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村位于黄埭镇西南端,由原桑浜、金坞、龙安三村合并,交通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形成三纵六横格局。南与高新区浒关镇相邻,北与长康村相接,东与方埝村以浒东河为界,西与三埂村相邻。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32个自然组,总户数为933户,常住人口3343人,外来暂住人口6500人。并按照上级要求,设有文化娱乐中心,蓝球场、健身房、图书室、乒乓室、卫生服务室,幼儿园,警务室。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外来人员-不出社区。
金龙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45名,其中包含144名正式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下设旺德支部、太湖电动支部、兴绿支部等10个党支部。
2013年村级收入4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000元,现有大金印刷、光大塑料包装等企业65家,耕地面积808亩。金龙村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模范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507102 | 215000 | -- | 查看 金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潘阳社区 |
潘阳社区,自2001年潘阳工业园建设以后,全社区搬迁到黄埭镇西裴圩社区土地上,经苏州市地名办批准为“潘阳新社区”,现有占地面积约0.2平方公里,全社区共12个社区居民小组,农户712户,2276人,外来暂住人口约8000余人,现有0员69名;所辖企业11家,村固定资产7884万元。 |
长康社区 |
长康社区位于黄埭镇东桥,紧靠东桥集镇,因长康桥(含义长乐康健)而得名。东与方埝村以东浒河为界,南与金龙村接壤,西与三埂、胡桥两村相邻,北紧靠集镇。2003年8月,原长康村与华旺村合并,2013年5月“撤村建居”改为长康社区。 现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下设50个居民小组,社区常住人口2300户,6000人,流动人口达11000人。长康社区服务中心位于长和新村11幢,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约300平方米,服务面积达1600平方米。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世代服务室、阅览室、警务室、调解室、乒乓室、健身室、排练室、棋牌室、休息室等机构,配有齐全的桌椅、电话等办公设施。社区文体事业活跃,有3支文体队伍、20多名骨干,先后参加了市、区组织的多项文化、体育赛事和演出。 长康社区集体经济由于受镇区发展限制,属于薄弱村,2010年集体可支配收入仅98万元,依托上级党委、政府支持,先后建设了标准厂房、集宿楼、门面房等载体7000平方米,注册成立了长康清洁服务公司,增加大龄失地农民就业50多名,可支配收入连续快速增长,2013年村级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419万元。近年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市级民主法治村”的荣誉称号。 |
长泾社区 |
长泾社区简介 长泾社区位于春申湖畔,春秋路绕经社区西南沿线。东面苏阳路(苏埭路),南北贯穿而过,北面紧靠黄埭镇区。 全社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有23个居民小组长,1250户,户籍在册人口4230人。全社区现有0党员154人,党总支下设三个分支部,8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企业50多家,产品行业主要以纺织、五金、电器为主,主要分布在苏阳路沿线。自2002年开始,我们长泾社区服从服务于全镇发展大局,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拆迁工作中,全力配合支持镇一级的开发建设和江南高纤的扩建。至2008年共计拆迁农户820户,通过规划拆迁整合全社区现有西浜、杨家社区、鸟嘴角、寿山坟、太平桥五个拆迁安置小区,尚保留四个自然社区庄,总体形成了东部以苏阳路两侧为主的工业区,西部以方桥路两侧为主的三产生活居住区。总体规划建设基本形成了东面为工业区、西面为住宅三产服务区的格局。2006年至2013年社区收入一直在800—1000万元左右。 近几年来长泾社区紧紧抓住大规划大拆迁大发展大建设的难得机遇,在上级党委镇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社区上下齐心协力,经济社会事业、新农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很多工作取得了上级的肯定,先后荣获了先进党组织、文明社区、社区民自治模范社区、先进社区服务中心、江苏省卫生社区、苏州市先锋社区、相城区奋进杯集体先进奖、苏州市无传销社区等荣誉称号。 |
裴圩社区 |
黄埭镇裴圩社区紧挨黄埭镇区,西连潘阳工业园辖区,面积约3288.9亩,全村有22个自然村,行政设立村民委员会一个,党务设党支部一个,现有党员70员。现有常住人员2221人,总户数765户,外来人员约22800多人。 |
古宫社区 |
古宫社区:位于西塘河路古宫新村。 |
斜桥社区 |
斜桥社区是由原来的由巷村、上浜村、斜桥村合并组成,位于黄埭镇区北部,东临青龙社区,西到西塘河,南接江苏省黄埭中学,北连漕湖产业园。东太路、康阳路、春耀路、中市北路、华阳路穿村而过,苏州绕城高速黄埭互通上浜道口由斜桥而入,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辖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共有51个村民小组,农户1216户,人口4181人,下属玉莲、康阳两个安置小区,全村有商企100多家,涉及表面处理、包装、模具、装璜等行业。2013年村级经济收入8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4000元。斜桥村在2011年获得“奋进杯集体先进奖”,2012年获得“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按照以党建促共建、以共建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思路,使斜桥社区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 |
埭川社区 |
埭川社区:位于黄埭镇政府所在地。 |
春申社区 |
春申社区:位于春申景城小区,北临春申路,南靠春丰路,西至规划道路,东连现状河道。苏嘉杭高速、312国道、205省道、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沪宁高速由此经过。 |
东新社区 |
东新社区:位于东新东路40号。 |
丽岛社区 |
丽岛社区:位于中市路8-9号。 |
春丰社区 |
春丰社区:位于春丰路246号。 |
玉莲社区 |
玉莲社区:位于华阳路1号,玉莲新村小区。 |
青阳社区 |
青阳社区:位于玉莲新村东侧。 |
青龙社区 |
青龙社区基本概况 青龙社区位于黄埭镇镇区北侧,相城区建区后曾经过了两次区域调整,由原来的青龙、倪新、西巷三村合并而成,2013年5月进行撤村建居,成立青龙社区居委会,社区总面积5.84平方公里,共有58个居民小组,1592户,总人口5667人。社区党委现有党员240人,分设16个党支部,其中9个非公企业独立党支部。 社区现有集体租赁土地387亩,集体厂房租赁面积1817平方米,集宿楼面积5625平方米,2013年全社区实现销售收入8.38亿元,比2012年度销售收入增长23%,2013年上交国地两税4346万元,比2012年上交国地两税增长16%, 2013年社区经济总收入达1030万元,可支配收入822万元。 近几年来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民主法制村”、“苏州市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先锋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苏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相城区‘四城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鹤泾村 |
鹤泾村位于黄埭镇东区,东侧紧靠相城区农业示范生态园,南与太阳路相界,北邻漕湖产业园,西侧与青龙村相邻,是一个相城开发建设的重点村。 鹤泾村总有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670人,共计1098户;下设14个村民小组,党员104名。村委会位于村南部,配备社区建设的多项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五位一体” 也全面建设起来。通过规划、整合,形成八个自然村,分别是白塘湾、金家甲、南洲、鹤泾湾、埝里、南角头、娄底上和园墙上。广济北路和东太路两条大道贯通我村,八个自然村形成一体。 全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私营企业40多家,产品行业主要以纺织、五金、电器为主,主要分布在村羊马角和村西入口处。2013年村级收入达229万元,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村民经济迅速发展,村级收入也将有新的跨越。 |
胡桥村 |
胡桥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西侧,与望亭镇为界,北邻望虞河。胡桥村有20个村民小组、502户、村民1962人,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农田面积907亩,村属企业13家。沪宁高速公路及苏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并设有道口。胡桥村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明显。 胡桥村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胡桥村本着民主自主的原则,在民众的共同选举下产生了以党支书为领导的村干部成员班子,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创造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委会各项工作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村委会各项制度,村务、党务、财务公开透明,深受群众的拥护。 改革开放以来,胡桥村抓住经济建设不动摇,一心一意谋发展,村级收入稳步上升,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1997年被苏州市评为“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在2003年成立相城区首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当年每股收益500元。至今以累计发放股金650余万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胡桥村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固有的集体资产,不断招商引资,实现村级集体收入的持续稳定。 村依托浓厚的经济实力,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胡桥村活动阵地功能齐全。全村道路全部硬化,通车里程达6.5公里,河道干净顺畅,绿化覆盖率达到50%。村免费为村民安装自来水和有线电视,投资建造了胡桥农民公园、社区活动中心、文体广场、职工之家。2007胡桥村被苏州市确立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今日胡桥村已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格局。 胡桥村历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村庄建设整治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先锋村” |
方埝村 |
方埝村概况 方埝村位于黄埭镇西南,沪宁高速、312国道纵贯南北东西,南与苏州新区相邻,西与金龙村相连。 方埝村于2002年12月由方桥村、埝桥村、渔业村三个村合并为现在的方埝村,区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156人,29个村民小组,859户村民,外来人口2500人,耕地面积1613亩,水产养殖面积560亩,大小企业近50家,2013年全村实现农副工生产总值1.98亿元,村级总收入450万元,可支配收入358万元。 方埝村于2003年成立党总支部。现有党员123名,下设方桥支部、埝桥支部、企业支部、新辉支部、东方精细支部、宝田机电支部、塑料制件、苏州复合肥厂,八个支部。 方埝村在上级政府的关心下,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村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全村有33%的劳动力离开农业生产进入企业,还有部分从事个体运输、服务业。全村面貌逐步向城镇转变,2013年人均收入19600元。 我村在五年中先后被评为相城区创建未成年零犯罪辖区工作试点单位、相城区村民自治模范村、相城区先进民兵营、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先行村、苏州市健康村等光荣称号。 方埝村人善地搏,热忱为你服务。 |
三埂村 |
三埂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三埂村位于黄埭镇西,东面与本镇长康村接壤,南邻苏州市高新区浒关镇横锦村,西邻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北面与胡桥村为界,占地面积5.49平方公里,全村设50个村民组,常住人口4564人,1275户,暂住人口2500人,2003年6月由原矫埂、罗埂、钱埂三村合并而来,村委会设在原钱埂村,三埂村共有党员161名,设有四个党支部。 二、村级经济发展 三埂村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各种因素,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2006年年底,三埂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新一届党总支班子的带领下,自己成立了绿化养护队,承包了黄埭镇东桥片区的近50万平方米的绿化养护。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向绿化工程等涉及。2009年上半年成立了三埂绿化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了三埂蔬菜专业合作社。2009年年底三埂村村级收入达到250多万元,相比以往几十万的村级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工业上交和租赁收入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从原来的40—60万元提升到了2011年的90万元的水平。2012年三业上交达到250万元,绿化公司养护及工程收入达到近400万元。2013年因312国道改道工程占用部分耕地、拆除部分企业,全年三业上交减少到100万元左右,绿化公司新增对潘阳二期内二叶制药、宝业锻造等企业的绿化养护工程,全年绿化预计收入超600万元。 三、实事工程。 2009年以来,三埂村立足为民服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清理了数条河道,对全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建设、对自然村庄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 2010年,对原罗埂村级主公路进行了硬化建设;对我村黄泥港、矫埂郎、周家湾进行了河道清理。 2011年,修建了原钱埂自然村庄姚云鸡公路,新建了罗埂桥、姚云鸡桥;对我村许家浜进行了河道清理。 2012年,我村对邢家里等21个自然村庄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矫埂上、钱埂上二个村庄达到了一星级环境村庄;对我村盛埂郎进行了河道清理;从下半年开始至2013年,对我村自然村庄进行了全面的村庄道路硬化建设,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因村原办公楼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现已成危房,于年底前开始至2013年11月新建了村办公楼,各类便民基础设施也在陆续建设中。 2013年,对我村姚云鸡、石皮沿、施家里、唐埂郎进行了河道清理。我村属于农业大村,耕地面积广,在区农办的资助下,对我村农业灌溉沟渠进行了全面的疏通,铺设了水泥沟渠、修建了运输道路。下半年又投入大量资金对我村自然村庄吴湾里进行了美丽村庄建设。 此外,大病风险基金等福利项目也发展的比较好。大病风险参保率参保率均在99%以上。 四、所得荣誉 2010年,我村党总支被评为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我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2010年,我村党总支书记周金山同志获黄埭镇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1年,我村党总支书记周金山同志获相城区奋进杯先进个人称号; 2012年,我村党总支书记周金山同志获相城区创先争优优秀0员; 2010年至2012年度(三年一评),我村党总支书记周金山同志获相城区劳动模范称号。 五、其它 按照上级部署安排,我村在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也有所开展。在65普法、反-、计生服务、综治等上面也投入了一定比率的资金。 |
旺庄村 |
旺庄村共分4个自然村,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10人,总面积6.5平方公里,贯穿沪宁高速,绕城公路,距镇约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现有本村常住人口5300多人,外来人口2800多人,村党总支下设8个分支部、现有0正式党员208名、预备党员5名。2013年村级收入395万元,现有吴中染化厂、佳辉化工厂、明成塑化厂、鸿发包装厂等企业30家,耕地面积2800余亩 。 多次被相城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相城区“奋进杯”先进集体;被苏州市评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2013年被评为苏州市先进村。 村部设立便民服务设施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健身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
金龙村 |
金龙村位于黄埭镇西南端,由原桑浜、金坞、龙安三村合并,交通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形成三纵六横格局。南与高新区浒关镇相邻,北与长康村相接,东与方埝村以浒东河为界,西与三埂村相邻。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32个自然组,总户数为933户,常住人口3343人,外来暂住人口6500人。并按照上级要求,设有文化娱乐中心,蓝球场、健身房、图书室、乒乓室、卫生服务室,幼儿园,警务室。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外来人员-不出社区。 金龙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45名,其中包含144名正式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下设旺德支部、太湖电动支部、兴绿支部等10个党支部。 2013年村级收入4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000元,现有大金印刷、光大塑料包装等企业65家,耕地面积808亩。金龙村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模范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 |
冯梦龙村 |
新巷村位于苏州市西北,东靠西塘河,西邻望亭镇,北枕望虞河,南依绕城高速公路。全村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有27个村民小组,人口2831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以及相城区“文明村”、黄埭镇“三星级廉洁村”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先进集体、苏州市第一批美丽村庄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新巷村以现代高科技农业创意为引领,引进新品种开发林果基地,走农业经济创新发展之路。2008年成立了苏州市新巷农艺科技园,新巷村开创了“新巷”品牌,新巷林果基地是相城区“生态花卉植物园”五大板块之一,也是苏州市四个百万亩示范点,2011年新巷农艺科技园被评为“苏州市龙头企业”,新巷牌水果也被评为“苏州市知名品牌”。2010年设立“中科院华东地区猕猴桃新品研发中心”,猕猴桃的引进与栽培填补了江苏省规模型生产的空白。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地共存,建设美丽乡村,新巷村结合高效农业、生态旅游,新建了黄公荡生态休闲园,生态休闲园集餐饮、垂钓、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古典的建筑为新巷村增加了一大亮点。 为打造乡村历史文化名片,村多年来也致力于地方史料和历史人物的研究,先后挖掘了“冯梦龙”、“黄歇”、“张寒月”三位历史名人,召开了“2012’新巷冯梦龙与民间价值建构学术研讨会”,出版发行了《冯梦龙传说故事集》,成立了“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冯梦龙研究基地”、“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冯梦龙故里采风基地”、“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教学实践与冯梦龙研究基地”。 |
西桥村 |
西桥村位于黄埭镇西部,北以望虞河为界与无锡市锡山区隔河相望,沪宁高速公司与绕城高速公路在我村境内交会。我村下设22个自然小组,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共有田亩1067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71亩,总户数439户,在册人口1659人,暂住外来人员219人,西桥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6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