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北社区:位于盛北花园小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507004 | 215000 | -- | 查看 盛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寺泾社区 |
寺泾社区:位于寺泾路8号。 |
盛南社区 |
盛南社区:位于凤北荡公路。 |
盛北社区 |
盛北社区:位于盛北花园小区。 |
北渔社区 |
北渔社区位于北桥街道西南1千米,东起南张路、南至海达路、西靠鹅真荡,北与莲花庄村毗连,区域面积0.76平方公里,可耕地养殖面积89亩。辖区内设居民小组4个,住户210户,户籍人口670人,社区设立党总支,分设6个支部,在册党员73名。 社区建服务中心2000平米,涉及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服务站、标准化康复站、健身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市民学校、世代服务室、职工文化广场、篮球场、警务室、“五位一体”综治办、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多功能服务站。 近年来,北渔社区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提升实事工程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区。使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建立北渔礼堂;设立垃圾分类站点;整修破损道路;新建水泵站,提高排水量;建设便民篮球场,方便居民开展体育锻炼;翻建新村桥;做好居民股金分配;筹建渔民过渡房;规划监管好居民危房翻建工作。 北渔社区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江苏省绿色社区和全省和谐示范社区等称号,还获得市民兵营(连)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无传销社区、文明社区和区“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 |
灵峰村 |
灵峰村是相城区最北的行政村,区域面积6.9平方公里,在册村民6230人,流动人口8千余人。2013年完成工业销售39亿元,上交国地两税998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26600元,村级可支配收入728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称号。 灵峰村以勇于创新的发展思路为引领,紧抓苏虞张、广济北路交通优势,整合土地资源建立锦峰工业园,搭载高标准的配套服务,吸引各类企业近200余家入驻;广泛吸收国内优秀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先进模式,设计规划了25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其中中心区域250亩的牧谷农场正在加快建设中,预计今年5月份正式对外开放营业。 遵循“为民、利民、便民”的原则,灵峰村不断扩大村民福利待遇涵盖面,2013年“民生账单”一年支出1000多万元;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打造了一批以葛家浜为代表的星级“康居乡村”;投资9500万元建成近6万平方米的生活配套服务区,极大地便利和丰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组织和引导村民参与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管理,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交给村民。 近年来,灵峰村紧抓苏相合作区加快建设的大好机遇,继续在土地开发上深挖潜力,在盘活资产上灵活机动,在腾笼换凤上开动脑筋,并于2011年拍下北桥河海路南碑泾71亩商业用地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以“跳出灵峰发展灵峰”这一举措,努力在城市化进程中探索出一条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
石桥村 |
石桥村位于北桥街道东首,北接常熟,东邻虞吴塘,距绕城高速(北桥出口)1公里、火车站22公里、苏南国际机场33公里。区域交通呈现“三纵一横”,苏虞张公路、石星路、石园路贯通南北,凤北公路贯穿东西。所辖区域总面积6.22平方公里,村民5732人,农户1723户,分设25个居民小组,流动人口3815人。党委下设党支部10个,所辖党员175人。 石桥是清代宣统元年所建古桥石家桥的简称,石桥村也因此得名,石家桥历经百年,见证了石桥村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石家桥两侧老街已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集商贸、休闲、娱乐、医疗等一体的新集镇。现在的石桥村既有整齐划一的别墅区,又有改造后粉墙黛瓦的自然村庄;希望工业园配套区内工厂生产井然有序;社区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完善,村民生活舒适、便捷。全村展现一幅和谐的景象。 2002年上级党委为加快村级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将石桥、小桥、沈埂、洋塘、新圩、袁家六个行政村合并组建新的石桥村。并村以来,石桥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在北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苏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推进社区建设为核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致力发展村级经济,全面落实社区建设各项指标,全面提升村的形象,扎实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各级事业的发展。通过近年来的发展,石桥村从并村初期村级可支配性收入150多万元发展到目前的1196万元,2013年度完成工业产值155891万元;销售150891万元;工业增加值19510万元;利润2862万元;税金577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4032元。 石桥村的发展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村两委这把优秀的“舵手”,他们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完善工作网络,强化队伍建设。村班子成员工作条线分明,工作网络顺畅,团结协作,工作效率高,发挥作用明显。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先锋村”, “村务公开 民主管理 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庄基村 |
北桥街道庄基村位于苏州、常熟、无锡交界的三角地带,是北桥街道的东大门,苏虞张公路、凤北荡公路贯穿南北东西,百姓出入非常方便。村域面积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00多人,农户1592户。 2000-2003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和领导下,庄基村通过两次并村、扩村,集原毛巷、泗塘、张家及新圩、袁家(部分)五个村的优势资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兴厂、富民强村之路,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新农村建设,闯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通过整合土地设立了希望工业园,筑巢引凤,企业从59家增加到278家,使该村经济总量、税源、村级收入有了进一步提升。随着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日益增多,百姓的对服务要求、质量不断提高。据此,村党委研究决定,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于2009年启动了新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占地13.5亩,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规划理念新颖,配套设施齐全,于2010年6月中旬全面投入使用。社区服务中心遵循“民为本,和为上”的原则,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警务站、医疗卫生站、村史陈列馆、图书阅览室、书场、残疾人康复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商贸区等,是一个新型多功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新社区的建设,为全村群众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各项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大大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
丰泾村 |
丰泾村位于北桥街道最西端,面积2.2平方公里,村民人口3015人,外来人口350人,有24个村民小组,大小企业24家,企业全年总产值累计3357万,完成利税270万,村级收入达150万。 今年来,随着我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丰泾村认真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积极推进“依法治村,以德治村”的进程,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先后获得了06-10年度文明村镇、民主法制村、“无毒社区”、“零暴力社区”、“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村委会在综治和平安领导小组下设治保会、调解委员会、警务站、暂住人口登记站和综治办。配备了专职联防队员10名、护村哨24名、24小时执勤治安岗亭一个。实行全天候轮流执勤值班,各项制度上墙,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全面收集掌握治安信息,加强暂住人口管理,组织群防群治,严密防范控制和为民服务等五大职能。着力提升“自防自治、专防专治”的能力,为丰泾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村民安居乐业,创造更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
漕湖村 |
漕湖村位于北桥街道西南部,南临漕湖,东接苏虞张及绕城高速公路。凤北荡公路东西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漕湖村于2006年由原西钱,张华,丁家三个村合并而成,行政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3820人,总户数1114户,共设有18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169人,分设5个党支部。 目前,该村拥有村级总资产2551万元,企业35家,2013年完成工业销售32060万元,上交国地两税898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6万元。 近年来,为更加有效贯彻实施区委、区政府关于构建“水城、花城、商城、最佳人居休闲城”,以提高人的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我村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铺浇村庄水泥路面积1.8万平方米,长3.2公里,道路硬化率100%,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我们在全村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绿化工程,到目前为止,全村发展和新增绿化面积116000平方米。同时加快了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进程,消灭了所有露天粪坑,改厕普及率100%。同时建造垃圾中转站5座,取消了垃圾潭,添置了垃圾桶1000余只,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各项基建、绿化工程的顺利完成,有效地美化、绿化了村内环境和改善了投资环境,为我村有效推进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与科学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村获得各级荣誉有:2008年获得相城区先进社区服务中心;2009年获得苏州市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先锋村,苏州市民主法制村;2011年获得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2012年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苏州市先进村。 |
芮埭村 |
北桥街道芮埭村正处于苏州、常熟、无锡交界的黄金板块上,南临漕湖湿地公园,是北桥街道的南大门;广济北路、凤北荡公路贯穿南北东西,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地域面积6.25平方公里,现有17个村民小组,农户972户,常住人口2000人,党员125人,设一个村党总支部,下辖7个党支部,其中2个非公经济党支部。 本世纪初,芮埭村还是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村级收入只有30多万元。由于企业少,村民都以务农为主。单一的收入模式导致村民家庭经济都不富裕。再加上地域上比较偏僻,使芮埭村成为一个相对贫困和闭塞的村。 2006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芮埭村通过并村,整合了原芮埭、百家2个村的优势资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发展工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走工业兴村、富民强村之路,村级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积极投身于村经济建设热潮中,发展个体经济,拓宽村民收入途径,改变单一收入模式,村民年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13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8000多万元,完成两税3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8000多元。 随着村级经济的不断发展,村级收入逐年增加,芮埭村两委会着眼于民生工程,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投入。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村民谋福利、办实事。2006年投资建设新的社区服务大楼,总面积1300平方米,服务中心分四层建造,一楼为调解、警务室,二楼为“一站式”服务大厅、三楼为社区办公区;四楼为党员活动室、健身房、阅览室;现在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即外来人口-、劳动就业、卫生计生、民事调解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兴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并配备了常规医疗器械,解决群众就医问题。专门设立了残疾人康复室及配套了相关的康复器材,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康复在社区”。兴建农贸市场,满足了群众购买农副产品需求,方便群众日常生活。为了使全村老年人老有所乐,建成了老年活动室,丰富了老人的晚年生活。投资兴建了“逸乐园”,园中配套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为全村百姓提供了一个室外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芮埭村本着“花城、水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四城建设和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要求,大力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村内生活垃圾问题,建立了一支专业的三清队伍,新建多个垃圾集中回收点,实现日常打扫清运专人负责,长效管理常抓不懈。同时,组织针对村内河道的清淤疏浚工作,完善道路硬化、亮化及两旁的绿化,努力营造一个优美清洁的生活环境。。 芮埭村先后被评为“民主法治村”、“村民自治模范村”、“零家庭暴力社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苏州市充分就业(转移)行政村”、“先进社区服务中心”、“江苏省卫生村”。 |
鹅东村 |
鹅东村,地处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西北,位于苏州、锡山、常熟交界。鹅东村交通便利,距火车站24公里、苏南国际机场15公里,距苏州绕城高速公路5公里,苏虞张一级公路从东面蜿蜒而过。随着沪宁城铁,京沪高铁的开通,交通优势将更为显著。鹅东村背靠美丽的鹅真荡,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区域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区内设10个居民小组,截至20鹅东村,地处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西北,位于苏州、锡山、常熟交界。鹅东村交通便利,距火车站24公里、苏南国际机场15公里,距苏州绕城高速公路5公里,苏虞张一级公路从东面蜿蜒而过。随着沪宁城铁,京沪高铁的开通,交通优势将更为显著。鹅东村背靠美丽的鹅真荡,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区域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区内设10个居民小组,截至2013年12月底,共有住户597户,户籍人口2163人,外来人口592人。目前区域内共有60余家企业。2013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上交税收920余万元,实现村级支配收入291万元。我村先后获得2005年度、2009年度相城区“村民自治模范村”,2008年度相城区“四城杯”竞赛活动平安创建、法治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2年创建江苏省卫生村、2013年创建苏州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先进村。 |
新北村 |
新北村位于北桥街道北侧,2006年由原黄泾、思桥、楼巷三个村合并而成,面积2.68平方公里,下辖11个自然村庄,2013年年底在册826户,户籍人数2827人。 2013年村级可支配收入20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600元,工业销售收入31099万元,上交国地两税380万元,有化工、服装、五金等企业30家,个体户86家。 新北村的民间开口船头拳是新北村的一项特色,2010年年初,苏州市武术协会、相城区文体局在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现北桥地区有这武术文化,向北桥街道领导提出建议,要挖掘开口船头拳非物质文化遗产,街道领导班子马上把这件事列入议事日程,委派街道武术协会干部与文化站退休站长到新北村去召集一些健在的武术老人开座谈会,发现还有10位老人可以传承开口船头拳,于是就在新北村搞恢复试点。村里专门设立练武场所,由村主任具体负责抓,买了长凳、服装和空调设备等。2010年6月开始每逢三、六、九日下午集中这些武术老人回忆挖掘船头拳套路和练拳练兵器。通过苏州市武术协会帮助,从南京购来了十八般兵器。文化站从中搜集了18套开口船头拳歌词。2010年9月中旬,街道武术协会组织10位武术老人参加苏州市举办的首届“联丰杯”武林大会,获得了三块金牌二块银牌和三块铜牌。新北村的开口船头拳出现,震动了武林大会,得到了苏州市有关领导和市民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现正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
莲花庄村 |
莲花庄村地处相城区北桥街道中心区域,由原北桥、北丰、南泾三个村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4.12平方公里,设1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215户,在册村民3582人,外来常住人口3815人,其中劳动力2269人,就业率97%。 近年来,莲花庄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经济和社区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取得了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和谐社区、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各类荣誉称号。 全村目前拥有经营性资产285万元,标准厂房面积4800平方米,工业企业65家。村两委会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升产品档次,挖潜增税创效益。 2013年底实现村级可支配性收入626万元,工业销售收入5.8亿元,入库国地税2380万元。同时以人为本推进各项惠民举措。截止目前,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钢性化路面到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河道清淤100%,绿化面积400亩,覆盖率达33%,室内改厕入户率达100%,外墙粉刷100%。 2012年9月新建成投用的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警务站、老年俱乐部、健身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为广大居民提供人口计生、治安警务、纠纷调解、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各类便捷服务和咨询项目。社区正南面同步新建的农民公园,占地面积20余亩,每当华灯初上,就有大批的健身舞、篮球、轮滑等体育活动爱好者蜂拥而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