族生活,却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它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服务于民俗-和民间祭祀。而最后一批竹马舞老艺人就曾经居住在这个镇的岔路沟村。如今,岔路沟村的竹马舞老艺人们已经相继故去,他们曾生活在医巫闾山脚下,他们的先人曾根据契丹人的狩猎特点和契丹萧太后到医巫闾山狩猎的史实,以萧太后形象创编了竹马舞,并传承一代又一 代。然而随着老艺人的离去,竹马舞并无年轻人接续,已处于濒危状态。 为了抢救这种民间艺术,近些年中锦州市以及义县等有关部门加紧收集、整理,并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稍户营子镇 |
义县辖镇。原属县第七区,1955年设河咀子和稍户营子两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析建稍户营子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143.3平方公里,人口2.6万,其中满族1.1万。304省道与稍石公路纵横境内。辖马圈子、树林子、孟家屯、蔡家屯、荒地、药王庙、土堡子、水泉、大王三沟、小王四沟、化石岭、太平沟、黄土坎、稍西、稍东、北沟、岫水沟、铁河咀子、花尔楼、王景屯、五台沟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饮食等行业。农业主产高粱、玉米和大豆、花生、棉花。有传统农贸市场。. |
九道岭子镇 |
"义县辖镇。原分属县第八区和第十区,1955年设九道岭、星屯两乡,1958年改红光公社,1959年更名九道岭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8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2万,其中满族0.4万。新义铁路纵贯全境并设有站点、鞍羊公路过境。大凌河、细河于镇东流过。辖观音堂、大屯、农场、九道岭、庙尔沟、平房子、四方台、孙东、孙西、红土地、郭家屯、星星屯、边门子、复兴堡、东阳房、西阳房、靠山屯、古佛寺、三家子、杨坡子、戴家屯、夏家屯22个村委会和九道岭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啤酒、翻砂铸造、机器加工、饮食加工等行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盛产蔬菜、高粱。有传统集贸市场,是县北农副产品销售集散地。 ". |
高台子镇 |
"高台子镇位于义县最北部,距义县县城20公里,西与北票为邻,北与阜新市清河门区接壤,南临义县九道岭镇,东隔细河与瓦子峪镇相望。锦阜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境内交通十分便利。高台子园区位于高台子镇西南2公里,锦阜公路西侧,北起台子山村南季节河向南600米,东起锦阜公路向西1400米,总用地面积3000亩。 该园区东临锦阜公路,距锦阜高速公路清河门出入口10公里,距锦阜铁路雹神站3公里,距锦州港100公里,交通便利。该园区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实,园区内锦州东进化工公司的年产15000吨-项目已开工兴建。 ". |
瓦子峪镇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七区,1958年建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瓦子峪公社,1983年置乡,1984年改瓦子峪满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7.5公里,面积124.4平方公里,人口2万,其中满族0.8万。通公路。辖瓦子峪、商家屯、甘家沟、三城子、兴隆沟、上石、下石、马家沟、鹰窝山、蔡家沟、东四台、西四台、榆钱沟、党家沟、五台、孤家子、富有台、平顶房、大铁厂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铁选、化工、铸造厂及水晶矿等。农业主产高粱、玉米、花生、棉花,盛产水果。. |
城关满族乡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十一区,1955年建义州镇,1980年改城关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中部,内环县府驻地义州镇,北临大凌河,面积50.6平方公里,人口2.5万。铁承、新义铁路、鞍羊、阜锦公路过境 。公路通村率达100%。辖关帝庙、东关、高家街、八棵树、梁善屯、东旱地、二里甸子、南关、西关、高家屯、关家屯、后杨、铁西、五里屯、八里屯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铝铂、建材、纸箱、皮毛等行业。农业主产蔬菜。有幅射辽西的农贸批发市场和建材市场。. |
张家堡乡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五区,1955年设张弼堡乡,1958年属黎明公社,1961年属石佛堡公社,1962年析置张弼堡公社,1965年更名张家堡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23公里,东靠医巫闾山,西濒大凌河,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1.4万。庄林、稍石公路交会于乡境西北。辖张家堡、榆树屯、兴隆台、报恩寺、刘立沟、冯家岭、下甸子、一家峪、沟门、木厂堡、谷家屯、王花牛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蔬菜,盛产水果。. |
头道河满族乡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一区,1958年为灯塔公社,1961年更名头道河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改头道河满族乡。位于县境西部,地处大凌河南岸,距县府16公里,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满族1.1万。锦承铁路横穿境内,设李家沟、邹家屯车站。庄林、鞍羊公路过境。辖杨孟沟、新立屯、金家沟、邹家屯、腰马三沟、三道壕、二道河、张家湾、头道河、拉拉屯、李匠沟、许家沟、魏家沟、侯家岭、黑山、砖城子、后邹家屯、王家沟、五台19个村委会。矿藏有长石、萤石、重晶石、玄武岩、膨润土等。乡镇企业有金属镁矿及选矿、橡胶制品、胶管、刹车管等厂。农业主产高粱、玉米、大豆,兼产黄牛,盛产水果。. |
地藏寺满族乡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二区,1955年设地藏寺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改地藏寺满族乡。位于县境 西南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满族0.5万。通公路。辖保安寺、杨树沟、兀拉草沟、地藏寺、旧烧锅、蔡家屯、张角沟7个村委会。矿藏有萤石、重晶石和白云石。乡镇企业有萤石、大理石开采等。农业主产高粱、谷子、大豆、黄牛等,盛产棉花、蓖麻和玉米良种。. |
留龙沟满族乡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六区,1955年设留龙沟乡,1958年改群英公社,1961年更名留龙沟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改留龙沟满族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7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其中满族0.8万。通公路。辖上高家沟、下高家沟、留龙沟、大齐沟、大业屯、邱家沟、红古砬、雷家屯、靠山屯、金家屯、冯家屯、-、李三屯、双石砬、下山口、尖山子16个村委会。大安堡河流经境内。矿藏有白云岩及金、银、铜等。乡镇企业有金属、机修、金矿、商贸和饮食服务业。农业主产高粱、谷子、大豆,盛产棉花、蓖麻。. |
大定堡满族乡 |
义县辖乡。原为县第二区,1955年设大定堡乡,1958年改群英公社,1984年改大定堡公社,1981年复置乡,1984年改大定堡满族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30公里,距锦承铁路七里河车站11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0.9万。通公路。辖大定堡、北孟、宋家屯、金刚山、水泉、往户屯、中沟、牌坊、上石厂、前营沟、下盘庄子、南树林子、石桥子13个村委会。矿藏有沸石,乡镇企业有沸石采矿、水泥、兽药等厂。农业主产高粱、玉米,盛产水果。为县南繁育两0子基地。有传统集市。. |
前杨乡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三区,1956年分属泥河子、聚粮屯、七里河3乡,1958年分属卫星公社、革新公社和红旗公社,1962年析建泥河子公社,1965年更名前杨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2.4万。锦承铁路、锦阜公路纵贯全境。设泥河子车站。辖沙河子、前杨、洪家屯、小七里河、马家屯、魏家街、雹神庙、下偏坡子、西二虎桥、吴家屯、中泥河子、大营子、前泥河子、于家屯、郭帽屯、枣刺山、刘家屯、八塔子、新民屯、大三家子、长山子、宋八户屯、范家屯23个村委会。矿藏有煤,乡办企业有砂轮、锅炉、附机、精 细化工等厂和煤矿。农业主产高粱、玉米,西部山区7个村发展育种,盛产大枣。古迹有辽建八座砖塔。 ". |
白庙子乡 |
义县辖乡。原分属县第三区、第四区,1958年属革新公社,1961年析建白庙子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大凌河西岸,距县府18.5公里,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2.2万。庄林公路过境。辖白庙子、兴隆沟、平房峪、新庄子、高家屯、昌家屯、他山屯、王道屯、岳家屯、周家屯、灰山子、高马官、刘户台、项家台、红石堡子、老君堡、大白台子、二台子、新立庄、闫家屯、沙河亮、东后台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特种钢、变压器、人造装饰板、铜铝等厂。农业主产高粱、玉米,兼产牛、羊,特产草编工艺品,盛产蔬菜。. |
聚粮屯满族乡 |
义县辖乡。原为县第三区,1955年设聚粮屯、曹家屯2乡,1958年置聚粮屯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改聚粮屯满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7.5公里,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2.1万,其中满族0.7万。锦阜公路过境。辖聚粮屯、董家屯、徐三家、周家屯、平坊子、东风、李家、孟家沟、东石堡子、八家子、四家子、海粮屯、孟家屯、羊圈子、周甸子、曹屯、九间房、张老公、太平屯、贺家屯、邵家屯、杜屯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高粱、玉米、大豆。. |
头台满族乡 |
义县辖乡。原属县第十区,1955年设头台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1961年更名头台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改头台满族乡。位于县境西北边缘,大凌河北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为低山丘陵,有南北五道川,形成县西北小区气候。夏季多发生冰雹灾害,一般规律五年四次,冰雹带由西北向东南,受灾面积常在18平方公里左右。距县府12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1.3万,其中满族0.9万。305国道过境。辖头台、石头堡子、沟河寨、尚姑堂、土龙山、大二台、小二台、三台、白台沟、西荒地、王油匠沟、河夹心、破台子、万佛堂、何家沟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白云石和膨润土矿开采等。农业主产高粱、玉米、大豆。乡南有古迹万佛堂石窟,属国家级文物。土龙山是研究石灰岩地形的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